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夏季OLR特征及与中国异常天气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玉斌 姚秀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5,共6页
利用NOAA卫星观测的多年平均OLR及2003年的OLR资料,分析了2003年夏季OLR场的异常特征及其与2003年中国夏季异常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在60~150°E范围内热带辐合带(ITCZ)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到南海地... 利用NOAA卫星观测的多年平均OLR及2003年的OLR资料,分析了2003年夏季OLR场的异常特征及其与2003年中国夏季异常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在60~150°E范围内热带辐合带(ITCZ)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到南海地区,其中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地区的对流较常年偏强,而南海地区的对流较常年的偏弱;菲律宾以东洋面的OLR场数值异常偏高,对流活动异常不活跃,这是2003年台风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OLR大于250W·m-2的区域所表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常年相比,表现为南北活动相对稳定、东西出现振荡、强度偏强的特征,这是2003年南方持续高温酷暑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夏季 异常天气 olr特征 中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olr 南海地区 孟加拉湾 olr资料 热带辐合带 卫星观测 NOAA 异常特征 阿拉伯海 活动异常 相对稳定 持续高温 年平均 对流 菲律宾 原因 赤道 洋面 台风
下载PDF
青海门源M_(S)6.9地震震前OLR异常与InSAR同震形变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祝杰 李婉秋 +2 位作者 陶志刚 刘洋洋 马未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7-867,共11页
对比分析利用涡度距平法提出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震前射出长波辐射(OLR)短期异常分布和震后InSAR技术提取的门源地震同震形变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震前红外辐射增强区与InSAR同震破裂形变区的空间位置基本吻合,扩展形式基本相... 对比分析利用涡度距平法提出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震前射出长波辐射(OLR)短期异常分布和震后InSAR技术提取的门源地震同震形变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震前红外辐射增强区与InSAR同震破裂形变区的空间位置基本吻合,扩展形式基本相似(同震破裂形变区分布在红外辐射异常区内部)。在震前的全国范围OLR空间分布上,仅青海德令哈-西宁-甘肃武威一带出现了呈“哑铃”状近WE向展布的OLR热辐射增强区,空间可辨识度高,OLR异常时空演化过程遵循了岩石应力加载破裂过程中的热异常规律,显示热异常变化与应力变化存在关联;InSAR技术提取的同震形变同样位于肃南-祁连断裂(俄堡段)、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的交汇区。InSAR同震形变结果揭示了地表形变以水平方向为主,断层运动具有典型的走滑变形特征。InSAR同震形变结果为红外遥感反映地震形变提供可检验的地质实体监测证据,验证了门源地震前辐射增强异常是地震构造地应力强度变化的遥感物理参量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olr INSAR 同震形变 冷龙岭断裂
下载PDF
云南雨季开始期与热带OLR的联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瑜 黄玮 +1 位作者 陶云 朱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9-413,共5页
利用NCEP1979-2003年1~12月再分析的OLR逐日、月平均资料及同期云南雨季开始期资料,通过相关统计、对比合成等方法,重点分析了南海和孟湾海区的OLR场变化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和孟湾海区OLR在云南雨季开始偏早年... 利用NCEP1979-2003年1~12月再分析的OLR逐日、月平均资料及同期云南雨季开始期资料,通过相关统计、对比合成等方法,重点分析了南海和孟湾海区的OLR场变化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和孟湾海区OLR在云南雨季开始偏早年与偏晚年之间差异明显,南海海区前期的对流活动对云南雨季开始期有更显著的指示性,但孟湾海区对流的强弱仍是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雨季开始期 南海 孟湾 olr
下载PDF
卫星观测的OLR对夏季青藏高原月雨量及凝结潜热的估算 被引量:26
4
作者 徐国昌 李栋梁 蒋尚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6-264,共9页
本文用美国NOAA1974年6月—1984年5月(其中1978年3—12月缺测)2.5×2.5经纬度网格月平均OLR资料,以及同期青藏高原上83个站的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发现在夏季(6—9月)两者在空间和年际变化上都有密切的负相关,而地面测站数量和高山... 本文用美国NOAA1974年6月—1984年5月(其中1978年3—12月缺测)2.5×2.5经纬度网格月平均OLR资料,以及同期青藏高原上83个站的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发现在夏季(6—9月)两者在空间和年际变化上都有密切的负相关,而地面测站数量和高山积雪对上述相关系数的影响较小。分区求得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估算高原雨季的平均降水量及相应的总潜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凝结潜热 olr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地球长波辐射 (OLR)遥感与重大自然灾害预测 被引量:52
5
作者 刘德富 康春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针对目前重大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泛滥、火山喷发等 )还难能作出短期预测预警的现实状况 ,文中提出利用极轨卫星遥感所监测的“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 (即OLR)信息 ,是可能攻克这一难关的突破口。文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有关OLR数据的... 针对目前重大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泛滥、火山喷发等 )还难能作出短期预测预警的现实状况 ,文中提出利用极轨卫星遥感所监测的“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 (即OLR)信息 ,是可能攻克这一难关的突破口。文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有关OLR数据的产出原理及其载荷卫星 (NOAA)运行的主要参数 ,而且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实例 ,利用笔者研究的应用OLR提取灾前预测信息的3种方法 ,客观地给出了OLR时空变化图像。结果显示 ,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 ,在未来可能发生重灾的区域及其附近 ,OLR呈现出比周围区域更显著的辐射增强变化特征。这一特征的揭示 ,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预测未来可能发灾区域及时作出短期预测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文末对目前有关强震前热红外异常成因的两种看法做了综合介绍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长波辐射遥感 自然灾害 地震 火山喷发 洪灾 灾前预测 olr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夏季OLR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冉 史成 +3 位作者 赵桉梆 程炳岩 杨茜 陈权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119-125,共7页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1979-2007年OLR(Out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我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地区(22.5°S-22.5°N,40°E-80°W)OLR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和我国夏季降水...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1979-2007年OLR(Out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我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地区(22.5°S-22.5°N,40°E-80°W)OLR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9年来热带太平洋南部地区OLR值有增加趋势,而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北部呈减少趋势。EOF分析表明热带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夏季OLR场具有东西反位相和南北反位相的变化特点,小波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主要存在着准5 a和准12 a左右的周期振荡。SVD分析表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夏季OLR场与我国夏季降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太平洋 olr 时空特征 SVD
下载PDF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的OLR特征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永华 徐海明 +3 位作者 高阳华 李强 白莹莹 何泽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1-869,共9页
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979—2006年全球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逐日格点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OLR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按照区域降水指数可确定3个典型干旱年(2006,1... 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979—2006年全球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逐日格点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OLR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按照区域降水指数可确定3个典型干旱年(2006,1994和1997年)和3个典型洪涝年(1998,1980和1993年),而1998年和2006年分别是1959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和偏少最明显的年份。西南地区东部典型旱涝年夏季OLR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洪涝(干旱)年,从青藏高原东部一直到江淮地区OLR值偏低(高),同时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OLR值也偏低(高),而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OLR值偏高(低)。从3个关键区平均的逐日变化来看,赤道东印度洋地区对流活动典型涝年强于典型旱年,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对流活动则是旱年强于涝年,青藏高原东部至江淮流域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东部)极端涝年盛行上升运动。涝年热带地区的ITCZ以向西移动的特征为主,而旱年热带地区的ITCZ夏季前期则以向东移动的特征为主。典型涝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北传的特征较明显,6月中旬以后大部分时间可以传到30°N以北,典型旱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主要呈现南北振荡、偶有中断的活动特征,很少时间能达到30°N。低纬热带地区关键区域OLR5~9月一般都具有准40天左右的显著低频变化周期,而准12~15天的准双周变化周期在部分时段也显著。典型涝年夏季OLR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西南地区东部区域得到加强,低频对流偏强,引起降水偏多,而典型早年夏季则相反,OLR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该区域得到削弱,低频对流偏弱,引起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东部 典型旱涝年夏季 olr 低频振荡
下载PDF
OLR资料描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晨海 倪允琪 朱福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7-382,共6页
文介绍了用OLR场表达逐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一种方法 ,并指出用这种表达能够克服用 588dagpm等高线勾划副热带高压单体的失真现象。
关键词 特征线 olr资料 热力学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卫星遥感
下载PDF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与东亚季风区低频OLR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菡 巩远发 +1 位作者 郑昊 马振峰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用美国NOAA卫星提供的1974-2004年逐日OLR资料,选取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进行合成分析,再利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分别得到旱涝年30~60d的OLR低频分量,并分析了旱涝年夏季OLR及其低频振荡分布特征与传播差异,最后研究了... 用美国NOAA卫星提供的1974-2004年逐日OLR资料,选取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进行合成分析,再利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分别得到旱涝年30~60d的OLR低频分量,并分析了旱涝年夏季OLR及其低频振荡分布特征与传播差异,最后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南侧与华北地区OLR低频变化与江淮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涝年夏季东亚地区OLR低频分量的经纬向传播差异是造成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原因之一;典型早年江淮流域降水与青藏高原南侧逐候的OLR低频分量显著正相关,而在典型涝年则是负相关;华北地区存在负(正)OLR低频分量可能导致滞后其20d的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r分布特征 江淮流域旱涝 低频振荡
下载PDF
猪OLR1基因克隆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咪咪 乔木 +3 位作者 吴俊静 李良华 梅书棋 李助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8,共7页
为鉴定对猪生产性状有重要影响的新分子标记,采用电子克隆技术结合PCR方法获得了猪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OLR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OLR1基因第4内含子246bp处发现了1个新SNP位点A246G,... 为鉴定对猪生产性状有重要影响的新分子标记,采用电子克隆技术结合PCR方法获得了猪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OLR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OLR1基因第4内含子246bp处发现了1个新SNP位点A246G,并建立了PCR-Pag1-RFLP基因分型方法,分析了4个不同品种猪群中该等位基因频率,发现国外品种大白、长白猪群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而国内品种梅山、大梅群体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梅猪群体中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A246G位点与胸腰椎间膘厚、平均背膘、背最长肌含水量、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屠宰率、板油质量、6-7腰椎间膘厚、背最长肌大理石纹、股二头肌大理石纹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过RT-PCR分析发现,OLR1在恩施黑猪和大白猪群中心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背脂,同品种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差异大,表明OLR1基因是脂肪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r1 PCR-RFLP 关联分析 表达谱
下载PDF
强烈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 被引量:77
11
作者 刘德富 罗灼礼 彭克银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利用卫星遥感地面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我国1976~1985年在龙陵、唐山、松潘、乌恰、共和等5个地区发生的7级以上大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发现强震发生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震前一个月都存在较为显著的热红外辐射异常。如... 利用卫星遥感地面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我国1976~1985年在龙陵、唐山、松潘、乌恰、共和等5个地区发生的7级以上大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发现强震发生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震前一个月都存在较为显著的热红外辐射异常。如果这种“热前兆”异常是可靠的,可能开拓出一种强震短期预报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震烈度 olr异常现象
下载PDF
OLR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的关联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礼平 丁一汇 +1 位作者 陈正洪 汪金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3,共9页
用SVD方法分析了1、4、7月全球OLR与夏季(6—8月)中国华中区域降水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若1月南非东部沿岸至西印度洋、北美北部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偏低(偏高),或北非、美国西南沿岸及近海OLR偏高(偏低),则夏季长江中游降... 用SVD方法分析了1、4、7月全球OLR与夏季(6—8月)中国华中区域降水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若1月南非东部沿岸至西印度洋、北美北部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偏低(偏高),或北非、美国西南沿岸及近海OLR偏高(偏低),则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将偏多(偏少)。若4月澳大利亚至东印度洋、日界线以东热带太平洋OLR偏低(偏高),或西北太平洋偏高(偏低),则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将偏多(偏少)。若7月东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东亚OLR偏低(偏高),则夏季华中区域长江及其以北降水将偏多(偏少),湖南和江西南部降水将偏少(偏多)。夏季长江中游旱、涝年前期OLR明显的区别在于热带太平洋:涝年1月东、西太平洋为明显负、正异常,4月这种异常进一步加剧;旱年1月正好相反,东、西太平洋为微弱的正、负异常,4月转为东、西太平洋为微弱的负、正异常。太平洋暖池OLR低值区(强对流区)4、7月持续偏南,是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的另一重要信号。冬、春季OLR与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大尺度关联的可能机制为:若1月热带东、西太平洋OLR为明显负、正异常,4月这种异常进一步加剧,也即冬、春季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持续减弱,从而使夏季暖池对流活动减弱,热带辐合带偏南,Hadley环流偏弱,使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置偏南,导致中国夏季主雨带不能北推至黄河流域,而长期滞留长江中下游,最后造成长江中游降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r 奇异值分解 长江中游旱涝.
下载PDF
中国西部OLR与秋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少勇 乔立 +2 位作者 林纾 王劲松 夏权 《干旱气象》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中国西部280站地面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OLR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OLR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秋季OLR高值区与降水低值区相吻合,OLR低值区偏于降水高值区一侧。秋季OLR和降水具有显著的反相变化趋... 利用中国西部280站地面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OLR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OLR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秋季OLR高值区与降水低值区相吻合,OLR低值区偏于降水高值区一侧。秋季OLR和降水具有显著的反相变化趋势。(2)西部秋季各月OLR与降水有大片显著的负相关区存在,在西北和东南象限OLR与降水的反位相变化关系更加密切,9月负相关显著区最大。(3)通过EOF分析,南疆盆地—青海高原西北部,是西部OLR变化最敏感的地方。分析敏感区OLR变化对秋季降水的影响,同期9月当吐鲁番OLR异常增大(减小)时,南疆西部、青海高原北部、甘南高原—陇中区域的降水偏多(少),西藏—川西高原降水偏少(多);10月内蒙西部OLR异常与新疆、陕北、川北、桂西有显著的反相变化;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的OLR异常与陕西降水有显著的反相变化。异常敏感区OLR对秋季降水影响的前期月份主要是上年12月、当年4~6月和8月。(4)青藏高原OLR低值中心,从冬到夏向东向南移动。同期9月高原OLR低值升高,西藏高原降水增多、高原东北侧降水减少,10月高原OLR升高,高原降水增多、河西中部降水减少,11月两者无明显关系。对秋季降水影响的前期月份主要是当年1月、3月和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秋季降水 olr EOF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季OLR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25
14
作者 朱乾根 盛春岩 陈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83,共9页
根据NOAA卫星观测的 1 979~ 1 994年OLR资料 ,对青藏高原全区冬季 (1~3月 )OLR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EOF分析 ,并研究了它与冬、夏 50 0hPa高度场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 ,高原冬季OLR的分布型与冬季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范围有密切... 根据NOAA卫星观测的 1 979~ 1 994年OLR资料 ,对青藏高原全区冬季 (1~3月 )OLR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EOF分析 ,并研究了它与冬、夏 50 0hPa高度场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 ,高原冬季OLR的分布型与冬季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范围有密切关系。高原冬季OLR的异常与其后我国夏季降水及 50 0hPa高度场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冬季高原北部偏冷(暖 )时 ,夏季我国黄河南部—华南、黑龙江降水偏多 (少 ) ,华北一带降水偏少 (多 ) ;西南部偏冷 (暖 )时 ,夏季我国 1 1 0°E以东地区出现降水偏多 (少 ) ,东北和西南地区降水偏少 (多 ) ;冬季高原西部暖 (冷 )东部冷 (暖 )时 ,夏季江淮一带少 (多 )雨 ,东南沿海和华北多 (少 )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olr年际变化 高度场 夏季 降水
下载PDF
南海地区OLR变化与华南汛期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丁伟钰 梁经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82,共7页
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逐月分析了华南汛期(4~9月)降水与南海地区OLR变化的关系,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OLR异常年份的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确实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后汛期(特别是7、8月)两者的相关程度比前汛期大,但每个月的情况各... 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逐月分析了华南汛期(4~9月)降水与南海地区OLR变化的关系,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OLR异常年份的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确实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后汛期(特别是7、8月)两者的相关程度比前汛期大,但每个月的情况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地区 华南 汛期 降水 奇异值分解 olr资料 合成分析方法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雨季OLR与降水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柳苗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利用美国NOAA系列气象卫星观测的1974年6月2003年12月(其中1978年3~12月缺测)2.5°×2.5°经纬网格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青藏高原上84个测站同期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EOF方法,取前3个载荷向量及主分... 利用美国NOAA系列气象卫星观测的1974年6月2003年12月(其中1978年3~12月缺测)2.5°×2.5°经纬网格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青藏高原上84个测站同期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EOF方法,取前3个载荷向量及主分量讨论其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雨季(5~9月)降水量的高值中心与OLR的低值中心基本重合,OLR可以较好地反映降水情况。(2)近30年雨季高原台站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高原平均OLR有减小趋势,两者在时间变化上有较好的反相关性。(3)在雨季,高原OLR东南部低,西北部高;降水量的分布则相反,是东南多西北少,OLR低值中心与降水高值中心相对应,在高原主体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35以上(通过a=0.05显著性水平检验)。(4)降水与OLR在整体空间特征中呈相反趋势,结合主分量(PCI~PC3)的变化,可以得到高原北部降水减少,南部增加;而OLR则相反,北部增大、南部减小。OLR与降水的空间异常特性呈相反变化分布,这进一步揭示了在高原雨季OLR与降水两者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olr 降水 EOF分析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抬至25°N的OLR特征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金镜 杨林 +1 位作者 温珍治 王毅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2-46,共5页
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 2 5°N日期和射出长波辐射 (OLR)月平均资料为素材 ,确定副高脊线北抬至 2 5°N指数和异常年例 ,揭示异常年例的OLR特征 ,进行诊断判据分析 ;主要结果有 :(1 ) 6月东亚中低纬地区的OLR距平场由... 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 2 5°N日期和射出长波辐射 (OLR)月平均资料为素材 ,确定副高脊线北抬至 2 5°N指数和异常年例 ,揭示异常年例的OLR特征 ,进行诊断判据分析 ;主要结果有 :(1 ) 6月东亚中低纬地区的OLR距平场由中纬向低纬若呈偏低 (高 )、偏高 (低 )、偏低 (高 )分布时 ,副高脊线北抬至 2 5°N易于偏早 (迟 ) ;(2 )在分析诊断判据时 ,上一年 1 1月侧重南半球澳大利亚地区OLR所显示的信息 ;而当年三月侧重西太平洋辐合区OLR所显示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脊线 olr特征 诊断分析 西太平洋
下载PDF
OLR与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秋红 李天然 何夏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7,共7页
利用OLR资料 ,对近十多年 ( 1 990~ 2 0 0 0年 )的南海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与OL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南海热带低压能否发展加强成热带风暴与南海区及其附近OLR值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OLR低值中心存在于辐合... 利用OLR资料 ,对近十多年 ( 1 990~ 2 0 0 0年 )的南海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与OL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南海热带低压能否发展加强成热带风暴与南海区及其附近OLR值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OLR低值中心存在于辐合带中热带低压易发展 ;在双台风状态下 ,两个低值中心的强弱情况和距离决定热带低压能否发展。通过定义一个南海热带低压的发展指数IOD(IndexofDevelopment)来定量描述OLR等值线的梯度变化和南海热带低压发展的关系 ;当南海热带低压的发展指数IOD≥ 9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外长波辐射 olr 热带气旋 南海 发展指数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OLR地震异常信息提取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戴勇 丁风和 韩晓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6,共6页
长波辐射OLR具有可覆盖范围大的特点。本文提取其与地震相关的异常信息,并尝试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地震预测中,这对于弥补我国部分处于前兆台网监测范围之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对小波包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尝... 长波辐射OLR具有可覆盖范围大的特点。本文提取其与地震相关的异常信息,并尝试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地震预测中,这对于弥补我国部分处于前兆台网监测范围之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对小波包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尝试采用该方法对长波辐射值OLR时间序列进行分解重构,提取异常信息。通过对15个不同震例的研究表明,地震前的10个月内,重构信号均出现能量严重衰减的现象,且其持续时间长短与发震震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值(olr) 小波包法 能量衰减 地震异常
下载PDF
云南及其邻近地区OLR场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解明恩 鲁亚斌 普贵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15年2.5°×2.5°经纬度网格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对云南及其邻近地区的辐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OLR分布基本呈纬向型,冬季风期间呈北低南高,夏季风期间则相反。...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15年2.5°×2.5°经纬度网格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对云南及其邻近地区的辐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OLR分布基本呈纬向型,冬季风期间呈北低南高,夏季风期间则相反。云南OLR值大于青藏高原小于热带地区。云南OLR变化与青藏高原反相,而与印度、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南海地区同位相,但年较差最小。云南OLR分布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年均相关系数为-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射出长波辐射 气候特征 olr 邻近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