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gyu Sorai’s Conception of China Outlook:How Edo Japan Go beyond China
1
作者 Gao Yue 《World History Studies》 2020年第1期28-45,共18页
In pre-modern East Asia,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system was Chinese Barbarian System,Chinese culture was alway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civilization or barbarism A Japanese-style Chinese Barbarian System viewpoint... In pre-modern East Asia,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system was Chinese Barbarian System,Chinese culture was alway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civilization or barbarism A Japanese-style Chinese Barbarian System viewpoint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Barbarian System rose in Edo Japan.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cholar was Ogyu Sorai(荻生徂徕)(1666-1728),who engaged in the Classical Prose.The essence of Sorai’s view wa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three generations)and Japanese culture.He hold the view that Chinese culture was worthy of worship,and Japanese culture was also unique.This had made Sorai’s China outlook have two sides,one side was“China worship”and the other was Japanese culture’s superiority.The two sides of Sorai’s conception of China Outlook had raised many discussion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The basic reason was not he was a nationalist but was he believed that Japan could surpass China only by learning from China.The key point was learn what and how to lean.Sorai completed the factual premise that reality China could be surpassed by reconstructing Chinese history,and completed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that ideal China could be surpassed by redefining what the teaching of sages was,especially by looking for the“Japanese ancient Tao”from Chung-Hwa,which made Japan’s culture have the gene beyond Chi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yu Sorai the Conception of China Outlook the Teaching of Sages(圣人之教) the Ancient Tao(古道)
原文传递
孔孟抑或圣王: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的复古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霏 景栋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是日本德川时期古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上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他们在复古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重大区别:仁斋推崇孔子和孟子,认为《论语》和《孟子》是一切学问的根基;徂徕则贬斥孔孟,将古代七位圣王(尧...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是日本德川时期古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上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他们在复古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重大区别:仁斋推崇孔子和孟子,认为《论语》和《孟子》是一切学问的根基;徂徕则贬斥孔孟,将古代七位圣王(尧、舜、禹、汤、文、武、周)推向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同时认为记录"圣王之道"的六经高于《论语》和《孟子》。导致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既有两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圣贤、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与诠释,也有他们对德川时期社会现实的不同体会,以及各自建立新学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孔孟 圣王 复古选择
下载PDF
道的“去形上化”——德川日本徂徕学建构政治化儒学的一项尝试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40,152,共8页
德川思想史上的徂徕学以复兴儒家圣人之道、颠覆宋儒形上学为己任,为此徂徕首先要对宋儒的天道观进行解构,强调"道"的后天性、人为性、具体性,以此来颠覆"道"的先天义、抽象义、形上义,完成道的去形上化、非道德化... 德川思想史上的徂徕学以复兴儒家圣人之道、颠覆宋儒形上学为己任,为此徂徕首先要对宋儒的天道观进行解构,强调"道"的后天性、人为性、具体性,以此来颠覆"道"的先天义、抽象义、形上义,完成道的去形上化、非道德化,进而尝试建构日本型的政治化儒学。另一方面,徂徕反对以"国土有别"的文化特殊论为由来排斥圣人之道的普遍性之观点,认为"道"所展现的礼乐制度在成就人之德的意义上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又认为即便是圣人安排的制度也应随时变易,因为"道"是历史的多样的,这就使得徂徕学的"道论"具有一种具体普遍性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去形上化 非道德化 政治化儒学 具体普遍性
下载PDF
荻生徂徕的翻译思想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芳亮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5,共7页
训读是日本人读解中国文献时采用的特殊的直译法,根深蒂固地植于日本人的头脑中,但江户时期的著名学者荻生徂徕对此提出质疑且否定训读,并指出由于汉语和日语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训读法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它对深入细致地理解原文危害甚大... 训读是日本人读解中国文献时采用的特殊的直译法,根深蒂固地植于日本人的头脑中,但江户时期的著名学者荻生徂徕对此提出质疑且否定训读,并指出由于汉语和日语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训读法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它对深入细致地理解原文危害甚大。由此,他提出了"译学",即用日常口语翻译汉文。不过,徂徕认为无论是训还是译都只是一种手段,两者均不能等同于原文的全部。但徂徕并非完全否定训读,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肯定训读的价值,并容忍其一定程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训读否定 译学 译文筌蹄
下载PDF
日本“古学”与“国学”的各自分工及学理关联 被引量:3
5
作者 韩东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古学"与"国学",是日本近世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各自的集大成者荻生徂徕和本居宣长,取向上有差异,话语上有分别,但学脉上有关联,观点上有承袭。在将实用主义和民族主义同时植入自己学说体系内,并为它们营造可以连... "古学"与"国学",是日本近世两大重要的思想流派。各自的集大成者荻生徂徕和本居宣长,取向上有差异,话语上有分别,但学脉上有关联,观点上有承袭。在将实用主义和民族主义同时植入自己学说体系内,并为它们营造可以连续生长的文化环境乃至政治环境的问题上,两者间并无龃龉,且成为日本近世思想链条上前后衔续、难以分断的两大逻辑连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学派 国学派 荻生徂徕 本居宣长 实用主义 民族主义
下载PDF
江户明治时代的日本文话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卞东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11,共8页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话创述始于对中国文话的翻刻、汇编,其后则有对中国文话的注解与回应。"和刻本"中国文话不但保存了一些在中国失传的著作,而且在版本与校勘上亦有重要价值。江户时代出现多部汇编中国文话著作的文话,虽努力...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话创述始于对中国文话的翻刻、汇编,其后则有对中国文话的注解与回应。"和刻本"中国文话不但保存了一些在中国失传的著作,而且在版本与校勘上亦有重要价值。江户时代出现多部汇编中国文话著作的文话,虽努力展现自己的体系,但处处可见中国文话的影响。明治维新之后,由龟卦川政隆所编的《文章一贯集解》是东亚文话史上惟一一部注释书。江户中期的文话开始关注日本学人汉文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故日本文话中对所谓"华风"与"和习"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随着日本汉文水平的进步,日本学人对中国的古文以及文话开始持一种贬抑的态度。围绕着荻生徂徕"古文辞"的争论亦是日本文话讨论的重点,以此显现了日本汉文学发展中的经典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话 中国文话 接受 荻生徂徕
下载PDF
日本古学与复古国学散论——以荻生徂徕与本居宣长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牛建科 《东疆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8-23,共6页
古学与国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派。古学属儒学范畴,国学则是试图超越古学的一个学派。试从比较的意义上,对荻生徂徕和本居宣长的有关思想展开讨论。
关键词 日本古学 复古国学 获生徂徕 本居宣长 圣人之道 神之道
下载PDF
试析荻生徂徕的人性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杏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文章围绕荻生徂徕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徂徕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取向,从人的"性者,生之质也"本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气质不可变化",以这两点上来明确徂徕对人性的基本态度。之后再论... 文章围绕荻生徂徕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徂徕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取向,从人的"性者,生之质也"本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气质不可变化",以这两点上来明确徂徕对人性的基本态度。之后再论述人虽然有本性,但又不限于本性,它在后天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这便是第二部分要讨论的"习性"。习性与性善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它与性、德、材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讨论的重点。另外,习性在受到诸种条件的影响时,应当如何去规范它使它合于正当性呢?以这个问题为线索,从而进入到第三部分人性善移而"养性"的话题。最后为本文结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人性 习性 人性善移
下载PDF
论日本儒学对先王之道的解读
9
作者 王智汪 余同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5-150,287,共6页
先王之道是儒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它的解释一直以朱子学为主。但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则不满这种解释,如荻生徂徕提出以礼乐、六经为道,把它的内容解读为先王所制定的"礼乐刑政"等制度,这使得先王之道从空洞的道德理想变成了博... 先王之道是儒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它的解释一直以朱子学为主。但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则不满这种解释,如荻生徂徕提出以礼乐、六经为道,把它的内容解读为先王所制定的"礼乐刑政"等制度,这使得先王之道从空洞的道德理想变成了博大的治理天下的方略,从而导致了理学斯文扫地,促进了日本近代人文主义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朱子学 礼乐刑政 先王之道
下载PDF
从文学到经学: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的发现与接受
10
作者 朱丽霞 薛欣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荻生徂徕在中年时期接触到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和王世贞的著作,受二人影响创立了古文辞学说。就荻生徂徕对王世贞文学思想的接受而言,一方面受到其诗文观念的影响,编选《唐后诗》申明了取法盛唐的诗学主张,又编选《四...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荻生徂徕在中年时期接触到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和王世贞的著作,受二人影响创立了古文辞学说。就荻生徂徕对王世贞文学思想的接受而言,一方面受到其诗文观念的影响,编选《唐后诗》申明了取法盛唐的诗学主张,又编选《四家隽》确立了“修辞”与“尚法”的古文追求;另一方面也为其经学思想所启发,形成了政治色彩鲜明的经学观。荻生徂徕所作《〈大学〉解》和《〈中庸〉解》,不仅对王世贞《读〈大学〉》《读〈中庸〉》的原文进行了化用,还将其中的重要观点加以引申发挥;而对朱熹批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经学与政治之间密切关系的强调,则显示出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经学思想的本土化改造。徂徕学派在文学和经术领域的并行发展,显示出王世贞对荻生徂徕存在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王世贞 经学 政治儒学 本土化改造
下载PDF
荻生徂徕对王世贞文学思想的接受——兼谈日本文学复古的走向
11
作者 贾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163,共10页
在日本江户时代,以荻生徂徕、服部南郭为代表的萱园派深受明朝后七子的影响,力倡文学复古,取法李攀龙和王世贞,但学界较少关注他们对王世贞的接受。实际上,基于共同的复古认知,从荻生徂徕的自著文集和所编选的他人文集中均能看到王世贞... 在日本江户时代,以荻生徂徕、服部南郭为代表的萱园派深受明朝后七子的影响,力倡文学复古,取法李攀龙和王世贞,但学界较少关注他们对王世贞的接受。实际上,基于共同的复古认知,从荻生徂徕的自著文集和所编选的他人文集中均能看到王世贞的影响。荻生徂徕批判剽窃模拟之风,坚持不囿于秦汉和盛唐的取法对象,追求源于真情的文学创作,使他最终醉心于踵武王世贞,而非李攀龙。其弟子服部南郭为宣扬文学复古而托名李攀龙编纂的《唐诗选》,促进了李攀龙在日本的传播,淡化了王世贞的影响,但此举并非荻生徂徕的本意。因此,对日本文学复古发展轨迹的全面认知,不能忽视王世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王世贞 李攀龙 文学思想
下载PDF
南监本《南齐书》荻生徂徕批识的校勘价值
12
作者 洪晓婷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3,共6页
中华书局王仲荦点校的《南齐书》是目前该书最好的版本,吸收了国内古代到近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然而尚有一海外校勘记——南监本《南齐书》荻生徂徕批识,较少为人关注,其校勘功能未能充分发掘。今对荻生批识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类... 中华书局王仲荦点校的《南齐书》是目前该书最好的版本,吸收了国内古代到近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然而尚有一海外校勘记——南监本《南齐书》荻生徂徕批识,较少为人关注,其校勘功能未能充分发掘。今对荻生批识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类、统计,并与中华书局标点本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地比勘、统计、辨析,得出荻生的批识总计614条,大体可分为指出异文、补出脱文、指出衍文等11类。批识中以指出异文和纠正误文为数最多。初步判断可靠的有297条,其中对中华书局本《南齐书》修订有补益的,至少120条,还有不少批识未详存疑,亦对中华书局本《南齐书》修订很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南齐书》 批识 校勘
下载PDF
荻生徂徕思想的实学背景考量——另一种“近代”
13
作者 刘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7-90,共14页
关于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近代先驱"的身份问题,学界已经不乏争论,除了从徂徕思想本身具有的维护而非肢解幕藩体制的一面作为回应之外,还可以更加"釜底抽薪"地直接去考察所谓"近代"标准的合法性问题... 关于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近代先驱"的身份问题,学界已经不乏争论,除了从徂徕思想本身具有的维护而非肢解幕藩体制的一面作为回应之外,还可以更加"釜底抽薪"地直接去考察所谓"近代"标准的合法性问题。本文即选择了丸山真男及岛田虔次勾勒出的中日"近代"节点作为探讨的对象,通过对荻生徂徕的"政治性"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丸山真男意义上的"政治性"其实与徂徕本身的"政治优越"有很大的差异;而通过对阳明及其后学展现出的岛田虔次意义上的"解放"和"独立"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质仍旧以"群"作为前提。两种范式的"曲解"实质在于二者虽然都力图呈现中日两国本身具有的"近代"因素,但实际上却仍旧以西方的"近代"标准在选取和分析所谓的中日"近代"节点。如果我们返回到"近代"这个作为一个历史阶段而非价值判断的中性词本身的话,也许我们就可以用更加宽广的视野透视思想史本身。本文即是在将徂徕思想置身于整个宋明理学的背景之下对徂徕思想作出的一番"实学"背景的描摹,以此来阐述另一种"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丸山真男 岛田虔次 近代 实学
下载PDF
与儒同行:日本古学派的形成
14
作者 王智汪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9-53,共5页
古学派是近世日本的儒学派别之一,古学派以山鹿素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代表,他们提倡古学,呼吁不依赖五经的注疏,直接从孔孟的原著中直接探索儒学的真意。从治学方法上看,古学派学者认为战国的诸子、汉唐的儒家、宋元的理学,非继承... 古学派是近世日本的儒学派别之一,古学派以山鹿素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代表,他们提倡古学,呼吁不依赖五经的注疏,直接从孔孟的原著中直接探索儒学的真意。从治学方法上看,古学派学者认为战国的诸子、汉唐的儒家、宋元的理学,非继承周公、孔、孟之道,故应直接读先秦古籍,恢复孔孟圣贤之道,以探求古代儒学之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鹿素行 荻生徂徕 朱子学 古学派
下载PDF
东亚政治文明思辨中的古学之兴——朱舜水、山鹿素行、荻生徂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玉新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1期124-152,199-200,共29页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舜水对日本古学创始人山鹿素行与荻生徂徕从宋儒转向古学有重大影响。山鹿素行与舜水有密切的交往,在古学方面的主张与舜水雷同。荻生徂徕转向儒学,则受到朱舜水的著述、伊藤仁斋的启发、仁斋门生及舜水门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学 朱舜水 山鹿素行 荻生徂徕 伊藤仁斋
下载PDF
徂徕、船山尚“器”重“习”的倾向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8,共9页
荻生徂徕和王船山的“制作”说,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尚“器”与重“习”的倾向。徂徕的工夫论主张由“外”而“内”地“仿效”,其途径是“制器”与“以习言性”;船山则格外强调“天下惟器”和“习与性成”。他们重“器”的目的不在... 荻生徂徕和王船山的“制作”说,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尚“器”与重“习”的倾向。徂徕的工夫论主张由“外”而“内”地“仿效”,其途径是“制器”与“以习言性”;船山则格外强调“天下惟器”和“习与性成”。他们重“器”的目的不在于“器”本身,而在于通过外在之“器”来习养内在之“德”,久与之化,不假勉强而其德自备。这可以视为对程朱、阳明等传统道学由内向外的思维方式进行的颠覆式变革,不仅大大加强了儒学修养工夫的可操作性,亦避免了心与物之间易于断裂之弊,而这本身也是“习与性成”的题中之意。就此而言,如果传统道学的主流是前近代式的先天预成式人性论,那么其式微则预示着后天习成式人性论的登场,同时也体现出儒学内部自身孕育出来的新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王船山 制作
下载PDF
江户时代汉诗人与朝鲜通信使笔谈中的诗学讨论——以荻生徂徕古文辞派与通信使的交流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建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日本江户时代诗坛上以荻生徂徕古文辞派为代表的日本文士与朝鲜通信使笔谈交流时所使用的通用语言是汉语,唱酬时使用的文体是文言文和汉诗,谈论儒学时自然追溯到孔孟程朱之儒学源头,说诗论文时又往往搬出明清诗学或唐宋八大家,具有明确... 日本江户时代诗坛上以荻生徂徕古文辞派为代表的日本文士与朝鲜通信使笔谈交流时所使用的通用语言是汉语,唱酬时使用的文体是文言文和汉诗,谈论儒学时自然追溯到孔孟程朱之儒学源头,说诗论文时又往往搬出明清诗学或唐宋八大家,具有明确的思想宗旨和诗学倾向。检视徂徕弟子们与通信使的笔谈集《问槎畸赏》《韩馆唱和稿》《客馆璀璨集》《来庭集》《松庵笔语》等,可以发现徂徕古文辞学说的形成过程,可以具体了解中国诗学对朝鲜和日本汉文学发展的影响,还能看到随着日本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日本文士内心深处"华而变夷""夷而变华"的意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通信使 荻生徂徕 古文辞派 笔谈
下载PDF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徂徕先醒杜律考》考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振 《华文文学》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抄本《徂徕先醒杜律考》是日本江户时代大思想家、蘐园学派创始人荻生徂徕以《杜律集解》为底本,注解杜甫律诗的抄录本。因书前有“杜律集解序”以及书末有“杜律集解卷之下终”等字样,被国立国会图书馆误作《杜...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抄本《徂徕先醒杜律考》是日本江户时代大思想家、蘐园学派创始人荻生徂徕以《杜律集解》为底本,注解杜甫律诗的抄录本。因书前有“杜律集解序”以及书末有“杜律集解卷之下终”等字样,被国立国会图书馆误作《杜律集解》,以致湮没无闻。以往学界论述杜诗在江户诗坛的传播和接受,也较少涉及到蘐园学派对杜诗的论述。此书参考《杜律集解》及其他杜诗注本,考校优劣,并提出不少新的见解,既可使我们了解徂徕早年注诗的风格及思想变化,也能够弥补蘐园学派杜诗接受方面文献上的不足,对日本杜诗研究有补遗之功,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徂徕先醒杜律考》 杜甫 “杜律考” 《杜律集解》
下载PDF
荻生徂徕《读荀子》与“礼”——自荀子之“礼”至徂徕之“道”
19
作者 菅本大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3-140,共8页
荀子在"礼"的名义之下采纳早于荀子的法家所主张之"法""刑""势"等概念,并用于建构其"礼治"思想。正如荀子受到早期法家影响而建构其"治"主张,荻生徂徕亦是受到荀子"... 荀子在"礼"的名义之下采纳早于荀子的法家所主张之"法""刑""势"等概念,并用于建构其"礼治"思想。正如荀子受到早期法家影响而建构其"治"主张,荻生徂徕亦是受到荀子"治"思想影响,并由此构筑成为徂徕独特的"道"之思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荻生徂徕 《读荀子》
下载PDF
从“古文辞”到“六经”——徂徕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
20
作者 石运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5期62-70,共9页
在17-18世纪的日本,“复古”成为当时的主要思潮,其中又以荻生徂徕之学说最为新锐,影响也最广。梳理徂徕学的理论构建过程可见,荻生徂徕吸收王世贞等人的古文辞学与“六经皆史”说,并对其予以阐发,最终构建了“不需训诂、六经直读”的... 在17-18世纪的日本,“复古”成为当时的主要思潮,其中又以荻生徂徕之学说最为新锐,影响也最广。梳理徂徕学的理论构建过程可见,荻生徂徕吸收王世贞等人的古文辞学与“六经皆史”说,并对其予以阐发,最终构建了“不需训诂、六经直读”的学问方法。这不仅为江户儒学贡献了新的研究范式,还促进了东亚世界对日本儒学的接受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思想 古文辞学 六经 荻生徂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