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流式O2(^1△)发生器射流破断长度测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宝根 李旭昌 +5 位作者 卢锡年 蒋筱筠 李富岭 陈文武 桑凤亭 杨伯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1期10-14,共5页
实验研究了甘油 -水溶液通过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喷管长度 /直径比的喷管形成射流的破断长度。射流的行为与喷管内是层流还是湍流的流动状态关系极大。当射流速度比较大时 ,喷管的缺陷如进口出口的毛刺和流道壁的粗糙度是诱发湍流使射... 实验研究了甘油 -水溶液通过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喷管长度 /直径比的喷管形成射流的破断长度。射流的行为与喷管内是层流还是湍流的流动状态关系极大。当射流速度比较大时 ,喷管的缺陷如进口出口的毛刺和流道壁的粗糙度是诱发湍流使射流破断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化学氧碘激光的射流式 O2 ( 1Δ)发生器的喷管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 射流破断长度 ^o2(^1△)发生器
下载PDF
Au^+(~1S,~3D)与N_2O(~1∑^+)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玲玲 王永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O和N用6-311+G*基组,Au+用赝势基组(8s7p6d)/[6s5p3d],研究了Au+(~1S,~3D)离子和N2O(~1∑^+)分子的反应机理.报道了在基态单重态和激发三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结果表明,两个主...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O和N用6-311+G*基组,Au+用赝势基组(8s7p6d)/[6s5p3d],研究了Au+(~1S,~3D)离子和N2O(~1∑^+)分子的反应机理.报道了在基态单重态和激发三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结果表明,两个主反应通道Au+(1S)+N_2O(~1∑^+)→1NA-Complex-1→1NA-TS1→1NA-Complex-2→1NA-Crossing→[3OAuNN]+和Au+(1S)+N2O(~1∑^+)→1NB-Complex→1NB-Crossing→[AuNN(1∑+)]++O(3P)都需经过反应交叉势能面,出现“系间窜越”.用内禀坐标单点计算垂直激发态的方法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并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自旋翻转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1S 3D) ^N2o(^1∑^+)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系间窜越
下载PDF
电激励O2(^1△g)发生器的理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富 桑凤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建立了基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氧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模型,该模型包括了电子与氧分子,以及氧原子与氧分子的碰撞反应过程。利用反应动力学理论计算并讨论了电激励O2(1△)发生器的放电参数,发现电子能量应小于2.5eV。电子浓度对O2(1△)产率...  建立了基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氧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模型,该模型包括了电子与氧分子,以及氧原子与氧分子的碰撞反应过程。利用反应动力学理论计算并讨论了电激励O2(1△)发生器的放电参数,发现电子能量应小于2.5eV。电子浓度对O2(1△)产率的影响不大,当放电压力与气体线流速一定时,存在最佳的电子平均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 ^o2(^1△) 氧碘化学激光器
下载PDF
方列管型射流式O_2(~1Δ)发生器的COIL出光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万发 韩新民 +1 位作者 赵彤 桑凤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方列管型射流式 O2 ( 1 Δ)发生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氧碘化学激光器 ( COIL)化学能源供给装置。描述了采用该发生器在 COIL上所做的一系列出光实验 ,这些实验着重于考察该发生器的性能参数及相应的 COIL化学效率。结果在 Cl2 流量为 0 .2... 方列管型射流式 O2 ( 1 Δ)发生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氧碘化学激光器 ( COIL)化学能源供给装置。描述了采用该发生器在 COIL上所做的一系列出光实验 ,这些实验着重于考察该发生器的性能参数及相应的 COIL化学效率。结果在 Cl2 流量为 0 .2 5mol/ s、无冷阱、稳定腔条件下获得化学效率高达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碘化学激光(CoIL) ^o2(^1△)发生器(SoG) 射流式(jet—type) 方列管型(square pipe-array)
下载PDF
杂多酸及其季铵盐催化剂催化H_2O_2环氧化1-辛烯 被引量:2
5
作者 聂丽娟 王可 +1 位作者 田世炯 李响敏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3,54,共6页
用杂多酸与季铵盐反应制备了杂多酸季铵盐型催化剂(HQWP和Q3PW4O16),并对其进行了红外FT IR及元素分析。分别以磷钼酸,HQWP,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Q3PW4O16,磷钨酸,磷钨酸钠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1-辛烯进行环氧... 用杂多酸与季铵盐反应制备了杂多酸季铵盐型催化剂(HQWP和Q3PW4O16),并对其进行了红外FT IR及元素分析。分别以磷钼酸,HQWP,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Q3PW4O16,磷钨酸,磷钨酸钠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1-辛烯进行环氧化反应,产率分别为3.31%、31.20%、81.42%、80.02%、94.80%、84.61%。还做了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其结果表明:Q3PW4O16和HQWP两种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3次,平均产率分别为76.63%和24.54%,其他的反应产率下降明显。另外对用Q3PW4O16和HQWP为催化剂的1-辛烯环氧化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季铵盐 HQWP Q3PW4o16 磷钨酸 H2o2 1-辛烯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1/3)Ni_(1/3)Mn_(1/3)O_2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希敏 王先友 +1 位作者 罗旭芳 廖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20-1724,共5页
镍钴锰三元材料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综述了三元材料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LiCo1/3Ni1/3Mn1/3O2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及不同元素的掺杂改性对材料的影响,讨论了LiC... 镍钴锰三元材料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综述了三元材料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LiCo1/3Ni1/3Mn1/3O2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及不同元素的掺杂改性对材料的影响,讨论了LiCo1/3Ni1/3Mn1/3O2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1/3)Ni(1/3)Mn(1/3)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高功率型异质结构尖晶石/层状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卓 吴振国 +1 位作者 唐艳 杨秀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5-692,共8页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x=0.1、0.2、0.3、0.4、0.5)异质结构的尖晶石/层状复合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x=0.1、0.2、0.3、0.4、0.5)异质结构的尖晶石/层状复合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x=0.2的材料具有最佳的高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在2.7~4.5 V,1C下循环100次后(1 C=180 m A?g^(-1)),放电比容量为144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92%;在10 C时的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126 m Ah?g^(-1),相比于原始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放电比容量(73 m Ah?g^(-1))有较大提高。此外,该材料的储能能力也非常突出,在0.1和10 C时的比能量密度分别为733.44和437.21 W×h?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异质尖晶石/层状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LiCo_(0.90)Al_(0.1)O_2的表面包覆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徐秋红 张士国 李大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85-887,共3页
通过化学处理方法在LiCo0.90Al0.1O2的表面包覆后,在300℃下热处理6 h,得到表面包覆Al2O3的LiCo0.90Al0.1O2。SEM分析表明,包覆前表面光滑,包覆后可以明显看到晶粒表面粘有许多小颗粒。当充电到4.5 V时,包覆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平... 通过化学处理方法在LiCo0.90Al0.1O2的表面包覆后,在300℃下热处理6 h,得到表面包覆Al2O3的LiCo0.90Al0.1O2。SEM分析表明,包覆前表面光滑,包覆后可以明显看到晶粒表面粘有许多小颗粒。当充电到4.5 V时,包覆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平台、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但是包覆后材料的首次充电容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包覆 LiCo0.90Al0.1o2 AL2o3
下载PDF
Mg-F共掺杂对Li_(1.1)(Ni_(1/3)Co_(1/3)Mn_(1/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力 王先友 +2 位作者 罗旭芳 卓海涛 王希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24-72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层状Li1.1[Ni1/3Co1/3Mn(1/3-x)Mgx]O2-yFy(0≤x≤0.04,0≤y≤0.04)。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掺杂元素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层状Li1.1[Ni1/3Co1/3Mn(1/3-x)Mgx]O2-yFy(0≤x≤0.04,0≤y≤0.04)。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掺杂元素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氟掺杂后的样品具有单相的典型六方晶系结构,合成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在充放电倍率为0.1 C和电压范围为3.0 ̄4.3 V的条件下,与未掺杂样品相比,Li1.1[Ni1/3Co1/3Mn(1/3-0.04)Mg0.04]O2-0.04F0.04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58 mAh/g和91.3%,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2.1%。Li1.1[Ni1/3Co1/3Mn(1/3-0.04)Mg0.04]O2-0.04F0.04是一种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1.1[Ni1/3Co1/3Mn(1/3-x)Mgx]o2-yFy 共掺杂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Li[Li_(0.2)Ni_(0.15)Mn_(0.55)Co_(0.1)]O_2的影响
10
作者 孙国平 臧慧娟 +1 位作者 刘大亮 陈彦彬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用富锂正极材料Li[Li0.2Ni0.15Mn0.55Co0.1]O2,通过XRD、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煅烧温度对合成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900℃下制备的材料具有典型的α-Na Fe O2层...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用富锂正极材料Li[Li0.2Ni0.15Mn0.55Co0.1]O2,通过XRD、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煅烧温度对合成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900℃下制备的材料具有典型的α-Na Fe O2层状结构、较好的晶型结构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04.8 V充放电,20℃下的0.10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5.4 m Ah/g,库仑效率为78.5%;依次以0.10 C、0.20 C、0.50 C、0.75 C和1.00 C循环10次,再以0.20 C放电,首次1.00 C放电比容量为149.7 m Ah/g,最后一次0.20 C放电比容量为首次0.10 C放电比容量的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富锂正极材料 Li[Li0.2Ni0.15Mn0.55Co0.1]o2 煅烧温度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1/3)Co_(1/3)Mn_(1/3))O_2(x=0.2、0.4、0.6)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越 徐盛明 +2 位作者 翁雅青 黄国勇 李林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78-2881,2887,共5页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的化学组分与其理论含量相同,随着x的增大,材料的粒度变小,在电压范围为2.5~4.6V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时,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随着x值减小而增加,且当x=0.2时,材料在不同倍率条件下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 3Co1 3Mn1 3)o2
下载PDF
锂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九华 李建刚 +2 位作者 王垒 段碗璐 迟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39,42,共4页
运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新技术合成了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采用XRD、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所制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850℃都可制备得到纯相LiNi0.8Co0.1Mn0.1O2。... 运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新技术合成了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采用XRD、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所制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850℃都可制备得到纯相LiNi0.8Co0.1Mn0.1O2。其中,800℃所合成样品具有适宜的晶粒大小、最佳的晶化程度和阳离子有序度,最小的电荷传递阻抗,最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最佳的电化学表现。该样品0.2C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89.1mAh·g^-1,以5C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136mAh·g^-1,第30周0.2C放电容量达初始容量的97.5%,显示出高容量、良好的倍率与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LINI0 8Co0 1Mn0 1o2 溶胶-凝胶 喷雾干燥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Ni_(1-x-y)Co_xM_y]O_2(M=Al、Mn)的合成与性能
13
作者 高俊奎 徐强 张绍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6-799,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Li[Ni(1-x-y)CoxMy]O2(M=Al、Mn)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分析表明全部为标准的α-NaFeO2层状结构,Al和Mn完全进入晶格中。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观察二次颗粒形状为球形。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Li[Ni(1-x-y)CoxMy]O2(M=Al、Mn)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分析表明全部为标准的α-NaFeO2层状结构,Al和Mn完全进入晶格中。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观察二次颗粒形状为球形。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表明掺杂后材料的热稳定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电压范围为3.0~4.3V,电流密度为5mA/g的条件下,LiNi0.8Co0.2O2、LiNi0.8Co0.15Al0.05O2和LiNi0.8Co0.15Mn0.05O2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0、187、184mAh/g,6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1.3%、93.8%和92.3%,循环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各项性能,认为掺Al比掺Mn材料性能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x-y)CoxMy]o2(M=Al、Mn) 掺杂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Mn_(1/3)Co_(1/3)]O_2的制备与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清云 关文浩 +7 位作者 孟杰 吴诗嫣 裴静远 陈涛 曾跃武 魏晓 李吉学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影响Li[Ni_(1/3)Mn_(1/3)Co_(1/3)]O_2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实验因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制备条件,可以合成颗粒尺寸细...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影响Li[Ni_(1/3)Mn_(1/3)Co_(1/3)]O_2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实验因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制备条件,可以合成颗粒尺寸细小、结构完整、结晶性好的Li[Ni_(1/3)Mn_(1/3)Co_(1/3)]O_2材料,这有助于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3Mn1/3Co1/3]o2 微观形貌 显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Ce_(0.9)Zr_(0.1)O_2固溶体对硫转移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金萍 张强 +1 位作者 李春义 杨朝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8,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反相微乳液法及水热合成法合成了Ce0.9Zr0.1O2固溶体,并以此铈锆固溶体作为氧化促进剂,采用酸法合成相应的硫转移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储氧量(OSC)测定法对C... 采用共沉淀法、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反相微乳液法及水热合成法合成了Ce0.9Zr0.1O2固溶体,并以此铈锆固溶体作为氧化促进剂,采用酸法合成相应的硫转移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储氧量(OSC)测定法对Ce0.9Zr0.1O2固溶体的结构组成、储氧性能进行表征。利用模拟FCC工业装置的实验室微型反应装置对硫转移剂进行贫氧氧化脱硫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的Ce0.9Zr0.1O2固溶体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低温氧化-还原性及储氧性能,由其作为氧化促进剂制得的硫转移剂在贫氧条件下具有最佳的脱硫活性,并且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9Zr0.1o2固溶体 制备方法 储氧能力 硫转移剂
下载PDF
Al_2O_3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希 谭艳 +3 位作者 陈燕梅 季山 吕维忠 Vladimir Linkov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3期67-69,共3页
综述了Al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评述了其制备方法和包覆改性;讨论了包覆改善该正极材料性能的机理;提出了这种正极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包覆 合成 改性
下载PDF
低钴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7
作者 张卓 刘晋 +1 位作者 王光彦 廖莉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65-236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低钴三元正极材料Li NiXCoYMn1-X-YO2(X=0.2,0.3,0.4,0.5,0.6;Y=0.1,0.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 Ni0.4Co0.2Mn0.4O2层状结构良好,颗粒粒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低钴三元正极材料Li NiXCoYMn1-X-YO2(X=0.2,0.3,0.4,0.5,0.6;Y=0.1,0.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 Ni0.4Co0.2Mn0.4O2层状结构良好,颗粒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该样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46.2 m Ah/g,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可达111.7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钴 正极材料 LiNiXCoYMn1-X-Y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Si(001)-(2×2×1):H表面O_2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18
作者 邓小燕 杨春 +2 位作者 周明秀 郁卫飞 李金山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487,共3页
建立了一种计算Si(001)-(2×2×1):H表面O2吸附的理论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广义梯度近似的超软赝势法对Si(001)-(2×2×1):H表面O2吸附进行了第一性研究.通过占位能的计算,得到了Si(001)-(2&... 建立了一种计算Si(001)-(2×2×1):H表面O2吸附的理论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广义梯度近似的超软赝势法对Si(001)-(2×2×1):H表面O2吸附进行了第一性研究.通过占位能的计算,得到了Si(001)-(2×2×1):H表面O2的最佳吸附位置.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后的反应产物应为Si=O和H2O,从理论上支持了D.Kovalev等人提出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001)-(2×2×1):H o2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位置
下载PDF
高比能量LiNi_xCo_yMn_(1-x-y)O_2锂离子电池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向德波 杨晓伟 +1 位作者 周志勇 袁万颂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7-1998,2023,共3页
LiNixCoyMn(1-x-y)O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循环性能优异、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综述了LiNixCoyMn(1-x-y)O2锂离子电池在常规电压、高电压及高镍体系方向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比能量 LiNixCoyMn(1-x-y)o2 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 高镍
下载PDF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20
作者 赵学国 李家科 黄丽群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4-799,共6页
以Ba(OH)2·8H2O、Mg(NO3)2·6H2O、Zr OCl2·8H2O和高纯Ta Cl5为原料,NH3·H2O和C8H6O4为沉淀剂,采用湿化学法将Ba(C8H4O4)、Mg(OH)2、Zr O(OH)2、Ta(OH)5以一定配比混合球磨后经900℃焙烧后制备了Ba(Mg(1-x)/3ZrxTa2(... 以Ba(OH)2·8H2O、Mg(NO3)2·6H2O、Zr OCl2·8H2O和高纯Ta Cl5为原料,NH3·H2O和C8H6O4为沉淀剂,采用湿化学法将Ba(C8H4O4)、Mg(OH)2、Zr O(OH)2、Ta(OH)5以一定配比混合球磨后经900℃焙烧后制备了Ba(Mg(1-x)/3ZrxTa2(1-x)/3)O3(BMZT)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BMZT前驱体和煅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900℃煅烧3 h可制备出近球形、颗粒尺寸约为0.1μm的陶瓷粉体。当Zr4+以10mol%掺杂时,形成的Ba(Mg0.3Zr0.1Ta0.6)O3粉体呈现出立方晶体结构。以该BMZT粉体为原料,用氧气烧结技术于1550℃制备出BMZT半透明陶瓷。所制备的Ba(Mg0.3Zr0.1Ta0.6)O3陶瓷样品在可见光区直线透过率达到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镁锆酸钡 半透明陶瓷 氧气烧结 湿化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