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7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超鹏 陆家华 《广西轻工业》 1997年第2期68-68,共1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简介曾超鹏陆家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大肠埃希氏菌(E.COL)是一八八五年德国科学家T.Eschercn发现的。一九四五年Johm—Bray首次从小儿腹泻粪标本中分离到大肠埃希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简介曾超鹏陆家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大肠埃希氏菌(E.COL)是一八八五年德国科学家T.Eschercn发现的。一九四五年Johm—Bray首次从小儿腹泻粪标本中分离到大肠埃希菌。一九五五年,Neter提出了肠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o157:h7 肠出血 大肠埃希氏
下载PDF
浙江省检出首例带stx2 O157∶H7病人的报告
2
作者 施世锋 邓晶 +2 位作者 孟冬梅 何玉芳 张蔚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o157:h7 浙江省 肠出血性大肠杆 志贺毒素 首例 致病因子 动物
下载PDF
江苏省徐州市分离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携带志贺毒素2型别的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翰 逄波 +4 位作者 景怀琦 杨晋川 赵广法 李洪卫 徐建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 研究我国分离的大肠杆菌O15 7:H7菌株的志贺毒素型别的变化。方法 使用针对志贺毒素 2及其变种的引物对进行PCR检测、细菌染色体DNA的PstI酶切后的Southern印迹实验和PCR产物的HaeⅢ、RasⅠ酶切分析 ,以及PCR产物克隆后的序列分... 目的 研究我国分离的大肠杆菌O15 7:H7菌株的志贺毒素型别的变化。方法 使用针对志贺毒素 2及其变种的引物对进行PCR检测、细菌染色体DNA的PstI酶切后的Southern印迹实验和PCR产物的HaeⅢ、RasⅠ酶切分析 ,以及PCR产物克隆后的序列分析方法以及致病性大质粒的PstI酶切分析。结果  1999年分离自徐州市的人的 5株菌均携带slt1、slt2 ,而 2 0 0 0年从江苏省徐州市患者分离的 10株和蜣螂标本分离的 4株共计 14株大肠杆菌O15 7:H7菌株仅携带slt2vha毒素基因 ,其致病性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与 1999年的菌株相比也发生了改变。结论 鉴于江苏省徐州市1999年的分离的 5菌株全部携带slt1和slt2基因 ,结果提示该地的优势菌型发生了改变 ,可能当地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关。针对slt2变异基因而设计的引物及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于研究O15 7:H7菌株的志贺毒素型别的变化能够满足特异性及灵敏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徐州市 大肠杆o157:h7 志贺毒素 腹泻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原文传递
基因芯片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被引量:4
4
作者 金慧英 陶开华 +2 位作者 李越希 李法卿 张锦海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设计和制备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方法选择O157∶H7特异的rfbE、fliC、SLT1和SLT2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 目的设计和制备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方法选择O157∶H7特异的rfbE、fliC、SLT1和SLT2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制备检测芯片,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序列,并与芯片进行杂交,检测O157∶H7菌株和非O157病原体。结果O157∶H7菌株在采用单一和多重PCR两种方法制备的荧光标记靶序列与芯片杂交,均在芯片相应探针处出现阳性信号,非O157杂交结果均为阴性;芯片检测灵敏度比PCR检测高。结论基因芯片可以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O157∶H7,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菌病原体和鉴别诊断的自动分析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o157:h7 基因芯片检测 o157:h7 聚合酶链反应(PCR) 自动分析系统 荧光标记 多重PCR PCR检测 检测灵敏度 病原体 方法选择 FLIC 设计引物 检测芯片 阳性信号 鉴别诊断 靶序列 制备 杂交 特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