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research on using acupuncture to treat female adult abdominal obesity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exuberant dampness 被引量:8
1
作者 Jie Wu Qing Li +1 位作者 Lin Chen Dehua T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 puncture at hour-prescriptive points, a method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to treat female adult ab- dominal obesity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exuber- ant dampness. 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 puncture at hour-prescriptive points, a method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to treat female adult ab- dominal obesity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exuber- ant dampness.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adult ab- dominal obesity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exuber- ant damp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 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3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hour-prescriptive points from 9 to 11 AM every day on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points along channels in tim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any time beyond 9 to 11 AM.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treatment group and 78.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reducing body weight, body mass index, waistline, obesity level, and clinical symptoms (P〈0.05). After treatment, t-test was used on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to analyze the ratio of waistline to hipline and hipline. A value of 0.01〈P〈0.05 expressed a weaker outcome and similar curative effect be- tween the two groups in reducing ratio of waistline to hipline and hipline of patients. This value indi- cates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 has no obvious su- periority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curative effect. CONCLUSION: Because it was superior in reducing waistline and body weight of female adult pa- tients suffering from abdominal obesity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exuberant dampness, acu- puncture at hour-prescriptive points, a method of midnight-noon ebb-flow,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obe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ity abdominal dampness stag-nancy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 ACUPUNCTURE mid-night-noon ebb-flow
原文传递
基于脾虚论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
2
作者 赵燕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74-77,共4页
《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虚为百病之源,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阻中焦,膏浊内生,从而导致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 《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虚为百病之源,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阻中焦,膏浊内生,从而导致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痰、湿、浊、瘀为脾失运化的病理产物,加重了病程的进展,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司。此文从脾虚致病理论出发,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提出肥胖型2型糖尿病应从脾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肥胖 2型糖尿病 脾虚 湿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基于虚痰浊瘀论治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
3
作者 李艳 翁思颖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 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亦是加速疾病进展的病理因素,随着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直接或间接损伤机体。基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虚-痰-浊-瘀”的疾病发展过程,提出“补虚健脾化痰”“清热化痰降浊”“化浊祛瘀除湿”等相应对策,为中医药辨治肥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湿 痰瘀互结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平衡火罐对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减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凌娜 周俊丽 +3 位作者 王小俊 杨亚兰 黄运旋 余小江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84-489,共6页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对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减重效果。[方法]将82例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疗法,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对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减重效果。[方法]将82例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疗法,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腰围、臀围、身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和身体意象量表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的腰围、臀围、BMI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观察组的腰围、臀围、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身体意象量表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的身体意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火罐的减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臀围、BMI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对自身身体的满意度,获得较好减重塑形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 平衡火罐 运动饮食 女性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健 胡春平 +1 位作者 陈见纺 严军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代谢与肥胖专病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共175例,其中治疗组95例,对照组80例。治...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代谢与肥胖专病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共175例,其中治疗组95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以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体质量、腰围、BMI、减重结局、中医证候疗效等主要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等次要指标;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随时间的延长,体质量、BMI、腰围明显下降,达到临床减重结局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且治疗组HOMA-IR、HbA1c、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85/95),优于对照组51.25%(4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结论: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可明显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患者依从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痰湿型 防己黄芪汤 穴位埋线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减肥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苏鑫 全婷薇 +2 位作者 曾逸谦 黄氏玄庄 唐红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减肥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自制中药减肥膏涂抹、健康饮食和运动宣教;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减肥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自制中药减肥膏涂抹、健康饮食和运动宣教;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腰围、BMI、TC、TG、LDL-C、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体质量、腰围、TC、TG、HDL-C、LDL-C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BMI、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肥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疗效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型 固本培元 推拿 减肥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四苓散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雪 张力双 +4 位作者 融雪 秦英军 岳伟平 刘秀 赵志刚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四苓散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SO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四苓散加味内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 目的:探讨四苓散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SO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四苓散加味内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肥胖相关指标、脾虚湿阻证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及脾虚湿阻证症状评分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29/31),高于对照组的67.7%(21/31)(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四苓散加味治疗儿童SO脾虚湿阻证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脾虚湿阻证 四苓散 儿童
下载PDF
高蛋白膳食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少聪 秦文君 +1 位作者 张小丽 郝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目的评估高蛋白膳食模式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的78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饮食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9例。饮食组采用高蛋白膳食干预... 目的评估高蛋白膳食模式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的78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饮食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9例。饮食组采用高蛋白膳食干预,联合组在饮食组的基础上加服200 ml轻身汤,持续干预60 d。比较两组减重有效率、平均日摄入能量、平均日摄入蛋白百分比、体重指数(BMI)、体重(BW)、腰围(M62)、体脂肪量(BFM)、内脏脂肪面积(V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中医证候积分(TCMSS)。结果联合组减重有效率高于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日摄入能量、BMI、BW、M62、BFM、VFA、TG、TCH、LDL、UA、TCMSS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日摄入蛋白百分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平均日摄入能量、BMI、M62、BFM、VFA、TG、LDL、TCMSS均低于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W、TCH、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期60 d的高蛋白膳食联合轻身汤治疗能显著减轻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体重,改善其血脂代谢,缓解脾虚湿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脾虚湿阻型 高蛋白膳食 轻身汤
下载PDF
健脾理气降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9
作者 黄谦 袁通立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19-20,24,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降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的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理气降脂汤口服,疗程12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降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的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理气降脂汤口服,疗程12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降脂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可明显改善患者体重、腰围、臀围,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 健脾理气降脂汤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五苓散化裁治疗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疗效观察
10
作者 赵洁 吴秋生 胡剑卓 《山西中医》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五苓散化裁治疗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五苓散化裁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观察五苓散化裁治疗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五苓散化裁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腰围、FP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化裁治疗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肥胖程度,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脾虚湿盛 五苓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脾虚湿盛论治肥胖临证经验
11
作者 吴春琴 倪英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244-1247,共4页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可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增强胰岛素抵抗,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其临床危害性较大,是多种基础疾病的高危因素,故临床上深化对肥胖症病例诊治的探讨与思考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导师...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可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增强胰岛素抵抗,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其临床危害性较大,是多种基础疾病的高危因素,故临床上深化对肥胖症病例诊治的探讨与思考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导师倪英群认为肥胖的基本病机是胃强脾弱,胃纳太过,壅滞脾土,从而生成痰湿,其核心病机多责之于脾满,其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尤其与脾胃紧密联系,究其根本原因,与饮食摄入量和运动频次密切相关。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治法,药对药组,验案举隅等多个维度,详细剖析倪师对于肥胖症的经验和思考,以及对肥胖症临床诊疗思路进行揆度,为肥胖症临床诊治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脾虚湿盛 药对药组 临证经验
下载PDF
运用穴位埋线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12
作者 董如雪 陈秀玲 薛良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9期24-30,共7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疗灸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35例脾虚湿阻型单纯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疗灸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35例脾虚湿阻型单纯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艾灸组、联合组,每组各45例。各组取穴相同,主穴取中脘、带脉、足三里,配穴取天枢、关元、气海、内关、丰隆、三阴交、脾俞、胃俞,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经3个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围、腰臀比)、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的肥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与埋线组、艾灸组比较,联合组的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埋线组86.67%(39/45,P<0.05)及艾灸组68.89%(31/45,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艾灸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肥胖指标、中医证候及血脂指标,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艾灸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
下载PDF
PGA穴位埋线联合代茶饮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晓华 王琪 +2 位作者 廖希希 康子健 张路 《中医康复》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目的:观察PGA线体穴位埋线联合中药代茶饮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GA穴位埋线联合代茶饮治疗,对照1组采用PGA穴位埋线治疗,对照2... 目的:观察PGA线体穴位埋线联合中药代茶饮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GA穴位埋线联合代茶饮治疗,对照1组采用PGA穴位埋线治疗,对照2组采用代茶饮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同时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为76.67%,对照2组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体重、BMI、腰围、TG、TC、HDL-C、LDL-C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P<0.01);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为66.67%,对照2组为76.67%,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A穴位埋线联合代茶饮是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脾虚湿盛 穴位埋线 PGA线体 中药代茶饮
下载PDF
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女性腹型肥胖脾虚湿盛证对糖脂代谢、体重控制的影响
14
作者 刘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女性腹型肥胖脾虚湿盛证对糖脂代谢、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腹型肥胖脾虚湿盛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盲选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女性腹型肥胖脾虚湿盛证对糖脂代谢、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腹型肥胖脾虚湿盛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盲选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手法,对比两组糖脂代谢、体重变化、总有效率、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围、体重、体重指数(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为93.33%,高于对照组62.2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对女性腹型肥胖脾虚湿盛证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手法,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依从性较好及体重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腹型肥胖 脾虚湿盛证 糖脂代谢 体重控制
下载PDF
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虚湿阻型肥胖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吴庆兰 郑春婷 +2 位作者 黄妮妮 许瑜瑜 余榕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虚湿阻型肥胖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干预,观察组予... 目的探讨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虚湿阻型肥胖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干预,观察组予以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肥胖相关指标、总有效率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肥胖、浮肿、肢体困重、疲乏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实施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可进一步减轻其肥胖症状,提升肥胖干预效果,并促进血脂指标改善,且此方案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火罐 穴位贴敷 脾虚湿阻 肥胖 中医护理 体重
下载PDF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
16
作者 孙玲莉 王晓霞 +2 位作者 杨栓柱 李伟伟 尹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研究“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脂肪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增强体重减轻效果,改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归元健脾胃 针刺 脾虚湿阻证 单纯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围绝经期肥胖临床研究
17
作者 钱绿丽 寿滢帅 姚安娜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3期113-11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围绝经期肥胖(PM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PM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围绝经期肥胖(PM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PM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良Kupperman评分、肥胖程度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指数(WH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2组形体肥胖、痰涎壅盛、神疲体倦、头晕、耳鸣或耳聋、性欲减退、喜食肥甘厚味、口干不欲饮、便溏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9项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改良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良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及WH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及WH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治疗脾肾气虚兼痰湿内盛型PMO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减轻肥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围绝经期 痰湿内盛证 脾肾气虚证 针刺 中药督脉熏蒸疗法
下载PDF
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金燕 陈英 吴汶轩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4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探讨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健脾养胃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比较两组体格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健脾养胃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能有效改善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格指标和糖脂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胃膏 穴位埋线 脾虚湿蕴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 体格指标 糖脂代谢水平
下载PDF
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陈思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8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探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龙灸... 目的探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体格状况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体格状况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体格状况,缓解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阻型 单纯性肥胖 火龙灸 穴位埋线 体重 腰围
下载PDF
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范肃 张振宇 +3 位作者 潘珺俊 曹崇艳 魏军 王清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0,93,共4页
目的:明确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案并为其提供较可靠的证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 目的:明确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案并为其提供较可靠的证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针灸拔罐+饮食运动综合干预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饮食运动干预疗法,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以临床有效率、体质指数(BMI)、腰围、体质量下降率、腰围下降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表作为安全性性评价指标,明确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纳入病例60例,脱落3例,最终纳入分析有效病例57例,试验28例,对照组29例,总体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试验组总体疗效较对照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组内比较均呈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组内腰围比较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围差值比较,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体质量下降率组间比较,在疗程1、2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程3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腰围下降率组间比较,在疗程1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程2、3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拔罐综合疗法在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体质量和腰围上疗效明确、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型 针灸 拔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