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3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custrine shale oiliness influenced by diabase intrusions in the Paleogene Funing Formation,Subei Basin,China
1
作者 Biao Sun Xiao-Ping Liu +8 位作者 Jie Liu Qi-Dong Liu Hong-Liang Duan Shi-Li Liu Ming Guan Tian Liu Zu-Xian Hua Kai Sheng Yu-Jie X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2683-2694,共12页
Th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has always attracted aroused much wide attention.Existing research has primarily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s capability of sour... Th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has always attracted aroused much wide attention.Existing research has primarily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s capability of source rocks and the quality of reservoirs by diabase intrusions.whereas,rare systematic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oiliness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To be specific,the diabase intrusive zone,the contact metamorphic zone and the normal shale zone of the Funing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Sag,Subei Basin were taken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Moreover,in this study,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quality,reservoir quality,and oil-bearing quality of diabase-metamorphic zone-normal shale were evalu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s,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spectrum,rock slice/light-sheet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organic geochemical tests,N_(2) gas adsorption and 2D NMR tes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rusive zone,the metamorphic zone,and the normal zone were formed in order by the degree of effect of diabase intrusions.Secondly,the oil content of different parts exhibited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due to the baking effect of diabase,and the metamorphic zone had the significantly better oil-bearing nature than the intrusive zone.Lastly,a distribution model was proposed for the diabase intrusive zone-metamorphic zone-normal surrounding rock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reservoirs Diabase intrusion oiliNESS Funing formation
下载PDF
A Validated Questionnaire for Quantifying Skin Oiliness
2
作者 Leslie S. Baumann Randall D. Penfield +1 位作者 Jennifer L. Clarke Deysi K. Duque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2期78-84,共7页
Increased sebum production is a common skin complai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ne and oily scalp conditions. To choose the correct skin care products, which mostly are marketed for dry, oily or normal skin, th... Increased sebum production is a common skin complai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ne and oily scalp conditions. To choose the correct skin care products, which mostly are marketed for dry, oily or normal skin, the consumer must self-assess their skin type. Studies show that individuals incorrectly self-assess their sebum secretion level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correctly determine skin oiliness, we have developed a six-item skin oiliness scale (SOS) that correlates with sebumeter measurements. The resulting correlation was 0.5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p < 0.01). This result indicate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S scores and the associated sebumeter measurements. This is easy to administer questionnaire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skin oiliness and can be useful in screening and recruiting patients for research trials, performing outcome research, and recommending skin care products and procedures. Our study shows that this skin oiliness scale is an accurate way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skin oili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N oiliNESS SCALE Oily FACIAL SKIN SKIN oiliNESS Quantification MEASURING SKIN oiliNESS
下载PDF
固-液界面接触角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戴春爱 韩永生 +2 位作者 颜鲁婷 李振 曹莹泽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结合特殊润湿性材料可处理含油废水这一科研进展,将其改进为一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综合创新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保... 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结合特殊润湿性材料可处理含油废水这一科研进展,将其改进为一个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综合创新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保护自然、治理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有助于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 特殊润湿性 含油废水处理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气泡雾化喷嘴的低能耗含油污水处理实验研究
4
作者 刘联胜 屈惠茹 +3 位作者 霍鑫鹏 李振祎 段润泽 解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微气泡气浮技术在低能耗下对含油污水的高效处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用气泡雾化喷嘴作为微气泡发生器,搭建了低能耗微气泡射流气浮处理含油污水的实验系统,系统研究了气液质量流量比(ALR)和工作压力(p)对微气泡群尺度分布特征和除油效... 微气泡气浮技术在低能耗下对含油污水的高效处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用气泡雾化喷嘴作为微气泡发生器,搭建了低能耗微气泡射流气浮处理含油污水的实验系统,系统研究了气液质量流量比(ALR)和工作压力(p)对微气泡群尺度分布特征和除油效果的影响,并计算了气泡雾化喷嘴的能耗。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气泡雾化喷嘴形成液下射流可以产生大量微气泡,其中尺度小于150μm的气泡数量占比在55%以上、小于600μm的气泡数量占比在98%以上;随着ALR的增加,微气泡数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佳ALR=0.15;当p=0.2 MPa、ALR=0.15时,微气泡群的索特尔平均直径可降低至238μm,出水含油质量浓度为29.73 mg/L,微气泡射流气浮装置处理1 kg含油污水时能耗仅为6.53×10^(-4) kW·h,较溶气气浮能耗降低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耗 微气泡 射流气浮法 含油污水 气泡雾化喷嘴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
5
作者 戴春爱 韩永生 +2 位作者 颜鲁婷 李振 曹莹泽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以较前沿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油污染水环境问题,加深对润湿性一般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掌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接触角表征以及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操作和方法... 以较前沿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创新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油污染水环境问题,加深对润湿性一般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掌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接触角表征以及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操作和方法。实验融入了较多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表面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含油废水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自豪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含油废水处理 综合创新实验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对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
6
作者 兴虹 吴丽红 +1 位作者 王特 田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2,118,共6页
为了明确絮凝剂PFS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及运行效能的影响,以PFS和含油废水为探究对象,研究了PFS浓度对AGS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并揭示相关机制。结果表明,PFS存在利于AGS颗粒化,提高ASG内污泥浓度及大粒径污泥占比。AGS稳定性分析表明PF... 为了明确絮凝剂PFS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及运行效能的影响,以PFS和含油废水为探究对象,研究了PFS浓度对AGS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并揭示相关机制。结果表明,PFS存在利于AGS颗粒化,提高ASG内污泥浓度及大粒径污泥占比。AGS稳定性分析表明PFS提高了胞外聚合物含量,并促进了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提高了Zeta电位。PFS促进了AGS处理含油废水过程内污染物、营养盐和油脂的去除,且PFS的最佳含量为50 mg/L。PFS作为骨架结构为微生物增殖提供便利条件。此外,PFS具有一定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污染物、营养盐及油脂的去除。研究结果为AGS处理含油废水过程内快速颗粒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好氧颗粒污泥 含油废水 营养盐 EPS
下载PDF
驱动源及低温热源双向梯级利用热泵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琦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为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针对大庆油田吸收式热泵余热提取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驱动源和低温热源双向梯级利用热泵工艺,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传统热泵工艺COP为1.7,采用双效梯级利用工艺COP达到2.7。双向梯级利用热泵工艺为耦合蒸汽直拖... 为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针对大庆油田吸收式热泵余热提取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驱动源和低温热源双向梯级利用热泵工艺,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传统热泵工艺COP为1.7,采用双效梯级利用工艺COP达到2.7。双向梯级利用热泵工艺为耦合蒸汽直拖离心式热泵和蒸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对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的工艺流程,利用中温中压蒸汽梯级驱动两级热泵,充分发挥了蒸汽的做功能力;同时梯级提取含油污水低温余热,使含油污水温度从35℃降至21℃,传统热泵工艺从35℃降至25℃。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较传统热泵工艺提高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源 低温热源 溴化锂 吸收式热泵 含油污水余热 梯级利用
下载PDF
海上油田FPSO污油泥处理工艺设计与实践
8
作者 张宁 赵威 谢涛 《天津科技》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在石油开采工程中,受地质因素和开采制度影响,油井不可避免出泥、出砂。泥、砂进入油田终端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后,流速下降,沉积形成污油泥。针对渤海某油田FPSO污油泥处理现状,分析污油泥来源和成分,立足海上油田特殊环境,提出... 在石油开采工程中,受地质因素和开采制度影响,油井不可避免出泥、出砂。泥、砂进入油田终端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后,流速下降,沉积形成污油泥。针对渤海某油田FPSO污油泥处理现状,分析污油泥来源和成分,立足海上油田特殊环境,提出“电加热换热加温+高频破乳离心精细分离+加药/浮选叠螺水处理浓缩”的处理方向,优化调制离心工艺参数,以期为海上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污油泥 海上油田
下载PDF
稠油含油污泥凝固剂研制与性能评价
9
作者 才力 刘庆旺 +5 位作者 范振忠 贺春芳 张铭 王娇 郭昊 里清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针对稠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污染环境的问题,以烧黏土、硬石灰为主要原材料研制了含油污泥凝固剂,并以含油污泥凝固剂和含油污泥为主要成分,配制了可在油层凝结固化的含油污泥调剖堵水剂,以达到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针对稠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污染环境的问题,以烧黏土、硬石灰为主要原材料研制了含油污泥凝固剂,并以含油污泥凝固剂和含油污泥为主要成分,配制了可在油层凝结固化的含油污泥调剖堵水剂,以达到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采用XRD检测和抗压强度测试等手段,对含油污泥调剖堵水剂封堵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评价了其调剖堵水性能。研究表明:该调剖堵水剂具有较长的凝胶时间、良好的施工安全性、可泵注性和适当的结构强度等优点;当含油污泥凝固剂质量分数在17%以上时,岩心封堵率达到98%以上,突破压力在20 MPa以上,具有较高的封堵强度;同时该调剖堵水剂也是一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符合循环经济、绿色发展要求。含油污泥凝固剂技术有效解决了含油污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稠油 凝固剂 烧黏土 硬石灰 蒸汽驱
下载PDF
超疏水异质纤维聚结材料的构建及乳化油去除性能
10
作者 马宁 李志鹏 +2 位作者 郭宏山 张秀芳 王雪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6,共6页
选择常用的聚结除油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将其表面负载聚苯胺(PANI),成功构建超疏水纤维,并将其与亲水棉(Cot)纤维编织成超疏水/亲水异质材料(PANI/PTFE-Cot)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具有微/纳结构的PANI成功负载在PTFE上,苯胺的... 选择常用的聚结除油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将其表面负载聚苯胺(PANI),成功构建超疏水纤维,并将其与亲水棉(Cot)纤维编织成超疏水/亲水异质材料(PANI/PTFE-Cot)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具有微/纳结构的PANI成功负载在PTFE上,苯胺的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影响PANI/PTFE的疏水性能。当反应温度为25℃,苯胺投加量为0.2 mol/L时,其水接触角达到最大,为154°。当PANI/PTFE和Cot纤维数量比为2∶1时,除油效果最佳。与传统的聚结材料PTFE相比,超疏水-亲水PANI/PTFE-Cot异质聚结材料的品质因子提高了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处理 超疏水材料 聚结技术 异质编织纤维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含油污泥调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11
作者 杜洁 谢磊 +3 位作者 谢辉 魏婷 赵勇 王凤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新疆油田含油污泥产出量高,且不具备无害资源化处理条件的情况,以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含油污泥为原料,通过加入悬浮剂、交联剂等制备出悬浮型、凝胶型两种不同强度的含油污泥调剖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30%含油污泥+0.1%Z-2+0.1%TX-9... 针对新疆油田含油污泥产出量高,且不具备无害资源化处理条件的情况,以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含油污泥为原料,通过加入悬浮剂、交联剂等制备出悬浮型、凝胶型两种不同强度的含油污泥调剖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30%含油污泥+0.1%Z-2+0.1%TX-99的含油污泥悬浮体系,在渗透率为8.3μm^(2)时,含油污泥很容易注入岩心且注入压力上升较慢;30%含油污泥+脲醛的含油污泥凝胶体系成胶时间可控,对渗透率为4.36μm^(2)岩心的封堵率在90%以上,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悬浮 凝胶 封堵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曝气-抽提处理低含油污泥效能研究
12
作者 吴涛 单翀 +2 位作者 陈云 邢昊天 李思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辅以AS曝气抽提处理处置含油污泥。以现场油泥为来源,筛选了5株石油降解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其中WJ-1菌、WJ-4菌,WJ-5菌降解效率相对WJ-2,WJ-3较好。5种菌株均随着培养基含油率增加,降解效率降低,但高于10%含油率时,5...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辅以AS曝气抽提处理处置含油污泥。以现场油泥为来源,筛选了5株石油降解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其中WJ-1菌、WJ-4菌,WJ-5菌降解效率相对WJ-2,WJ-3较好。5种菌株均随着培养基含油率增加,降解效率降低,但高于10%含油率时,5种菌株降解效率均显著降低。利用以石油降解菌为核心的生物技术,采用麦麸为原料,通过包埋固定化的方式制备生物菌剂,并设计曝气-抽提反应堆。在优化曝气参数的条件下,分别投加液体菌剂5 m^(3)和固体菌剂10 m^(3)进行实验,曝气量为15 m^(3)/h,连续处理40 d后,污泥含油量分别为1.76 mg/g和1.82 mg/g,含油率小于0.3%,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石油降解菌 曝气-抽提 无害化处理
下载PDF
含油污泥基生物炭处理含油废水
13
作者 姚雪 武淑慧 +4 位作者 杨阳 王晓 冯雷 冯雪冬 马艳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98-3409,共12页
为使含油污泥达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本实验通过热解炭化的方法,以含油污泥为实验原料,氧化钙、粉煤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为调质剂,玉米秸秆为增碳剂,制备含油污泥基生物炭,并研究其对含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 为使含油污泥达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本实验通过热解炭化的方法,以含油污泥为实验原料,氧化钙、粉煤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为调质剂,玉米秸秆为增碳剂,制备含油污泥基生物炭,并研究其对含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以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为指标,对比了ZnCl_(2)、KOH和H_(2)SO_(4)三种活化剂对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BET测试法等手段分析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等性能;采用批量吸附实验和再生实验,研究生物炭对石油类污染物吸附性能及其再生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活化剂为H_(2)SO_(4),H_(2)SO_(4)活化制备的生物炭含有大量孔隙结构且多为介孔,生物炭表面存在—CH、C==O、—OH和C==C等官能团,比表面积为71.8069m2/g。在生物炭投加量为1.8g/L、吸附时间为180min时,对200mg/L含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8.21%,对石油类污染物最大吸附量为99.32mg/g。生物炭吸附石油类污染物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的多分子层吸附。此外,三次再生后的生物炭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与新炭相比差别不大,吸附不同浓度的含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生物炭的三次再生效率均达到了90%以上,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生物炭 吸附 石油 再生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含油污泥处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同霄 徐自强 +1 位作者 陈尚桢 杨琴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随着近年来含油污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态势,可为今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作为目标数据库... 随着近年来含油污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态势,可为今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作为目标数据库,通过发文数量、发文机构、发文学者、关键词共现、聚类及时间线图谱分析,梳理了国内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现状及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处理研究领域的关注热度处于稳定上升期,研究热点分别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热解、焚烧、脱水及调剖,结合聚类分析及时间线图谱分析,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处理后尾渣铺垫井场及路基、制作建材、作为燃料、填埋场封场等利用方式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可视化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含油岩屑环保无害化处理技术
15
作者 韩冬 毕璇 +1 位作者 万盈 陈建林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170-1173,共4页
非常规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通常使用大量的油基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多的含油岩屑,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威胁。为了提高此类含油岩屑的处理效率,达到含油岩屑环保无害化处理的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化学清洗法对含... 非常规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通常使用大量的油基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多的含油岩屑,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威胁。为了提高此类含油岩屑的处理效率,达到含油岩屑环保无害化处理的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化学清洗法对含油岩屑进行了清洗处理,并优化了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液固质量比越大、清洗剂质量分数越高、实验温度越高,经过超声-化学清洗处理后的岩屑含油率相对就越低;而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以及超声功率的增大,处理后的岩屑含油率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实验液固质量比为4∶1、清洗剂质量分数为8%、清洗温度为40℃、清洗时间为30 min、超声功率为300 W时,对目标含油岩屑的清洗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岩屑含油率可以降低至0.22%,能够达到国家标准GB 18599—2020中的排放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含油岩屑的高效处理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田 油基钻井液 含油岩屑 超声辅助化学清洗 环保无害化
下载PDF
产电微生物对SMFC产电及降解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高洁 唐善法 程远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在以含油污泥为阳极底泥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体系中,通过改变产电微生物种类和分布方式,探究产电微生物对SMFC产电及降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输出电压、功率密度、表观内阻来检测石油去除率,比较了不同单菌-SMFC、不... 目的在以含油污泥为阳极底泥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体系中,通过改变产电微生物种类和分布方式,探究产电微生物对SMFC产电及降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输出电压、功率密度、表观内阻来检测石油去除率,比较了不同单菌-SMFC、不同混合菌-SMFC的产电性能和降解性能,考查了菌种分布对SMFC性能的影响。结果在单菌-SMFC中,弗氏柠檬酸杆菌-SMFC的产电及降解性能均优于其他5种单菌构筑的SMFC;混合菌-SMFC的产电及降解性能较单菌-SMFC有较大提升,且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中间苍白杆菌-SMFC的产电及降解性能最优,输出电压可达到515.30 mV;菌种分布在阳极材料中和阳极底泥中都可以降解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但是菌种分布在阳极材料中更有利于SMFC产电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发挥。结论混合菌相对于单菌能够显著提升SMFC的产电及降解性能,而且菌种分布在阳极材料中更有益于SMFC产电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含油污泥 产电微生物 单菌 混合菌 菌种分布
下载PDF
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方炯 李强 +2 位作者 吴玉曼 鱼涛 陈刚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目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资源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两大类。其中,资源化处理技术涉及溶剂萃取、热解、超声波、热洗涤和调剖处理等方法,无害... 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目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资源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两大类。其中,资源化处理技术涉及溶剂萃取、热解、超声波、热洗涤和调剖处理等方法,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固化、氧化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及对含油污泥残渣综合利用。详细论述分析和对比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作用原理,为含油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高效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处理技术 综合利用
下载PDF
Fenton氧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工艺处理船舶含油废水实例
18
作者 郑璐嘉 陈艺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56,共4页
针对船舶含油污水所具有的高含油量、高COD、可生化性低的特点,设计“隔油+气浮+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消毒”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项目运行结果显示,该工艺对船舶含油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际处理污水9.9... 针对船舶含油污水所具有的高含油量、高COD、可生化性低的特点,设计“隔油+气浮+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消毒”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项目运行结果显示,该工艺对船舶含油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际处理污水9.9×10~4 m~3/a,COD、氨氮的去除率达98.00%和98.30%,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FENTON氧化 水解酸化法 接触氧化法 MBR
下载PDF
生物法含油污泥资源化回收与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林海 康定宇 +3 位作者 姚子旬 孙舵 罗一菁 张志勇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本文以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建立高效含油污泥原油资源化回收及其降解无害化的生物处理方法。分别提出了不同原油含量(高含油量>15%与低含油量4%~5%)油泥的生物法解决方案。首先,阐述了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代谢产物糖脂类生物... 本文以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建立高效含油污泥原油资源化回收及其降解无害化的生物处理方法。分别提出了不同原油含量(高含油量>15%与低含油量4%~5%)油泥的生物法解决方案。首先,阐述了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代谢产物糖脂类生物表活剂与油泥中原油破乳的作用机制,实现了高含油量油泥的资源化原油回收。其次,论述了采用生物泥浆反应器,投加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实现了低含油量油泥的高效快速降解。最后,揭示了生物酶产生菌、生物表活剂产生菌与石油烃降解菌协同降解石油类有机物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生物表活剂 原油回收 生物修复
下载PDF
油气田采出废水化学混凝处理技术研究
20
作者 蒙思锦 袁银春 +1 位作者 张瑶 何忠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西部某油田采出废水为研究对象,以废水中的含油量和悬浮物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室内开展了化学混凝处理试验,考察了处理条件对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混凝剂对目标废水均能起到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复合混凝剂FHR... 以西部某油田采出废水为研究对象,以废水中的含油量和悬浮物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室内开展了化学混凝处理试验,考察了处理条件对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混凝剂对目标废水均能起到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复合混凝剂FHR-10的效果最好。适合目标废水化学混凝处理技术的最优试验参数为复合混凝剂FHR-10的加入量为80 mg/L,助凝剂膨润土的加入量为30 mg/L,废水pH值为7,试验温度为40℃,搅拌速率为80 r/min,沉降时间为10 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废水中的含油量和悬浮物质量浓度可分别降低至5.3 mg/L和1.8 mg/L,能够达到污水回注的相关标准。化学混凝处理技术对目标油田采出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化学混凝 混凝剂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