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ar Erythemal Dose Rate over Peninsular Malaysia Obtained by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1
作者 Nor Hidayah Hisamuddin Shah Lim Hwee San Mohd. Zubir Mat Jafri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10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辐射剂量率 马来西亚半岛 太阳能 监测仪 红斑 太阳紫外线辐射 臭氧 PHOTOSHOP
下载PDF
OMI和TROPOMI的中国对流层NO_(2)污染数据的时空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美欣 吴莹 鲍艳松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1期75-86,共12页
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臭氧层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和对流层观测仪(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遥感反演产品数据,统计两种数据在中国区域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缺失率,分析得出两者的时空... 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臭氧层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和对流层观测仪(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遥感反演产品数据,统计两种数据在中国区域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缺失率,分析得出两者的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该时间段内,两种传感器数据缺失率呈现“S”形的变化趋势,TROPOMI月数据缺失率低于OMI,TROPOMI年平均数据缺失率为3.98%,OMI年平均数据缺失率为36.22%,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不同仪器的分辨率不同。(2)在中国区域内,两种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44,但TROPOMI获得的对流层NO_(2)年平均柱浓度值大于OMI;从季节差异上来看,TROPOMI获得的结果同样相对OMI的结果高出57.5%,造成OMI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OMI传感器在有云(非晴空)情况下用其他卫星观测进行校正,使得结果平均降低15%,但不会影响季节变化趋势。(3)季节相关性方面,秋、冬两季相关性较好,春、夏两季相对较差,是由于春、夏季节NO_(2)柱浓度易受其他气体污染物的影响,且两种传感器在反演方法上有所不同,会造成一定的系统误差。(4)在重污染情况下,TROPOMI传感器获得的地域范围相比于OMI大1.54%,只有在冬季污染最为严重的情况下,TROPOMI获得的污染区域相比于OMI小0.86%。(5)在时空差异上,东部地区两者差异明显,TROPOMI获得的月平均结果相比于OMI的结果大10.21%,西部差异不大,中国不同城市群之间的结果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NO_(2)柱浓度 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 臭氧层观测仪(omi) 中国 时空分布差异
下载PDF
亚洲地区OMI和SCIAMACHY臭氧柱总量观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肖钟湧 江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9-539,共11页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和扫描成像大气吸收光谱仪(SCIAMACHY)传感器反演的臭氧总量数据,结合从世界臭氧与紫外线辐射数据中心(WODUC)获取的地面观测臭氧总量数据进行验证,对比2种不同卫星遥感反演的臭氧总量产品优缺点,并分析亚洲地区臭...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和扫描成像大气吸收光谱仪(SCIAMACHY)传感器反演的臭氧总量数据,结合从世界臭氧与紫外线辐射数据中心(WODUC)获取的地面观测臭氧总量数据进行验证,对比2种不同卫星遥感反演的臭氧总量产品优缺点,并分析亚洲地区臭氧总量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OMI反演的结果比SCIAMACHY的结果更好,而且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臭氧总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低纬度地区最大值出现在4或5月,最小值在11或12月,而在高纬度地区则分别出现在2月或3月和8月或9月.臭氧总量纬度地带性分布明显,并随着纬度增加而逐渐上升,在10°N^30°N之间,臭氧总量增长平缓,在30°N^50°N之间,臭氧总量快速增大.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臭氧低值区,并在青藏高原东面的横断山脉向低纬度延伸,隔断了臭氧总量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臭氧总量变化在不同纬度呈现不同的模式,距平值随纬度的增大波动随之增大.纬度最低的站点(216)臭氧总量距平值变化最小,最大只有30 DU;而纬度最高的站点(326)臭氧总量距平值变化可达180 DU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亚洲地区 卫星遥感 臭氧观测仪 扫描成像大气吸收光谱仪
下载PDF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河北省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辛名威 袁金国 马晶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90-2295,共6页
利用对流层排放监测网(TEMIS)提供的OMI NO2浓度数据,应用ENVI和ArcGIS等技术平台开展河北省2005-2012年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值在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 利用对流层排放监测网(TEMIS)提供的OMI NO2浓度数据,应用ENVI和ArcGIS等技术平台开展河北省2005-2012年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值在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005-2012年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1年达到最高值。河北省NO2垂直柱浓度值空间分布不平衡,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河北省的气候特点和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对河北省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时空分布及持续增加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卫星 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 河北省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一种基于OMI数据的中国区域对流层O_(3)的反演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军 卢毅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719,共13页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流层臭氧产品对于监测近地面臭氧浓度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对流层臭氧产品不能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要求.利用时空拟合法对臭氧监测仪(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修复,再...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流层臭氧产品对于监测近地面臭氧浓度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对流层臭氧产品不能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要求.利用时空拟合法对臭氧监测仪(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修复,再根据对流层臭氧残差法反演中国区域的对流层臭氧总量数据,其结果表明:从定性的角度考虑,时空拟合法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从定量的角度考虑,时空拟合法相对于克里金插值法和反距离加权法的RMSE、MAE均较小.利用对流层臭氧残差法得到的对流层臭氧廓线数据与OMI/MLS的官方臭氧产品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最高为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监测仪 数据修复 时空加权法 对流层臭氧 卫星遥感数据 反演
下载PDF
OMI-TOMS与OMI-DOAS臭氧柱总量产品在中国地区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玥明 闫欢欢 +1 位作者 张兴赢 孟晓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2-370,共9页
臭氧是十分重要的痕量气体,它具有活跃的化学反应特性和较强的辐射特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获得准确的臭氧柱浓度信息十分重要。搭载在AURA上的OMI探测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其获得的臭氧产品有两种,一... 臭氧是十分重要的痕量气体,它具有活跃的化学反应特性和较强的辐射特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获得准确的臭氧柱浓度信息十分重要。搭载在AURA上的OMI探测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其获得的臭氧产品有两种,一个是基于TOMS V8算法反演得到的OMI-TOMS产品,另一个是由DOAS算法得到的OMI-DOAS产品。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算法产品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次,分别分析了两种算法与像元位置的关系,在不受行异常现象影响的像元处,两种算法均不受像元位置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云和太阳天顶角对两种算法的影响,有云时两者的差异更大,云量在70%时两者的差异最大,而且,当有云存在时,两者的偏差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平流层SO_2和吸收性气溶胶对两种算法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TOMS V8 omi-DOAS 中国 臭氧柱总量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基于OMI卫星数据的对流层O3柱总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春秀 迟雨蕾 《北京测绘》 2019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利用OMI卫星数据分析了2008-2017年全球及我国O 3柱总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长时间序列变化,总结了地形、人口密度、城市扩张和前体物NO 2等因素对中国地区O 3柱总量浓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O 3柱总量高浓度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且... 利用OMI卫星数据分析了2008-2017年全球及我国O 3柱总量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长时间序列变化,总结了地形、人口密度、城市扩张和前体物NO 2等因素对中国地区O 3柱总量浓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O 3柱总量高浓度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且季节性差异十分显著,冬季的含量相对较低,夏季的含量相对较高。中国地区由于独特的地形条件、渐增的人口数量和稳步增长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O 3柱总量浓度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且含量在逐年降低。通过对流层NO 2浓度与O 3柱总量浓度的拟合结果发现,前体物NO 2对O 3的生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柱总量 臭氧监测仪(omi)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全球及中国
下载PDF
南亚季风环流与臭氧时空分布变化关系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珂 朱珠 +2 位作者 柴文咪 王卫国 王颢樾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利用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搭载在美国环境监测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数据和NCEP气象资料,在夏季风环流指数定义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南亚区域冬季风环流指数,并分别计算了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环... 利用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搭载在美国环境监测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数据和NCEP气象资料,在夏季风环流指数定义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南亚区域冬季风环流指数,并分别计算了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环流指数.结合冬夏两季环流的强弱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等方法,探讨了环流异常形势下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亚夏季纬向环流与经向环流的强度变化存在一致性,冬季经向环流与纬向环流的强度变化差异较大.(2)南亚臭氧柱总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近13年来臭氧柱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3)夏季(冬季)风环流指数与对流层中低(中高)层和平流层中低层臭氧的相关性显著,但夏季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相关趋势相反.(4)夏季风环流增强对应青藏高原-伊朗高原上空及南侧区域的上升运动增强,对臭氧的输送作用是造成对流层臭氧分布呈现差异的原因.(5)冬季风环流强弱期的垂直上升和下沉运动中心的移动,以及南北向、东西向气流交汇区的差异是造成臭氧分布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监测仪(omi)卫星数据 南亚季风环流指数 合成差异分析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近10年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9
作者 周春艳 王桥 +5 位作者 厉青 刘思含 陈辉 马鹏飞 王中挺 檀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1-1930,共10页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05~2014 10年间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格局,从地形、气象、经济、农业、生活、国家重大环保措施及规划等多个方面分析了NO_2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2005~2014 10年间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格局,从地形、气象、经济、农业、生活、国家重大环保措施及规划等多个方面分析了NO_2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十年年均增长率为1.04%.2011年最高,为1184.07×10^(13)mole/cm^2.2010年较2005年上升20.75%;2014年较2010年下降9.10%;(2)长江三角洲对流层NO_2柱浓度呈中间高、北部次之、南部低的趋势.长江三角洲中部的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等城市为中心的条带状区域是四、五级高浓度中心,浙江大部份一直处于一、二级较低浓度水平;(3)长江三角洲夏季降水量大,与NO_2浓度负相关系数高达0.84,对NO_2具有湿沉降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北风的主导风向及北平南高的地势特点决定了其中部高污染区对浙江中南部影响较小;(4)对流层NO_2浓度与第二产业产值相关系数高达0.83,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系数为0.74.对流层NO_2浓度与煤炭消费量及汽车保有量紧密相关,此外,农业秸秆焚烧也释放大量氮氧化物."十二五"期间实施的燃煤量控制和脱硝等一系列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措施等使得2012~2014年NO_2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NO2 臭氧监测仪(omi) 遥感监测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对比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春艳 高彦华 +5 位作者 陈辉 厉青 马鹏飞 张丽娟 姚延娟 檀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基于OMI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产品,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是浓度最高的城市群,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十二五"规划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 本文基于OMI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产品,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是浓度最高的城市群,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十二五"规划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约束性减排指标为下降10%,2015年较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下降24.74%、27.73%、26.28%;(2)三大城市群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为:京津冀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长三角呈中间高、北部次之、南部低的趋势,珠三角呈中间高、周边低的趋势;(3)三大城市群直辖市和地级市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十二五"均值特征为:京津冀城市群中,7个市处于四、五级高浓度水平,其中邯郸最高为2035.71×1013mole/cm^2;长三角城市群中,6个市处于四级高浓度水平,其中苏州市最高为1827.55×1013mole/cm^2;珠三角城市群中,4个市处于三级中浓度水平,其中佛山市最高为1158.98×1013mole/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NO2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下载PDF
2005-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二氧化氮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诚 张超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700,共10页
利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臭氧监测仪传感器DOMINO version 2.0产品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对流层二氧化氮(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平均值为9.72×1015molec·cm-2,年... 利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臭氧监测仪传感器DOMINO version 2.0产品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对流层二氧化氮(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平均值为9.72×1015molec·cm-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0%,年增长值为0.26×1015molec·cm-2。长三角地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二氧化氮柱浓度变化趋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契合。2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基本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趋势,异常的低温干旱气候会使二氧化氮柱浓度明显提升。3研究区二氧化氮柱浓度水平受人为活动和气候的共同作用影响,但就直接作用程度来看,以人为活动排放为主导。4 9 a间苏北和浙西南中部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一直呈持续增长势态,而苏南和浙东北地区正趋于平稳,长三角核心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量工业项目的北迁和南移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长三角 对流层二氧化氮 臭氧监测仪传感器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气NO_2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肖钟湧 江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NO2柱密度数据,分析了2004年以来四川盆地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约为5.14%和3.42%,而且对流层NO2柱密度...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NO2柱密度数据,分析了2004年以来四川盆地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约为5.14%和3.42%,而且对流层NO2柱密度的变化特征和总NO2柱密度的相似(r=0.91).春、夏季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明显大于秋、冬季,对流层NO2柱密度与总NO2柱密度比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12月,分别为0.51和0.66,比率的变化特征呈现了人为排放影响的特征.在重庆市、成都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出现NO2柱密度高值中心,对流层NO2柱密度更为明显,多年平均值分别达10.52 1015和8.92 1015 molec/cm2.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变化呈现强的正相关,大部分地区的相关系数>0.95(比率>0.5),特别是在成都市和重庆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相关系数接近1,比率达到0.8以上,突出了人为排放NO2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观测仪 对流层NO2柱密度 总NO2柱密度 卫星遥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2005~2016年中国大气边界层SO_2的时空变化趋势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钟湧 赵伯维 +3 位作者 陈雅文 王一琳 邱小英 谢伊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21-3627,共7页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大气边界层(PBL)SO_2柱含量(PBL SO_2)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中国PBL SO_2柱含量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原因.从长时间尺度上,PBL SO_2柱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区域年平...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大气边界层(PBL)SO_2柱含量(PBL SO_2)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中国PBL SO_2柱含量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原因.从长时间尺度上,PBL SO_2柱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区域年平均PBL SO_2柱含量为0.317DU,2016年为0.276DU,减少了0.041DU,大约为13.2%.SO_2柱含量呈现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冬季浓度较高,夏季较低,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7和12月,分别为0.246和0.404DU.小波分析显示SO_2的变化在10个月的尺度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主振荡周期,在40个月的尺度水平上存在明显的次周期变化.中国区域SO_2污染严重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京津冀鲁环渤海地区、关中平原(山西省和陕西省)、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最大的SO_2柱含量值可达1.1DU以上.京津冀鲁环渤海地区的高值区已经延伸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向南延伸和珠江三角洲连在一起的趋势.由于地形和天气特征的影响,四川盆地地区SO_2出现次高值区.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SO_2浓度较低,呈现背景值特征,多年平均的SO_2约在0.05DU的水平.中国区域SO_2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变化的范围在-0.70~0.15DU之间.SO_2出现逐渐减少的地区主要是在高值区,如京津冀鲁环勃海地区、关中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减幅最大的是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大约减少了61%.四川盆地2005~2016年约减少了0.55DU;珠江三角洲约减少了0.45DU.出现增长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和北部地区,以及东南沿海除珠三角外的大部分区域,最大增长大约为0.15D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观测仪 PBLSO2 线性增长 卫星遥感
下载PDF
INTEX-B NO_2排放源在中国地区的应用与检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敏 边海 +3 位作者 韩素芹 张华 崔振雷 朱彬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将INTEX-B排放源应用到空气质量模型Model3-CMAQ中,对中国地区对流层NO2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OMI卫星对流层NO2资料进行了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将INTEX-B排放源应用到Model3-CMAQ模式,模拟的NO2浓度在中国地区的分布、季节变... 将INTEX-B排放源应用到空气质量模型Model3-CMAQ中,对中国地区对流层NO2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OMI卫星对流层NO2资料进行了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将INTEX-B排放源应用到Model3-CMAQ模式,模拟的NO2浓度在中国地区的分布、季节变化规律与卫星资料所得结果一致。敏感性试验表明,工业及电厂排放对NO2的浓度贡献最大,而交通排放的贡献相对较小,两种排放均主要集中在京津、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模型 CMAQ INTEX-B 排放源 对流层NO2 omi 中国地区
下载PDF
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的中国典型城市群对流层内臭氧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云飞 包云轩 刘端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9-730,共12页
为了探明近年来中国典型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臭氧(O_(3))污染的发生规律,利用2005—2020年OMI-MLS(臭氧监测仪-微波临边探测器)对流层O_(3)柱总量探测数据以及2015—2020年地面O_(3)浓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国... 为了探明近年来中国典型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臭氧(O_(3))污染的发生规律,利用2005—2020年OMI-MLS(臭氧监测仪-微波临边探测器)对流层O_(3)柱总量探测数据以及2015—2020年地面O_(3)浓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O_(3)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对流层O_(3)柱总量月峰值和年均值均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特征,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均在夏季〔分别为50.0和44.4 DU(dobson unit)〕最高,而珠三角城市群在春季(42.2 DU)最高.②三大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京津冀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呈东南高于西北的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珠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南北局地差异较小;海拔对对流层O_(3)柱总量的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海拔越高,对流层O_(3)柱总量越低.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均呈逐年显著升高的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25、0.28和0.27 DU,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在对流层O_(3)柱总量较低的秋冬季年均增长(0.29 DU)最快,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在对流层O_(3)柱总量最高的夏季和春季增长最快,均为0.39 DU.④卫星探测的对流层O_(3)柱总量与地面监测的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简称“O_(3)-8 h浓度”)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性明显,而在珠三角城市群相关性较差.⑤O_(3)-8 h浓度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特征,其中,京津冀城市群O_(3)-8 h浓度在2018年(110.9μg/m^(3))最高,空间上由2016年之前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多数城市O_(3)污染较重且达标率较低;长三角城市群2017年O_(3)-8 h浓度(106.7μg/m^(3))最高,2016年起O_(3)-8 h高浓度中心由东北逐渐向西部内陆迁移,沿海城市达标率增加;珠三角城市群O_(3)污染程度最轻,达标城市较多,但O_(3)-8 h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达最高值(100.4μg/m^(3)),且中心城市上升速率远大于外围城市.研究显示,中国三大城市群对流层O_(3)柱总量和O_(3)-8 h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差异的因素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O_(3)) 臭氧监测仪-微波临边探测器(omi-MLS) 地面监测 典型城市群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臭氧与其前体物及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雪萍 巨天珍 +3 位作者 张江峪 咸龙 王培玉 张生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75-2083,共9页
兰州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臭氧层监测仪)数据产品,对2006—2015年兰州市对流层O 3柱浓度与前体物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兰州市对流层O 3... 兰州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臭氧层监测仪)数据产品,对2006—2015年兰州市对流层O 3柱浓度与前体物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兰州市对流层O 3柱浓度值与HCHO总柱浓度值均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对流层NO 2柱浓度值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得出,对流层O 3柱浓度与HCHO总柱浓度、对流层NO 2柱浓度相关性较高的地区范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敏感控制区上,2006—2015年VOCs敏感控制区从有到无,VOCs-NO x协同敏感控制区范围逐渐缩小,NO x敏感控制区范围逐渐扩大;在气象因子上,对流层O 3柱浓度与气温、日照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在偏北风向上,风速为1.7~1.9 m s时,兰州市大气对流层O 3柱浓度相对较高.研究显示,NO x排放量的减少能有效降低兰州市对流层O 3柱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监测仪(omi) 对流层O3 前体物 气象因子 兰州市
下载PDF
中国能源金三角NO_(2)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17
作者 沈永林 骆济豪 +2 位作者 马雨阳 姚凌 胡楚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85-1593,共9页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结合产业结构、汽车保有量、国家政策措施等,通过城乡NO_(2)浓度差异的排放源分析方法提取能源金三角(EGT)地区2005~2019年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影响区域大气NO_(2)浓...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结合产业结构、汽车保有量、国家政策措施等,通过城乡NO_(2)浓度差异的排放源分析方法提取能源金三角(EGT)地区2005~2019年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影响区域大气NO_(2)浓度驱动因素.结果表明,EGT煤炭化工源NO_(2)浓度与第二产业产值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71(P<0.05),说明本文方法所提取的长时序煤炭化工源NO_(2)浓度能有效地指示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措施变化.NO_(2)浓度从2005~2011年的90.56molc/m^(2)增加至2012~2015年的720.77molc/m^(2),再下降至2016~2019年的247.36molc/m^(2),反映EGT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小规模、中污染的点模式逐步发展成大范围、重污染的粗放模式,再到大范围、低污染的精工模式.与京津冀、华中、长三角等地区相比,EGT交通和工业排放对城市源NO_(2)污染贡献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反映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OMI相比,高分辨率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能在短时序上提供丰富的影像细节信息,且随着观测时长的增加,有望增强长时序大气NO_(2)污染的精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监测仪(omi) 能源金三角 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 产业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Modeling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ozone-NO_(x)-VOC sensitivity based on photochemical indicators in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Xiaohui Du Wei Tang +4 位作者 Miaomiao Cheng Zhongzhi Zhang Yang Li Yu Li Fan M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Comprehensive air quality model with extensions(CAMx)-decoupled direct method(DDM)was used to simulate ozone-NO_(x)-VOCs sensitivity of for May-November in 2016-2018 in China.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mu... Comprehensive air quality model with extensions(CAMx)-decoupled direct method(DDM)was used to simulate ozone-NO_(x)-VOCs sensitivity of for May-November in 2016-2018 in China.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mulated ozone(O_(3))sensitivity values and the ratio of formaldehyde(HCHO)to NO_(2)(FNR)and the ratio of production rate of hydrogen peroxide(H_(2)O_(2))to production rate of nitric acid(HNO_(3))(P_(H_(2)O_(2))/P_(HNO_(3))),the localized range of FNR and P_(H_(2)O_(2))/P_(HNO_(3))threshold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were obtained.The overall simulated FNR values are about 1.640-2.520,and P_(H_(2)O_(2))/P_(HNO_(3))values are about 0.540-0.830 for the transition regime.Model simulated O_(3)sensitivities or region specific FNR or P_(H_(2)O_(2))/P_(HNO_(3))thresholds should be applied to ensure the accurate local O3 sensitivity regimes.Using the tropospheric column FNR values from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satellite data as an indicator with the simulated threshold value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O_(3)formation regimes in China are determined.The O_(3)sensitivity regimes from eastern to central China are gradually from VOC-limited,transition to NO_(x)-limited spatially,and moving toward to transition or NO_(x)-limited regime from 2005 to 2019 tempor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e sensitivity analysis Photochemical indicator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FORMALDEHYDE NO_(2)
原文传递
2016—2018年汾渭平原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连华 周春艳 +5 位作者 厉青 马鹏飞 陈辉 王中挺 毛慧琴 张玉环 《环境生态学》 2019年第4期67-73,共7页
基于2016—2018年臭氧观测仪(OMI)卫星观测资料反演获取的对流层NO 2柱浓度数据分析了汾渭平原NO 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汾渭平原对流层NO 2柱浓度最低值出现在2018年7月,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12月,2018年12月反弹较明显。(2... 基于2016—2018年臭氧观测仪(OMI)卫星观测资料反演获取的对流层NO 2柱浓度数据分析了汾渭平原NO 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汾渭平原对流层NO 2柱浓度最低值出现在2018年7月,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12月,2018年12月反弹较明显。(2)第一、四季度对流层NO 2柱浓度明显高于第二、三季度,第二、三季度汾河谷地地区和洛阳市东北部对流层NO 2柱浓度略高于其他地区;第一季度对流层NO 2柱浓度高值区在第二、三季度范围基础上明显扩大,主要集中在汾河谷地、渭河平原以及洛阳市北部地区;第四季度对流层NO 2柱浓度高值区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并连片呈现。(3)汾渭平原各地市对流层NO 2年均柱浓度值区间分布较明显,其中晋中市、运城市与临汾市年均柱浓度值分列前3名,渭南市、吕梁市、洛阳市与西安市年均柱浓度值排名在第4~7名之间,咸阳市、三门峡市、铜川市与宝鸡市年均柱浓度值排名分列第8~11名。(4)汾渭平原大部分地市对流层NO 2柱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2017年,同时2018年各季度对流层NO 2柱浓度高值区分布范围较2017年对流层NO 2柱浓度分布有所减小,说明2018年开展的汾渭平原地区大气巡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吕梁市对流层NO 2柱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出现一定的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对流层NO 2 臭氧监测仪(omi) 汾渭平原 时空变化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ropospheric NO_2 over Oases in Taklimakan Desert, China
20
作者 QI Yu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561-568,共8页
Soil biogenic NO emi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oxides(NOx) worldwide. However, the estimation of soil source,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presents large uncertainties because of th... Soil biogenic NO emi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oxides(NOx) worldwide. However, the estimation of soil source,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presents large uncertainties because of the substantial lack of measurements.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the Ruoqiang oases on the southeastern ed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a as the study area and applie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NO2 retrievals(DOMINO v2.0, 2005–2011)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ropospheric NO2 vertical column density(VCD). High NO2 VCDs were observed over the oases(farmlands and natural vegetation),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btained during summer, and lowest during winter. Pulses were observed during spring. We conducted in-situ measurements in June 2011 in Milan oasis and employed ground-based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MAX-DOAS) instruments to validate satellite NO2 retrieval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study area soil biogenic NO emission is the dominant source of tropospheric NO2; 2) oases(farmlands) are hotspots of tropospheric NO2, and a higher increase in tropospheric NO2 is found in oases from winter to summer; and 3) enhancement of soil biogenic NO emission due to soil managements is predictable. Given the rapi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ern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Xinjiang, researches on soil biogenic NO emission and increase in tropospheric NOx should be given more impor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 vertical column density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omi soil biogenic NO emission arid area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