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漯河市城区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1
作者 宋镇泽 牛大伟 +4 位作者 薛爽 刘盈盈 耿春梅 王晓丽 杨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94,共9页
该文利用2021年11月5-11日漯河市3个市区点位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手工采样数据,开展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识别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关键物种及污染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漯河市TVOC平均体积分数为5... 该文利用2021年11月5-11日漯河市3个市区点位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手工采样数据,开展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识别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关键物种及污染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漯河市TVOC平均体积分数为51×10^(-9),以OVOCs(36.1%)和烷烃(30.7%)贡献为主,空间变化为三五一五工厂>水利局>卫健委。OFP均值为348.8μg/m^(3),各点位贡献前10物种以芳香烃和OVOCs为主,移动源是贡献最高的排放源;SOAFP均值为1.8μg/m^(3),各点位均为芳香烃贡献最大,移动源是主要贡献源类。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解析结果显示,移动源(25.4%)、油气挥发源(18.9%)、溶剂使用源(18.6%)、工业排放源(17.5%)和燃烧源(15.1%)是市区大气VOCs主要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 来源解析 漯河
下载PDF
加油站及周边空气中VOCs物种构成与示踪特征
2
作者 毕申雨 宋立来 +5 位作者 尹思涵 舒秦 姚璐 朱静 毕晓辉 冯银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0-628,共9页
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加油站,在汽柴油加油口及周边开展VOCs样品采集与物种构成分析,探究加油站排放VOCs的标识性物种,根据加油站周边区域VOCs物种浓度与比值在空间梯度上的变化评估关键物种的示踪作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注汽油排放VOC... 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加油站,在汽柴油加油口及周边开展VOCs样品采集与物种构成分析,探究加油站排放VOCs的标识性物种,根据加油站周边区域VOCs物种浓度与比值在空间梯度上的变化评估关键物种的示踪作用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注汽油排放VOCs主要组分为烷烃(70%~72%)、烯烃(13%~14%)和含氧有机物(11%~12%),主要物种为异戊烷(20%~24%),其它C4~C6类烷烃也是高占比物种;加注柴油排放VOCs中烷烃是主要成分,占VOCs总量的70%~72%,其次是烯烃和含氧有机物,分别贡献13%~14%和11%~12%,芳香烃占比为2%~3%,异戊烷(17%~21%)和正丁烷(15%~17%)含量较高,低碳C2~C4类烷烯烃和较重高碳C7~C12烷烃的比例高于汽油.加油站下风向受体区域受加油站排放影响明显,与单一物理扩散模型的结果对比,发现烯烃类物种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已发生明显光化学反应,特征物种比值在距离加油站大于70m的区域外开始接近机动车尾气的比值范围并趋于稳定,超出此范围加油站排放贡献影响可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示踪特征
下载PDF
咸宁市臭氧污染日VOCs组成及来源
3
作者 柯鹏振 胡金涛 +2 位作者 吴雅琴 王珺婷 夏丽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2-110,共9页
该研究利用在线监测仪器获取了咸宁市2021年6-8月环境大气中10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小时浓度数据,对比研究了咸宁市臭氧污染日与非污染日VOCs组成及来源。观测期间,VOCs臭氧污染日平均浓度为16.6×10^(-9),非污染日平均浓度为1... 该研究利用在线监测仪器获取了咸宁市2021年6-8月环境大气中10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小时浓度数据,对比研究了咸宁市臭氧污染日与非污染日VOCs组成及来源。观测期间,VOCs臭氧污染日平均浓度为16.6×10^(-9),非污染日平均浓度为13.9×10^(-9)。臭氧污染日各类VOCs浓度占比大小为烷烃(31.3%)>丙酮(25.6%)>卤代烃(13.6%)>OVOCs(8.8%)>烯烃(7.6%)>乙炔(6.9%)>芳香烃(6.2%)。利用最大反应增量估算了各类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大小,具体为烯烃(49.4%)>芳香烃(16.2%)>OVOCs(13.9%)>烷烃(11.6%)>乙炔(4.3%)。将监测数据输入PMF模型,结果显示,污染日VOCs最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源及工业排放源,非污染日VOCs最主要排放源为机动车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源解析 OFP PMF模型 臭氧污染 大气环境
下载PDF
典型桥梁钢结构厂VOCs排放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瑾 孙亚男 +5 位作者 李宏艳 温彪 黄时丹 高雪莹 郭利利 何秋生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山西省某典型桥梁钢结构厂的有组织排放(YZ)、无组织排放(WZ)、近距离环境受体(HJ1)和远距离环境受体(HJ2)气体样品中的1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污染特征研究,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Z、YZ、... 以山西省某典型桥梁钢结构厂的有组织排放(YZ)、无组织排放(WZ)、近距离环境受体(HJ1)和远距离环境受体(HJ2)气体样品中的1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污染特征研究,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Z、YZ、HJ1和HJ2的总VOCs(TVOCs)质量浓度依次为23315.80、19289.75、1679.22和612.03μg/m^(3).YZ和WZ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对OFP贡献最高的种类均为芳香烃,主要排放物种均为二甲苯、乙苯和丙酮,三者累计分别占YZ和WZ中TVOCs浓度的85%和76%.距离排放源越远,环境受体中的醛酮类占比越大。重防腐涂料排放源的苯/乙苯(B/E)和甲苯/二甲苯(T/X)比值明显小于其他污染源,提示其可用于该类污染源在环境中的有效识别。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长期暴露在喷涂车间及其周围区域存在较高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特征 VOCS OFP 健康风险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VOCs组成特征及二次污染生成贡献
5
作者 钱思瑶 关净文 +4 位作者 关璐 张天 王蕴赟 沈建东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1928,共8页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杭州市大气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0.65×10^(-9),烷烃和卤代烃是其主要组分,分别占49.23%和24.47%,浓度排名前10的VOCs物种主要为C_(2)~C_(4)的烷烃、C_(7)~C_(8)的芳香烃和乙烯.源解析结果显示杭州市VOC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工业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杭州市大气VOCs的总OFP为50.56×10^(-9),其中乙烯、1-乙基-3-甲基苯和甲苯是其主要贡献组分.芳香烃对AFP的贡献达到91.52%,是最重要的SOA前体物.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VOCs对防控O_(3)污染以及SOA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
下载PDF
典型电子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健康评价
6
作者 黄慧峰 邓毅宏 +2 位作者 周英豪 黄鹤雯 李大伟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通过对区域内特定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并对VOCs排放特征及健康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粉体涂料喷涂主要污染物为烷烃(85.8%),UV漆喷涂主要污染物含氧VOC(91.4%),PU漆涂主要污染物为含氧VOC(72.4%)和烷烃(... 通过对区域内特定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并对VOCs排放特征及健康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粉体涂料喷涂主要污染物为烷烃(85.8%),UV漆喷涂主要污染物含氧VOC(91.4%),PU漆涂主要污染物为含氧VOC(72.4%)和烷烃(22.4%)。粉体涂料喷涂能够显著降低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粉体材料替代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正面效益;在健康方面,喷粉车间可能存在致癌风险,UV漆泵房和PU漆泵房均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粉体材料替代UV漆和PU漆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正面效益具有非致癌健康风险的正面健康效益;企业存在无组织排放较大,末端治理设施处理效率较低等情况,需加强对VOCs的收集与处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企业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OFP分析 健康效益分析
下载PDF
湖北某工业园区夏季VOCs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7
作者 王立娟 秦萌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为了解湖北某工业园区的VOCs排放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基于2021年6月的在线监测数据,对该工业园区的VOCs浓度、组分、日间变化及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的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55.3±32.3)×10^(-9),... 为了解湖北某工业园区的VOCs排放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基于2021年6月的在线监测数据,对该工业园区的VOCs浓度、组分、日间变化及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的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55.3±32.3)×10^(-9),且呈现从深夜到日间逐渐下降的趋势。在VOCs组分中,卤代烃占比最大,占VOCs总浓度的33.3%。以二氯甲烷为主要污染物的卤代烃在夜间的排放和积累是VOCs在该时段高浓度的主要原因。该工业园区的总OFP平均值为241.7±156.6 g/m^(3),组分中芳香烃和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两者共占OFP的73.4%。PSCF表明,园区本地的臭氧生成和累积是导致该区域臭氧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表明,加强对该工业园区VOCs排放企业的管理可能有助于这一区域臭氧污染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VOCS 组分特征 日内变化 OFP
下载PDF
典型石化园区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8
作者 张玉兰 张晗 +1 位作者 孙学建 沈琪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研究典型石化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大气的影响,在2021年夏季和秋季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园区及周边生活区进行了大气VOCs采样,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了103种VOCs物种,同时采用最大增... 为研究典型石化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大气的影响,在2021年夏季和秋季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园区及周边生活区进行了大气VOCs采样,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了103种VOCs物种,同时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分别计算不同VOCs物种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率(即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石化园区夏季VOCs浓度显著高于秋季,烷烃、烯烃和含氧硫化合物是最主要的VOCs物种,分别占TVOCs的34%、18.6%和18.1%。周边生活区夏秋季VOCs浓度较低且无明显变化,使用PMF模型解析可知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其贡献率为36.1%,工业排放对VOCs浓度的贡献率仅为14.4%,说明石化园区对周边生活区VOCs浓度的影响较小。燃烧源和溶剂涂料源对OFP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园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物种组成 臭氧生成潜势(OFP)
下载PDF
江苏东南部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9
作者 姚宇坤 杨振亚 +1 位作者 陈凤 李国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2020年10月在江苏东南部典型城市开展臭氧(O3)及其前体物观测实验,基于观测数据并结合光化学箱式模型、源解析模型等工具,对O3前体物特征、O3控制机制以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加大对VOCs的减排力度,可有效降低当前大气中... 2020年10月在江苏东南部典型城市开展臭氧(O3)及其前体物观测实验,基于观测数据并结合光化学箱式模型、源解析模型等工具,对O3前体物特征、O3控制机制以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加大对VOCs的减排力度,可有效降低当前大气中臭氧浓度;VOCs组份中烷烃的占比最高,但芳香烃对OFP的贡献最大,VOCs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源,其中溶剂使用源对OFP贡献最大;区域传输对臭氧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区域污染输出的前体物在本地反应生成以及其他区域生成的臭氧直接传输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特征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HYSPLIT模型
下载PDF
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与大气污染的响应关系研究
10
作者 胡剑东 李红玲 谢慧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在环境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属于重要污染物,其成分结构较为复杂,种类较多,部分非甲烷总烃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绿道规划植被... 在环境大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属于重要污染物,其成分结构较为复杂,种类较多,部分非甲烷总烃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会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和光化学烟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研究绿道规划植被非甲烷总烃排放与大气污染间存在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温等基本变量,计算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量,分析不同植被排放的NMHC成分构成,获取了光强和温度对植物排放NMHC速率产生的影响。采用最大增量活性因子法MIR和丙烯等效浓度(Prop-Equiv)研究绿道规划植被NMHC排放与臭氧生成潜势(OFP)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NMHC排放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规划植被 NMHC排放 排放速率 大气污染 最大增量活性因子法(MIR) 丙烯等效浓度(Prop-Equiv) 臭氧生成潜势(OFP)
下载PDF
Mellin Transform-Based Correction Method for Linear Scale Inconsistency of Intrusion Events Identification in OFPS
11
作者 Baocheng WANG Dandan QU +1 位作者 Qing TIAN Liping PANG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20-227,共8页
For the problem that the linear scale of intrusion signals in the optical fiber pre-warning system (OFPS) is inconsist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correct the scale. Firstly, the intrusion signals are interc... For the problem that the linear scale of intrusion signals in the optical fiber pre-warning system (OFPS) is inconsist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correct the scale. Firstly, the intrusion signals are intercepted, and an aggregate of the segments with equal length is obtained. Then, the Mellin transform (MT) is applied to convert them into the same scal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 Finally, we adopt back-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to identify intrusion types, which takes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s input. We carried out the field experiments and collected the optical fiber intrusion signals which contain the picking signal, shoveling signal, and running sign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intrusion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scale ofps MT BP neural network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开州城区大气VOCs污染的季节特征及来源解析
12
作者 雷振宇 周思愿 +4 位作者 刘煌卿 彭康 杨凯 王锐 陈福军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为深入了解重庆市开州区中心城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污染的影响,基于长时间序列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57种臭氧前体混合物(PAMS)的VOCs污染特征,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了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 为深入了解重庆市开州区中心城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污染的影响,基于长时间序列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57种臭氧前体混合物(PAMS)的VOCs污染特征,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了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开州区大气中VOCs浓度变化为冬季(20.18μg/L)>秋季(19.89μg/L)>春季(19.81μg/L)>夏季(14.58μg/L),烷烃、烯烃和芳香烃排放贡献占比分别为43.2%、37.8%和19.0%;烯烃的OFP占比最大(51.4%),其次为芳香烃(38.3%)和烷烃(10.3%);芳香烃对SOA生成的贡献高达90.5%;区域VOCs气团较为新鲜且受到近距离传输,主要受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生物质燃烧、燃油蒸发影响;移动源和溶剂使用源的有效控制是降低区域VOCs光化学反应生成O_(3)和SOA污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O_(3))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臭氧生成潜势(OFP)
下载PDF
深圳中心城区VOCs对臭氧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萍 何鹏飞 +2 位作者 朱珠 贾国柱 黄斯婷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198-203,共6页
为评估城市建成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的影响,于2022年10月19日-11月8日在深圳市中心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117种VOCs组分的在线监测,并使用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臭氧生成潜势(OFP)法来研究VOCs对臭氧的生成贡献,同时... 为评估城市建成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的影响,于2022年10月19日-11月8日在深圳市中心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117种VOCs组分的在线监测,并使用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臭氧生成潜势(OFP)法来研究VOCs对臭氧的生成贡献,同时对比了臭氧污染日、非污染日VOCs的变化特征。观测期间,深圳市中心城区VOCs总浓度水平(TVOC)为23.18 ppb, RIR分析结果说明深圳中心城区臭氧生成为VOCs控制区,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部氮氧化物(NO_(x))削减不利效应,其中芳香烃、烯烃对臭氧的贡献相对较高。OFP分析结果类似,且识别出甲苯、间/对二甲苯、2-丁酮是深圳市中心城区臭氧污染管控的优控VOCs物种。对比臭氧污染日与非污染日发现,臭氧污染是由多种因素决定,VOCs浓度的直接升高并不会直接导致臭氧浓度升高,但仅从VOCs的浓度变化来看,臭氧污染日VOCs组分的浓度峰值、累积速度、消耗速度均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臭氧敏感性 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 臭氧生成潜势(OFP) 深圳市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人为源VOCs排放特征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晓琦 程水源 王瑞鹏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68,共9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_(3)Cs)是细颗粒物(PM_(2.5))与臭氧(O_(3)3)的重要前体物,对我国城市复合污染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严峻,VO_(3)Cs排放源类别复杂,且排放量基数大,亟需形成有效的VO_(3)C...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_(3)Cs)是细颗粒物(PM_(2.5))与臭氧(O_(3)3)的重要前体物,对我国城市复合污染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严峻,VO_(3)Cs排放源类别复杂,且排放量基数大,亟需形成有效的VO_(3)Cs管控策略.因此选取京津冀区域人为源VO_(3)Cs排放为研究对象,建立2018年分行业分物种VO_(3)Cs排放清单,并基于实测与文献调研的行业VO_(3)Cs成分谱数据,获取各排放源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_(3)FP)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potential,SO_(3)AP),同时构建VO_(3)Cs排放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方法,计算各排放源分级指数,明确优先控制排放源目标.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2018年人为源VO_(3)Cs排放总量为214.0×10^(4)t,其中芳香烃、烷烃与含氧有机物为主要物种.(2)小型客车、工业防护涂料、重型货车、焦化行业是O_(3)FP与SO_(3)AP的最主要来源.(3)工业防护涂料、小型客车、重型货车、焦化行业、钢铁行业、供暖燃烧、生物质燃烧源的分级指数均较高.研究显示,基于行业VO_(3)Cs排放量、O_(3)FP和SO_(3)AP的单一因素制定管控策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实现PM_(2.5)与O_(3)3的科学协同防控,建议加强基于综合因素研究得到的分级指数较高排放源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清单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 优先控制分级
下载PDF
我国中东部地区城乡(郊)地面O_(3)和VOCs的联合在线观测研究
15
作者 王婉 高健 +11 位作者 李红 张玉洁 车飞 朱玉姣 薛丽坤 刘玥晨 吴志军 牟玉静 徐小娟 董薇 段玉森 周春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7-1869,共13页
针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下的环境问题,2021年6−9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步开展了4组(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和上海市)城乡(郊)臭氧(O_(3))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与比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我国O_(3... 针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新形势下的环境问题,2021年6−9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同步开展了4组(北京市、保定市、廊坊市和上海市)城乡(郊)臭氧(O_(3))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与比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我国O_(3)污染较严重的中东部地区,以往“郊乡地区O_(3)浓度明显高于城区”的O_(3)污染特征正在改变,3个北方城市(北京市、保定市和廊坊市)的城区O_(3)浓度不同程度地高于其邻近的郊乡地区,上海市则呈现城郊趋同的态势.②这4组城乡(郊)之间VOCs浓度差异较小,VOCs组成中均为烷烃占比最高,在3个北方城市(北京市、保定市和廊坊市)其占比在70%左右,而上海市则在60%左右.③对O_(3)生成潜势(OFP)贡献较大的VOCs类别主要为芳香烃和烯烃,对OFP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主要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和异戊二烯等.④O_(3)生成敏感性分析(EKMA曲线)表明,北京市城郊、保定市城乡和上海市城区为VOCs控制区,其他城乡(郊)则呈现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控制的特征.我国中东部85个城市中,卫星反演获得的甲醛与二氧化氮柱浓度比值在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中东部郊乡地区O_(3)生成敏感性向VOCs控制区转变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O_(3)城乡差异”较以往已发生深刻变化,无论在O_(3)的浓度水平、生成敏感性及其前体物来源和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呈现出“趋同”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生成敏感性 城乡差异 O_(3)生成潜势(OFP) VOCS 我国中东部地区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大气O_(3)和SOA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明明 邵旻 +2 位作者 陈培林 顾晨 王勤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94-2702,共9页
以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与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人为源(AVOCs)和自然源(BVOCs)的排放总量、物种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评估了不同来源和种类的VOCs对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 以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与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人为源(AVOCs)和自然源(BVOCs)的排放总量、物种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评估了不同来源和种类的VOCs对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OFP和SOAFP).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2017年VOCs的排放总量为618.1万t,AVOCs和BVOCs分别为385.6万t和232.5万t.该地区VOCs的主要物种为烷烃、芳香烃、异戊二烯、甲醇和萜烯,其占比分别为27.6%、20.2%、15.4%、8.7%和6.1%.时间变化上,AVOCs排放的季节变化较小,BVOCs的排放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7、8月的BVOCs排放量占全年排放总量的40.3%,显著高于同时段的AVOCs排放量.长三角地区VOCs的主要物种在5~9月为烯烃,其余月份则为烷烃和芳香烃.空间分布上,AVOCs排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中南部、浙江省北部、安徽省中部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BVOCs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及安徽南部等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全年AVOCs和BVOCs对OFP贡献率分别为48.6%和51.4%,对SOAFP的贡献率分别为46.3%和53.7%.上海和江苏以AVOCs贡献为主,而浙江和安徽以BVOCs贡献为主.尽管长三角地区AVOCs的排放总量大于BVOCs,但在每年夏季及前后,BVOCs对O_(3)和SOA均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浙江和安徽南部地区,自然源的贡献甚至具有主导地位.因此,在有关O_(3)和PM_(2.5)的管控策略中,应进一步关注自然源排放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清单 AVOCs BVOCs OFP SOAFP
下载PDF
河南省优先控制人为源VOCs关键物种及来源识别 被引量:6
17
作者 姑力巴努·艾尼 郑怡 +3 位作者 高可心 麦麦提·斯马义 谢绍东 祖力皮亚·艾尼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为了解河南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以臭氧(O3)污染治理为目的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以五大类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县级人为源VOCs组分化排放清单,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为了解河南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以臭氧(O3)污染治理为目的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以五大类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县级人为源VOCs组分化排放清单,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基于OFP识别O3污染治理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结果表明:(1)河南省2019年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为175.62×10^(4)t,其中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对VOCs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6%、25.2%、20.8%、19.1%和6.3%.(2)空间分布显示,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豫北排放量远高于豫南,呈“一高三低”的空间分布特点,郑州市排放量最高,其排放量为27.7×10^(4)t,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鹤壁市排放量最低,其排放量均小于5.0×10^(4)t.(3)芳香烃是排放量最高的化学组分,其排放量为47.5×10^(4)t,其次为烷烃(46.3×10^(4)t)、OVOCs(40.3×10^(4)t)和烯烃(20.9×10^(4)t),其中甲苯、乙烯、苯等排放量高的10个物种占排放总量的42.0%.(4)河南省人为源VOCs的总OFP为664.0×10^(4)t,其中,芳香烃和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均占总OFP的32%,其次为OVOCs,占比为28.0%;本研究的OFP空间分布与国控点O3浓度和PM_(2.5)-O3大气复合污染空间分布规律高度一致.研究显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甲醛等对总OFP的贡献率为67.2%,其主要来源是生物质燃烧、小型客车、建筑涂装、汽车涂装、化学合成、涂料制造、建筑和农业机械等,因此这些VOCs物种和排放源是河南省O3污染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源VOCs 组分清单 臭氧生成潜势(OFP) 关键物种和排放源
下载PDF
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贡献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可鑫 张鑫 +4 位作者 纪元元 李红 樊凯 高锐 贺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为研究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的贡献,本研究于2021年夏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某大型煤化工产业园区开展了环境空气115种VOCs的在线监测研究,分析了VOCs的浓度水平... 为研究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的贡献,本研究于2021年夏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某大型煤化工产业园区开展了环境空气115种VOCs的在线监测研究,分析了VOCs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日变化特征、潜在来源及其对O_(3)和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贡献.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园区站点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89.32×10^(-9)±50.57×10^(-9),显著高于该园区所在城市的城区站点VOCs浓度水平.(2)含氧VOCs(OVOCs)是该园区VOCs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占总VOCs体积分数的48.2%,乙醇、丙醛和甲醛是体积分数排名前三的物种.(3)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为595.64μg/m^(3),各组分对O_(3)贡献潜势的大小表现为OVOCs>烯烃>芳香烃>烷烃>卤代烃>含硫VOC>炔烃.OFP排名前十的物种均为OVOCs、烯烃和芳香烃,其中丙醛对OFP的贡献占比最高,占总OFP的22.2%.(4)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等苯系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突出,其中间/对-二甲苯的SOAFP最大,占总SOAFP的29.6%,主导了SOA生成.研究显示,煤化工产业园区中丙醛和甲醛等OVOCs、顺-2-丁烯等烯烃以及间/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等芳香烃对大气复合污染贡献较大,是开展PM_(2.5)和O_(3)污染协同控制重点关注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大气复合污染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下载PDF
北京怀柔夏季大气中的VOCs及其对O_(3)和SOA的生成贡献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毕安 胡君 +5 位作者 奇奕轩 张逦嘉 霍鹏 张元勋 张阳 王淑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占比28.28%,卤代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及乙腈占比较小。初始VOCs每小时的臭氧生成潜势为157.03μg·m^(-3),主要贡献来自于OVOCs、烯烃和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组分为芳香烃。源解析结果表明VOCs来自背景源和燃烧源、工业源、柴油车排放、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天然源和有机溶剂使用。后向轨迹结果表明,除北京本地源排放外,河北、河南和山东省对北京VOCs污染贡献最大,天津市、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区域传输
下载PDF
长沙市夏秋季VOCs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华 郭卉 +3 位作者 周国治 金红红 朱颖 王彦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为了解我国中部地区VOCs污染特征及对臭氧(O_(3))生成的影响,于2021年5—10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主城区开展了VOCs在线监测,共计监测116种组分.测量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总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23.09±9.97)×10^(-9),VOCs月均浓度呈“... 为了解我国中部地区VOCs污染特征及对臭氧(O_(3))生成的影响,于2021年5—10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主城区开展了VOCs在线监测,共计监测116种组分.测量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总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23.09±9.97)×10^(-9),VOCs月均浓度呈“U”型变化,7月最低,10月最高,而VOCs日变化呈典型双峰型,受人为源活动影响显著;长沙市VOCs化学组成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其次是烷烃和卤代烃,而对臭氧生成潜势(OFP)有较大贡献的主要是OVOCs和芳香烃,二者合计占比达到68.3%,其中丙醛、乙醛、间/对-二甲苯、乙烯和甲苯是关键活性物种.OBM(基于观测的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长沙市5月、8月和9月臭氧生成属于协同控制区,6—7月属于VOCs控制区,而10月处于NO_(x)控制区.人为源VOCs中削减高碳醛类、烯烃类、烷烃类对臭氧防控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基于观测的模型(OBM) 长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