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Ocular Regions for Biometrics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被引量:4
1
作者 Rizwan Ali Naqvi Dildar Hussain Woong-Kee Loh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1期715-732,共18页
Multiple ocular region segmen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metrics,liveness detection,healthcare,and gaze estimation.Typically,segmentation techniques focus on a single region of ... Multiple ocular region segmen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metrics,liveness detection,healthcare,and gaze estimation.Typically,segmentation techniques focus on a single region of the eye at a time.Despite the number of obvious advantages,very limited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multiple regions of the eye.Similarly,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multiple eye regions is necessary in challenging scenarios involving blur,ghost effects low resolution,off-angles,and unusual glints.Currently,the available segmentation methods cannot address these constraints.In this paper,to address the 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multiple eye regions in unconstrainted scenarios,a lightweight outer residual encoder-decoder network suitable for various sensor images is proposed.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termine the true boundaries of the eye regions from inferior-quality images using the high-frequency information flow from the outer residual encoder-decoder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alled ORED-Net).Moreover,the proposed ORED-Net model does 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complexity,number of parameters or network depth.The proposed network is considerably lighter than previous state-of-theart models.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and optimal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using SBVPI and UBIRIS.v2 datasets containing images of the eye reg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proposed OREDNet,with the 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score(mIoU)of 89.25 and 85.12 on the challenging SBVPI and UBIRIS.v2 dataset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segmentation ocular regions biometric for healthcare sensors deep learning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Youthful Curve of Ocular Region” in the Research of Asians Aging
2
作者 Cui Jianjie Wu Yue +1 位作者 Jiang Lili Huang Chen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2018年第2期70-74,共5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cular contour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skin structure relevant to fillings of soft tissue and concave-convex bones. With aging, it changed a lot due to the volume loss of soft tissue. In rec...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cular contour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skin structure relevant to fillings of soft tissue and concave-convex bones. With aging, it changed a lot due to the volume loss of soft tissue. In recent studies, the aging process of the Asians whose eyelids flled with more soft tissue had signifcant impacts on the ocular contour. The aim of our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ocular contour of Asian people and establish a curve to describe it. In this stud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ging was not only linke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ferior border of palpebral bag and the midpoint of palpebral fissure, but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angle between palpebral fissure and the facial midline. Therefore, “Youthful Curve of Ocular Reg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measurements based on mentioned two areas. This curve went through the regions of upper and lower eyelid area and palpebral bags area. In addition, by using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analyze this curve was obtain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a crucial supplement to evaluate appearance age of ocular region in Asian people. Moreover, it had great potential in developments of anti-aging effects of eye cosm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uthful curve ocular region AGING
下载PDF
小儿眼部恶性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骥 黄文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眼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儿童眼部恶性肿瘤患者54例,分析其CT影像学改变。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41例,其它肿瘤13例,包括:白血病眼部浸润4例,横纹肌肉瘤3例,淋巴...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眼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儿童眼部恶性肿瘤患者54例,分析其CT影像学改变。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41例,其它肿瘤13例,包括:白血病眼部浸润4例,横纹肌肉瘤3例,淋巴瘤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恶性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肌源性转移瘤各1例。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以眼球内含有钙化的不规则肿块为明确的CT征象;其它肿瘤(如白血病的绿色瘤)多有不规则的生长方式以及周围骨质结构破坏而可以得出恶性肿瘤的诊断,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病理诊断;但是横纹肌肉瘤可因病变范围局限且境界清楚而恶性征象不明显。结论:在CT图像上,累及小儿眼部的大部分恶性肿瘤通常都有影像学的恶性征象,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早期羊膜移植防治严重眼碱烧伤后遗症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妙云 秦程 曾新生 《西部医学》 2006年第6期699-70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羊膜移植防治严重眼部碱烧伤后遗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严重眼部碱烧伤11例14眼,在伤后2周内行羊膜移植的治疗效果。术后对视力、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以及睑球粘连等情况进行2~8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12眼(85.... 目的观察早期羊膜移植防治严重眼部碱烧伤后遗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严重眼部碱烧伤11例14眼,在伤后2周内行羊膜移植的治疗效果。术后对视力、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以及睑球粘连等情况进行2~8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12眼(85.7%)视力脱盲。3眼发生角膜新生血管,无新生血管者占78.0%。随访期内无睑球粘连的病例。结论眼部碱烧伤后尽早行羊膜移植对防止各种烧伤后遗症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碱烧伤 并发症 羊膜移植
下载PDF
四联疗法治疗4种证型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吕燕 窦思东 +3 位作者 陈艳 洪梅婷 柯玫瑰 李春兰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9-1,共3页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4种证型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对4种证型的青少年轻度近视患者812例1561眼采用食疗、耳穴贴压、眼部贴敷、雾视矫治的四联疗法治疗。结果 4种证型远视力和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证型间有差异。结论四联疗...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4种证型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对4种证型的青少年轻度近视患者812例1561眼采用食疗、耳穴贴压、眼部贴敷、雾视矫治的四联疗法治疗。结果 4种证型远视力和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证型间有差异。结论四联疗法对不同中医证型青少年轻度近视有一定疗效,对心阳不足、脾气虚弱、肝血不足组的疗效优于肝肾亏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中医证型 食疗 耳穴贴压 眼部贴敷 雾视
下载PDF
重复新鲜羊膜移植治疗早期重度眼部碱烧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郁梅 迪力夏提 徐琳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重度眼部碱烧伤早期经多次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12例(18只眼)重度眼部碱烧伤患者,伤后采用早期重复羊膜移植术直至上皮缺损和溃疡愈合。术后观察角膜透明度、上皮修复及视力... 目的:观察重度眼部碱烧伤早期经多次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12例(18只眼)重度眼部碱烧伤患者,伤后采用早期重复羊膜移植术直至上皮缺损和溃疡愈合。术后观察角膜透明度、上皮修复及视力等进行观察随访。随访5—8个月,平均6.5个月。结果:18眼术后无排斥反应和激发感染发生,眼表迅速稳定,角膜不同程度恢复透明,1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眼矫正视力恢复到0.02、8眼矫正视力0.02。0.1,5眼矫正视力0.1-0.5,1眼好于眼前数指。结论:早期多次新鲜羊膜移植能有效阻止眼部重度碱烧伤后的炎症、睑球粘连和角膜融解的发展,加快眼表的重建,减轻瘢痕,不失为治疗严重的眼部碱烧伤的一种简单可行、实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眼部碱烧伤 眼表组织构建
下载PDF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微环境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小东 宋艳 丁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微环境的变化。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2型糖尿病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30例40眼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无糖尿病维吾尔族患者38例4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微环境的变化。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2型糖尿病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30例40眼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无糖尿病维吾尔族患者38例4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7、30、90、180d,观察患者干眼症状、角膜上皮荧光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眼症状评分的比较,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80d与术前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FL、BUT和SⅠt在不同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术后1、7、30d,两组与术前相比较,FL增加、BUT缩短、SⅠt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两组与术前相比较,试验组FL增加、BUT缩短、SⅠt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L、BUT、SⅠt分泌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0d,两组与术前相比较,FL、BUT、SⅠt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易患干眼。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泪膜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后期有逐步恢复趋势,但较其它地区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与新疆地区风沙大等多种因素有关,是否与种族有一定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该积极采取各种预防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眼表 糖尿病
下载PDF
儿童眼部良性肿瘤的临床CT诊断
8
作者 张骥 李婷婷 +1 位作者 黄文虎 缪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眼部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证实的儿童眼部良性肿瘤37例,分析其CT影像学改变。其中脉络膜骨瘤4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毛细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13例,...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眼部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证实的儿童眼部良性肿瘤37例,分析其CT影像学改变。其中脉络膜骨瘤4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毛细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13例,淋巴血管瘤4例;神经纤维瘤4例,视神经胶质瘤3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肌上皮瘤1例。结果:大部分(35/37)儿童眼部良性肿瘤CT诊断较为明确;少数罕见肿瘤(2/37)不具有特有的临床及影像征象而难以术前诊断,如肌纤维母细胞瘤和肌上皮瘤。结论:累及儿童眼部的大部分良性肿瘤通常都有相对明确的影像征象,结合临床资料,CT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良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血流显像对眼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玉格 高沁怡 +1 位作者 王霜 赵用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为了评价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时即时疗效,本工作以99Tcm-ECD为显象剂对脑梗塞组10人先后两次进行SPECT脑血流显像,利用图像减影技术及局部感兴趣区半定量分析法观察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改善率。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静息状态下... 为了评价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时即时疗效,本工作以99Tcm-ECD为显象剂对脑梗塞组10人先后两次进行SPECT脑血流显像,利用图像减影技术及局部感兴趣区半定量分析法观察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改善率。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静息状态下有18处脑血流分布低下,针灸治疗后,16处病灶脑血流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改善。额叶和小脑病灶对眼针的反应性较高,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5.15%和53.06%;基底节和颞叶对眼针的反应性相对稍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1.79%和36.67%。以上结果提示,一日法99Tcm-ECD SPECT脑血流显像对评价眼针治疗脑梗塞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ECD sPECT 局部脑血流量 脑梗塞 眼针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PCNA和AgNORs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10
作者 魏锐利 蔡季平 +3 位作者 叶挺军 朱煌 奚寿增 周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PC10和AgNORs技术对34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4例,不典型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的石...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PC10和AgNORs技术对34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4例,不典型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的石蜡切片进行检测。结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与后二者PCNA及AgNORs计数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CNAP<O.001AgNORsP<O.01及P<O.001),不典型增生与恶性淋巴瘤之间PCNA计数相差非常显著(P<0.01),AgNORS颗粒数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AgNoRS与PCNA计数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结论二种技术对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组织学分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眼附属器 淋巴组织增生 PCNA AGNOR染色
下载PDF
非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眼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戎晗 顾珊珊 +2 位作者 张国伟 康丽华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5,共6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联。MicroRNA是一类长为18~25 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们通过与靶mRNA的3’UTR区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过去大量遗传关联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眼部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联。MicroRNA是一类长为18~25 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们通过与靶mRNA的3’UTR区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过去大量遗传关联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眼部疾病的易感性相关,但是很少涉及到一些基因非编码区如3’端非翻译区miRNA靶结合位点的遗传关联研究。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编码区 小分子RNA 眼部疾病
下载PDF
大理地区学龄前儿童眼外伤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丽云 莫逆 +2 位作者 贾云琴 刘敏 蒲世雪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眼外伤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27例学龄前儿童眼外伤发生的年龄、性别、事故地点、事故原因、受伤性质、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男童多于女童,受伤地点家...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眼外伤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27例学龄前儿童眼外伤发生的年龄、性别、事故地点、事故原因、受伤性质、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男童多于女童,受伤地点家中多见,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5岁起达到发病高峰,预后与受伤评分有关。结论:加强儿童眼外伤的预防宣传,可降低儿童眼外伤发生的风险,以有效减少和控制低视力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眼外伤 大理地区
下载PDF
眼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PCNA和AgNORs的观察
13
作者 魏锐利 叶挺军 +2 位作者 蔡季平 朱煌 奚寿增 《眼科学报》 1998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眼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PC1O和AgNORs技术,对34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4例,不典型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的石腊切片进行... 目的:探讨眼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PC1O和AgNORs技术,对34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4例,不典型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的石腊切片进行检测。结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与后二者PCNA及AgNORs计数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CNA P<0.001,AgNORs P<0.01及P<0.001),不典型增生与恶性淋巴瘤之间PCNA计数相差非常显著(P<0.01),AgNORs颗粒数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AgNORs与PCNA计数有良好的相关关系(0.8693)。结论:两种技术对眼部淋巴增生病组织学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眼科学报1998;14:6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淋巴组织增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区
下载PDF
川芎嗪丹参交替离子导入治疗眼底出血后期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荣荣 沈爱祥 《山西中医》 2009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交替使用眼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眼底出血后期病证的疗效。方法:采用DY-LDY3型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局部使用川芎嗪、丹参药物交替离子导入法,对门诊眼底出血病变处于气滞血瘀证型患者43例(58眼)治疗,...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交替使用眼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眼底出血后期病证的疗效。方法:采用DY-LDY3型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局部使用川芎嗪、丹参药物交替离子导入法,对门诊眼底出血病变处于气滞血瘀证型患者43例(58眼)治疗,与单纯使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法的对照组40例(54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9眼(32.80%);有效34眼(58.62%),无效6例(10.34%),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显效11眼(20.37%);有效26眼(48.15%),无效17例(31.48%),总有效率68.52%;治疗时间:治疗组平均5.4天,对照组平均7.6天。结论:川芎嗪、丹参交替电离子导入,可显著增强视网膜血管对眼底瘀血的吸收与代谢,缩短眼底视功能恢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出血后期 川芎嗪 丹参 眼部直流电离子导入 视网膜瘀血吸收
下载PDF
儿童眼部蜂窝织炎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宋艳霞 苏鸣 +1 位作者 杨晓格 冯悦悦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41-1543,154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眼部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眼部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致病途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0 d^8岁,3岁... 目的探讨儿童眼部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眼部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致病途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0 d^8岁,3岁以下年龄组患儿多见;第2和第4季度为高发季节。致病途径以周围组织炎症蔓延最多见,其他包括血行感染3例、眼部外伤1例并发感染,另外4例(8%)患者无明确外伤史或其他部位感染史。11例患儿进行了脓肿切开引流并行脓液细菌培养,其中9例细菌培养为阳性。致病菌有3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7例,其中MRSA有3例),肺炎链球菌1例、奴卡氏菌1例。治疗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静点,局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点眼。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经治疗后明显下降且基本正常。住院天数平均(8±3)d,除1例因并发脑膜炎转入重症科继续治疗外,其余患儿均治愈。结论儿童眼部蜂窝织炎的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第2和第4季度为高发季节,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病因。本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抗生素应覆盖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并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必要时实行手术切开引流以加快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蜂窝织炎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眼部淋巴增生病AgNORs的定量及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霞玉 魏锐利 +1 位作者 奚寿增 楼月芳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用银染色技术对眼部淋巴增生病34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4例,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进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观察。结果发现良性淋...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用银染色技术对眼部淋巴增生病34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4例,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9例,恶性淋巴瘤11例)进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观察。结果发现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与后二者AgNORS颗粒数量间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P<0.001),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与恶性淋巴瘤之间AgNORs颗粒数量相差不显著。结论二种技术对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组织学分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淋巴增生病 核仁组成区 免疫表型
下载PDF
针药联合参麦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熙耀 万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2...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扩管、溶栓、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循经取穴施针,辨证开药煎服,并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15 d后统计耳鸣和眩晕症状消失平均时间(d),听力阈值、耳鸣、眩晕的愈显率和有效率,TCD监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rCBF)、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引出率及其相关参数P1和N1潜伏期、P1和N1振幅、P1-N1波间期,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5 d治疗,观察组oVEMP引出率、P1和N1振幅和CBF明显提高,P1和N1潜伏期、症状消失平均时间缩短、听力阈值降低,耳鸣、眩晕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参麦注射液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产生协同治疗作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参麦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听力阈值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局部脑血流 中西医结合 愈显率 有效率
下载PDF
三种降眼压药物对眼部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家良 毛进 睢瑞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5-430,共6页
目的 观察 3种常用的降眼压药物连续滴用 1周后对眼部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 32例 ,分为 3组 ,分别滴用 0 5 %左旋丁萘酮心安、0 5 %噻吗心安及 0 1%地匹福林 1周 ,均为每日 2次。将患者滴药前、... 目的 观察 3种常用的降眼压药物连续滴用 1周后对眼部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 32例 ,分为 3组 ,分别滴用 0 5 %左旋丁萘酮心安、0 5 %噻吗心安及 0 1%地匹福林 1周 ,均为每日 2次。将患者滴药前、后 1周在激光扫描眼底镜下拍摄的荧光素、吲哚青绿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造影录像带作为分析资料 ,利用计算机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和相应测量软件 ,以单盲法测量 3组患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正式测量前 ,进行同一测量者及不同测量者间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检验。结果 在同一测量者及不同测量者间 ,所测的各项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重复性良好。 3种常用降眼压药物均能明显地降低眼压 ,其中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可同时明显降低血压 ,减缓脉搏。 0 5 %噻吗心安和 0 5 %左旋丁萘酮心安降低脉络膜分区荧光充盈速率 ,延长脉络膜分区荧光充盈时间 ,其中 0 5 %噻吗心安的作用显著。噻吗心安可能对视乳头血循环及视网膜血循环产生不利影响。 0 1%地匹福林仅对视网膜动脉产生轻度收缩作用 ,未对其余眼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影响。结论 计算机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定量了解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动力学状况。噻吗心安可能对视乳头血循环及视网膜循环产生不利影响。对明显具有缺血因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局部血流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鲁西南地区眼外伤原因伤情和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传宝 张传坤 +2 位作者 许庆文 丁凤奎 单保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总结鲁西南地区眼外伤的构成,为眼外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鲁西南地区3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眼外伤的受伤原因、伤情和治疗结果等。结果病例记载完整的眼外伤1936例,占住院总人数17169... 目的总结鲁西南地区眼外伤的构成,为眼外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鲁西南地区3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眼外伤的受伤原因、伤情和治疗结果等。结果病例记载完整的眼外伤1936例,占住院总人数17169的11.27%。其中男1602例(82.75%),女334例。双眼伤67例(3.46%)。平均年龄(25.3±7.4)岁。按受伤原因分析:①拳击伤421例(21.75%);②车祸伤393例(20.30%);③化学伤235例(12.14%)。按伤情分析:①眼睑复杂裂伤151眼(7.54%),合并泪小管断离的102眼;②角巩膜穿孔伤835眼(41.69%),合并葡萄膜嵌顿211眼;⑧前房积血481眼(24.01%);④合并虹膜根部断离87眼。按出院时视力(矫正)分析:①视力较伤前无变化220眼(11.33%);②视力较伤前下降1—3行403眼(20.82%);③视力较伤前下降4~6行554眼(28.61%);④视力下降6行以上759眼(39.24%)。结论住院眼外伤以角巩膜穿孔伤、前房积血和化学伤为主,视力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南地区 眼外伤
原文传递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45例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分析
20
作者 覃政活 朱林平 黄雪雁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3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对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 目的对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对45例患者实施治疗,B超检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改变情况,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的时间的治疗以后,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眼部的眼动脉收缩期的平均血流速度、眼动脉舒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的平均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提高,其中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其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存在供血不足的问题,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的治疗方法来扩张眼部血管、增加眼部血流量,对于改善TNT白内障患者眼部的血流动力、促进其视力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治疗 眼部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