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廖道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4期16-1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行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予以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及...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行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予以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8.56±0.83)cm、手术时间(81.23±12.46)min、出血量(136.03±80.46)ml及疼痛评分(2.12±0.6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4.06±1.68)cm、(92.58±10.92)min、(308.56±92.74)ml及(3.35±0.9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缩小手术切口,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并有效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ocm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老年
下载PDF
微创DAA与OCM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唐家鹏 谢卫宁 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3-0047,共5页
观察并比较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不同手术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被纳入到本次研究序列之中,患者均于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在本科办理住院手续,并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照手术治疗中所采用手术入... 观察并比较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不同手术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被纳入到本次研究序列之中,患者均于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在本科办理住院手续,并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照手术治疗中所采用手术入路的不同对患者实施分组,分为DAA组和OCM组。结果 在手术实施情况方面,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的组间差异,DA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9.33±2.85)min,显著短于OCM组(115.65±3.26)min,(t=40.775,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DAA组少于OCM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就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在术后1d,比较平均疼痛得分组间差异,DAA组低于OCM组,经t检验证实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3d、7d,比较平均疼痛得分组间差异,DAA组均低于OCM组,但经t检验证实均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就两组患者不同阶段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显示,OCM组共计出现术中与术后并发症4例,DAA组各类并发症出现例数一共为7例,在统计并比较两组总发生率,OCM组低于DA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经末次随访时评估与组间比较,DAA组关节功能评估平均得分高于OCM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经末次随访时评估与组间比较,DAA组关节功能评估平均得分为(91.25±2.39)分,高于OCM组(90.25±2.41)分,但t检验证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6,P=0.051)。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选择OCM或DAA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当,但DAA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手术入路 DAA ocm
下载PDF
SuperPath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3
作者 姚兴友 周余忠 +2 位作者 姚志刚 何华荣 权光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34-0137,共4页
评价超小切口小切口全髋置换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0名病人,采用数字随机化设计,将病人分为两组,各组50人。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临床参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 评价超小切口小切口全髋置换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0名病人,采用数字随机化设计,将病人分为两组,各组50人。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临床参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 Barthel)、生存质量(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围术期各项参数方面均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帕氏小切口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发现的早期、中期及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切口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凤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微创直接前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凌源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微创直接前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凌源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微创观察组,每组25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手术切口长度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整体功能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出血、骨穿孔以及麻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相比传统后外侧入路,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整体疗效,更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恢复的总体健康状况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直接前方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切口浸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5
作者 黄英 王俊 董春山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究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联合切口浸润(wound infiltration,WI)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TH... 目的 探究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联合切口浸润(wound infiltration,WI)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THA的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ENG阻滞组和PENG阻滞+WI组,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静息与运动时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运动阻滞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抢救性镇痛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6h、12h,PENG阻滞+WI组患者的静息NRS评分均显著低于PENG阻滞组(P<0.05),术后6h、12h、24h,PENG阻滞+WI组患者的运动NRS评分均显著低于PENG阻滞组(P<0.05)。PENG阻滞+WI组患者的首次下地行走时间显著短于PENG阻滞组[(22.48±4.00)hvs.(24.73±1.94)h,t=3.150,P=0.003]。两组患者的抢救性镇痛发生率、不同时点运动阻滞发生率、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G阻滞+WI可减轻THA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早期活动,符合外科所倡导的快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切口浸润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王林鹰 高练兵 周佳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2-3017,共6页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颈,设为观察组;4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63.75±6.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3.49±6.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两侧肢体长度差、髋臼旋转中心的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 CPK水平分别为(60.26±7.41)min、(210.45±33.94)ml、(7.71±1.96)cm、(82.35±8.48)ml、(384.75±29.76)U/L,对照组分别为(68.97±8.35)min、(328.15±42.06)ml、(11.27±2.43)cm、(117.89±12.12)ml、(668.40±45.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4.047、7.355、15.510、33.299,均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步频、最大步速、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足底压力差分别为(0.67±0.21)分、(90.45±9.37)分、(52.71±3.14)分、(96.79±8.12)步/min、(89.94±10.63)cm/s、(46.59±5.31)%、(9.02±1.03)%,对照组分别为(0.89±0.27)分、(82.63±8.04)分、(45.42±4.83)分、(81.14±7.59)步/min、(80.21±9.87)cm/s、(40.87±5.16)%、(10.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7、4.084、8.131、9.074、4.323、4.977、4.329,均P<0.00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双侧肢体长差、纵向与横向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移均低于对照组(t=5.473、7.707、10.698,均P<0.001)。结论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 股骨颈保留 髋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海波 王业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63-65,7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根据入路差异,将直接前入路...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根据入路差异,将直接前入路手术患者列入微创组,经后外侧入路为常规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首次活动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微创组手术出血量较少、刀口更小、首次步行时间短,步行距离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微创组髋关节评分为(81.47±6.12)分,高于常规组的(75.65±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3,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更小,术后能够获得更好活动能力和髋关节功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术前应对骨质疏松程度进行评估,谨慎选择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直接前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切口浸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8
作者 韦小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7-0070,共4页
研究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切口皮肤注射鸡尾酒式药物,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实施单一的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镇痛,联合组实施髋关节囊周... 研究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切口皮肤注射鸡尾酒式药物,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实施单一的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镇痛,联合组实施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切口浸润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地行走时间等指标。结果 术后6h、18h、24h,联合组患者静息NRS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术后联合组18、24h止痛药物使用量显著少于单一组(p<0.05);不同时间节点,联合组与单一组的运动阻滞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组轻瘫人数总体少于单一组;联合组首次下地时间(22.51±3.27)h明显短于单一组(24.798±2.76)h,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单一组22.50%(p<0.05)。结论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切口浸润的实施,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契合围术期加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神经阻滞 切口浸润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柳杨城 辛皓 黄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n=41)和改良组(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n...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n=41)和改良组(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n=4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创伤应激因子[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Cor、AD、NE等应激反应均高于同组手术前,且改良组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7.32%)和传统组(17.07%)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优化了围术期指标,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改良小切口 后外侧入路 围术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巧娜 黄秋环 +3 位作者 陆柳雪 刘佳 周兰岛 黄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首次行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首次行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延续性护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Harris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7 d、14 d、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增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同时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SuperPATH微创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志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DAA)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9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行THA的108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微创小切口侧卧位DAA组(58例)和后外侧入路(P...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DAA)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9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行THA的108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微创小切口侧卧位DAA组(58例)和后外侧入路(PLA)组(5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平衡功能、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手术切口长度(8.41±0.53)cm、术后住院时间(4.35±0.80)d均短于PLA组,术中出血量(126.31±15.69)mL少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疼痛程度、平衡功能、髋关节功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24 h、2周、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48±0.56)、(2.60±0.25)、(2.11±0.16)分]均低于PLA组,术后3个月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42.15±2.72)分高于PLA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中疼痛评分(31.50±3.24)分、功能评分(33.12±3.63)分、关节活动度评分(3.51±0.41)分、肢体畸形评分(2.17±0.26)分均高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LA相比,微创小切口侧卧位DAA行THA短期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减轻疼痛,提高平衡功能及髋关节功能,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 疼痛程度 平衡功能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OCM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志宏 陈东阳 +4 位作者 史冬泉 戴进 姚尧 戎政 蒋青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背景:OCM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创伤小、恢复快,理论上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但目前尚缺乏术后早期影像学检查判定DVT发生率的确切报道。目的:对行OCM入路微创小切口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深静脉造影检查,以明确... 背景:OCM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创伤小、恢复快,理论上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但目前尚缺乏术后早期影像学检查判定DVT发生率的确切报道。目的:对行OCM入路微创小切口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深静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指导临床血栓预防。方法:行单侧OCM入路微创小切口THA患者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28-90岁,平均(63.4±16.4)岁;BMI为21.2-29.8 kg/m2,平均(24.9±2.42)kg/m2;其中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7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6例,髋关节骨关节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术后行利伐沙班及气压泵治疗。评估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肢体长度差异、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1、3 d)、术中和术后出血情况、术中和术后输血情况。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及所有患者术后3-5d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以明确DVT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切口长8-10 cm,平均(8.5±0.6)cm;手术时间为65-125 min,平均(82±1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50 ml,平均(225±72)ml;术后引流量为120-905 ml,平均(457±218)ml,共4例患者输血。所有患者术后当天即可进行主动屈髋锻炼,双下肢长度差异均〈1 cm,术后1、3 d的VAS评分分别为0-6分,平均(2.5±1.4)分和0-4分,平均(1.9±1.2)分,所有患者术后2-3 d即可站立或行走。术前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2例发现患侧下肢DVT,术后深静脉造影检查仍提示同侧DVT,其余25例患者术后仅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提示健侧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结论:采用OCM微创小切口手术入路THA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小切口技术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刘思法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外侧入路人工髋关...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确切,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OCM入路微创小切口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形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大卫 徐志宏 +2 位作者 陈东阳 史冬泉 蒋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对比OCM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常规外侧入路手术下隐性失血量,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月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年龄29~93岁,其中行单侧OCM入路微创小切口THA患者22例,余行常规外侧入路。... 目的:对比OCM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常规外侧入路手术下隐性失血量,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月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年龄29~93岁,其中行单侧OCM入路微创小切口THA患者22例,余行常规外侧入路。根据GROSS方程计算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率。比较两种入路隐形失血量。结果常规外侧入路组实际总失血量为(1584.4±592.6) ml,隐性失血量为(981.7±345.3)ml,隐性失血率均值为62%。OCM入路组实际总失血量为(1408.4±518.1)ml,隐性失血量为(788.4±245.4) ml,隐性失血率均值为56%。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OCM入路组的隐性失血量较常规外侧入路组减少(P〉0.05)。结论采用OCM微创小切口手术入路THA可降低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失血 小切口技术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15
作者 吴晶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对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集的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的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 对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集的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的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Harris评分差异较小(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半年的步频、单腿支撑时间和Foot off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 对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郭宝 张长城 +2 位作者 李雪亚 董飒 刘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研究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款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以常规后外侧... 目的研究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款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以常规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骨代谢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3.26%(10/43)(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2.09%(31/43)(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代谢指标包括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低于对照组,骨形成蛋白6(BMP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性,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微创入路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规范化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杰 程治铭 张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9期790-795,共6页
目的总结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解剖和技术要点,并探讨手术规范化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术式的标准化流程与手术指征;分析该术式的手术效果和相关并... 目的总结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解剖和技术要点,并探讨手术规范化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术式的标准化流程与手术指征;分析该术式的手术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完成3042例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4.2±32.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17.0±67.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0.8)d。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1.15%(35例),下肢不等长发生率0.82%(25例),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0.52%(16例),脱位发生率0.16%(5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率1.81%(55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62.4±2.5)分,术后为(87.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从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间隙入路显露髋关节,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通过规范手术操作,有助于该术式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直接前方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艳芳 王广云 祝盼盼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3、7、21、42 d时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7 d、15 d、1个月、2个月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7、21、42 d时SF-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15 d、1个月、2个月时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提高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模式护理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关节疼痛
下载PDF
直接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丁玮 韦财 +4 位作者 曾进强 李如辉 杨福成 韦凯 蔡靖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5期178-181,共4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常应用在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治疗中,其是采用人工材料制成仿真部件换取全髋组织的手术方式。尽管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大,存在一定风险,但其远期效果较好。THA有多种手术入路方式可供选取,直接前侧入路(DAA)自肌肉解剖...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常应用在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治疗中,其是采用人工材料制成仿真部件换取全髋组织的手术方式。尽管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大,存在一定风险,但其远期效果较好。THA有多种手术入路方式可供选取,直接前侧入路(DAA)自肌肉解剖间隙进入,可使髋关节充分显露,对肌肉组织损伤较小。现今医学界更加重视新型微创技术,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DAA微创THA(MIS-THA)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利于恢复的优点,但存在操作相对复杂、股外侧皮神经受损等不足。本文对DAA MIS-THA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侧入路 微创 髋关节置换术 入路方式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礼庆 付勤 +2 位作者 原泉 许晓军 贾长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3-585,共3页
目的:报告后路小切口微创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比较结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4年11月,15例患者行单侧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期24例患者接受常规切口手术,进行术中和术后指标比较.结果:小切口微创手术平均切口长8.3... 目的:报告后路小切口微创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比较结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4年11月,15例患者行单侧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期24例患者接受常规切口手术,进行术中和术后指标比较.结果:小切口微创手术平均切口长8.3cm,术中出血量373ml,手术时间79min,术后12h引流量219ml.输血6例,平均输血量0.60U.2例发生切口皮肤擦伤.与常规切口手术比较,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切实可行,但要有严格的手术指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专用的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手术 小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