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utaneous 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brachytherapy using 125I seeds for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A meta-analysis 被引量:4
1
作者 Wei-Yue Chen Chun-Li Kong +11 位作者 Miao-Miao Meng Wei-Qian Chen Li-Yun Zheng Jian-Ting Mao Shi-Ji Fang Li Chen Gao-Feng Shu Yang Yang Qiao-You Weng Min-Jiang Chen Min Xu Jian-Song J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5期10979-10993,共15页
BACKGROUN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is a common pathologic manifestation of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Recently,several clinical trials have explored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intraluminal^(125)I seed... BACKGROUN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is a common pathologic manifestation of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Recently,several clinical trials have explored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intraluminal^(125)I seed-based brachytherapy for MOJ patients,and various outcomes have been reported.AIM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biliary stents with^(125)I seed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al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MOJ.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English-language database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and Web of Science)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studies published prior to June 2020 that compared stents with or without^(125)I seeds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MOJ.The outcomes analyzed included primary outcomes(stent patency and overall survival)and secondary outcomes(complications and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RESULTS Six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four retrospective studies involving 875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e analysis.Of the 875 included patients,404 were treated with^(125)I seed stents,while 471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tents.Unadjusted poole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tents,^(125)I seed stents extended the stent patency time[hazard ratio(HR)=0.36,95%confidence interval(CI)=0.28-0.45,P<0.0001]and overall survival period(HR=0.52,95%CI=0.42–0.64,P<0.00001).Subgroup analyses based on the type of^(125)I seed stent and type of study design showed consistent results.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ccurrence of total complications[odds ratio(OR)=1.12,95%CI=0.75-1.67,P=0.57],hemobilia(OR=1.02,95%CI=0.45-2.3,P=0.96),pancreatitis(OR=1.79,95%CI=0.42-7.53,P=0.43),cholangitis(OR=1.13,95%CI=0.60-2.13,P=0.71),or pain(OR=0.67,95%CI=0.22-2,P=0.47).In addition,there were no reductions in the levels of serum indices,including total bilirubin[mean difference(MD)=10.96,95%CI=-3.56-25.49,P=0.14],direct bilirubin(MD=7.37,95%CI=-9.76-24.5,P=0.4),alanine aminotransferase(MD=7.52,95%CI=-0.71-15.74,P=0.07),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MD=-4.77,95%CI=-19.98-10.44,P=0.54),after treatment.Publication bias was detected regarding the outcome overall survival;however,the conclusions were not changed after the adjustment.CONCLUSION Placement of stents combined with brachytherapy using^(125)I seeds contributes to a longer stent patency and higher overall survival than placement of conventional stents without extra complications or severe liver damage.Thus,it can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MO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BRACHYTHERAPY 125i seed PATENCY Survival META-ANALYSIS
下载PDF
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iodine-125 seed strand implantation in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被引量:14
2
作者 Hui-Wen Wang Xiao-Jing Li +2 位作者 Shi-Jie Li Jun-Rong Lu Dong-Feng H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4期801-811,共11页
BACKGROUN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is mainly caused by cholangiocarcinoma.Only a few patients are indicated for surgical resection,an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is<50%.For patients who are not eligible for su... BACKGROUN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is mainly caused by cholangiocarcinoma.Only a few patients are indicated for surgical resection,an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is<50%.For patients who are not eligible for surgery,biliary stent placement can relieve biliary obstruction and improve live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However,restenosis after biliary stents has a poor prognosis and is a clinical challenge.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iodine-125(125I)seed implantation can prolong stent patency and improve survival.AIM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125I seed strand implantation in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ETHODS We enrolled 67 patients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une 2018 with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and randomized them into a 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125I seed strand treatment(combined)group(n=32)and biliary stent(control)group(n=35).All patients underwen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were tested for biochemical and cancer markers.Twelve patients underwent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before surgery.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or clinical visit.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improvemen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stent patency time,and survival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rognostic risk factors were evaluated.RESULTS Tech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in both groups.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all patients(total bilirubin,direct bilirubin,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patients,the P values were less than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changes in total bilirubin(P=0.147),direct bilirubin(P=0.448),alanine aminotransferase(P=0.120),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0.387)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median stent patency tim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9.0±1.4 mo[95%confidence interval(CI):6.3-11.8 mo],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0±0.3 mo,95%CI:5.5-6.5 mo,P=0.000).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11.0±1.4 mo(95%CI:8.2-13.7 mo),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0±0.3 mo,95%CI:6.4-7.6 mo,P=0.000).Location of obstruction and number of stent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CONCLUSION 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125I seed strand implant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and improves stent patency time and median surviv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iary stent 125i obstructive jaundice malignant tumor Clinical research SURGERY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腔内照射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预后因素分析
4
作者 郁泽宇 余辉 +4 位作者 刁崚峰 尤然 冷斌 徐清宇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62,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疫细胞数差值(ΔX)。采用X-tile软件计算ΔX最优截断值,并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01.0±32.1)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TACE治疗、术前ALT、术前AST、Δ淋巴细胞、ΔCD3+T细胞、ΔCD8+T细胞、Δ自然杀伤细胞(NK)、Δ调节性T细胞(Treg)与OS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Δ淋巴细胞(P=0.007)、ΔTreg(P=0.038)是O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OJ患者Δ淋巴细胞≥0.237或ΔTreg≥0.21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可能获得更长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癌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预后
下载PDF
单纯胆道支架与支架联合^(125) I 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苏鸣 赵辉 +2 位作者 顾潍炜 杨晓虎 贾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单纯胆道支架植入与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随机分为2组(n=31):对照组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实验组行胆道...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单纯胆道支架植入与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随机分为2组(n=31):对照组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实验组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黄疸消退、肿瘤复发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的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患者PTCD术前及支架植入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再次发生胆道梗阻的实验组3例,对照组14例(P>0.05)。实验组术后1~2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相比,胆道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照射在黄疸消退、抑制肿瘤生长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疗效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诸葛英 姚红响 曾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术前做好心理干预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师手术操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处理;术后加强PTCD引...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术前做好心理干预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师手术操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处理;术后加强PTCD引流管管理、辐射防护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成功率100%;比较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基本缓解;并发症计发生胆心反射1例、PTCD引流管移位2例,术后畏寒、发热1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经有效处理后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术中护士密切观察、熟练掌握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早发现、早处理并发症,可让患者安全度过康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恶性梗阻性黄疸 护理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胆管恶性梗阻性黄疸2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伍靖武 谢岳云 +4 位作者 鲍忠平 田秀荣 肖华 贺梅英 王鸿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导向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术后支架置入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运用B超导向PTCD胆道支架植入后,运用超声导向经皮经肝... 目的探讨B超导向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术后支架置入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运用B超导向PTCD胆道支架植入后,运用超声导向经皮经肝按照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进行125Ⅰ粒子植入。结果 26例患者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均一次性完成,引流通畅,无并发症发生;支架开通时间2~13个月;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显著下降(P<0.01),18例显效,8例有效;4个月无局部进展生存率为73.1%,10个月无局部进展生存率为0;生存期2~26个月。结论胆道支架联合经皮经肝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胆管恶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经皮穿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 胆管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临床观察 percutaneous puncture stent biliary tract obstructive jaundice bile duct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超声导向 治疗计划系统 血清总胆红素 生存率 氨基转移酶 Treatment 治疗方法 支架置入
下载PDF
单纯胆道引流、胆道支架植入与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军 李拥军 +3 位作者 张卫华 沈智勇 于洪波 江娟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58-1060,106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胆道引流与胆道支架植入、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3例,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胆道引流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胆道支架植入(10例)、胆道支... 目的探讨单纯胆道引流与胆道支架植入、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3例,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胆道引流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胆道支架植入(10例)、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13例)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AST、ALB、TBIL、DBI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道感染、胆道出血、腹膜炎、引流不畅、胆心反射、胆源性胰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胆道引流与胆道支架植入、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性均较高,但后者对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治疗结局更为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引流 胆道支架 125粒子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刚 陆平 +1 位作者 李波 罗开元 《腹部外科》 2013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15例接受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15例接受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术后2周,TBIL和AL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4周,TBIL和ALP恢复正常者7例。15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半年、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11/15)、40.0%(6/15)及13.3%(2/15)。结论无法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道 支架 ^^(125)粒子
下载PDF
胆管引流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远 郑家平 +3 位作者 俞炎平 杨建民 陈益红 孙京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35-337,341,共4页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疗效。方法:19例MOJ患者先行介入性减黄术,术后4~6周在CT导引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2月评估肿瘤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行胆管内支架植入术3例,单...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疗效。方法:19例MOJ患者先行介入性减黄术,术后4~6周在CT导引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2月评估肿瘤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行胆管内支架植入术3例,单纯性胆管外引流4例,内外引流术12例。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为8~60粒,平均27.1粒。粒子植入术中和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肿瘤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47.4%(9/19)。6,12,18,24,30,36月生存率分别为57.9%(11/19),36.8%(7/19),26.3%(5/19),15.8%(3/19),15.8%(3/19),0%(0/19)。结论:胆管引流联合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恶性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生存率分析 ^125^Ⅰ粒子
下载PDF
模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段胆管弧度的^(125)I粒子条长度和活性对病变末端及中心区域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鹏飞 赵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构建模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段胆管弧度^(125)I粒子条的模型,评估粒子条长度和粒子活度对病变末端及病变中心区域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胆管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8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作水... 目的构建模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段胆管弧度^(125)I粒子条的模型,评估粒子条长度和粒子活度对病变末端及病变中心区域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胆管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8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作水模体,将水模体以DICOM格式导入放射性粒子源植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根据解超越方程计算18例患者的推算弧度,转换为折算弧度,取18例患者折算弧度的平均值85°定义为模型的弧度,18例患者胆管梗阻段长度的平均值45 mm定义为模型病变的长度。在水模体上勾画出弧度为85°、长度为45 mm的粒子条模型,粒子条由10颗粒子组成,即模型1;在粒子条的两端各加1、2、3、4颗粒子,形成模型2、3、4、5。将模型的粒子活度设置为0.5、0.6、0.7、0.8、0.9、1.0 m Ci,观察各个模型下病变末端及病变中心在粒子条向心侧及离心侧的剂量差异。结果在同一模型中,不同粒子活度间比较,病变末端和病变中心的向心侧、离心侧累积剂量均随粒子活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粒子活度下,不同模型间比较,模型5病变末端和病变末端的向心侧、离心侧累积剂量均大于其他四种模型。在同一粒子活度及同一模型下,病变末端离心侧的累积剂量均大于向心侧的累积剂量,病变中心离心侧的累积剂量均小于向心侧的累积剂量。病变末端与病变中心的剂量差异度比较:在向心侧,模型1、2、3、4、5在不同粒子活度下的累积剂量差异度最大分别为74.94%、40.92%、26.74%、20.82%、17.90%,累积剂量的差异度随模型粒子条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离心侧,模型1、2、3、4、5的最大差异度分别为5.20%、-11.38%、-16.71%、-19.34%、-20.68%,累积剂量的差异度随模型粒子条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基于病变长度为45 mm、弧度为85°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病变模型,当支架位于粒子条的向心侧,在病变末端多加粒子,可降低病变末端和中心区域的累积剂量差异;当支架位于粒子条的离心侧,病变长度与粒子条长度相等时,差异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支架 ^^(125)I粒子条 模拟胆管弧度 累积剂量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鹏飞 杨韬 赵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胆管、胆囊、胰腺及壶腹部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科技与影像技术的发展,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术已逐渐应用于MOJ的姑息性治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胆管、胆囊、胰腺及壶腹部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科技与影像技术的发展,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术已逐渐应用于MOJ的姑息性治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可迅速缓解梗阻性黄疸,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肝功能,其^(125)I粒子条的放射性又可以杀伤肿瘤组织及抑制胆管内皮细胞增生,降低肿瘤指标,提高支架通畅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就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MOJ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 ^放射性^(125)I粒子 ^^(125)I粒子条
下载PDF
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 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飞 向盈盈 +4 位作者 车佳音 李红阳 徐文勇 魏凌潇 黄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5-89,共5页
目的对比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进行治疗的所有由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对比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进行治疗的所有由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共51例,其中^(125)I粒子支架植入组(观察组)25例,金属裸支架植入组(对照组)26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期。结果^(125)I粒子支架植入组(观察组)与金属裸支架植入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月肝功能及黄疸程度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加;观察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为(369.20±231.64)d,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310.05 d,对照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为(194.57±118.09)d,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142.52 d,观察组患者支架通畅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为(334.24±193.38)d,中位生存期为385.21 d,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251.23±182.51)d,中位生存期为274.43 d,观察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125)I粒子支架较金属裸支架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支架再狭窄率,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125)Ⅰ粒子支架 金属裸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125)I内照射联合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王忠敏 陈克敏 +3 位作者 金冶宁 贡桔 伍超贤 郑云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与内支架结合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可行性及相关疗效。方法本组16例食管恶性狭窄的患者,临床分级为3~4期,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将125I粒子联合内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狭窄段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6例患者125... 目的探讨125I粒子与内支架结合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可行性及相关疗效。方法本组16例食管恶性狭窄的患者,临床分级为3~4期,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将125I粒子联合内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狭窄段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6例患者125I粒子联合内支架植入均顺利释放,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所有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消除或明显缓解,无明显并发症。结论125I内照射联合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恶性狭窄 ^^125i粒子 内支架 介入性治疗
下载PDF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Ⅰ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先社 韩登科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1期1844-1846,1856,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65例MOJ患者均接受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根据有无梗阻及存活情况将疗效分为有效与无效,对有效与无效患...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65例MOJ患者均接受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根据有无梗阻及存活情况将疗效分为有效与无效,对有效与无效患者的年龄、性别、梗阻部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有无胆道感染、引流方式、实验室指标等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术后近期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5例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黄疸症状与体征逐渐缓解,围手术期无急性肝功能损害、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10个月内再次梗阻的总发生率为23. 1%,有效率为70. 8%,无效率为29. 2%。有效与无效患者在引流方式、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TBIL、肌酐(Cr)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年龄、性别、梗阻部位、血红蛋白(HGB)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术前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11分及Cr≥115μmol/L。结论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是1种治疗MOJ的可行方法,术前加强抗感染、护肝治疗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对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置入 125i粒子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胆道^(125)I粒子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陈瑞文 戚睿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236-2239,共4页
目的研究使用胆道^(125)I粒子条支架和普通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治疗的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粒子组为使用^(125)I粒子条... 目的研究使用胆道^(125)I粒子条支架和普通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治疗的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粒子组为使用^(125)I粒子条支架治疗的15例,普通组为使用普通金属支架治疗15例。根据肝功能及胆道肿瘤标记物等指标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时间评价远期疗效。结果粒子组及普通组均可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粒子组同时可显著降低胆道肿瘤标记物指标。此外,粒子组中位生存时间及平均生存时间[(207.00±41.22)d,(210.19±35.74)d]均长于普通组[(90.00±41.12)d,(81.77±17.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125)I粒子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125)I粒子条支架 普通金属支架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和^(125)I粒子条腔内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红豆 吴军政 +3 位作者 周卫忠 刘圣 周春高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胆道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TACE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接受了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的植入后... 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植入胆道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TACE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接受了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的植入后规律行5次TACE(实验组),另外47例患者仅进行了胆道支架联合和^(125)I粒子条的植入(对照组)。对两组基线资料按照1∶2进行配对后分析两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实际配对完成患者10对,配对后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320 d,生存期中位数为376 d,对照组支架通畅期中位数为162 d,生存期中位数为186 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轻微并发症均得到控制,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金属支架和^(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可以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碘-125粒子条 金属支架 肝动脉灌注化疗 支架通畅时间 生存期
下载PDF
^(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星宇 姚辉华 +3 位作者 司超 卿明 杨帅 徐荣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53,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建库以来到2...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建库以来到2018年3月已公开发表的^(125)I粒子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共1 015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放射组病人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RR=2.06,95%CI:1.62~2.62,P<0.000 1),生存风险低于对照组(HR=0.38,95%CI:0.26~0.57,P<0.000 1);^(125)I放射组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WMD=-6.08,95%CI:-9.05~-3.10,P<0.000 1),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也低于对照组(WMD=-37.72,95%CI:-44.99~-30.45,P<0.000 1);胆道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125)I近距离放射组肿瘤缩小,而对照组肿瘤增大(SMD=-2.77,95%CI:-5.10~0.44,P=0.02);术后1个月2组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06,95%CI:-7.97~1.85,P=0.22);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68~1.35,P=0.80);^(125)I近距离放射组的病人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RR=21.08,95%CI:4.43~100.16,P=0.000 1)。结论与单纯放置支架、胆道引流术相比,^(125)I近距离放射能有效地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胆道通畅时间,并能抑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疼痛等,同时并不增加肝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 ^^125i 支架 胆道引流 恶性梗阻性黄疸 META分析
下载PDF
多学科技术联合^(125)Ⅰ治疗癌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学明 许建辉 +2 位作者 郎建华 田秀荣 董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技术联合125Ⅰ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8例癌性梗阻性黄疸,A组9例,采用经食管逆行胆管引流(ERBD)术后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B组9例,术中植入125Ⅰ后行胆肠吻合术,2个月后观察经两个方案治疗后缓解率... 目的探讨多学科技术联合125Ⅰ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8例癌性梗阻性黄疸,A组9例,采用经食管逆行胆管引流(ERBD)术后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B组9例,术中植入125Ⅰ后行胆肠吻合术,2个月后观察经两个方案治疗后缓解率并复查肝功能。结果A组肿瘤缓解率为44%,B组肿瘤缓解率为56%,两组肿瘤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恢复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技术联合125Ⅰ治疗癌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术中与CT引导下植入对于肿瘤缓解率、肝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CT引导下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胰腺癌 肝功能 ^^125i粒子 术中植入
下载PDF
^(125)I粒子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彭赵宏 张德志 +8 位作者 施万印 赵本胜 熊壮 汪名权 宋文 陶龙香 刘斌 张帅 程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后支架通畅时间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的1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选择性别、年龄、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术后...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后支架通畅时间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的1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选择性别、年龄、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术后是否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125)I粒子支架通畅时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原发肿瘤类型以及术后是否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是影响支架通畅时间的主要因素(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道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是否针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是影响支架通畅时间的独立因素(P<0.001)。结论多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梗阻部位、^(125)I粒子支架类型、是否针对原发肿瘤进一步治疗是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通畅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估该方法治疗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125)I粒子支架 支架通畅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