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对校法校勘记探析
1
作者 潘锋 李楠 +1 位作者 李文飞 曾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7-261,共5页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取舍的标准有待研究;宋校本部分校勘记与新雕本内容相合,推测宋臣校书时参考了该版本;宋臣整理该书时未确定具体的底本与校本,而是汇集多种唐写本,参考唐及唐以前多部医籍重编而成。结合校正医书局以文士儒臣主导校书工作的特殊性,认为宋校本成书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文本内容的不确定性值得重视;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宋校本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其版本特点、有效利用其文献资料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北宋校正医书局 宋校本 对校法 校勘记 异文
下载PDF
《金匮要略》成书新考——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
2
作者 包伯航 刘辰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一部以张仲景著述为主体,经宋以前历代整理者增、删、校、改,成书于唐以后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校订而来的,初刊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其成书年代为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王洙 北宋校正医书局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改《千金要方》药名探析
3
作者 刘苏槿 李文飞 曾凤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4期365-372,共8页
以《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版本异文为材料,对《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所涉药名进行对勘分析,发现宋臣整理该书时注重考辨名实、区分药用部位、对药名进行补充并通改,使该版本的药物分类趋于细化,体现了宋代本草学的发展水平,强... 以《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版本异文为材料,对《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所涉药名进行对勘分析,发现宋臣整理该书时注重考辨名实、区分药用部位、对药名进行补充并通改,使该版本的药物分类趋于细化,体现了宋代本草学的发展水平,强化了该书的临床实用性。但宋臣校改本存在理校径改、所据文献不明,与宋代本草学认识存在相违之处,由此提出通行本宋校《千金要方》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值得高度重视,切忌盲信盲从。以此研究为切入点,可深入探讨宋臣校改中医古籍的思想理念及指导原则,以便为宋校医书的当代应用以及传世本草文献的校勘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要方》 北宋校正医书局 校改 药名 古籍版本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校勘考述 被引量:5
4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书11部。其中,张仲景著作被整理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金匮要略方》3部,且...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书11部。其中,张仲景著作被整理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金匮要略方》3部,且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应用。本文拟从校勘过程、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等3方面就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的校勘情况进行考述。研究结论认为:张仲景著作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最初的校正计划;由孙奇担任张仲景著作的主校并撰写序言,林亿等在最后详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张仲景著作的校勘过程先后用时约9年;宋臣在校勘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校勘四法,并从注音、释义、避重、疑非、示阙或未见等5方面进行了详细校勘;在对张仲景著作的校正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北宋校正医书官丰富的医理知识、高超的校勘水平和谨慎的校勘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张仲景 校勘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官孙奇、孙兆考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205-208,共4页
孙奇、孙兆兄弟二人为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成员,但史书中关于其生平事迹的记载较少且零散,目前亦鲜有人研究。通过发掘史料,该文对孙氏兄弟的生平及校书经历加以考述。研究结论认为:孙氏兄弟为河南卫州人,后客居河阳,二人约生于真宗大... 孙奇、孙兆兄弟二人为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成员,但史书中关于其生平事迹的记载较少且零散,目前亦鲜有人研究。通过发掘史料,该文对孙氏兄弟的生平及校书经历加以考述。研究结论认为:孙氏兄弟为河南卫州人,后客居河阳,二人约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前后。孙奇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致仕,卒年不详,累官至朝散大夫,12年间参校医书9部,因校书而名垂史册;孙兆最晚卒于元丰八年(1085年),累官至将仕郎、殿中丞,16年中参校医书2部,以医术而流芳百世。孙氏兄弟在医籍校正方面,功绩显著,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籍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孙奇 孙兆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方法新考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964-967,共4页
以《千金要方》版本异文为例,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深入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的方法,发现宋人没有保存《千金要方》原始面貌的意图,而是以实用性为出发点,重定该书的篇章结构、调整内容的编排顺序,在增强《千金要方》临床方... 以《千金要方》版本异文为例,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深入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的方法,发现宋人没有保存《千金要方》原始面貌的意图,而是以实用性为出发点,重定该书的篇章结构、调整内容的编排顺序,在增强《千金要方》临床方书实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书中医学术框架的完整性与严谨性。提示:对重要医学问题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宋人校书对文献内容特别是对学科内涵所产生的影响;对关乎中医学理、法、方、药核心要素的考证,应避免局限于某一文本,而是应建立在对相关材料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有必要系统考察宋以前医书的基本构成,深入研究宋人的校书方式、所改内容的中医理论依据及其对中医学术产生的影响,辨别正误,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提供可靠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整理 中医古籍 方法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脉经》校勘考释
7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师建平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1期3-5,19,共4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脉经》并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最初校正8部医籍之计划,该书于神宗...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脉经》并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最初校正8部医籍之计划,该书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由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讫,成为宋之后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下文将从校勘过程、方法和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脉经 校勘 考释
下载PDF
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将枳壳改作枳实的文献考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家萱 李文飞 +1 位作者 孟庆鸿 曾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75-578,共4页
《千金要方》三种代表性版本中对枳实、枳壳的记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早期两种唐代传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真本千金方》中记载的为枳实、枳壳并存,而后来的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仅见枳实,给当今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扰。在对... 《千金要方》三种代表性版本中对枳实、枳壳的记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早期两种唐代传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真本千金方》中记载的为枳实、枳壳并存,而后来的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仅见枳实,给当今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扰。在对勘版本异文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历史背景,提出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在林亿主导下,或出于个人臆见将全书中的枳壳统一改作枳实,有违原书原貌,与宋代本草学的观点相悖。由于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经由儒臣整理刊行,其文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现今使用该版本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关乎中医学理、法、方、药核心要素的文献资料,需要进行考证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枳实 枳壳 北宋校正医书局 林亿
下载PDF
《金匮要略》等五书中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文献考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林 曾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70-373,共4页
通过对枳实薤白桂枝汤在宋校《金匮要略》《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文献记载的对校研究,参考《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医心方》相关内容,发现该方在汉唐五部医书中主要有两个版本:“薤白半斤”“水五升”煎煮时间短、服用量小的枳实... 通过对枳实薤白桂枝汤在宋校《金匮要略》《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文献记载的对校研究,参考《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医心方》相关内容,发现该方在汉唐五部医书中主要有两个版本:“薤白半斤”“水五升”煎煮时间短、服用量小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适用于“心中痞”的轻症胸痹,以《金匮要略》《外台秘要》中的该方为代表;“薤白一斤”“水七升”煎煮时间长、服用量大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适用于“心中坚痞急痛”的重症胸痹,以新雕本《千金方》《医心方》中的该方为代表。而通行本宋校《备急千金要方》中该方用量用法与主治不相符,推测为宋人所改。提示:要充分认识宋校医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对方剂关键信息的研究考证,切忌局限于某一文本以偏概全,而是应当以方剂文献为切入点,探讨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医古籍整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做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扎实做好基础性考证,是当今方剂研究特别是古方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宋校医书 文献研究 经典古方
下载PDF
从宋代校正医书局管窥我国古代的编辑出版事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润兰 张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9期1609-1612,1618,共5页
宋代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当时医政设施的进步和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宋政府多次下诏求书并派专使到地方征集图书,多次组织规模宏大的搜集、编修医籍活动,设置了专门校正医书的机构——校正医书局,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几乎所有... 宋代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当时医政设施的进步和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宋政府多次下诏求书并派专使到地方征集图书,多次组织规模宏大的搜集、编修医籍活动,设置了专门校正医书的机构——校正医书局,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几乎所有主要医学经典的校勘整理工作,并利用当时发达的印刷技术将这些医籍印刷出版。经过校正医书局的正讹补阙,不仅确立了医学典籍的"定本",促进了宋代医学教育的发展,也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校勘 编辑出版 中医 典籍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评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少乾 陈子杰 曾凤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4期379-384,共6页
通过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的系统考察分析,发现宋臣校理各书普遍应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4种方法。宋校医书存在部分误校之处,推测可能与参考资料繁杂、未能进行统一整理有关,也可能与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医古籍整理的... 通过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的系统考察分析,发现宋臣校理各书普遍应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4种方法。宋校医书存在部分误校之处,推测可能与参考资料繁杂、未能进行统一整理有关,也可能与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医古籍整理的理念及主校者中医学术水平的局限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校勘 古籍整理
下载PDF
北宋官刻雕板医书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红红 《潍坊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史上,北宋雕板医书是个极其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北宋10次中央官刻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使宋以前古代医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保存、传播和发展,并创造使用了新的雕板标识方法和技术,统一或规范了部分经典医籍的刊刻形式与版... 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史上,北宋雕板医书是个极其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北宋10次中央官刻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使宋以前古代医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保存、传播和发展,并创造使用了新的雕板标识方法和技术,统一或规范了部分经典医籍的刊刻形式与版本体例,成为今天了解古医籍成书源流、判别版本优劣、辩析文字真伪和流派承传、审定史料学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官刻 雕板医书 古代 医学文献 学术价值 版本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方法考证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莉媛 曾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6-309,共4页
以《千金要方》两版本的诸多差异为例,结合其他宋校医书相关文献,较为全面地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的方法,主要包括:纠正讹误、填补遗佚、删削重复、重辑事类、重新编次等。宋臣极大突破了讲求文字训诂的汉唐传统,更为重视内... 以《千金要方》两版本的诸多差异为例,结合其他宋校医书相关文献,较为全面地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的方法,主要包括:纠正讹误、填补遗佚、删削重复、重辑事类、重新编次等。宋臣极大突破了讲求文字训诂的汉唐传统,更为重视内容上的准确与完整、形式上的统一与规范,并由此促进了医学理论内涵的丰富,增强了中医学术框架的严谨性,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整理 中医古籍 方法
原文传递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外台秘要方》校勘考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师建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15-2517,共3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外台秘要方》为校正医书局最初计划校正的8部医籍之一,由孙奇...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外台秘要方》为校正医书局最初计划校正的8部医籍之一,由孙奇主校,林亿详定,并成为宋朝之后的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文章将从校勘过程、方法及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外台秘要方 校勘 考释
原文传递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校勘考释(一)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师建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15-2518,共4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的校语注文条数、字数最多,校勘质量...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的校语注文条数、字数最多,校勘质量最高,也最能体现宋代医籍校勘水平,且此校本成为宋之后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传习。文章拟从校勘过程、校勘方法两个方面就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情况进行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黄帝内经素问》 校勘
原文传递
宋代校正医书局改编《千金要方》的新证据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幼民 黄龙祥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 ,现存有二种传本 ,一种是宋代校正医书局的校注本《备急千金要方》 ;另一种是未经宋人校改的宋刊本《孙真人千金方》(现存 2 0卷 )。这二种传本无论是在篇目次序 (包括同一篇中的条文次序 )还是在文字内容...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 ,现存有二种传本 ,一种是宋代校正医书局的校注本《备急千金要方》 ;另一种是未经宋人校改的宋刊本《孙真人千金方》(现存 2 0卷 )。这二种传本无论是在篇目次序 (包括同一篇中的条文次序 )还是在文字内容上 ,都有较大的出入。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 ,几年前我们已经撰文做了初步分析 ,而新近的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解释这些差异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校本 《千金要方》 基本构成 宋代校正医书局
原文传递
北宋校正医书局编校医籍概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6-210,共5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由官方专设的以编校、刊行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医籍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使之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校正医籍8部,最后编校成...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由官方专设的以编校、刊行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医籍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使之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校正医籍8部,最后编校成书11部.校正医书局编校每部医籍所需时间不同,多者10余年,少者不足1年.校正医书官不在校正医书局的办公场所校书,而在自己家里校书.校正医书局的成员包括提举校正医书局和校正医书官,既有儒臣,也有医官,儒臣在医书校正中占有主导地位.校正医书局从诏选校正医书官、制定编校计划、确定编校原则、布置编校任务等,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医书校勘
原文传递
北宋校正医书局编校《嘉祐本草》考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师建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2-1494,共3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颁印刊行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书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嘉祐本草》是校正医书局着手编校、成书面世最早的医籍。...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颁印刊行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书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嘉祐本草》是校正医书局着手编校、成书面世最早的医籍。宋臣对全书1 082种药物逐一考释校注,并以15条凡例严格规范补注,对所引录的历代文献明确标记,为后世医家编校古籍开创了范式,对当今中医药文献整理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借鉴。文章拟从编校过程、方法和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嘉祐本草 考释 中医药文献整理
原文传递
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生平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3-386,392,共5页
林亿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人物,中医界对其在医籍校勘方面的贡献多有研究,但关于其生平、官职变化少有考证。通过史料分析林亿的生平里籍及官职,认为林亿为开封人,约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年);景祐元年(1034年)中书... 林亿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人物,中医界对其在医籍校勘方面的贡献多有研究,但关于其生平、官职变化少有考证。通过史料分析林亿的生平里籍及官职,认为林亿为开封人,约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年);景祐元年(1034年)中书判拔萃科,除两使幕职官;嘉祐二年(1057年)七月诏入秘阁;林亿为仁宗朝枢密使高若讷之次婿;他曾有诗作保存于世。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成为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成员,历仁宗、真宗、神宗三朝,十余年间,校勘医籍成就突出,官职屡有升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林亿 生平 官职
原文传递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校勘考释(二)
20
作者 师建平 梁永宣 孟永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42-3944,共3页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最多,校勘...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最多,校勘质量最高,也最能体现宋代医籍校勘水平,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传习。文章拟从音义注释、讹误勘正、文句断识、篇以再现4个方面就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内容进行简要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黄帝内经素问 校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