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半剂量缺失纠正1,25(OH)_(2)D_(3)缺乏小鼠的骨质疏松
1
作者 张维 倪进荣 +2 位作者 周俊 刘畇 张群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1,545,共8页
目的:探索p53半剂量缺失杂合子小鼠能否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纠正活性维生素D(1,25(OH)_(2)D_(3))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方法:取10周龄高钙高磷饮食喂养的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p53半剂量缺失杂合子(p53^(+/-))小鼠、1α-羟化酶... 目的:探索p53半剂量缺失杂合子小鼠能否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纠正活性维生素D(1,25(OH)_(2)D_(3))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方法:取10周龄高钙高磷饮食喂养的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p53半剂量缺失杂合子(p53^(+/-))小鼠、1α-羟化酶基因敲除[1α(OH)ase^(-/-)]小鼠及p53半剂量缺失的1α羟化酶基因敲除[1α(OH)ase^(-/-)p53^(+/-)]小鼠的长骨,利用X线、micro-CT、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比较各组小鼠血清学、长骨骨矿化、骨形成、骨吸收以及氧化应激等表达变化。结果:与WT小鼠相比,p53^(+/-)小鼠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1,25(OH)_(2)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总胶原(total collagen,T-col)阳性面积、成骨细胞数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ol-Ⅰ)阳性面积均有所增加,活性氧水平降低,抗氧化酶SOD1表达增加。与1α(OH)ase^(-/-)小鼠相比,1α(OH)ase^(-/-)p53^(+/-)小鼠血清钙、磷和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检测不到1,25(OH)_(2)D_(3),骨密度、T-col阳性面积、成骨细胞数量、ALP和Col-Ⅰ阳性面积均明显增加,破骨细胞数量减少,活性氧水平降低,抗氧化酶SOD1表达增加。结论:p53半剂量缺失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纠正1,25(OH)_(2)D_(3)缺乏小鼠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P53 1 25(oh)_(2)D_(3) 氧化应激
下载PDF
1,25-(OH)_2D_3对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
2
作者 曹荣 王加启 +2 位作者 胡菡 卜登攀 雒秋江 《中国奶牛》 2007年第S1期26-29,共4页
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添加0、0.01、0.1、1、10和100nM的1,25(OH)_2D_3,研究1,25-(OH)_2D_3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通过抑制IFN-γ的分泌影响... 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添加0、0.01、0.1、1、10和100nM的1,25(OH)_2D_3,研究1,25-(OH)_2D_3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通过抑制IFN-γ的分泌影响奶牛的细胞免疫功能。添加0.01~100nM的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剂量依赖性抑制了ConA和PWM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当1,25(OH)_2D_3浓度达到0.1nM、1nM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以PWM激活的细胞在培养48h、72h,1,25-(OH)_2D_3添加量在0.1~100nM范围均极显著抑制IFN-γ的产生(P<0.01)。添加0.01nM 1,25(OH)_2D_3对IFN-γ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P>0.05),在培养48h后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培养72h后也极显著的抑制了IFN-γ的产生(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体外 外周血淋巴细胞 转化率 IFN-Γ
下载PDF
大剂量口服1,25(OH)_2D_3冲击治疗腹透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1~84)异常的观察
3
作者 章俊 曾熙兰 曾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8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测定了2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1~84)的含量,并观察了1,25(OH)2D3大剂量冲击和常规剂量每日口服对CAPD患者血清PTH(1~84)的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25(OH)2D3口服能降低CAPD患者血清... 测定了2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1~84)的含量,并观察了1,25(OH)2D3大剂量冲击和常规剂量每日口服对CAPD患者血清PTH(1~84)的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25(OH)2D3口服能降低CAPD患者血清PTH(1~84),纠正低钙血症,口服冲击疗法优于常规剂量口服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甲关旁腺素异常 1 25(oh)2D3 剂量
下载PDF
1,25(OH)_2D_3对体外人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4
作者 程力 袁风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的成脂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1,25(OH)2D3作为分化诱导剂对细胞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率;测细胞浆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并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 目的观察1,25(OH)2D3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的成脂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1,25(OH)2D3作为分化诱导剂对细胞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率;测细胞浆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并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液试剂盒及苏丹Ⅲ分别对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结果1,25(OH)2D3干预8天后,实验组的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经1,25(OH)2D3干预12天,胞浆ALP含量高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苏丹Ⅲ+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LP+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增加,二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25(OH)2D3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有轻度抑制作用,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抑制其成脂分化,同时上述结果也反映了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间存在的反变关系,从而进一步表明二者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骨髓基质细胞 增殖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下载PDF
1,25(OH)_(2)D_(3)及VDR敲除对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β防御素家族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 郭雅茹 +4 位作者 张俊梅 雷铭凯 王振国 张春香 任有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90-2000,共11页
旨在研究1,25(OH)_(2)D_(3)是否通过VDR途径调节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β防御素基因表达。本试验选取3只6月龄太行黑山羊,分别采集附睾头组织。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上皮细胞纯度。添加100 nmol·L... 旨在研究1,25(OH)_(2)D_(3)是否通过VDR途径调节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β防御素基因表达。本试验选取3只6月龄太行黑山羊,分别采集附睾头组织。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上皮细胞纯度。添加100 nmol·L^(-1)1,25(OH)_(2)D_(3)处理附睾头上皮细胞以及筛选出敲除效率最高的pCas9/gRNA1质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孔。附睾头上皮细胞经1,25(OH)_(2)D_(3)处理以及VDR基因敲除后,分别用qRT-PCR检测VDR和17种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VDR蛋白和3种β防御素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25(OH)_(2)D_(3)能极显著提高VDR、gBD124、gBD126和gBD104a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同时极显著提高gBD104、gBD 109tr1、gBD 109tr2、gBD113、gBD116、gBD120、gBD 121以及gBD 123基因的表达(P<0.01),显著提高gBD106、gBD127、gBD 129以及gBD 134基因的表达(P<0.05),而对gBD 110like和gBD 128基因没有显著影响(P>0.05);3个基因敲除载体进行细胞转染后,pCas9-VDR-V1组VDR蛋白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VDR基因敲除极显著降低gBD124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显著降低gBD126和gBD104a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同时VDR基因敲除组gBD 109tr1、gBD 109tr2、gBD116、gBD123、gBD127、gBD 128以及gBD 134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VDR基因敲除组gBD104、gBD106、gBD 120以及gBD 129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对gBD121、gBD 110like以及gBD 113的相对表达则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1,25(OH)_(2)D_(3)可以上调VDR和部分β防御素表达;VDR基因敲除后降低部分β防御素表达,结果表明1,25(OH)_(2)D_(3)通过上调VD/VD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VDR的表达调控山羊附睾头上皮细胞部分β防御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1 25(oh)_(2)D_(3) 维生素D受体 基因敲除 附睾头上皮细胞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调节miR-146a表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丽云 李校天 +2 位作者 李丽 尹燕 杨俊超 《肝脏》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25(OH)_2D_3是否能通过调节肝脏内miR-146a的表达阻碍肝纤维化的进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药物治疗组,采用皮下肌注CCl_4方式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药物治疗组同时给予同剂量的CCl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25(OH)_2D_3是否能通过调节肝脏内miR-146a的表达阻碍肝纤维化的进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药物治疗组,采用皮下肌注CCl_4方式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药物治疗组同时给予同剂量的CCl4皮下肌注及3 mL/kg的1,25(OH)_2D_3灌胃,药物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CCl_4皮下肌注及3 mL/kg的橄榄油灌胃。于第8周处死大鼠,采用心脏取血法行肝纤维化四项的检测,留取肝脏相同部位行石蜡切片HE染色,qreal-time PCR法检测比较各组肝组织内miR-146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D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即肝纤维化四项中ColⅣ、PⅢNP、HA、LN明显上升(P<0.05),病理切片示模型组肝组织周围血管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中可见大量的脂滴空泡,而药物治疗组两者程度均有明显减轻。结论 1,25(OH)_2D_3可明显减轻肝损伤,可能通过调节肝组织内miR-146a的表达量从而达到改善肝功能、阻碍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1 25(oh)_2D_3 MIR-146A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调节Th17/Treg比值和RANKL/OPG轴缓解胶原诱导的关节炎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坤 刘云 +5 位作者 唐滔 罗晰文 张宇 张志勇 安云飞 唐雪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656-1665,共10页
目的 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_(2)D_(3)]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关节滑膜炎症和骨破坏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DBA/1J小鼠被均分为3组:对照组(CON)、... 目的 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_(2)D_(3)]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关节滑膜炎症和骨破坏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DBA/1J小鼠被均分为3组:对照组(CON)、模型组(CIA)和模型干预组(VD)。CIA组和VD组小鼠建立CIA模型,用1,25(OH)_(2)D_(3)对VD组CIA模型进行治疗。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后足爪的肿胀程度。用Micro-CT测量小鼠后足爪的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1,25(OH)_(2)D_(3)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膝关节的病理特征。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踝关节的蛋白OPG、RANKL、NF-κB和VDR的表达水平。结果 1,25(OH)_(2)D_(3)并没有降低CIA模型的发病率,但却明显缓解了关节炎症。VD组的脚掌厚度、关节炎评分以及膝关节HSS评分均较CIA组明显降低(P均<0.05)。CIA组的骨破坏程度更加明显,BMD及BV/TV明显低于VD组(P均<0.05)。VD组的IL-1β、IL-6、TNF-α水平和Th17/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IA组(P均<0.05)。与CIA组相比,VD组踝关节的VDR和OPG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NF-κB和RANKL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IA组(P均<0.05),RANKL/OPG的比例也明显低于CIA组(P<0.05)。结论 1,25(OH)_(2)D_(3)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比值和RANKL/OPG轴缓解CIA模型小鼠的关节滑膜炎症并抑制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 25(oh)_(2)D_(3) 炎症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下载PDF
1,25(OH)_(2)D_(3)对miR-130b转染的高糖条件下HMC细胞TGF-β1/Smad3及Col-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琴 高倩 +2 位作者 廖静 沈呈 杨烨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1,25(OH)_(2)D_(3)对miR-130b转染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的变化,探索1,25(OH)_(2)D_(3)是否可通过miR-130b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过程。方法HMC细胞传代培养,miR-130b mimics及miR-130b i...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1,25(OH)_(2)D_(3)对miR-130b转染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的变化,探索1,25(OH)_(2)D_(3)是否可通过miR-130b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过程。方法HMC细胞传代培养,miR-130b mimics及miR-130b inhibitor经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肾小球系膜细胞,依据分组加入1,25(OH)_(2)D_(3)1.0×10^(-8) mol/L,37℃、5%CO_(2)饱和湿度条件下继续培养48 h,共分为6组:①空白对照组;②细胞+无水乙醇组(A组);③细胞+miR-130b mimics+无水乙醇组(B组);④细胞+miR-130b mimics+1,25(OH)_(2)D_(3)组(C组);⑤细胞+miR-130b inhibitor+无水乙醇组(D组);⑥细胞+miR-130b inhibitor+1,25(OH)_(2)D_(3)组(E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iR-130b及TGF-β1、Smad3、Col-IVmRNA的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TGF-β1、Smad3、Col-IV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多组间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Dunnett s T3法比较各组数据。结果空白对照组与A组细胞miR-130b、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miR-130b、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组miR-130b、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1,25(OH)_(2)D_(3)治疗发现,与B组相比,C组miR-130b、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D组相比,E组miR-130b、TGF-β1、Smad3、Col-IV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1,25(OH)_(2)D_(3)可降低miR-130b转染肾小球系膜细胞miR-130b及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1、Smad3、Col-IV的表达水平,1,25(OH)_(2)D_(3)可能通过miR-130b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HMC细胞 高糖 miR-130b转染 TGF-β1/Smad3 Col-Ⅳ
下载PDF
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年娣 孙俊杰 +3 位作者 李卓含 张楠 江冉冉 时鹏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977-983,1029,共8页
目的: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合成P0180-199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1,25(OH)_(2)D_(3)末次灌胃后无菌收集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 P... 目的: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合成P0180-199肽段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1,25(OH)_(2)D_(3)末次灌胃后无菌收集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检测肠道菌群16S rDNA V3-V4可变区,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变化。结果:1,25(OH)2D3干预可调节EAN大鼠肠道菌群Alpha、Beta多样性,提高菌群丰度、多样性指数。EAN大鼠粪便Verrucomicrobiaceae、Enterobacteriaceae显著增加,Lachnospiraceae、Ruminococcaceae显著减少,均在1,25(OH)_(2)D_(3)干预后回调。结论:1,25(OH)_(2)D_(3)对EAN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可能用于解释EAN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1 25(oh)_(2)D_(3) 肠道微生物 16S rDNA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变化及与甲旁亢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兰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变化及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HP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余40例接受... 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变化及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HP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余40例接受常规治疗,分别为血透组、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_(2)D_(3)]、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随访1年内HPT发生率,并选择Pearson法分析HPT与血清1,25(OH)_(2)D_(3)、PT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血透组患血清1,25(OH)_(2)D_(3)、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PT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发生HPT者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低于无HPT者,而PTH水平高于无HPT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HPT与PTH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1,25(OH)_(2)D_(3)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导致血清1,25(OH)_(2)D_(3)、PTH水平降低,且增加HPT发生风险,HPT与血清1,25(OH)_(2)D_(3)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血清1 25(oh)_(2)D_(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保护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1
作者 代雯文 妥亚军 +1 位作者 侯滨 王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38-2844,共7页
目的:探讨1,25(OH)_(2)D_(3)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 siRNA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1,25(OH)_(2)D_(3)、NF-κB p65 siRNA及二者联合处理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实时... 目的:探讨1,25(OH)_(2)D_(3)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 siRNA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1,25(OH)_(2)D_(3)、NF-κB p65 siRNA及二者联合处理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F-κ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IL-1β、IL-6、TNF-α、NF-κB p-p65蛋白表达,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与凋亡。结果:SP明显促进A549细胞中NF-κB p65 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Bax、IL-1β、IL-6、TNF-α、NF-κB p-p65表达(P<0.05),显著抑制相对细胞活力、Bcl2表达(P<0.05)。1,25(OH)_(2)D_(3)、NF-κB p65 siRNA以及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处理均明显抑制SP感染的A549细胞中NF-κB p65 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细胞凋亡、Bax、IL-1β、IL-6、TNF-α、NF-κB p-p65表达(P<0.05),提高细胞活力、Bcl2表达(P<0.05),并且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对SP损伤A549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结论: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对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效果优于1,25(OH)_(2)D_(3)或NF-κB p65 siRNA单独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因子、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NF-κB p65 肺炎链球菌 肺泡上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1,25(OH)_(2)D_(3)以双向方式影响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小婧 张晶 +3 位作者 马姝雯 曹忻 卢建雄 张国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49-2357,共9页
1,25(OH)_(2)D_(3)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影响人和动物脂肪形成,为探究其在猪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试验从3~5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前体脂肪细胞,并以浓度为0、0.1、1、10、100和1000 nmol/L的1,25(OH)_(2)D_(3)分别处理... 1,25(OH)_(2)D_(3)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影响人和动物脂肪形成,为探究其在猪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试验从3~5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前体脂肪细胞,并以浓度为0、0.1、1、10、100和1000 nmol/L的1,25(OH)_(2)D_(3)分别处理,在培养的0、1、2、4、6、8和10 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诱导分化后0、1、2、4、6、8和10 d,以油红O染色提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成脂分化及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结果显示,0.1和1 nmol/L 1,25(OH)_(2)D_(3)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P<0.05),而浓度为10~100 nmol/L时则抑制细胞增殖(P<0.05);0.1和1 nmol/L 1,25(OH)_(2)D_(3)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降低PPARγ和FAS mRNA表达水平(P<0.05),但在浓度为10和100 nmol/L时,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上调PPARγ和FAS mRNA表达(P<0.05);浓度达1000 nmol/L时,可能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综合以上结果,低浓度1,25(OH)_(2)D_(3)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而通过下调PPARγ表达抑制分化;高浓度1,25(OH)_(2)D_(3)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通过上调PPARγ表达促进分化。1,25(OH)_(2)D_(3)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双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前体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抑制TLR2/NF-κB信号通路保护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慧 陈文文 +1 位作者 朱丽萍 葛鸿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6,共9页
目的基于TLR2/NF-κB信号通路研究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硒酵母片对照组和1,25(OH)_(2)D_(3)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甲状腺... 目的基于TLR2/NF-κB信号通路研究1,25(OH)_(2)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硒酵母片对照组和1,25(OH)_(2)D_(3)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甲状腺球蛋白(PTg)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1,25(OH)_(2)D_(3)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0.5、1.0、1.5μg/kg 1,25(OH)_(2)D_(3)注射剂,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蒸馏水,硒酵母片对照组注射等量硒酵母混悬液(每天1次),连续4周。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变化,检测大鼠甲状腺功能因子、血清炎性因子、甲状腺自身抗体含量及TLR2/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及基因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1,25(OH)_(2)D_(3)各组大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甲状腺组织TLR2、MyD88、TRAF-6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而白细胞介素-10(IL-10)不同程度增加,高剂量1,25(OH)_(2)D_(3)组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OH)_(2)D_(3)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其机制可能与1,25(OH)_(2)D_(3)抑制TLR2/NF-κB信号通路活性,从而调控IL-6、IL-10、IL-12和TNF-α等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大鼠 TLR2 NF-ΚB
下载PDF
1,25(OH)_(2)D_(3)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国玉 刘亚萍 +2 位作者 张玉晶 李星 李文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1,25(OH)_(2)D_(3)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2型糖尿病组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 目的:探讨1,25(OH)_(2)D_(3)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2型糖尿病组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每日给予0.075、0.150、0.300μg/kg溶于玉米油的1,25(OH)_(2)D_(3)灌胃,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每日给予等量玉米油灌胃,干预12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干预前后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干预后,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酶标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I3K、p-Akt、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及各剂量干预组大鼠血清FBG、TC、TG水平升高(P<0.05)。干预12周后,2型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肥大、排列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CK和LDH水平升高,心肌组织中MDA水平上升、SOD活性下降,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中剂量或高剂量干预组大鼠FBG、TC、TG、CK和LDH水平下降(P<0.05),心肌组织损伤得到改善,心肌组织中MDA水平下降、SOD活性上升,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25(OH)_(2)D_(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抑制氧化应激,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2型糖尿病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生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杰忠 杨宇生 +3 位作者 何晋月 罗飞 许建中 张泽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39-1345,共7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在破骨细胞分化各阶段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C57BL/6小鼠四肢骨骨髓中提取原代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Ms),使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 目的研究维生素D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在破骨细胞分化各阶段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C57BL/6小鼠四肢骨骨髓中提取原代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Ms),使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kappa 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limulating factor,M-CSF)将BMMs诱导成破骨细胞。同时使用不同浓度(0.1、10、1 000 nmol/L)的1,25(OH)_(2)D_(3)进行干预,激活VDR。采用TRAP和FAK染色、噬骨实验、q 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分析1,25 (OH)2D3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结果 1,25(OH)_(2)D_(3)作为VDR的强激动剂,在1 000 nmol/L时能高效激活VDR,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早期c-Fos和NFATc1的表达,以及抑制成熟期Cts K和MMP-9的表达(P<0.05)。1 000 nmol/L 1,25(OH)_(2)D_(3)显著下调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5),从而抑制p65的核转位与磷酸化。结论 1 000 nmol/L 1,25(OH)_(2)D_(3)显著上调VDR的表达,1,25(OH)_(2)D_(3)激活VDR可通过IκBα/NF-κB p65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融合和骨吸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维生素D受体 破骨细胞 NF-ΚB
下载PDF
益生菌及1,25(OH)_(2)D_(3)对MAFLD作用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才帅 李校天 +1 位作者 黄红洽 刘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62-765,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系列肝脏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偶尔并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最近,国际专家小组将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重新定义以肝脏脂肪变性为基础,与超重/肥胖、T2D...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系列肝脏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偶尔并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最近,国际专家小组将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重新定义以肝脏脂肪变性为基础,与超重/肥胖、T2D、代谢紊乱相关联,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同时取消了有无脂肪性肝炎的二分类法则,用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来划分MAFLD的疾病进程[1]。目前MAFLD在亚洲的流行率约为29.6%,可能已经超过了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益生菌 1 25(oh)_(2)D_(3)
下载PDF
川崎病冠脉损伤与血清1,25(OH)_(2)D_(3)水平关系
17
作者 陈艳丽 《广州医药》 2022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清1,25(OH)_(2)D_(3)水平,探讨其与冠脉损伤(CAL)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的KD患儿200例,依据是否发生CAL分成CAL组(172例)和非冠脉损伤组(NCAL,28例),并分别检测静脉内丙种球蛋白(IVIG)注射前... 目的通过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清1,25(OH)_(2)D_(3)水平,探讨其与冠脉损伤(CAL)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的KD患儿200例,依据是否发生CAL分成CAL组(172例)和非冠脉损伤组(NCAL,28例),并分别检测静脉内丙种球蛋白(IVIG)注射前后血清1,25(OH)_(2)D_(3)水平。选取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1,25(OH)_(2)D_(3)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IVIG输注前:CAL组和NCAL组血清1,25(OH)_(2)D_(3)水平较对照组低下(P<0.05),CAL组最低(P<0.05);IVIG输注后:NCAL组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血清1,25(OH)_(2)D_(3)水平较NCAL组和对照组低(P<0.05);IVIG输注前后比较:CAL组和NCAL组血清1,25(OH)_(2)D_(3)水平在IVIG输注后均较输注前升高(P<0.001)。结论KD患儿血清1,25(OH)_(2)D_(3)水平低下,而且血清1.25(OH)_(2)D_(3)水平越低,出现CAL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损伤 1 25(oh)_(2)D_(3)
下载PDF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1,25(OH)_(2)D_(3) and TLR-4 Inhibitor on the Damage to HaCaT Cells Caused by UVB Irradiation
18
作者 CHEN Peng ZHUANG Chuan Ning +5 位作者 CUI Jia Jing WANG Ping Wei LIU Dong Ge YAN Shu Qi ZHOU Li Ting REN Shu Pi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51-1062,共12页
Objective Vitamin D and Toll-like receptor-4(TLR-4)inhibition are involved in the protection of keratinocytes.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1,25(OH)_(2)D_(3) and TLR-4 inhibitor on the protection of keratinocytes agai... Objective Vitamin D and Toll-like receptor-4(TLR-4)inhibition are involved in the protection of keratinocytes.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1,25(OH)_(2)D_(3) and TLR-4 inhibitor on the protection of keratinocytes against 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irradiation remain unclear.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of 1,25(OH)_(2)D_(3) and TAK-242(TLR-4 inhibitor)on the damage to HaCaT cells caused by UVB irradiation.Methods In vitro,HaCaT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1,25(OH)_(2)D_(3) or/and TAK-242 prior to UVB irradiation at the intensity of 20 mJ/cm^(2),then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cell migration,apoptosis of cells,and the ex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and apoptosis related proteins were determin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aCaT cells treated with 1,25(OH)_(2)D_(3) or TAK-242,the cells treated with both 1,25(OH)_(2)D_(3) and TAK-242 showed,1)significantly lower production of ROS(P<0.05);2)significantly less apoptosis of HaCaT cells(P<0.05);3)significantly lower expression of NF-κB,Caspase-8,Cyto-C,Caspase-3(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1,25(OH)_(2)D_(3) and TAK-242 could produce a better protection for HaCaT cells via inhibiting the oxidative stress,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apoptosis than 1,25(OH)_(2)D_(3) or TAK-242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1 25(oh)_(2)D_(3) Toll-like receptor 4 HaCaT cell Combined effects
下载PDF
1,25(OH)_(2)D_(3)调控维生素D受体表达对H_(2)O_(2)诱导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哲 蓝涛 郭伟壮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目的 探讨1,25(OH)_(2)D_(3)介导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对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人椎间盘髓核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400μmol·L^(-1 )H_(2)O_(2))、1,25(OH)_(2)D_(3)组[100.00 nmol·L^(-1) 1,25(OH... 目的 探讨1,25(OH)_(2)D_(3)介导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对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人椎间盘髓核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400μmol·L^(-1 )H_(2)O_(2))、1,25(OH)_(2)D_(3)组[100.00 nmol·L^(-1) 1,25(OH)_(2)D_(3)+400μmol·L^(-1 )H_(2)O_(2)],1,25(OH)_(2)D_(3)+si-NC组[100.00 nmol·L^(-1) 1,25(OH)_(2)D_(3)+400μmol·L^(-1 )H_(2)O_(2)+si-NC],1,25(OH)_(2)D_(3)+si-VDR组[100.00 nmol·L^(-1) 1,25(OH)_(2)D_(3)+400μmol·L^(-1 )H_(2)O_(2)+si-VDR]。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以流式细胞术、JC-1荧光探针法、DCFH-DA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水平,以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对照组、H_(2)O_(2)组、1,25(OH)_(2)D_(3)组、1,25(OH)_(2)D_(3)+si-NC组和1,25(OH)_(2)D_(3)+si-VDR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2.43)%、(63.79±5.21)%、(90.11±7.24)%、(88.79±6.48)%和(55.31±4.65)%,VD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6、0.28±0.03、0.68±0.05、0.69±0.06和0.34±0.0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2±0.26)%、(19.37±1.21)%、(8.49±0.57)%、(8.23±0.60)%和(14.68±1.37)%,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分别为(100.00±4.31)%、(49.46±5.02)%、(82.14±7.02)%、(83.14±5.12)%和(67.16±5.48)%,ROS水平分别为1.79±0.12、7.98±0.51、3.87±0.34、3.92±0.22和5.79±0.28,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09、0.35±0.04、0.76±0.07、0.75±0.08和0.46±0.05,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7、0.25±0.04、0.78±0.07、0.85±0.08和0.42±0.05。H_(2)O_(2)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1,25(OH)_(2)D_(3)组的上述指标与H_(2)O_(2)组比较,1,25(OH)_(2)D_(3)+si-VDR组的上述指标与1,25(OH)_(2)D_(3)+si-NC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5(OH)_(2)D_(3)可能上调VDR表达促进髓核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髓核细胞 维生素D受体 氧化应激 自噬
原文传递
1,25-(OH)_2D_3和全反式视黄酸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REG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小艳 杨雯 +2 位作者 张英 李秀花 邱服斌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1,25-(OH)2D3和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reg细胞Foxp3蛋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血钙、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 6w龄雌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溃疡性结肠... 目的探讨1,25-(OH)2D3和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reg细胞Foxp3蛋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血钙、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 6w龄雌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model,M),1,25-(OH)_2D_3干预,全反式视黄酸(ATRA)干预,1,25-(OH)_2D_3+ATRA联合干预共5组,除CN组外,其余4组随意饮3%糖酐酯(DSS)溶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从造模D3开始干预,干预剂1,25-(OH)_2D_3和ATRA分别用花生油溶解(后者需在暗光下进行),干预剂量1,25-(OH)_2D_3100ng(d/capita),ATRA 0.2 mg(d/capita),1,25-(OH)_2D_3+ATRA(100ng/d+0.2mg/d)每天对应灌胃干预,9d后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结肠组织。按小鼠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和病理学损伤情况,并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小鼠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血清钙、肌酐水平;免疫组化法测结肠组织Foxp3、TGF-β、IL-1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M组比较,三个干预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大体形态改善,组织学损伤较轻,结肠长度缩短有所缓解,结肠组织MPO活性下降,Foxp3蛋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表达水平上升,血钙和肌酐水平下降。且联合干预组相比单独干预组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血钙)。结论 1,25-(OH)_2D_3和全反式视黄酸(ATRA)联合应用能够增强Treg细胞Foxp3的表达,使Treg细胞更好地发挥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并可能缓解1,25-(OH)_2D_3引起的血钙升高,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ATRA 溃疡性结肠炎 FOXP3 TGF-β IL-10 血钙 肌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