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补片联合腹膜前间隙对比网塞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文林 邱玺鹏 +4 位作者 张建民 曹汉彬 邢志亮 王华 冉文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82-48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聚丙烯可记忆OP补片和善释网塞型补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6/2014-12就诊于本院的19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年龄23-75岁,根据补片类型分为OP补片组和善释网塞组各96例,记录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 目的:对比分析聚丙烯可记忆OP补片和善释网塞型补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6/2014-12就诊于本院的19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年龄23-75岁,根据补片类型分为OP补片组和善释网塞组各96例,记录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时复发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P补片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57.32 min±17.39 min vs 75.42 min±15.33 min,P<0.05)和疼痛持续时间(1.34 d±0.56 d vs 1.76 d±0.76 d,P<0.05),降低了术后局部异物感和麻木感的发生率[25(26.04%)vs 9(9.38%),16(16.70%)vs 3(1.04%),P<0.05)],同时两组随访6 mo时复发及术后慢性疼痛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在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OP补片应用于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在一定程度简化了手术操作,同时减低了患者术后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补片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下载PDF
基于位置编码重叠切块嵌入和多尺度通道交互注意力的鱼类图像分类
2
作者 周雯 谌雨章 +1 位作者 温志远 王诗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09-3216,共8页
水下鱼类图像分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传统Vision Transformer(ViT)网络骨干的局限性较大,难以处理局部连续特征,在图像质量较低的鱼类分类中效果表现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编码的重叠切块嵌入(OPE)和多尺度通道交... 水下鱼类图像分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传统Vision Transformer(ViT)网络骨干的局限性较大,难以处理局部连续特征,在图像质量较低的鱼类分类中效果表现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编码的重叠切块嵌入(OPE)和多尺度通道交互注意力(MCIA)的Transformer图像分类网络PIFormer(Positional overlapping and Interactive attention transFormer)。PIFormer采用多层级形式构建,每层以不同次数堆叠,利于提取不同深度的特征。首先,引入深度位置编码重叠切块嵌入(POPE)模块对特征图与边缘信息进行重叠切块,以保留鱼体的局部连续特征,并添加位置信息以排序,帮助PIFormer整合细节特征和构建全局映射;其次,提出MCIA模块并行处理局部与全局特征,并建立鱼体不同部位的长距离依赖关系;最后,由分组多层感知机(GMLP)分组处理高层次特征,以提升网络效率,并实现最终的鱼类分类。为验证PIFormer的有效性,提出自建东湖淡水鱼类数据集,并使用公共数据集Fish4Knowledge与NCFM(Nature Conservancy Fisheries Monitoring)以确保实验公平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各数据集上的Top-1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99%、99.71%和90.45%,与同级深度的ViT、Swin Transformer和PVT(Pyramid Vision Transformer)相比,参数量分别减少了72.62×10^(6)、14.34×10^(6)和11.30×10^(6),浮点运算量(FLOPs)分别节省了14.52×10^(9)、2.02×10^(9)和1.48×10^(9)。可见,PIFormer在较少的计算负荷下,具有较强的鱼类图像分类能力,取得了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图像分类 位置编码 重叠切块嵌入 通道交互注意力 Vision Transform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