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ush-over方法的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王俊伟 白羽 +1 位作者 刘铖聪 马明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2期40-46,共7页
为分析隔震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提高计算效率,本文选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隔震层最大位移为结构性能指标,基于Push-over方法分别建立上部结构和隔震层在均匀加载、倒三角... 为分析隔震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提高计算效率,本文选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隔震层最大位移为结构性能指标,基于Push-over方法分别建立上部结构和隔震层在均匀加载、倒三角加载和抛物线加载3种侧向力模式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与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作为对比,验证Push-over方法结果的可靠度,同时给出结构的震害概率矩阵以及损伤指数期望值,用于评估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ush-over方法在地震易损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大大减少计算量,当PGA≤0.7 g时可以给出与IDA分析相吻合的结果,相对比值介于0.85~1.10,而在PGA较大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所建立的易损性概率最大偏差处于工程容许范围内。在结构的损伤判定方面,该隔震结构符合三水准的抗震性能要求,2种分析方法的评估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PUSH-over方法 增量动力分析法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一种基于KVM OVER IP的通信专业智能化集中运维方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进元 《智慧轨道交通》 2024年第3期85-89,共5页
随着运营线路的增多,郑州地铁已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新阶段,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专业设备众多,更需要通过智能运维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新要求。本文基于车站、控制中心的通信设备的维护现状,通过研究通信专业智能化集... 随着运营线路的增多,郑州地铁已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新阶段,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专业设备众多,更需要通过智能运维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新要求。本文基于车站、控制中心的通信设备的维护现状,通过研究通信专业智能化集中运维方式,优化日常运维场景、故障处理场景、抢险抢修场景下人员分工和生产方式,提出新的基于KVM OVER IP的设备管理架构和运维模式,在不影响现网正常稳定运行、投资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实现地铁通信专业设备的集中化、智能化维护,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同时为下一步建设网管网奠定基石,最终可轻松实现业务、管理2张网运行,结合大数据技术亦可实现地铁通信设备的智能监测、智能分析、智能维护,最大化的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运维 智能维护 KVM over IP 地铁通信 智慧地铁 网络化
下载PDF
Contraception among Women Aged 35 and over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er of Brazzaville
3
作者 Mpia Nuelly Samantha Bialay Potokoué Gauthier Régis Jostin Buambo +4 位作者 Jean Timothée Ekani Max Lévy Emery Eouani Jules César Mokoko Clautaire Itoua Léon HervéIloki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11期1716-1725,共10页
Objective: To study contraception among women aged 35 and over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Brazzaville. Population and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conducted from April 1st 2017 to January 31... Objective: To study contraception among women aged 35 and over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Brazzaville. Population and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conducted from April 1st 2017 to January 31st 2022 in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Brazzaville, including women aged 35 years and over who had received a contraceptive method. The study variables were sociodemographic, reproductive, clinical and contraceptive method related. Results: Two hundred and thirty customer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e., 10.8%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ntraception. They were 38.4 ± 3 years old on average, had secondary education (46.1%), were of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54.3%), lived with a partner (98.7%) and came from an urban area (97.4%). They were multigravida (85.2%), and multiparous (63.9%) with an average of 4 living children. The indications were of two types: convenience (26.2%) and medical (73.8%).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ntraceptives were implants (72.2%) and injectable progestin (20.5%). Conclusion: The indication for contraception for women over 35 years of age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er of Brazzaville is more medical, with the use of long-acting contracep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CEPTION Women Aged 35 and over BRAZZAVILLE
下载PDF
A Likelihood-Based Multiple Change Point Algorithm for Count Data with Allowance for Over-Dispersion
4
作者 Shalyne Nyambura Anthony Waititu +1 位作者 Antony Wanjoya Herbert Imboga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4年第5期518-545,共28页
Count data is almost always over-dispersed where the variance exceeds the mean. Several count data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by researchers but the problem of over-dispersion still remains unresolved, more so in the c... Count data is almost always over-dispersed where the variance exceeds the mean. Several count data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by researchers but the problem of over-dispersion still remains unresolved, more so in the context of change point analysis. This study develops a likelihood-based algorithm that detects and estimates multiple change points in a set of count data assumed to follow the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Discrete change point procedures discussed in literature work well for equi-dispersed data. The new algorithm produces reliable estimates of change points in cases of both equi-dispersed and over-dispersed count data;hence its advantage over other count data change point techniques. The Negative Binomial Multiple Change Point Algorithm was tested using simulated data for different sample sizes and varying positions of chang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were detected and estimated by conducting a likelihood ratio test on several partitions of data obtained through step-wise recursive binary segmentation. Critical values for the likelihood ratio test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to check for significance of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s of the change points. The change point algorithm was found to work best for large datasets, though it also works well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datasets with little to no error in the location of change points. The algorithm correctly detects changes when present and fails to detect changes when change is absent in actual sense. Power analysis of the likelihood ratio test for change was performed through Monte-Carlo simulation in the single change point sett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test power showed that likelihood ratio test is the most powerful when the simulated change points are located mid-way through the sample data as opposed to when changes were located in the periphery. Further, the test is more powerful when the change was located three-quarter-way through the sample data compared to when the change point is closer (quarter-way) to the first ob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DISPERSION Multiple Changepoint Binary Segmentation Likelihood Ratio Test
下载PDF
Low Complexity Digital Pre-Distortion (DPD) for Multi-Band Radio over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s
5
作者 Zijian Cheng Xiupu Zhang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11期241-262,共22页
Nonlinear distortion is one of key limiting factors in radio over fiber (RoF) transmission systems. To suppress the nonlinear distortion, digital pre-distortion (DPD) has been investigated considerably. However, for m... Nonlinear distortion is one of key limiting factors in radio over fiber (RoF) transmission systems. To suppress the nonlinear distortion, digital pre-distortion (DPD) has been investigated considerably. However, for multi-band signals, DPD becomes very complex, which limits the applications.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many simplified DP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is work, a new multidimensional DPD is proposed, in which in-band and out-of-band distortion are separated and the out-of-band distortion is evaluated by sum and differences of all input signals instead of all individual input signals, thus complexity is reduced. An up to 6-band 64-QA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 with each bandwidth of 200 MHz in simulations and a 5-band 20 MHz 64-QAM OFDM signal in experiments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DPD. The validation is illustrated in the means of power spectrum, AM/AM and AM/PM distortion, and 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 of the received signal constellations. The average EVM improvement by simulation for 3-band, 4-band, 5-band and 6-band signals is 19.97 dB, 18.65 dB, 16.64 dB and 15.44 dB,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EVM improvement by experiments for 5-band signals is 8.1 dB. Considering the ten times of bandwidth difference,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agree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mensional Digital Predistortion (DPD) Memorial Polynomial (MP) Power Amplifier (PA) Radio over Fiber Fronthaul Networks 5G
下载PDF
利用Push-over方法评价桥梁的抗震安全性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东升 翟桐 郭明珠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2期47-51,共5页
建立了桥梁破损极限状念的定量准则,对Pusn-over方法涉及的若干技术环节,包括约束钢筋混凝土截面弯矩曲车关系、位移延性系数与曲李延性系数的关系以及评价反应谱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利用Push-over方法评价桥梁抗震安个性的应... 建立了桥梁破损极限状念的定量准则,对Pusn-over方法涉及的若干技术环节,包括约束钢筋混凝土截面弯矩曲车关系、位移延性系数与曲李延性系数的关系以及评价反应谱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利用Push-over方法评价桥梁抗震安个性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 桥梁 抗震 安全性
下载PDF
Push-over分析方法在双柱桥墩抗震性能评价上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欣国 唐光武 郑罡 《公路交通技术》 2005年第3期88-93,155,共7页
介绍了Pushover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于桥梁墩柱抗震性能评价的计算过程,并介绍了一计算实例,说明了Pushover方法在桥梁抗震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 PUSH-over 性能评价 PUSHover方法 应用 双柱桥墩 计算过程 计算实例 桥梁抗震 墩柱
下载PDF
半刚性端板连接多层钢框架的Push-over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元清 张一舟 +2 位作者 施刚 石永久 舒兴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5,共6页
由于缺乏计算理论和方法,大多数半刚性节点按刚性节点进行设计,对结构的静力分析、抗震性能等各方面的设计计算的影响很大.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将半刚性连接节点视为弹簧单元,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一个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多层... 由于缺乏计算理论和方法,大多数半刚性节点按刚性节点进行设计,对结构的静力分析、抗震性能等各方面的设计计算的影响很大.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将半刚性连接节点视为弹簧单元,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一个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多层钢框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了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钢框架结构,相对于理想刚接的情况,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 端板连接 多层钢框架 Push—over分析
下载PDF
IP over CCSDS网关TCP增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亚生 彭华 +1 位作者 谷聚娟 宋春晓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4期85-89,96,共6页
随着空间通信系统的发展,CCSDS建议逐渐成为了空间通信的标准,特别是IP over CCSDS Space Links红皮书提出以后,IP已经成为空间信息系统的标准上层应用。提出了一种天地通信系统CCSDS加速网关的设计实现方法,介绍了基于加速网关的天地... 随着空间通信系统的发展,CCSDS建议逐渐成为了空间通信的标准,特别是IP over CCSDS Space Links红皮书提出以后,IP已经成为空间信息系统的标准上层应用。提出了一种天地通信系统CCSDS加速网关的设计实现方法,介绍了基于加速网关的天地通信网络结构,描述了其关键技术实现,最后对提出的设计实现方法在OPNET中进行了仿真验证。OPNET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大大提高了TCP应用在空间链路上的传输效率,而且在多连接共享带宽时保持了较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over CCSDS TCP 协议欺骗
下载PDF
一种基于UDP的IPv4 over IPv6的隧道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庆伟 杨寿保 孙伟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8-610,624,共4页
从IPv4向IPv6过渡,需要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为实现通过IPv6连接IPv4孤岛,利用IPv6高带宽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UDP协议的处理简单、处理开销小的IPv4overIPv6隧道过渡方案BoIP。描述BoIP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实验床... 从IPv4向IPv6过渡,需要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为实现通过IPv6连接IPv4孤岛,利用IPv6高带宽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UDP协议的处理简单、处理开销小的IPv4overIPv6隧道过渡方案BoIP。描述BoIP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实验床测试结果表明,BoIP可以实现两个IPv4局域网通过IPv6网络透明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层网桥 IPV4 over IPV6隧道 过渡 用户数据报协议
下载PDF
基于路径的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阻塞IP over WDM网络中能耗优化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彬 鲍东晖 +3 位作者 苏恭超 代明军 王晖 林晓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5-720,共6页
针对容量有限的透明IP over WDM网络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径的整数线性规划(ILP)方法来优化网络的能耗。相对基于连接的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光层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组合。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路径的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能够通... 针对容量有限的透明IP over WDM网络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路径的整数线性规划(ILP)方法来优化网络的能耗。相对基于连接的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光层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组合。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路径的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能够通过选择更优的光路组合进一步降低网络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IP over WDM 能耗 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支持双协议栈的IP over DVB-S网关系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军 蒋海 +1 位作者 叶新铭 李忠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113,共3页
IPoverDVB是实现IP数据广播的关键技术,ULE是其最新的封装协议。以卫星网为背景,阐述了IPoverDVB-S转换网关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网关兼容支持IPv4/IPv6双协议、MPE/ULE2种封装方式,给出了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典型应用。对其它数... IPoverDVB是实现IP数据广播的关键技术,ULE是其最新的封装协议。以卫星网为背景,阐述了IPoverDVB-S转换网关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网关兼容支持IPv4/IPv6双协议、MPE/ULE2种封装方式,给出了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典型应用。对其它数据广播网关的设计与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overDVB IPV6 ULE 数据广播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聂建国 秦凯 肖岩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0,共3页
对一个 10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 over分析 ,为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数据。在此基础上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 over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从理论上比较了两种结构的动力特性。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PUSH-over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基础
下载PDF
TCP over ATM的拥塞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飞 许晓鸣 +1 位作者 孙海荣 李乐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63,共8页
指出了TCP/IP在ATM网络中运行遇到的困难,综述了TCP拥塞控制方案与ATM层拥塞控制策略的进展,概述了TCPoverATM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将来的工作方向。
关键词 TCPoverATM 拥塞控制 ATM INTERNET
下载PDF
IPv6 over DVB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茹 王素苹 +2 位作者 魏艳桥 卢慧 王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48-250,共3页
构建IPv6 over DVB体系框架,可以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利用卫星等广播信道实施远程教育。该体系框架包括"支持IPv6的教育资源管理与发布系统"、"IPv6 over DVB传输系统"以及"IPv6 over DVB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示范&... 构建IPv6 over DVB体系框架,可以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利用卫星等广播信道实施远程教育。该体系框架包括"支持IPv6的教育资源管理与发布系统"、"IPv6 over DVB传输系统"以及"IPv6 over DVB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示范"3个部分。实现了将IPv6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链路发布到目前尚无网络覆盖的1000所农牧村中小学。给出了设计方案和部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over DVB技术 IPV6协议 远程教育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Push-over方法在桥梁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克海 李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4,共6页
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是计算结构地震响应较为严格的分析方法,但它存在工作量大、计算复杂等问题。目前土木工程中常采用非线性的静力分析(Push-over分析)来评价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均匀分布、倒三角形分布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是计算结构地震响应较为严格的分析方法,但它存在工作量大、计算复杂等问题。目前土木工程中常采用非线性的静力分析(Push-over分析)来评价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均匀分布、倒三角形分布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适用于刚度大或第一阶振型为主的结构,为了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模态分析的Push-over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桥梁抗震分析中。这种方法需要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尤其是振型贡献率。选出振型贡献率比较高的振型,并以此为基础,依据“侧向荷载分布模式与地震时结构惯性力的分布情况应尽量保持一致”的原则,参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可得到对应各振型的侧向荷载,在对主要振型进行组合后,即可获得进行Push-over分析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本文采用基于模态分析的Push-over方法对一实桥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选取主要振型参与计算与采用全部振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不仅考虑了高阶振型的影响,又消除了其他次要振型的干扰,因此这种方法应用于桥梁抗震性能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方法 模态分析 桥梁抗震分析
下载PDF
IP over CCSDS协议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少宾 张亚生 宋春晓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6期13-19,共7页
当前空间通信的发展趋势是空间通信网与地面通信网融合,建立天地一体化的信息传输系统。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传输系统中IP over CCSDS网关中的协议转换技术开展研究,参考了IP over CCSDS Space Links等相关建议,在Linux内核的网络协议栈... 当前空间通信的发展趋势是空间通信网与地面通信网融合,建立天地一体化的信息传输系统。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传输系统中IP over CCSDS网关中的协议转换技术开展研究,参考了IP over CCSDS Space Links等相关建议,在Linux内核的网络协议栈中实现了IP协议与CCSDS 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相互转换,并通过试验对在CCSDS-AOS空间数据链路之上进行IP传输进行了测试与验证,表明了利用IP over CCSDS网关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传输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工程应用的实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S IP over CCSDS 协议转换 网关
下载PDF
IP over WDM网络中可恢复的路由选择策略与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蕾 赵继军 纪越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研究了IPoverWDM网络中各层备用资源的分配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IPoverWDM网络中可恢复的路由选择策略以及应用于其中的备用路由选择算法 该策略通过层间备用资源共享 ,能够完全利用网络中为恢复光层故障所预留的资源来进行IP层故障恢... 研究了IPoverWDM网络中各层备用资源的分配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IPoverWDM网络中可恢复的路由选择策略以及应用于其中的备用路由选择算法 该策略通过层间备用资源共享 ,能够完全利用网络中为恢复光层故障所预留的资源来进行IP层故障恢复 ,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了性能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over WDM网络 可恢复的路由选择 生存性
下载PDF
基于TCP OVER UDP技术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视频传输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国栋 周宏 毕延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针对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采用传统网络传输协议传输实时数据的局限性,比较分析TCP和UDP协议的传输特点,提出了在UDP协议上传输TCP服务的TCPOVERUDP技术,详细阐述了TCPOVERUDP技术的实现细节,在应用层实现了TCPOVERUDP传输技术,并把TCPOVE... 针对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采用传统网络传输协议传输实时数据的局限性,比较分析TCP和UDP协议的传输特点,提出了在UDP协议上传输TCP服务的TCPOVERUDP技术,详细阐述了TCPOVERUDP技术的实现细节,在应用层实现了TCPOVERUDP传输技术,并把TCPOVERUDP技术应用到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视频传输中。实验结果表明TCP OVER UDP技术在降低视频数据传输丢包率和传输时延两个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遥操作 视频传输 TCP over UDP
下载PDF
基于IP over DWDM的城域网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荣 龚倩 叶培大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1,共5页
文中对基于IPoverDWDM的新型数据网络体系结构———城域光因特网技术进行了探讨 ,主要包括基于IPoverDWDM的IP光因特网技术。
关键词 IP over DWDM 光因特网 城域网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