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CloudSat Cloud Liquid Water Paths in Arctic Summer Using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Shuang Georg Heygster ZHANG Sup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0年第4期333-342,共10页
Arctic cloud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regional radiation balance, temperature, melting of sea ice, and freezing of sea water.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reliabie observations of Arctic ... Arctic cloud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regional radiation balance, temperature, melting of sea ice, and freezing of sea water.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reliabie observations of Arctic clouds. The CloudSat satellite launched in 2006 with a 94GHz Cloud Profiling Radar (CPR) may contribute to close this gap. Here we compare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the cloud liquid water path (LWP) retrieved from CloudSat observations and from microwave radiometer (MWR) data taken during the ASCOS (Arctic Summer Cloud Ocean Study) cruise of the research vessel Oden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2008. Over the 45 days of the ASCOS cruise, collocations closer than 3 h and 100 km were found in only 9 d, and collocations closer than 1 h and 30 km in only 2 d. The poor correlations in the scatter plots of the two LWP retrieval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patchiness of the cloud cover in these two days (August 5th and September 7th), as confirmed by coincident 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 ter) images. The averages of Oden-observed LWP values are systematically higher (40-70 g m-2)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loudSat observations (0-50 g m2). These are cases of generally low LWP with presumably small droplets, and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little sensitivity of the CPR to small droplets or by the surface clu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SAT liquid water path ARCTIC microwave radiometer COLLOCATION oden
下载PDF
“英国”奥登还是“美国”奥登?——对艺术的个人自由与公共责任的辨证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秀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0期74-79,共6页
奥登移民美国一事曾激起英国文坛的非议,当年的批评者认为他没有担当好诗人的公共责任。但艺术并非是社会状况的简单呼应,奥登对个人艺术自由的坚持,源于他对"艺术无用性"的认识,源于他以"真实"为标准的艺术价值观... 奥登移民美国一事曾激起英国文坛的非议,当年的批评者认为他没有担当好诗人的公共责任。但艺术并非是社会状况的简单呼应,奥登对个人艺术自由的坚持,源于他对"艺术无用性"的认识,源于他以"真实"为标准的艺术价值观,他认为写作本身便具有社会政治性。因此,其写作的私人化倾向,不是对诗人责任的抛弃,而是体现公共责任的迂回方式,因为对他本人而言,写作的私人化更有效地达到了艺术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登 个人自由 公共责任 私人化 真实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交河故城 被引量:4
3
作者 古丽努尔.汉木都 《吐鲁番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17-122,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外国探险家来到吐鲁番考察盗掘,其中就有俄国的奥登堡。根据其考察报告中关于交河故城遗址的发掘记录及所存照片,与现今遗址遗存进行比对,可以得知交河故城在近百年间部分建筑物本体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当时考察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外国探险家来到吐鲁番考察盗掘,其中就有俄国的奥登堡。根据其考察报告中关于交河故城遗址的发掘记录及所存照片,与现今遗址遗存进行比对,可以得知交河故城在近百年间部分建筑物本体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当时考察报告中留存的遗址信息探察目前已消失或接近消失的文物遗址。通过对考察报告及照片中记录的当时的遗址信息进行比对查找,对研究交河故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河故城 奥登堡 塔林 雅尔湖石窟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高昌故城 被引量:1
4
作者 古丽努尔·汉木都 《吐鲁番学研究》 2019年第1期34-39,I0006,154,共8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外国探险家来到吐鲁番考察盗掘,其中就有俄国的奥登堡。根据其考察报告中高昌故城遗址的发掘记录及所存照片,与现今遗址进行比对,可以得知高昌故城在近百年间部分建筑物本来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当时考察报告中留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外国探险家来到吐鲁番考察盗掘,其中就有俄国的奥登堡。根据其考察报告中高昌故城遗址的发掘记录及所存照片,与现今遗址进行比对,可以得知高昌故城在近百年间部分建筑物本来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当时考察报告中留存的遗址信息探察目前已消失或接近消失的文物遗址。通过对考察报告及照片中记录的当时的遗址信息进行比对查找,对研究高昌故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故城 奥登堡 塔林 东南小佛寺 纪念柱
下载PDF
论朱维基译奥登的《在战时》
5
作者 周锋 徐建华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77-85,共9页
奥登的二十七首十四行组诗《在战时》,是其与衣修伍德合著的《战地行纪》里面用韵文写的一部分,是诗人在中国抗战见闻的实录,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启示录,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最伟大的英语诗篇之一。卞之琳、穆旦等是学界熟知的... 奥登的二十七首十四行组诗《在战时》,是其与衣修伍德合著的《战地行纪》里面用韵文写的一部分,是诗人在中国抗战见闻的实录,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启示录,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最伟大的英语诗篇之一。卞之琳、穆旦等是学界熟知的翻译过奥登《在战时》的诗人,而最早的中文全译本、诗人和翻译家朱维基翻译的《在战时》(1941)则鲜为人知。文章对包括朱译本在内的《在战时》译本、译作进行文献学考察,同时对朱译本的诗学视域以及译诗本身进行学理分析,认为朱维基在对这一组十四行诗尤其是对组诗的前一部分所展现的人类的"善变""选择"、人类线性发展的历史意识等内容的把握以及部分诗作的翻译上,其思想准备和学术准备明显不足,但从整体看,朱维基的译本情感真挚,内容基本可信,部分传达了原诗的固有内核,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特定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翻译、接受奥登的内在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维基 奥登 《在战时》 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