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 AND OLFACTORY CHARACTERS OF SOME END-α-SUBSTITUTED-BICYCLO[2.2.2]OCTENYL(AND OCTANYL)METHANOLS
1
作者 Shi Xiong TANG Jia You XUE Xiu Lin WANG Yu Rong CAO Xiao Lan WANG (Chemistry Depart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2,共2页
Ten endo-a-substituted-bicyclo[2.2.2]octenyl(and octanyl)methanols were synthesized,their odors were evaluated.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syntheses and structure-odor relationship of two series of endo-bicyclo[2... Ten endo-a-substituted-bicyclo[2.2.2]octenyl(and octanyl)methanols were synthesized,their odors were evaluated.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syntheses and structure-odor relationship of two series of endo-bicyclo[2.2.1]heptenyl(and heptanyl)methanols^(1.2).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bicyclic skeleton on odor,ten of the title compoun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m AND octanyl)methanols SUBSTITUTED-BICYCLO[2.2.2]OCTENYL SYNTHESES AND OLFACTORY CHARACTERS OF SOME END
下载PDF
Syntheses and Olfactory Characters of Some Endo-α-Substituted-Bicyclo[2. 2. 2]-Octenyl (or Octanyl) Methanols
2
作者 TANG Shi-xiong , CAO Yu-rong, WANG Xiu-ling, XUE Jie-you, WANG Xiao-la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19-223,共5页
Sixteen titl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twelve of which are new on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H NMR, IR and MS, the refractive indices or melting points were measured. Odors of all the title compounds w... Sixteen titl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twelve of which are new on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H NMR, IR and MS, the refractive indices or melting points were measured. Odors of all the titl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structure-odor relationship was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α-substituted-bicyclo[2. 2. 2] octenyl methanol Synthesis ODOR
下载PDF
乳化剂对甲醇柴油液滴蒸发微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杨伟 邹润 +2 位作者 马富康 苏立旺 胡佳康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8-876,共9页
乳化燃油微爆能够促进燃油雾化和混合,影响其微爆性能的关键是乳化剂。文章采用机械搅拌加超声搅拌法制备了微乳化甲醇柴油,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乳化剂和增加乳化... 乳化燃油微爆能够促进燃油雾化和混合,影响其微爆性能的关键是乳化剂。文章采用机械搅拌加超声搅拌法制备了微乳化甲醇柴油,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乳化剂和增加乳化剂含量均能提高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分散性;增加乳化剂含量能够提高液滴微爆强度,推迟初次微爆时刻,减少液滴寿命,降低稳定阶段的液滴蒸发速率;当甲醇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5和10∶8时,液滴微爆强度分别比甲醇和乳化剂质量比为10∶3时提高了34.3%和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 液滴 蒸发特性 微爆
下载PDF
电解银催化甲醇氧化制甲醛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4
作者 刘永梅 孙立森 +1 位作者 黄镇 涂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将具有工业生产特色的“电解银催化甲醇选择性氧化”转化为一个综合的物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气固相反应装置运行的规范操作及反应条件的控制对催化性能的调控,推动了工科和理科融合渗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催化技术对提高工... 将具有工业生产特色的“电解银催化甲醇选择性氧化”转化为一个综合的物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气固相反应装置运行的规范操作及反应条件的控制对催化性能的调控,推动了工科和理科融合渗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催化技术对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该实验的开展可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增强对化工生产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促进化工生产的意识和抓住事物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银 催化氧化 甲醇氧化
下载PDF
OP2S双燃料发动机气口匹配特性研究
5
作者 杨伟 马富康 +3 位作者 许俊峰 邹润 徐洋 李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2,共8页
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发动机是一种结构可调性较高的动力系统,采用等效二冲程方法建立并校验了OP2S柴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甲醇含量下进排气口高度冲程比对OP2S柴油机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换气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发动机是一种结构可调性较高的动力系统,采用等效二冲程方法建立并校验了OP2S柴油机的一维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甲醇含量下进排气口高度冲程比对OP2S柴油机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换气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P2S柴油机具有换气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双“trade-off”关系。甲醇含量增加会促进经济性能的提高和动力性能的降低,也会促进扫气效率的增加和捕获率的降低。进排气口的匹配设计是提升OP2S柴油机性能的关键之一。进气口通过增加新鲜空气主动促进燃烧,而排气口通过减少能量和新鲜充量损失被动改善换气性能。随着气口高度的增加,OP2S柴油机的性能曲线具有双转捩点。将性能曲线分为3个区域,其中第2区域为最佳性能区,该区域对应的进/排气口高冲程比分别为0.056~0.122和0.07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活塞二冲程 甲醇柴油 气口高度 换气性能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甲醇替代率和主喷正时对RCC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黄粉莲 佘超杰 +3 位作者 万明定 杨仕臣 雷基林 申立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海拔条件下甲醇/柴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RCCI)发动机的运行特性,该研究基于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试验研究1 800 r/min、100%负荷和3 200 r/min、100%负荷下不同甲醇替... 为探究不同海拔条件下甲醇/柴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RCCI)发动机的运行特性,该研究基于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试验研究1 800 r/min、100%负荷和3 200 r/min、100%负荷下不同甲醇替代率、柴油喷射正时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条件下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缸压和瞬时放热率峰值逐渐升高,燃烧始点和燃烧中心前移,当量有效燃油消耗率(equivalent 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ESFC)降低,有效热效率升高,NO_x和碳烟排放大幅降低,THC(total hydrocarbons)和CO排放增加。1 800 r/min、100%负荷工况下,甲醇替代率由0增至20%,0、1 000、2 000 m海拔下最大缸压平均增加1.72 MPa,瞬时放热率峰值平均升高25.08 J/(°),ESFC平均降低4.67%,有效热效率平均升高4.90%,NO_x和碳烟排放分别平均降低16.63%和50%,THC和CO排放量分别平均增加142.03、388.18 mg/kg。3 200 r/min下甲醇替代率由0增至7%,不同海拔高度下ESFC平均降低1.76%,有效热效率平均升高1.79%,NO_x和碳烟排放量分别平均降低8.17%和20.70%。海拔高度由0升至2 000 m,1 800 r/min、20%甲醇替代率与3 200 r/min、7%甲醇替代率下,瞬时放热率峰值分别降低4.80和8.08 J/(°),燃烧中心分别推迟1.44°和1.43°,有效热效率分别降低0.82%和0.68%,ESFC分别升高2.10%和1.99%,NO_(x)排放量分别减少10.61%和7.35%,碳烟排放分别增加26.54%和32.12%,THC排放分别升高29.88%和15.45%,CO排放量分别增加22.42%和18.15%。固定甲醇替代率后,随着柴油主喷正时提前,不同海拔条件下缸压和放热率峰值逐渐升高,燃烧中心向上止点靠近,ESFC逐渐降低,有效热效率升高,碳烟排放减少,NO_(x)、THC和CO排放增加。1 800 r/min、15%甲醇替代率下,主喷正时从-1.5°提前至-7.5°,不同海拔高度下ESFC平均降低8.27%,有效热效率平均升高9.08%,碳烟排放平均减少90.94%。为提升高海拔条件下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可以适当增大柴油主喷正时。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海拔环境下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燃烧与污染物排放控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机 反应活性控制压燃 主喷正时 海拔
下载PDF
利用SE-GPR模型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柴油机性能的预测
7
作者 范金宇 才正 +3 位作者 黄朝霞 杨晨曦 李品芳 黄加亮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为了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参数进行高效、准确的预测,根据4190型船用柴油机实验数据与边界参数,建立AVL-BOOST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柴油机仿真模型;利用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建立甲醇掺混比、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 为了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参数进行高效、准确的预测,根据4190型船用柴油机实验数据与边界参数,建立AVL-BOOST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柴油机仿真模型;利用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建立甲醇掺混比、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喷油提前角和进气压力4个控制参数对有效油耗率和NO x排放预测数据集;利用该数据集对5种不同核函数的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最优的平方指数高斯过程回归(squared exponential-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SE-GPR)模型、AVL-BOOST仿真数据和柴油机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数据量为180组时,SE-GPR模型对有效油耗率和NO x排放均取得拟合关联度99%以上,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1.859,0.3445,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954,0.2489;并且,相较于AVL-BOOST仿真实验,SE-GPR模型对实验数据具有更好的拟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甲醇 高斯过程回归 平方指数核函数 性能预测
下载PDF
络合剂对固相法Cu/ZnO/In_(2)O_(3)催化剂的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福真 郭孟 +2 位作者 白瑞洁 张煜华 李金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为了促进催化剂中Cu物种的分散,在金属硝酸盐中分别加入草酸、甲酸和柠檬酸,采用固态研磨合成Cu/ZnO/In_(2)O_(3)催化剂.结果表明:草酸的加入对Cu的分散效果最好,在280℃,2 MPa,3.6 L·gcat^(-1)·h^(-1),V(H2)∶V(CO_(2))=3∶1... 为了促进催化剂中Cu物种的分散,在金属硝酸盐中分别加入草酸、甲酸和柠檬酸,采用固态研磨合成Cu/ZnO/In_(2)O_(3)催化剂.结果表明:草酸的加入对Cu的分散效果最好,在280℃,2 MPa,3.6 L·gcat^(-1)·h^(-1),V(H2)∶V(CO_(2))=3∶1时,甲醇收率最高,达到2.1 mmol·gcat^(-1)·h^(-1).但甲酸在高温下会分解为CO_(2)和H_(2),导致制备的CuO/ZnO/In_(2)O_(3)催化剂部分还原,随后此催化剂在H_(2)预处理后被过度还原,形成Cu_(3)In_(7)合金相,导致甲醇产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Cu基催化剂 氧化铟
下载PDF
Z型异质结Ag_(2)S/AgVO_(3)可见光催化转化低浓度瓦斯制甲醇性能研究
9
作者 杨娟 单启月 +2 位作者 戴俊 张鸽 丰之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7,共13页
因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途径,大量低浓度瓦斯(C_(CH_(4))<30%)被直接排放,研究开发低浓度瓦斯高值转化利用方法和技术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与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以低浓度瓦斯为碳... 因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途径,大量低浓度瓦斯(C_(CH_(4))<30%)被直接排放,研究开发低浓度瓦斯高值转化利用方法和技术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与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以低浓度瓦斯为碳源制取液体燃料甲醇被认为是其理想的利用途径之一,以清洁太阳能为驱动力的光催化技术可在室温常压下活化转化甲烷,为低浓度瓦斯低碳利用提供新途径。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AgVO_(3),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通过阴离子交换策略在AgVO_(3)表面原位复合Ag_(2)S,构筑出Ag_(2)S/AgVO_(3)异质结,改变硫代乙酰胺的用量可调控Ag_(2)S复合比例。利用XRD、SEM、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复合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体积比为1∶12的甲烷/空气混合物模拟低浓度瓦斯,系统研究了Ag_(2)S复合比例、氧化剂用量、光照强度等对甲烷转化、甲醇产生及其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借助瞬态光电流响应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探究了Z型异质结构Ag_(2)S/AgVO_(3)对增强模拟瓦斯转化性能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AgVO_(3)呈纤维状形貌,其晶相结构为单斜相,原位复合的Ag_(2)S呈纳米颗粒形态,其平均粒径为60 nm,且Ag_(2)S颗粒均匀分布于AgVO_(3)纤维表面。与单一AgVO_(3)和Ag_(2)S相比,复合材料Ag_(2)S/AgVO_(3)具有更强的光吸收性能,AgVO_(3)的带隙能、价带与导带电势分别为2.08 eV、2.21 V和0.13 V,Ag_(2)S的带隙能、价带与导带电势分别为0.91 eV、0.34 V和−0.57 V。与AgVO_(3)相比,复合催化剂Ag_(2)S/AgVO_(3)具有显著增强的瓦斯转化性能,可见光照射1 h最优催化剂20%Ag_(2)S/AgVO_(3)的甲烷转化和甲醇产生量为3.10 mmol/g和2.45 mmol/g,分别为单一AgVO_(3)的1.72倍与2.63倍,且其甲醇选择性高达78.9%;6次循环试验结果表明:Ag_(2)S/AgVO_(3)具有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能带结构分析与EPR测试结果表明:Ag_(2)S/AgVO_(3)异质结遵循Z型电荷迁移机制,这不仅增强了光生电荷的空间分离,同时使其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显著提升低浓度瓦斯定向转化制取甲醇的催化性能,为低浓度瓦斯低碳高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甲醇 可见光催化 Z型异质结 复合催化剂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碳基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季东 安欣 +3 位作者 郭鹏 王首登 达虎 李红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6,共8页
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性能、寿命与成本的关键。为获得高功率密度和低生产成本的DMFCs,设计合成组成、结构、形貌可控的阳极催化剂备受关注。阳极催化剂的颗粒尺寸、粒径分布、形貌结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 甲醇氧化电催化剂是决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性能、寿命与成本的关键。为获得高功率密度和低生产成本的DMFCs,设计合成组成、结构、形貌可控的阳极催化剂备受关注。阳极催化剂的颗粒尺寸、粒径分布、形貌结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催化活性都与载体息息相关,而碳基载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DMFCs中。首先,介绍了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中甲醇氧化反应的机理;然后,对不同形式的碳基载体材料,如炭黑、介孔碳、碳纳米材料、氧功能化碳、杂原子掺杂碳以及金属氧化物改性碳作为催化剂载体在DMFCs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DMFC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碳基载体材料 机理
下载PDF
二次再热燃煤-捕碳-制甲醇系统集成设计与优化
11
作者 付文锋 窦艳滨 +1 位作者 王蓝婧 崔庆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针对碳捕集电厂的高能耗及CO_(2)的后续利用问题,设计了一种二次再热燃煤-捕碳-制甲醇一体化系统。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采用动态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提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碳捕集率和光电制氢成本等因素... 针对碳捕集电厂的高能耗及CO_(2)的后续利用问题,设计了一种二次再热燃煤-捕碳-制甲醇一体化系统。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采用动态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提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碳捕集率和光电制氢成本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捕集率为90%时,一体化系统的热效率相比燃煤-捕碳机组提高了6.62%,CO_(2)排放强度降低了4.45 g/(kW·h),净收益提高了33.42亿元;当碳捕集率在40%~90%内变化时,一体化系统的热效率能够稳定保持在49%以上;随着未来光电制氢成本的下降,一体化系统的净收益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碳捕集 制甲醇 热力系统集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高硅ZSM-5沸石孔道和酸性的协同调控及其催化甲醇制丙烯反应性能
12
作者 李兴扬 刘田菊 +3 位作者 高阳 张丹丹 周勇 潘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9-1289,共11页
通过碱处理结合铬改性策略实现了对高硅ZSM-5沸石孔道和酸性的协同调控,制备出了一种具有适宜酸性的高硅多级孔沸石催化剂。在碱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精细调节合成凝胶组成,在沸石晶体中引入的丰富共生界面,诱导了介孔的形成,从而打破了沸... 通过碱处理结合铬改性策略实现了对高硅ZSM-5沸石孔道和酸性的协同调控,制备出了一种具有适宜酸性的高硅多级孔沸石催化剂。在碱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精细调节合成凝胶组成,在沸石晶体中引入的丰富共生界面,诱导了介孔的形成,从而打破了沸石硅铝比对常规碱处理法的限制。在铬改性的过程中,独特的多级孔结构促进了铬在催化剂中的分散,从而实现了对酸性的深度改性。在甲醇制丙烯催化反应中,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了极佳的催化稳定性以及很高的丙烯和总低碳烯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丙烯 多级孔 酸性调控 沸石 催化性能
下载PDF
植物绝缘油中水对甲醇扩散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3
作者 李亚莎 王璐敏 +4 位作者 王玮 王佳敏 陈俊璋 曾跃凯 庞梦昊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甲醇因其稳定性强、在绝缘油老化初期含量高等特点,是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的重要特征物质,而水是油纸老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物。为明确水对植物绝缘油中甲醇扩散的影响,分别构建含水量为1.0%、1.5%、3.0%、5.0%的植物绝缘油、水、... 甲醇因其稳定性强、在绝缘油老化初期含量高等特点,是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的重要特征物质,而水是油纸老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物。为明确水对植物绝缘油中甲醇扩散的影响,分别构建含水量为1.0%、1.5%、3.0%、5.0%的植物绝缘油、水、甲醇共混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模型中物质的扩散轨迹、扩散系数、相互作用能、氢键、自由体积,并从微观角度出发,解释水促进甲醇扩散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甲醇与植物绝缘油的相互作用能减小,系统整体的氢键稳定性下降,自由体积增大,最终导致甲醇在植物绝缘油中的扩散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油纸绝缘 扩散作用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对发动机油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晟卯 张玉娟 +5 位作者 李正浩 张平余 张治军 王卫攀 王硕 王学宇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2期46-51,64,共7页
文章选取了一款市售普通发动机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对该润滑油主要性能的影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摩擦磨损试验(往复模式)结果显示: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对该发动机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使摩擦... 文章选取了一款市售普通发动机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对该润滑油主要性能的影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摩擦磨损试验(往复模式)结果显示: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对该发动机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使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增大19%、磨损率增大54%。这是由于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与润滑油中的减摩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发生反应,导致其析出所致。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加入甲醇、甲醛、甲酸三者的混合物,使得该发动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降低7℃,在210℃下的氧化诱导期缩短7 min。曲轴箱模拟试验表明:甲醇对结焦行为影响最大,而三者混合物的引入使得该发动机油的结焦评级达10级,结焦量增加400%。此外,甲醇及其燃烧副产物的加入会使润滑油碱值下降幅度增大,并导致黏度指数改进剂析出,从而使其运动黏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燃油汽车 发动机油 摩擦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结焦行为
下载PDF
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燃料舱结构设计
15
作者 陈乐昆 谢小龙 +1 位作者 刘晨霄 王维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58,共6页
针对甲醇作为船舶替代燃料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甲醇燃料舱设计方案,以一艘大型集装箱船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来验证甲醇燃料舱区域的结构强度,同时探讨燃料舱端部节点设计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为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燃料... 针对甲醇作为船舶替代燃料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甲醇燃料舱设计方案,以一艘大型集装箱船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来验证甲醇燃料舱区域的结构强度,同时探讨燃料舱端部节点设计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为大型集装箱船甲醇燃料舱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集装箱船 甲醇燃料舱 槽型舱壁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发动机排放特性与经济性预测及优化
16
作者 黄粉莲 门炳翰 +3 位作者 佘超杰 万明定 彭益源 申立忠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基于甲醇-柴油双燃料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排放特性、经济性预测智能模... 基于甲醇-柴油双燃料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RCCI)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排放特性、经济性预测智能模型,以发动机负荷、甲醇替代率、EGR率为输入参数,NO_(x)、烟度、CO、THC排放和当量有效燃油消耗率为输出,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0.97,0.99,0.98和0.9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6.46%,0.56%,3.12%,1.21%和0.3%,表明构建的PSO-BPNN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的NO_(x)、烟度、CO、THC排放和经济性。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对发动机污染物排放和经济性的相关性,将PSO-BPNN预测模型与NSGA-Ⅱ算法相结合,以NO_(x)、烟度和当量有效燃油消耗率为目标对负荷、甲醇替代率和EGR率进行协同优化,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烟度变化不明显,NO_(x)排放平均降低39.6%,当量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双燃料发动机 排放特性 燃油经济性 预测模型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某点燃式大功率甲醇发动机样机台架试验研究
17
作者 张喜清 王耀杰 +3 位作者 张健 张其生 孙江昊 薛锦涛 《内燃机》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开发13LM100甲醇新型发动机,使用新能源动力综合试验平台对甲醇发动机样机进行台架试验,对试验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发动机起动困难、异常熄火以及扭矩不稳等故障现象进行排查分析并提出改进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燃料温度为21.5℃、环境温... 为开发13LM100甲醇新型发动机,使用新能源动力综合试验平台对甲醇发动机样机进行台架试验,对试验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发动机起动困难、异常熄火以及扭矩不稳等故障现象进行排查分析并提出改进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燃料温度为21.5℃、环境温度低于10℃且冷却液进液温度低于50℃时,发动机起动困难,通过发动机冷却液恒温系统将进液温度控制在50℃以上,可确保发动机顺利起动;冷却液回液温度高于91.5±1℃时,发动机异常熄火,通过发动机冷却液恒温系统将回液温度控制在90.5℃以下,可避免发动机异常熄火的情况;在排除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进气系统等因素后,发动机仍扭矩不稳,通过扫点调整废气再循环系统(EGR)流量系数并选取最佳试验结果对应的EGR率,可确保发动机运转平稳,扭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发动机 台架试验 扭矩 冷却系统 废气再循环系统
下载PDF
甲醇燃料在船舶内燃机动力中的运用
18
作者 刘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5期138-140,共3页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寻找替代传统燃料的可持续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甲醇燃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排放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内燃机动力系统中。本文通过对甲醇燃料的特点和在船...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寻找替代传统燃料的可持续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甲醇燃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排放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内燃机动力系统中。本文通过对甲醇燃料的特点和在船舶内燃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甲醇燃料在船舶行业的前景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燃料 船舶内燃机 动力
下载PDF
甲醇液相重整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逸飞 商辉 +1 位作者 杨捷 李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围绕甲醇液相重整制氢技术展开,介绍了甲醇液相重整反应机理,对比了不同甲醇重整制氢技术,讨论了不同工艺下的适用场景。总结发现了工艺温度在250~350℃的水蒸汽重整技术更适合在分布式加氢站中采用,液相重整技术在氢燃料电池体系中更... 围绕甲醇液相重整制氢技术展开,介绍了甲醇液相重整反应机理,对比了不同甲醇重整制氢技术,讨论了不同工艺下的适用场景。总结发现了工艺温度在250~350℃的水蒸汽重整技术更适合在分布式加氢站中采用,液相重整技术在氢燃料电池体系中更具应用潜力。针对液相重整技术低温、高选择性的工艺特点,对液相重整制氢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重整 甲醇 制氢 储氢
下载PDF
电能-甲醇跨区协同输运下的电-氢耦合系统调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欢 任洲洋 +1 位作者 孙志媛 夏威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1-744,共14页
针对我国电氢供需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新能源利用率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电能-甲醇跨区协同输运下的电-氢耦合系统调度方法。首先,根据送、受端区域的能源供需特征、电/氢子系统运行特性及甲醇氢载体属性,设计电-氢耦合系... 针对我国电氢供需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新能源利用率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电能-甲醇跨区协同输运下的电-氢耦合系统调度方法。首先,根据送、受端区域的能源供需特征、电/氢子系统运行特性及甲醇氢载体属性,设计电-氢耦合系统跨区协同运行机制和调度框架,提出电能-甲醇联合输运下的送、受端供需平衡模型,充分利用甲醇的灵活储运能力促进新能源跨时空消纳;然后,构建电能-甲醇跨区协同输运下的电-氢耦合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考虑长时间尺度下的电、氢能量平衡,以天为调度尺度建立上层模型,确定甲醇输运和机组起停方案;考虑短时间尺度下的电力平衡、氢供需平衡约束,以小时为调度尺度建立下层模型,确定送、受端系统各小时的运行计划,从而实现异质能源的跨时空协同互补,保障送、受端区域多时间尺度能量供需平衡;最后,基于改进的HRP 38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能-甲醇跨区协同输运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经济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规模化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耦合系统 甲醇 调度计划 供需平衡 新能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