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时机与后囊混浊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金姬 蔡灵德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50例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观察,平均随访20.7月(8~46月),分组比较术后后囊混浊发生情况:儿童组与成人组发生率分别为77.78%和15.63%,二者有极显著差异。伤后4~14天手术组发生率低于其他时间组,与伤后15天~3... 对50例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观察,平均随访20.7月(8~46月),分组比较术后后囊混浊发生情况:儿童组与成人组发生率分别为77.78%和15.63%,二者有极显著差异。伤后4~14天手术组发生率低于其他时间组,与伤后15天~3月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后囊混浊的发生与病人年龄和手术时期有关。简述了后囊混浊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白内障植入 后囊混浊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术后不同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和分布(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Abolghasem Rastegar Manijah Mahdavi Zahra Hashemia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院内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不同类型PCO的频率和分布。方法:本横断、观察和描述性研究包括200名2003/2007年间提交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男123名,女77名,年龄43~77(平均62.4)岁之间。患者平均随访期为23(16~60)m... 目的:评价院内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不同类型PCO的频率和分布。方法:本横断、观察和描述性研究包括200名2003/2007年间提交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男123名,女77名,年龄43~77(平均62.4)岁之间。患者平均随访期为23(16~60)mo。随访期间通过一份问卷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输入计算机。使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不同类型的后囊膜混浊,包括纤维化(63%),残留上皮细胞增殖(15%)和混合型(22%)。由PCO引起的视力减退发生的平均时间为19.3(3~48)mo。年轻患者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P=0.0001),但PCO的发生率也多些。在老年组,纤维化后囊膜混浊明显多见,而混合型混浊是最不普遍的(P=0.016)。结论: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测定PCO发生的任何特定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类型是纤维化。所有的病例都经历定性和定量的视力减退,其中一些需要YAG激光晶状体囊膜切开术治疗,比较昂贵并有其自身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YAG激光晶状体囊膜切开术
下载PDF
术后囊袋弯曲形成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
3
作者 常平骏 赵云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术后后囊膜混浊(PCO)以及人工晶状体(IOL)位置异常已成为影响患者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将从囊袋弯曲角度阐述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和IOL在囊袋内的稳定性。囊袋弯曲是术后囊袋和IOL锐利边缘贴合形成的屏障...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术后后囊膜混浊(PCO)以及人工晶状体(IOL)位置异常已成为影响患者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将从囊袋弯曲角度阐述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和IOL在囊袋内的稳定性。囊袋弯曲是术后囊袋和IOL锐利边缘贴合形成的屏障结构。完全黏附型囊袋弯曲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迁移,而且提高IOL稳定性(包括轴向位移、偏心、倾斜及旋转等)。现立足于囊袋弯曲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分型,阐述了其预防PCO和维持IOL稳定性的机制,为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供思路及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弯曲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后发性白内障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