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
1
作者
高明士(Kao Ming-shih)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唐律乃至唐令条文中,常见到「理」,就立法意旨而言,泛言其义者多。从唐律看来,「理」实是律、令(含格、式)之外第三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断罪依据,使犯人无所逃於天地之间。其义基本上仍须由先秦典籍,尤其儒家经典去理解,间参唐以...
唐律乃至唐令条文中,常见到「理」,就立法意旨而言,泛言其义者多。从唐律看来,「理」实是律、令(含格、式)之外第三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断罪依据,使犯人无所逃於天地之间。其义基本上仍须由先秦典籍,尤其儒家经典去理解,间参唐以前诸儒立论,因为这是当时人的基本教养与共识。浅见以为唐律中的「理」,广义指道理,狭义为义理。唐律本於礼,此处之礼,析而言之,具有三义:礼之仪、礼之制、礼之义;唐律中的理,大多指礼之义而言,尤其是礼所规范人际关系的义理社会价值。理不可为而为者即有罪,以此法意断罪,影响至明清律,是传统法制一大特质。但因「理」为抽象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免受到後人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
義理
不應得為
法例
中華法系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
1
作者
高明士(Kao Ming-shih)
出处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文摘
唐律乃至唐令条文中,常见到「理」,就立法意旨而言,泛言其义者多。从唐律看来,「理」实是律、令(含格、式)之外第三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断罪依据,使犯人无所逃於天地之间。其义基本上仍须由先秦典籍,尤其儒家经典去理解,间参唐以前诸儒立论,因为这是当时人的基本教养与共识。浅见以为唐律中的「理」,广义指道理,狭义为义理。唐律本於礼,此处之礼,析而言之,具有三义:礼之仪、礼之制、礼之义;唐律中的理,大多指礼之义而言,尤其是礼所规范人际关系的义理社会价值。理不可为而为者即有罪,以此法意断罪,影响至明清律,是传统法制一大特质。但因「理」为抽象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免受到後人诟病。
关键词
理
義理
不應得為
法例
中華法系
Keywords
reason
righteousness
offenses concerning forbidden acts in thetang code
precedent
Ch
in
ese legal systems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
高明士(Kao Ming-shih)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2011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