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序列所反映的植物水分利用率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兴云 王建 +2 位作者 商志远 王祖良 钱君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8-702,共5页
工业化以来,由于大量化石燃料CO2排入大气,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持续升高。研究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率及作物生物量等均对周围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产生明显的正响应,而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对CO2浓度增加产生负响应。对采... 工业化以来,由于大量化石燃料CO2排入大气,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持续升高。研究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率及作物生物量等均对周围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产生明显的正响应,而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对CO2浓度增加产生负响应。对采自浙江西天目山地区的三株柳杉树盘交叉定年后,测定了三株树轮的δ13C年序列,并利用3株柳杉树轮1δ3C序列探讨了天目山地区树木生长对大气CO2浓度增加的生理响应——水分利用率的变化状况。结果是,三株树轮δ13C序列反映的水分利用率均是增加的,且增长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反映了工业革命前后,树木生长对大气CO2浓度增加所产生的明显正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Δ^13C 大气co2浓度 生理响应
下载PDF
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_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范广洲 程国栋 范广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9-518,共10页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初步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风盛行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气候以及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生理过程有较明显的影响,高温、高湿和高CO2浓度将加强高原植被的光合...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初步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风盛行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气候以及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生理过程有较明显的影响,高温、高湿和高CO2浓度将加强高原植被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利于植被生长。高原植被也可通过生理过程,产生净CO2吸收,降低大气CO2含量,起到调整温室效应的作用,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当气温升高、大气CO2增加时,这种作用更加有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CO2浓度加倍,对高原地区气候的直接影响不明显。植被的存在也会影响区域气候变化,并可通过改变高原热源,进而影响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变化。文中还归纳出了植被生理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简单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生理过程 大气 co2浓度 气候变化 陆面模式
下载PDF
瞬时CO_2浓度变化对杏属植物光合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猛 吕德国 刘威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6期108-112,共5页
为探讨CO2浓度瞬时变化对杏碳同化能力、水分利用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杏属植物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全球变暖情况下的生长潜力和生态优势,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15个2年生杏品种进行瞬时CO2浓度倍降和倍升处理的光合参数... 为探讨CO2浓度瞬时变化对杏碳同化能力、水分利用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杏属植物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全球变暖情况下的生长潜力和生态优势,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15个2年生杏品种进行瞬时CO2浓度倍降和倍升处理的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瞬时CO2浓度变化显著影响杏属植物光合作用,在瞬时CO2浓度升高情况下,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升高,呼吸速率(Rd)下降,光补偿点(LCP)降低,表光量子效率(AQY)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增强,但光饱和点(LSP)变化不显著,不同品种Gs和Tr反应有一定差异。适当增加CO2浓度能提高杏属植物对弱光和水分的利用能力,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同化物积累,加速碳素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瞬时co2浓度变化
下载PDF
日光温室CO_2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魏珉 邢禹贤 +1 位作者 王秀峰 马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研究了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CO2 浓度日变化曲线通常呈不规则“U”形 ,有时呈不规则“W”形 .冬春栽培过程中日最高CO2 浓度逐渐减小 ,日最低浓度和昼平均浓度先降后升 ,CO2 亏缺时间逐渐延长 .温室内C... 研究了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CO2 浓度日变化曲线通常呈不规则“U”形 ,有时呈不规则“W”形 .冬春栽培过程中日最高CO2 浓度逐渐减小 ,日最低浓度和昼平均浓度先降后升 ,CO2 亏缺时间逐渐延长 .温室内CO2 空间分布特点通常是早晨和傍晚为前部 >中部 >后部 ,近地面层 >作物冠层 >顶层 ;中午前后为前部 <中部 <后部 ,近地面层 >顶层 >作物冠层 .影响日光温室CO2 浓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度 ,通风不能阻止温室内高浓度CO2 外逸和避免CO2 亏缺 .幼苗期群体光合较弱、土壤呼吸旺盛 ,温室CO2 浓度较高 ;结果期群体光合旺盛、土壤呼吸衰竭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co2浓度 变化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co2亏缺
下载PDF
青海瓦里关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5
作者 赵玉成 温玉璞 +3 位作者 德力格尔 周晓春 乜虹 蔡永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CO2浓度的日变化幅度在夏季比较明显,其他季节的日变化则相对平稳;现场连续监测结果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试验室(NOAA/CMDL)分析的气瓶采样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与全球大气CO2监测资料有很好的可比性;1995—2004年瓦里关地区大气CO2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83μmol/(mol·a),其中以1998—1999年和2002—2003年最为明显.2003年我国内陆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增长率达到了2.70μmol/(mol·a),为近10年来的最大值,其年增长幅度略小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系统(WMO/GAW)中北半球近海的同类监测台站。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内陆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年平均值约增加了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 大陆 大气co2本底浓度 变化特征 年增长率
下载PDF
红松幼苗对CO_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反应 被引量:38
6
作者 韩士杰 周玉梅 +2 位作者 王琛瑞 张军辉 邹春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研究了用开顶箱控制CO2 浓度在 5 0 0和 70 0 μmol·mol-1左右时红松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 .结果表明 ,高浓度CO2 (5 0 0、70 0 μmol·mol-1CO2 )和对照 (对照开顶箱、裸地 )条件下 ,红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变化... 研究了用开顶箱控制CO2 浓度在 5 0 0和 70 0 μmol·mol-1左右时红松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 .结果表明 ,高浓度CO2 (5 0 0、70 0 μmol·mol-1CO2 )和对照 (对照开顶箱、裸地 )条件下 ,红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变化不同 .红松幼苗在 5 0 0 μmol·mol-1CO2 条件下 ,RuBPcase活性最高 ,呈现光合上调反应 ,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 ,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而生长在 70 0 μmol·mol-1CO2 的红松幼苗呈现光合下调反应 ,光合作用明显低于对照植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co2浓度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RuBP 叶绿素 可溶性糖 二氧化碳 生理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71
7
作者 李伏生 康绍忠 张富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论述了大气CO2 浓度和温度升高下的植物生长、光合作用、产量以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未来高CO2 浓度下 ,光合作用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气孔导度降低 ,水分利用效率 (WUE)提高 ;一般地上部分和根系... 论述了大气CO2 浓度和温度升高下的植物生长、光合作用、产量以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未来高CO2 浓度下 ,光合作用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气孔导度降低 ,水分利用效率 (WUE)提高 ;一般地上部分和根系尤其是细根生物量增加 ,凋落物量随之增加 ,C/N比率提高 ,植物残体的腐解速率降低 .CO2 浓度升高后 ,会给根际微生物带来更多的底物 ,从而提高了微生物活性 ,加速养分的矿化过程 ,改善植物的养分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 温度升高 作物 生理生态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谷子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郝兴宇 李萍 +4 位作者 林而达 仝乘风 魏强 巫国栋 董小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9-593,633,共6页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谷子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后,谷子生产的变化,以提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本研究利用FACE(FreeAirCO2Enrichment)系统首次在大田条件进行了谷子生长发育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谷子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后,谷子生产的变化,以提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本研究利用FACE(FreeAirCO2Enrichment)系统首次在大田条件进行了谷子生长发育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谷子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在相同CO2浓度下,抽穗期FACE圈内谷子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与环境CO2浓度的比值(Ci/Ca)会下降,叶片光合能力有所下降,出现光适应,但水分利用效率(WUE)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co2浓度升高 FACE 气候变化 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及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樊良新 刘国彬 +2 位作者 薛萐 杨婷 张昌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探讨CO_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理作用的协同效应,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试验模拟CO_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分析了植物光合和抗逆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与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光响应参数影响... 为探讨CO_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理作用的协同效应,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试验模拟CO_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分析了植物光合和抗逆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与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光响应参数影响显著,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在干旱胁迫下,CO_2浓度倍增减缓了苜蓿叶片气孔导度(G_s)、蒸滕速率(T_r)和光饱和点(LSP)的降低幅度,而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胞间CO_2浓度(C_i)和表观量子效率(AQE)没有减缓作用。CO_2浓度倍增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正常CO_2浓度,而与水分含量关系不大。干旱胁迫与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影响显著,干旱胁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的含量和叶绿素总量,显著增加了叶片MDA和Pro含量,CO_2浓度倍增有增加这些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和Pro的趋势;但2个因素之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干旱胁迫和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不一,干旱胁迫和CO_2浓度倍增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CO_2浓度倍增对植物体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在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更加明显。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胁迫对苜蓿光合生理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而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施肥效应,当2个因素共同发生时,CO_2浓度倍增可以减缓水分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其抗旱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干旱胁迫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光合生理特性 co2浓度倍增 干旱胁迫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土壤CO_2浓度与地表CO_2通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程建中 李心清 +4 位作者 周志红 王兵 程红光 邢英 唐源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CO2浓度与地表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土壤CO2浓度和地表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从春季到夏季浓度和通量逐渐增加,而从秋季到冬...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CO2浓度与地表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土壤CO2浓度和地表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从春季到夏季浓度和通量逐渐增加,而从秋季到冬季浓度和通量又逐渐降低,这与该区域的温度和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O2浓度和地表CO2通量与大气、土壤各层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湿度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剖面CO2浓度和地表通量,但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O2浓度和地表CO2通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地表CO2排放强烈依赖于土壤CO2浓度积累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浓度 地表co2通量 季节变化 温度 湿度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塿土剖面CO_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戴万宏 王益权 +2 位作者 黄耀 刘军 赵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7-831,共5页
关键词 蝼土剖面 co2浓度 动态变化 环境因素
下载PDF
高浓度CO_2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耿显华 于丹 +2 位作者 黄永明 谢永宏 杨永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对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spiraslisL .)在高浓度CO2 (10 0 0 μmol/mol)和对照浓度CO2 (35 0 μmol/mol)下的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的早期阶段 ,从冬芽出苗的苦草幼株在高浓度CO2 下生长明显加快 ,但由于后... 对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spiraslisL .)在高浓度CO2 (10 0 0 μmol/mol)和对照浓度CO2 (35 0 μmol/mol)下的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的早期阶段 ,从冬芽出苗的苦草幼株在高浓度CO2 下生长明显加快 ,但由于后期生长逐渐放慢 ,其最终总生物量比对照组仅高出 11.6 %。尽管高浓度CO2 也促进了根的生物量的累积 ,但是由于苦草叶片生物量占总株生物量比例大 ,高浓度CO2 下苦草生物量的增加主要反映为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在实验后期阶段 ,高浓度CO2 促进了苦草冬芽的形成。实验过程中 ,苦草的根叶生物量比 (RLR)在高浓度和对照浓度CO2 下均有所降低 ,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浓度CO2 下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co2 苦草 生长 生理 沉水植物 叶片生物量
下载PDF
造林再造林、森林采伐、气候变化、CO_2浓度升高、火灾和虫害对森林固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魏魏 王效科 +1 位作者 逯非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13-2122,共10页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吸收大气CO_2、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造林再造林作为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大气CO_2减排途径,是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低成本、有效策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还受森林采伐、气候变化、大气CO_2浓度升高、火灾以及虫害等自然...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吸收大气CO_2、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造林再造林作为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大气CO_2减排途径,是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低成本、有效策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还受森林采伐、气候变化、大气CO_2浓度升高、火灾以及虫害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强烈影响。综述了全球和区域造林再造林的固碳能力,以及目前较受重视的一些因素(森林采伐、气候变化、大气CO_2浓度升高、火灾以及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造林再造林固碳能力为148—2400TgC/a;采伐造成的全球森林碳损失最大为900 TgC/a,其次是火灾为300 TgC/a,虫害造成森林碳释放最小在2—107 TgC/a之间。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关注固碳措施和多种环境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尤其是对森林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严格控制森林采伐和火灾发生,以及减少或避免造林再造林活动引起的碳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造林再造林 采伐 气候变化 co2浓度升高 火灾 虫害 固碳能力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与温度、干旱相互作用对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美玉 赵天宏 +1 位作者 张巍巍 史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从CO2浓度升高与温度、CO2浓度升高与干旱的相互作用以及三者协同作用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全球变化对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利用率、化学成分以及生物量积累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 从CO2浓度升高与温度、CO2浓度升高与干旱的相互作用以及三者协同作用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全球变化对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利用率、化学成分以及生物量积累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应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深入,同时应加强CO2浓度升高与温度、土壤水分三者协同作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温度 干旱 相互作用 植物生理生态过程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对不同水分条件下枇杷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放 陈丹 +1 位作者 张士良 吴荣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7-652,共6页
在近似大气的低CO2浓度(400 μmol·mol-1)和高CO2浓度(700 μmol·mol-1)的两个自制的开顶式生长室内,研究分析了水分胁迫对2年生‘大红袍’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 在近似大气的低CO2浓度(400 μmol·mol-1)和高CO2浓度(700 μmol·mol-1)的两个自制的开顶式生长室内,研究分析了水分胁迫对2年生‘大红袍’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高CO2浓度对不同水分状态下的枇杷叶片光合速率(Pn)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枇杷叶片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及ΦPSⅡ明显提高;而在水分胁迫时,高CO2浓度使枇杷叶片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及ΦsPSⅡ下降幅度明显减少;高CO2浓度也使SOD、POD及CAT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在水分胁迫时,高CO2浓度下的SOD、POD及CAT酶活性上升幅度明显较小,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上升幅度也较小,可见CO2浓度升高对于水分胁迫所造成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co2 水分条件 枇杷 生理特点 影响因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青海海北高寒湿地近地层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英年 徐世晓 +2 位作者 赵亮 张法伟 赵新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3,共6页
采用快速响应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青海海北高寒湿地大气CO2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2004年CO2浓度变化特征表明,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季变化,日、年内均表现“U”型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与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大气逆温层、及湍流交换强... 采用快速响应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青海海北高寒湿地大气CO2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2004年CO2浓度变化特征表明,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季变化,日、年内均表现“U”型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与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大气逆温层、及湍流交换强度等有关。自1月到7月CO2浓度的日变化过程中,日最高值出现时间在日出前后的5:00到9:00,并随7月的到来逐渐提早,日出后下降,约在下午15:00左右为最低,日落后又逐步升高。7月以后日最高值出现时间随时间推移又滞后,最低提早。一年中,月平均浓度最低值出现在7月份,最高值则在10月。观测表明,2004年海北高寒湿地CO2年平均浓度为315.3μmol/mol,月平均最高为335.0μmol/mol(10月),月平均最低值为270.1μmol/mol(7月)。统计海北高寒湿地旬平均CO2浓度与气象因素线性相关关系表明,海北高寒湿地CO2浓度与大多数气象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土壤温度、气压、相对湿度等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近地大气 co2浓度 日、季节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不同浓度CO_2对贮藏期间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丙云 秦跃龙 +3 位作者 田世龙 李守强 李梅 程建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25-328,共4页
以克新6号马铃著为试材,将愈伤后的马铃薯放入自制的气调箱,设定不同的CO2浓度,研究贮藏在9~11℃,湿度85%-95%条件下不同浓度CO2对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CO2浓度(1.00%)能有效减缓块茎淀粉的降解,抑制总... 以克新6号马铃著为试材,将愈伤后的马铃薯放入自制的气调箱,设定不同的CO2浓度,研究贮藏在9~11℃,湿度85%-95%条件下不同浓度CO2对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CO2浓度(1.00%)能有效减缓块茎淀粉的降解,抑制总酚含量的下降,保持贮藏期间较低的还原糖水平和较高的POD活性,抑制PPO酶活性。CO2浓度过高(1.5%CO2、2.0%),不利于块茎淀粉积累,使还原糖含量的增加,总酚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在贮藏120d时部分块茎开始发芽。由此表明,CO2浓度为1%可延长块茎的休眠,利于马铃薯的贮藏,通过控制CO2浓度可以延长马铃薯的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co2浓度 生理品质
下载PDF
广东英德宝晶宫CO_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童晓宁 周厚云 +2 位作者 黄颖 贺海波 朱礼妍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每月一次对广东英德宝晶宫溶洞洞穴空气CO2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洞穴空气CO2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洞内空气CO2浓度在201×10-6~3450×10-6之间变化,年平均值为1018×10-6。在空间上... 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每月一次对广东英德宝晶宫溶洞洞穴空气CO2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洞穴空气CO2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洞内空气CO2浓度在201×10-6~3450×10-6之间变化,年平均值为1018×10-6。在空间上,越靠近洞口或者通风效应越强的地方洞穴空气CO2浓度越低。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洞穴空气CO2浓度在夏半年(5-10月)高而在冬半年(11-4月)低的特点。洞穴空气CO2浓度变化主要受洞穴通风效应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变化的影响。此外,宝晶宫特殊的洞穴结构及游客等因素也对该溶洞CO2浓度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英德宝晶宫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沉水植物菹草叶表型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谢永宏 于丹 耿显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对菹草 (Potamogetoncrispus)叶在高CO2 (1 0 0 0± 50 μmol·mol-1 )和对照浓度 (约 380 μmol·mol-1 )下的表型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明显地改变了菹草叶的表型特征 ,外形更为粗短 ... 对菹草 (Potamogetoncrispus)叶在高CO2 (1 0 0 0± 50 μmol·mol-1 )和对照浓度 (约 380 μmol·mol-1 )下的表型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明显地改变了菹草叶的表型特征 ,外形更为粗短 ,叶宽、单叶面积、单株总叶面积、叶面积率、叶重比明显增加 ,但特殊叶面积和叶长增加不明显。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单株总叶面积和植株大小密切相关。异速生长分析表明叶面积的变化不是可塑性反应 ,而是受植株大小所制约。此外 ,CO2 浓度升高后植物的色素含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含量明显改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 ,且叶绿素a b也降低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而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co2浓度 菹草 表型可塑性 生理生化特征
下载PDF
大气^(14)CO_2观测:2010~2011年广州城市大气中化石源CO_2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平 沈承德 +4 位作者 易惟熙 王宁 丁杏芳 付东坡 刘克新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IGCAS)大气CO2观测点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该站点大气CO2浓度变化范围为460~550 mL/m3,月平均浓度介于470~530 mL/m3之间,呈现夏、秋季浓度低,春、冬季浓度较高的特点。大气CO2的δ13C...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IGCAS)大气CO2观测点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该站点大气CO2浓度变化范围为460~550 mL/m3,月平均浓度介于470~530 mL/m3之间,呈现夏、秋季浓度低,春、冬季浓度较高的特点。大气CO2的δ13C值变化介于–9.00‰~–13.10‰之间,月平均值介于–9.60‰~–11.80‰之间,与大气CO2浓度之间关系不显著,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城市大气CO2的影响。GIGCAS站点大气CO2的Δ14C值波动剧烈,介于29.1‰~–85.2‰之间,月平均值波动范围为4.9‰~–41.7‰,年平均大气CO2的Δ14C值为–16.4‰。较高的Δ14C值出现在夏、秋两季(7~9月),均值约为–5.2‰,较低的Δ14C值出现在冬、春两季(12月至次年4月)、均值约为–27.1‰,据此计算得出的化石源CO2浓度变化范围为1~58 mL/m3,年平均值约24 mL/m3,较低的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出现在夏、秋两季(7~9月),均值为17 mL/m3,较高大气化石源CO2量出现在冬、春两季(12月至次年4月),均值约为29 mL/m3。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城市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影响巨大,调整人类活动是减少大气化石源CO2污染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气co2浓度 Δ14C 化石源co2浓度 季节变化 人类活动 广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