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ZnO)/m(B_(2)O_(3))质量比对低熔点封接玻璃Bi_(2)O_(3)-B_(2)O_(3)-ZnO结构、性能与润湿性的影响
1
作者 康涛 熊春荣 +4 位作者 符有杰 蔡邦辉 魏曙光 李军葛 姜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1349,共9页
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性能要求,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铋系非晶无铅玻璃粉,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热膨胀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m(ZnO)/m(B_(2)O_(3))... 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性能要求,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针对真空玻璃封接的铋系非晶无铅玻璃粉,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热膨胀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m(ZnO)/m(B_(2)O_(3))质量比对Bi_(2)O_(3)-B_(2)O_(3)-ZnO玻璃的网络结构、特征温度、热膨胀系数和封接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m(ZnO)/m(B_(2)O_(3))质量比可促进锌氧多面体由[ZnO_(4)]向[ZnO_(6)]转变,导致热膨胀系数降低,特征温度升高。当m(Bi_(2)O_(3))∶m(B_(2)O_(3))∶m(ZnO)质量比为80∶7∶13,玻璃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371℃)和膨胀软化温度T_(f)(401℃),热膨胀系数为9.3×10^(-6)℃^(-1),封接温度为450℃,可满足真空玻璃封接对低熔点封接玻璃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no)/m(B_(2)o_(3))质量比 特征温度 Bi_(2)o_(3)-B_(2)o_(3)-Zno玻璃 真空玻璃 封接温度 封接玻璃粉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时空信息集成的O_(3)预测研究
2
作者 王释一 孙一鸣 +5 位作者 吕钰宁 谢栋 顾浩南 施耀 曹晓勇 何奕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5期47-56,共10页
高浓度臭氧会产生很多危害,精准预测臭氧浓度可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预警。基于深度学习和时空信息集成的方法,开发了一种新的集成模型,包括深度学习模块、气象与时空信息耦合预测模块与集成模块,对杭州市滨江站点的臭氧浓度进行了预测。... 高浓度臭氧会产生很多危害,精准预测臭氧浓度可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预警。基于深度学习和时空信息集成的方法,开发了一种新的集成模型,包括深度学习模块、气象与时空信息耦合预测模块与集成模块,对杭州市滨江站点的臭氧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在24 h预测中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9.35μg·m^(-3),显著优于其他模型;该模型在不同程度的臭氧污染条件下均能较好地预测臭氧变化趋势,对于高浓度臭氧的峰值捕捉能力也最为显著;模型在不同季节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在秋季表现最佳;模型的臭氧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预测准确率在24 h内表现最佳,准确率为0.81,其中在前3个h可达0.9以上,可以为臭氧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预测 深度学习 集成学习
下载PDF
Al_(2)O_(3)浓度对柔性摩擦辅助电镀Ni-Co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史晓彤 张伟强 +4 位作者 吕镖 陶绍虎 刘贺 柳泉 郭策安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156-1159,共4页
利用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在炮钢表面制备n-Al_(2)O_(3)/Ni-Co复合镀层,研究镀液中Al_(2)O_(3)浓度对Ni-Co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Al_(2)O_(3)为5 g·L^(-1)时,镀层平均晶粒尺寸最小(9.6 nm),显微硬度最大(573.28 ... 利用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在炮钢表面制备n-Al_(2)O_(3)/Ni-Co复合镀层,研究镀液中Al_(2)O_(3)浓度对Ni-Co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Al_(2)O_(3)为5 g·L^(-1)时,镀层平均晶粒尺寸最小(9.6 nm),显微硬度最大(573.28 HV);腐蚀电化学研究表明,此时镀层自腐蚀电位正移至-0.304 V,自腐蚀电流较小(1.313μA·cm^(-2)),耐腐蚀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浓度 Ni-Co复合镀层 晶粒尺寸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
下载PDF
沉淀剂浓度对喷雾共沉淀法合成Tb_(2)O_(3)纳米粉体的影响
4
作者 唐宇翔 胥涛 +2 位作者 王耀智 敬畏 梅炳初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05,共7页
采用喷雾共沉淀法结合还原气氛处理制备了Tb_(2)O_(3)超细纳米粉体,探究了碳酸氢铵沉淀剂浓度对前驱体物相、粉体微观形貌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淀剂浓度会显著影响纳米粉体的微观形态、均匀性和烧结活性。沉淀剂浓度过低会导... 采用喷雾共沉淀法结合还原气氛处理制备了Tb_(2)O_(3)超细纳米粉体,探究了碳酸氢铵沉淀剂浓度对前驱体物相、粉体微观形貌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淀剂浓度会显著影响纳米粉体的微观形态、均匀性和烧结活性。沉淀剂浓度过低会导致沉淀物晶粒过度生长,造成粉体粒径增大和不均匀性;沉淀剂浓度过高会造成不良的软团聚。最佳沉淀剂浓度为1.5 mol/L,该条件下可获得平均粒径约为52.45 nm的超细Tb_(2)O_(3)均匀粉体,粒径分布范围为30~80 nm。粉体经1400℃的保护气氛烧结和热等静压处理后制得的Tb_(2)O_(3)透明陶瓷在1064 nm波长下Tb_(2)O_(3)透明陶瓷线性透过率为7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_(2)o_(3) 喷雾共沉淀 沉淀剂浓度 纳米粉体 均匀性 气氛烧结
下载PDF
2015—2020年川南地区大气PM_(2.5)和O_(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输送特征
5
作者 郭梦瑶 韩琳 +1 位作者 黄小娟 李博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825,共17页
随着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地面臭氧(O_(3))、细颗粒物(PM_(2.5))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分析了2015—2020年间川南地区(自贡、内江、泸州、宜宾)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污染严重的自贡市为例,研究当地PM_... 随着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地面臭氧(O_(3))、细颗粒物(PM_(2.5))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分析了2015—2020年间川南地区(自贡、内江、泸州、宜宾)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污染严重的自贡市为例,研究当地PM_(2.5)和O_(3)浓度与常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潜在源分析方法,探究污染物区域输送对自贡市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5—2020年,川南地区年均PM_(2.5)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年均O_(3)质量浓度呈略上升趋势。月均PM_(2.5)质量浓度呈“U”型分布,7—8月质量浓度低,12—2月质量浓度高;月均O_(3)质量浓度呈“M”型分布,7、8月出现峰值,4、5月出现次峰值。2)自贡市PM_(2.5)质量浓度与CO、NO_(2)、SO_(2)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O_(3)质量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3)自贡市PM_(2.5)和O_(3)的区域输送主要以局地气团为主,辐射和人为源排放强度影响气流轨迹中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PM_(2.5)和O_(3)的主要潜在源区位于四川盆地和贵州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和o_(3) 时间变化特征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分析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下载PDF
大尺寸优质Cr^(3+)∶BeAl_(2)O_(4)晶体生长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鸿雁 王世武 +5 位作者 聂奕 张行愚 张芳 许辉 李瑞茂 匡永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7-952,共6页
本文采用感应加热提拉法结合上称重自动控径技术,成功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翠绿宝石(Cr^(3+)∶BeAl_(2)O_(4))晶体。晶坯等径圆柱体尺寸达到ϕ70 mm×140 mm,晶坯质量超过2800 g。通过冷光源照射晶坯,发现晶坯中心区域ϕ10~15 mm存... 本文采用感应加热提拉法结合上称重自动控径技术,成功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翠绿宝石(Cr^(3+)∶BeAl_(2)O_(4))晶体。晶坯等径圆柱体尺寸达到ϕ70 mm×140 mm,晶坯质量超过2800 g。通过冷光源照射晶坯,发现晶坯中心区域ϕ10~15 mm存在气泡。采用5 mW绿光激光照射ϕ8 mm×130 mm的翠绿宝石晶体棒,晶体内部无散射颗粒。利用Zygo激光平面干涉仪对晶体棒进行测试,波前畸变为0.3λ@632.8 nm。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翠绿宝石晶体的铬离子掺杂浓度,并计算出轴向浓度梯度为0.5×10^(-4)~1.9×10^(-4)cm^(-1)(摩尔分数)。用Perkin Elmer Lambda-95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翠绿宝石晶体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并计算了吸收系数。这些研究结果为翠绿宝石晶体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绿宝石(Cr^(3+)∶BeAl_(2)o_(4))晶体 提拉法 自动控径技术 波前畸变 浓度梯度 吸收系数
下载PDF
Calculating models of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for structural units or ion couples in RbCl-H_2O binary system and RbCl-RbNO_3-H_2O ternary system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汉杰 杨学民 赵伟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12-1120,共9页
Thermodynamic models of calculating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for structural units or ion couples in RbCl-H2O binary and RbCl-RbNO3-H2O ternary strong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on and... Thermodynamic models of calculating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for structural units or ion couples in RbCl-H2O binary and RbCl-RbNO3-H2O ternary strong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on and molecule coexistence theory at 298.15 K.A transformation coefficient is needed to compare the calculated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ported activity because they a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standard states and concentration uni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calculated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eported activities of the same structural units or ion couples in RbCl-H2O binary and RbCl-RbNO3-H2O ternary strong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change in a very narrow range.The transformed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structural units or ion couples in RbCl-H2O binary system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ported activities. The transformed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RbCl and RbNO3 in RbCl-RbNO3-H2O ternary solution are also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ported activities,aRbCl and 3RbNOa,with different total ionic strengths as 0.01,0.05,0.1,0.5,1.0,1.5,2.0,3.0 and 3.5 mol/kg,respectively.All those results mean the developed thermodynamic model of strong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can reflec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bCl-H2O binary and RbCl-RbNO3-H2O ternary strong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and the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 also strictly follows the mass action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 ACTIVITY ion and molecule coexistence theory RbCl-H2o RbCl-RbNo3-H2o structural unit ion couple
下载PDF
SCS法制备Co_(3)O_(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
8
作者 费轲 阳昌真 +3 位作者 赵梦奇 张亚新 郭皓 廖银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128,共8页
前驱物中氧化剂(硝酸钴)/燃料(柠檬酸)配比对溶液燃烧法制备的Co_(3)O_(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性能的影响极大。随着燃料占比的增多,Co_(3)O_(4)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氧化还原性能逐渐增强。其中当氧化剂/燃料比为1∶2时所得的Co3O(4命名... 前驱物中氧化剂(硝酸钴)/燃料(柠檬酸)配比对溶液燃烧法制备的Co_(3)O_(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性能的影响极大。随着燃料占比的增多,Co_(3)O_(4)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氧化还原性能逐渐增强。其中当氧化剂/燃料比为1∶2时所得的Co3O(4命名为Co1CA2)具有最小的晶体尺寸、较高的比表面积。此外,该催化剂不仅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表面有更丰富的Co^(2+)以及吸附氧物种,并且此时的Co-O键更容易断裂,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氧物种。在低浓度甲烷的催化氧化测试中,Co1CA2表现出了最好的催化活性,其T90值为370℃,相较于直接煅烧硝酸钴得到的Co_(3)O_(4)降低68℃。在经过3次非连续的稳定性测试后,Co1CA2对甲烷的去除率仍旧稳定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剂/燃料配比 溶液燃烧法 Co_(3)o_(4) 催化氧化 低浓度甲烷
下载PDF
铁精粉制备α-Fe_(2)O_(3)纳米粒子及其机理
9
作者 李婷 裴文利 +1 位作者 陈婉晴 佟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采用商业磁铁矿铁精粉(Fe_(3)O_(4)),设计了提纯和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质量分数为99.5%以上、分散性良好的α-Fe_(2)O_(3)纳米粒子,对其提纯、制备工艺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w NaOH对除硅效果影响显著,当w NaOH为39%时,可使原... 采用商业磁铁矿铁精粉(Fe_(3)O_(4)),设计了提纯和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质量分数为99.5%以上、分散性良好的α-Fe_(2)O_(3)纳米粒子,对其提纯、制备工艺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w NaOH对除硅效果影响显著,当w NaOH为39%时,可使原料矿粉中w SiO 2由1.11%降至0.032%,得到较纯铁精粉;随烧结温度的升高,α-Fe_(2)O_(3)颗粒的结晶度、形貌特征及磁性能随之发生变化;当烧结温度为670℃时,α-Fe_(2)O_(3)颗粒综合性能最佳,颗粒结晶度较高、分散性较好,具有亚铁磁性;通过对氢氧化铁沉淀物加热搅拌时间的控制,可有效调控α-Fe_(2)O_(3)的晶粒尺寸;当搅拌时间为60 min时,获得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仅为35.3 nm的α-Fe_(2)O_(3)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_(2)o_(3) 铁精粉 纳米颗粒 晶粒尺寸 分散性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气体传质模拟与结构优化
10
作者 金响 付加利 +2 位作者 吕庆洋 高雪超 顾学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优化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结构用于高通量全硅Deca-Dodecasil 3R(DD3R)分子筛膜的制备,构建基于黏性流和克努森扩散的气体传质模型,并结合实验获得模型所需参数,探讨了操作条件与结构参数对复合载体内气体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优化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结构用于高通量全硅Deca-Dodecasil 3R(DD3R)分子筛膜的制备,构建基于黏性流和克努森扩散的气体传质模型,并结合实验获得模型所需参数,探讨了操作条件与结构参数对复合载体内气体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分气体流率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增加压力或降低温度均会减少克努森扩散对气体渗透的影响;CO_(2)通过复合载体的多层非对称结构时,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TiO_(2)层与海绵层。在DD3R分子筛膜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载体与分子筛膜CO_(2)渗透性之比的等值线图,揭示了TiO_(2)/Al_(2)O_(3)复合载体渗透性与TiO_(2)层、海绵层结构参数(孔径和层厚)间的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 传质模型 数值计算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气象因子、NO_(2)对关中近地面O_(3)浓度的影响
11
作者 金丽娜 杨亦典 杨睿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99-105,共7页
利用关中近地面2013年12月—2021年12月O_(3)、NO_(2)逐时、日、月、年浓度与同期气象要素,分析O_(3)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前体物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关中近地面O_(3)年均浓度、超标天数呈上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O_(3)超标天... 利用关中近地面2013年12月—2021年12月O_(3)、NO_(2)逐时、日、月、年浓度与同期气象要素,分析O_(3)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前体物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关中近地面O_(3)年均浓度、超标天数呈上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O_(3)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50.7%;O_(3)月均浓度为单峰分布,7月达峰值;O_(3)日均浓度也为单峰分布,16时达到峰值。NO_(2)的日变化与O_(3)基本相反,早高峰略有上升,16时出现谷值;春、夏季O_(3)浓度与NO_(2)浓度呈正相关,秋季、冬季呈负相关,且夏、冬季相关性更为显著。气温、日照与O_(3)日均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55%时,O_(3)浓度与相对湿度趋势一致,相对湿度>55%时,二者趋势相反;风速<1.8 m/s时,O_(3)浓度与风速趋势一致,当风速≥1.8 m/s时,二者趋势相反,三面环山向东敞开、常年东北偏北风的地形及气象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当气温介于25~30℃、相对湿度在55%、风速在1.8 m/s左右时,应警惕O_(3)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No_(2)浓度 o_(3)浓度 关中近地面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CeO_2 , Dy_2O_3, CuO and PbO in Yttrium Oxide Reference Material by Isotope Dilution Spark Source Mass Spectrometry
12
作者 马树钦 陈瑾芳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7-51,共5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rare-earth elements cerium, dysprosium and non-rare-earth element copper, lead and the homogeneity examination of these four elements in yttrium oxide reference 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rare-earth elements cerium, dysprosium and non-rare-earth element copper, lead and the homogeneity examination of these four elements in yttrium oxide reference material by isotope dilution spark source mass spectrometry (ID-SSM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eth- od is l0^(-5)~10^(-7%). The precision is better than 6%. The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5%. The interferences of the spectra and the optimum amount of the spike added to the sample are discussed. The choice of the conducting material for the sample electrodes i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e dilution Spark source mass spectrometry Y_2o_3 reference material
下载PDF
Ba_xCe_(0.8)Sm_(0.2)O_(3-α)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桂林 仇立干 +2 位作者 陶为华 周丽 陈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Sm0.2O3-α,Ba0.98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作为比较,亦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用X射线衍射法对它们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分...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Sm0.2O3-α,Ba0.98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作为比较,亦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用X射线衍射法对它们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分别用氢及氧浓差电池方法研究了它们在600~1000℃下的质子和氧离子导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均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随着样品中的Ba2+离子含量的增多,样品的质子迁移数增大。这些样品在氧气氛中均为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样品的Ba2+离子含量对样品的氧离子迁移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BaxCe0.8Sm0.2o3 BACEo3 气体浓差电池 非化学计量性 稀土
下载PDF
Ba_(1.03)Ce_(0.8)Dy_(0.2)O_(3-α)固体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蓉 马桂林 李宝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00-1204,共5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Dy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该样品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分别用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和氢泵(氢的电化学透过)方法研究了它在600~1000℃下的...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Dy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该样品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分别用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和氢泵(氢的电化学透过)方法研究了它在600~1000℃下的质子和氧离子导电特性,并与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8Dy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a1.03Ce0.8Dy0.2O3-α的质子导电性优于BaCe0.8Dy0.2O3-α。Ba1.03Ce0.8Dy0.2O3-α在600~1000℃下氢气氛中的质子迁移数约为1,几乎是一个纯质子导体,而BaCe0.8Dy0.2O3-α在氢气氛中600~800℃下是一个纯质子导体,在高于800℃时是一个质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这两个样品在氧气氛中均是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具有几乎相同的氧离子迁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合成 离子导电性 Ba1.03Ce0.8Dy0.2o3 BaCe0.8Dy0.2o3 铈酸钡 气体浓差电池 非化学计量性 固体 氧化物陶瓷
下载PDF
不同季节天津市PM_(2.5)与O_(3)潜在源区及传输路径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琰玮 王媛 +2 位作者 张增凯 张蓝心 单梅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3-682,共10页
为探究天津市各季节PM_(2.5)与O_(3)污染的非本地源贡献情况,本文以2017—2019年为研究时段,应用HYSPLIT模型,基于MeteoInfo软件对不同季节气流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 为探究天津市各季节PM_(2.5)与O_(3)污染的非本地源贡献情况,本文以2017—2019年为研究时段,应用HYSPLIT模型,基于MeteoInfo软件对不同季节气流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CWT)对天津市PM_(2.5)与O_(3)污染的外来潜在源区以及可能的污染传输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天津市PM_(2.5)和O_(3)污染均较为严重,且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天津市各季节的气流变化明显,春、秋两季以西南方向气流为主,夏季以来自渤海的气流为主,冬季则以西北方向气流为主.②天津市西南方向气流在各季节对应的污染物浓度均较高,春、秋两季西南方向气流携带的ρ(PM_(2.5))和O_(3)浓度8 h滑动平均值〔简称“ρ(O_(3)-8 h)”〕均最高;夏季,西南方向气流携带的ρ(O_(3)-8 h)最高;冬季,西南方向轨迹携带的ρ(PM_(2.5))最高.③西南方向上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山东省西部的菏泽市、聊城市,以及河南省北部的开封市、濮阳市、新乡市均为天津市PM_(2.5)与O_(3)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区.此外,冬季张家口市和唐山市对天津市PM_(2.5)污染的潜在影响也较大.冬季影响天津市PM_(2.5)污染的外来潜在源区情况较为复杂,除西南气流外,其还受西北部与东部气流的影响.研究显示,天津市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需重点关注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城市的潜在输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天津市 潜在源贡献(PSCF) 浓度权重轨迹(CWT)
下载PDF
磁性聚苯乙烯-Fe_(3)O_(4)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双酚A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园 钱志荣 +3 位作者 吴梅 吴建兵 王惠芳 陈祝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62,共4页
建立了磁性聚苯乙烯-Fe_(3)O_(4)(HCP-Fe_(3)O_(4))固相萃取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 S)的检验方法,用于测定水中双酚A(BPA)的含量。水样经HCP-Fe_(3)O_(4)固相萃取,用甲醇洗脱后进样,以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为... 建立了磁性聚苯乙烯-Fe_(3)O_(4)(HCP-Fe_(3)O_(4))固相萃取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 S)的检验方法,用于测定水中双酚A(BPA)的含量。水样经HCP-Fe_(3)O_(4)固相萃取,用甲醇洗脱后进样,以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BPA的质量浓度在1.000~1000μ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 S/N)为0.04μg·L^(-1)。加标回收率为98.4%~99.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苯乙烯-Fe_(3)o_(4)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双酚A
下载PDF
Effect of Al_(2)O_(3)/SiO_(2) mass ratio and CaO content on viscosity and structure of slag for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of spent automotive catalysts
17
作者 Zhe Wang Qi-long Wei +1 位作者 Cheng-bin Shi Zhan-cheng Guo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08-621,共14页
The effect of Al_(2)O_(3)/SiO_(2) mass ratio and CaO content on the visco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O-Al_(2)O_(3)-SiO_(2)-6MgO-1.5ZrO_(2)-1.5CeO_(2) slag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Al... The effect of Al_(2)O_(3)/SiO_(2) mass ratio and CaO content on the visco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O-Al_(2)O_(3)-SiO_(2)-6MgO-1.5ZrO_(2)-1.5CeO_(2) slag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Al_(2)O_(3)/SiO_(2) mass ratio,the viscous flow units within the slag gradually change from Si-O-Si to Al-O-Al and Al-O-Si.Furthermore,the substitution of Al_(2)O_(3) for SiO_(2) lead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i-O bonds towards weaker Al-O bonds,which weaken the bond strength of the aluminosilicate networks,thus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viscosity of slag.The increase in CaO content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depolymerization of the aluminosilicate networks,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viscosity of the slag.The slag with Al_(2)O_(3)/SiO_(2) of 0.7-1.5 and CaO of 30 wt.%shows promise as the reference slag system for the Fe-collection smelting of spent automotive catalysts due to its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osilicate slag Al_(2)o_(3)/Sio_(2)mass ratio Cao content VISCoSITY Slag structure
原文传递
Fe_(3)O_(4)纳米颗粒对玉米秸秆光发酵产氢的影响
18
作者 赵甲 张全国 +3 位作者 张志萍 胡建军 贺超 荆艳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8-444,共7页
以HAU-M1光合菌群作为发酵细菌,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研究Fe_(3)O_(4)纳米颗粒对光发酵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60 nm的Fe_(3)O_(4)纳米颗粒浓度为100 mg/L时,比产氢量达到(46.68±1.00)mL/g VSS,与对照组的(35.07±0.56... 以HAU-M1光合菌群作为发酵细菌,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研究Fe_(3)O_(4)纳米颗粒对光发酵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60 nm的Fe_(3)O_(4)纳米颗粒浓度为100 mg/L时,比产氢量达到(46.68±1.00)mL/g VSS,与对照组的(35.07±0.56)mL/g VSS相比提升(33.11±0.01)%,此时的能量转化率也提高33.10%。产氢动力学分析结果也表明Fe_(3)O_(4)纳米颗粒对反应体系有明显的影响,粒径60 nm的Fe_(3)O_(4)纳米颗粒浓度为100 mg/L时,最大产氢潜能和最大产氢速率分别为46.97 mL/g VSS和1.06 mL/(g VSS·h)。适宜的Fe_(3)O_(4)纳米颗粒的粒径和浓度能显著促进光发酵产氢能力,而浓度过高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粒径 浓度 FE3o4纳米颗粒 光发酵产氢
下载PDF
ZSM-5/γ-Al_(2)O_(3)质量比对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性能影响
19
作者 宋绍彤 吕忠武 +6 位作者 姜增琨 李阳 吴培 张雅琳 张然 陈金洋 鞠雅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29-238,共10页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乌鲁木齐石化醚后C_(5)掺杂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对催化剂异构化/芳构化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的调变可以改变催化剂的酸性质及孔结构性质。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1.0MPa、反应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100、LPG进量4.4g/h的条件下,ZnLa/ZSM-5/γ-Al_(2)O_(3)-1异构化/芳构化产物与反应原料相比,烯烃体积分数降低27.49%、异构烷烃体积分数增加15.87%、芳烃体积分数增加3.97%,辛烷值损失3.38个单位,产品收率高达89.90%,实现了异构化/芳构化大幅降烯烃保辛烷值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γ-Al_(2)o_(3) 质量比 FCC轻汽油 异构化/芳构化
下载PDF
Pt对In_(2)O_(3)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吴黎明 徐进霞 +3 位作者 范志成 梅菲 周远明 刘凌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28-4033,共6页
氧化铟纳米线(In_(2)O_(3)NWs)因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较高的电子迁移率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应用于晶体管、存储器、传感器等而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简单易行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了In_(2)O_(3)纳米线,结合电子束光刻(E... 氧化铟纳米线(In_(2)O_(3)NWs)因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较高的电子迁移率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应用于晶体管、存储器、传感器等而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简单易行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了In_(2)O_(3)纳米线,结合电子束光刻(EBL)成功制备了In_(2)O_(3)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利用溅射系统在In_(2)O_(3) FET上沉积不同厚度的Pt,研究了Pt纳米颗粒对In2O3 FET电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In_(2)O_(3)纳米线的形貌、组成及光学性能;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纳米线的元素化学价态和组成。通过分析沉积Pt前后In_(2)O_(3)纳米线FET的电学性能发现,沉积Pt纳米颗粒后场效应晶体管阈值电压(Vth)有向右偏移的趋势,开关比(Ion/Ioff)有所下降,载流子浓度降低,载流子迁移率增大。晶体管阈值电压(Vth)向右偏移可归因于沉积Pt后金属/半导体接触形成电子转移,此外纳米线的表面缺陷可以充当吸附位点,表面缺陷吸附的氧和水分子将捕获来自纳米线的自由电子,导致表面电子消耗,从而使得载流子浓度降低。研究结果表明,Pt金属纳米颗粒对In_(2)O_(3)纳米线FET的电学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纳米线FET 阈值电压 Pt金属纳米颗粒 载流子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