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the oil-seawater mixed flow under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被引量:2
1
作者 Aiwu Peng Lingzhi Zhao +5 位作者 Xiaoqiang Chen Qingfan Zhang Ciwen Sha Jianping Zhao Ran Li Zhaolian W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4-21,共8页
The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method is a new approach to treat ship-based marine oily wastewater,in which oil droplets are dispersed in seawater(oil-seawater mixed flow).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eparation process an... The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method is a new approach to treat ship-based marine oily wastewater,in which oil droplets are dispersed in seawater(oil-seawater mixed flow).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epara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e the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flow field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he oil droplets of the oil-seawater mixed flow under an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2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the Euleria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downward Lorentz force causes seawater to flow downwards and the oil droplets to move upwards du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force in the effective section of the separation channel;(2)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oil droplets at the top of the outlet section increases with the current density,magnetic field,and the diameter of the oil droplet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let velocity of the oily seawater.Th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electromagnetic separation devices of the oil-seawater mixed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seawater MIXED flow ELECTROMAGNETIC field oil-seawater separation MARINE oil POLLUTION
下载PDF
Inspecting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rgan Formation of Soroosh Oil Field Applying Rock Typing Methods in the Context of Geological Studies
2
作者 Davar Ebrahimi Abdolhossein Amini +1 位作者 Elham Hajikazemi Ali Solg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7年第4期488-504,共17页
The Albian age Burgan 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liciclastic reservoirs in the Arabian Plate. Northwest of Persian Gulf is the main area in Iran invaded by these siliciclastic sediments. This study uses ... The Albian age Burgan 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liciclastic reservoirs in the Arabian Plate. Northwest of Persian Gulf is the main area in Iran invaded by these siliciclastic sediments. This study uses a new and comprehensive procedure to identify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rgan Formation in Soroush oil field (NW Persian Gulf). Results from core and petrographic studies led identification of 7 microfacies (MF1 to MF7) that are grouped into 3 main facies association (FA1, to FA3). Results from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 a dramatic decrease in reservoir quality from bottom to top (FA1 toward FA3). Using the Flow Zone Indicator (FZI) method, 5 Hydraluic flow units (HFU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formation. The HFUs are in a notable accordance with facies associations. The HFUs 1 and 2 correlate with theFA1, the HFUs 3 and 4 with the FA2 and the HFU5 cover intervals defined by FA3. Cluster analysis of wireline logs resulted in determination of 5 electrofacies (EF1 to EF5) which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ascertained HFUs. Inspecting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FAs, HFUs and EFs, three distinct zones are determined. The lower zone is characterized by good reservoir quality, abundance of FA1, HFUs1 and 2 and also EFs 1 and 2 is observed there. The middle zone with a moderate reservoir quality and upper zone presents the poorest quality. In the middle zone FA2, HFUs3 and 4 and also EFs 3 and 4 are more abundant while in the upper one interval are clearly correlated with FA3, HFU5 and also EF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oosh oil field Burgan Formation HYDRAULIC flow Units NW PERSIAN GULF
下载PDF
螺杆泵转速对油水旋流分离管流场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赵立新 余帆 +3 位作者 徐保蕊 金宇 蒋明虎 卢梦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06,共9页
旋流分离器在井下采油螺杆泵作用下会发生复杂的振动现象,对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造成一定影响。为研究螺杆泵不同转速下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变化规律,以同井注采工艺中螺杆泵作用下的旋流分离管柱为研究对象,针对振动壁面旋流分离管柱... 旋流分离器在井下采油螺杆泵作用下会发生复杂的振动现象,对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造成一定影响。为研究螺杆泵不同转速下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的变化规律,以同井注采工艺中螺杆泵作用下的旋流分离管柱为研究对象,针对振动壁面旋流分离管柱结构及工作特点,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固体力学方法以及流固耦合理论,建立流固耦合力学模型;利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双螺杆泵转动条件下井下旋流分离管柱内速度场、油相分布、涡量及湍动能等流场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螺杆泵转速升高,分离器内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强度逐渐减弱,径向速度的不对称性逐渐加剧,转速的周期性变化还会造成径向速度场分布的偏移;螺杆泵不同转速下旋流分离器内部涡量分布不同,随着转速升高,溢流管以及锥段部分附近相关流场的涡旋明显增强;旋流器溢流口附近油相体积分数会随着螺杆泵转速的升高而减小;不同螺杆泵转动状态下,大颗粒油滴的分布不同。所得结果可为螺杆泵井下旋流分离同井注采系统的设计及螺杆泵的转速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分离管 油水分离 螺杆泵 流固耦合 流场分析 涡量 油相分布
下载PDF
油液多层过滤去固分离及特性分析
4
作者 龚海峰 唐治知 +3 位作者 彭烨 梁鑫鑫 余保 李书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针对油-固体系中单层滤网无法同时满足过滤精度高与使用寿命长的问题,采用多层过滤器并对其去固分离特性展开分析。通过耦合流场控制方程、颗粒运动方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方程,建立了适用油-固体系的多层过滤数值分析模型,探究了油-... 针对油-固体系中单层滤网无法同时满足过滤精度高与使用寿命长的问题,采用多层过滤器并对其去固分离特性展开分析。通过耦合流场控制方程、颗粒运动方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方程,建立了适用油-固体系的多层过滤数值分析模型,探究了油-固体系中多层过滤器的去固分离特性,分析了入口流速和滤网层数对流场特性及过滤比(β)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过滤器可有效过滤孔径与粒径比(k_(d))大于15的固体颗粒;增加滤网层数,d_(5)和d_(20)(β分别为5和20时对应的颗粒粒径)显著降低;增大入口流速,d_(5)和d_(20)变化较小;当β<5时,颗粒粒径的变化对过滤比的影响较小;当β>5时,颗粒粒径的小幅增大可能导致过滤比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过滤 油-固分离 流场特性 碰撞模型 过滤比 分布云图
下载PDF
风电接入远海油气平台的规划方法
5
作者 孟庆伟 赵睿 +1 位作者 钟振芳 王艳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海上风电直供远海油气平台可降低发电成本和碳排放,但传统规划方法不适用于远海油气平台的负荷特性。在考虑海上油田电力系统燃气透平机组与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计及风-燃-荷功率动态匹配特性的扩展概率潮流模型,提出适用于远海油气... 海上风电直供远海油气平台可降低发电成本和碳排放,但传统规划方法不适用于远海油气平台的负荷特性。在考虑海上油田电力系统燃气透平机组与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计及风-燃-荷功率动态匹配特性的扩展概率潮流模型,提出适用于远海油气平台的风机规划方法。采用所提潮流计算方法,在满足远海油田电力系统的电压、线路载流量等约束条件下,以年发电成本与年碳排放量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规划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我国某远海油田电力系统为例,提出针对远海油田电力系统特点的风电接入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规划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油气平台 海上风电 海上油田燃-荷特性 粒子群优化 概率潮流
下载PDF
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栾智勇 安申法 +4 位作者 高生伟 王阳 朱秀娟 于春辉 于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随着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对油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现有油水分离器已很难达到分离要求,油水分离领域亟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参数、结构参数以... 随着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对油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现有油水分离器已很难达到分离要求,油水分离领域亟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参数、结构参数以及物性参数3个方面探究不同参数对分离器分离性能及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含水体积分数情况下该分离器分离效果都较好,油出口分离效率随着含水体积分数上升而减小,且含水体积分数较高时水出口的含油量较低;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水出口含油量不断增大,油出口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基本不变;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大油出口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基本不变,电机转速为500 r/min时,油出口分离效率为82%,电机转速为1500 r/min时,油出口分离效率增大至97%;在模拟范围内叶片数量与分离效果呈正相关;油密度和油黏度与分离器分离效果均呈负相关,其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差。研究结果可为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器 离心超重力 流场特性 分离性能 含水体积分数 电机转速
下载PDF
电动燃油泵驱动电机浸油冷却性能数值模拟
7
作者 阚银辉 叶志锋 +1 位作者 周力 周探洲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了研究电动燃油泵驱动电机浸油冷却性能,基于冷却流体及电机各部件3维模型,充分考虑各部件发热功率以及材料属性等物理量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电机流-热耦合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对电机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电动燃油泵驱动电机浸油冷却性能,基于冷却流体及电机各部件3维模型,充分考虑各部件发热功率以及材料属性等物理量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电机流-热耦合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对电机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冷却燃油流量以及电机最高功率下,流道的压力损失和电机的最高温度均能满足电动燃油泵的运行要求;随着冷却流量增加或燃油粘度的增大,流道的压力损失增大,且在最大冷却流量下,燃油粘度每增大1 mm^(2)/s,压力损失增大约2 kPa;电机功率和入口温度对电机各部件温度的影响较大,各部件温升与燃油进口温度近似呈线性关系,而环境温度对电机温度场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电动燃油泵电机浸油冷却流道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燃油泵 驱动电机 浸油冷却 流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多电发动机
下载PDF
致密油藏水平井组井间地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
8
作者 张羽鹏 吕振虎 +2 位作者 李嘉成 陈小璐 盛茂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6,共10页
水平井组开发致密油藏时,孔隙压力大幅下降会显著改变井间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迫使加密井压裂裂缝朝向老井压力衰竭区扩展,导致加密井产量受限。因此,掌握致密油藏井间地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是加密井布井与压裂时机优选的重要基础。针对... 水平井组开发致密油藏时,孔隙压力大幅下降会显著改变井间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迫使加密井压裂裂缝朝向老井压力衰竭区扩展,导致加密井产量受限。因此,掌握致密油藏井间地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是加密井布井与压裂时机优选的重要基础。针对新疆油田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基于岩石多孔弹性理论,建立了双水平井组应力渗流耦合模型,数值模拟得到随孔隙压力下降,井间地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水平主应力方向发生反转时的孔隙压力变化值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储层物性和压裂完井参数对地应力时空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孔隙压力下降,井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发生反转;储层基质渗透率、井间距减小,单井单位储层厚度日产量及压裂缝间距增加会加快主应力反转,而初始储层孔隙压力对水平主应力变化趋势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井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力压裂 渗流 孔隙压力 地应力场
下载PDF
油冷电机转子润滑油路流场研究分析
9
作者 李云龙 张广杰 +1 位作者 王夏 何胜平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某减速器油路为例,通过Workbench抽取了减速器管道油路并命名了边界条件,利用Fluent-meshing对油路进行了网格离散化,利用Fluent软件中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油路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的转子出口流量结果与实验... 以新能源汽车油冷电机某减速器油路为例,通过Workbench抽取了减速器管道油路并命名了边界条件,利用Fluent-meshing对油路进行了网格离散化,利用Fluent软件中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油路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的转子出口流量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为1.3%;研究油路流场得出了产生能量损失的原因,并设计了3种直角转弯管道,实验分析了未改进及改进后共4种类型管道流场的压降及流线变化,为以后减速器润滑管道油路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减速器油路 流场 能量损失
下载PDF
自动化流量仪表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颖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7期168-170,共3页
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流量仪表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作业安全、增强经济效益的关键。LTSM和GRU算法在处理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问题时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升自动化流量仪表智能化水平。基于此,从油气田地面工程的自动化需... 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流量仪表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作业安全、增强经济效益的关键。LTSM和GRU算法在处理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问题时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升自动化流量仪表智能化水平。基于此,从油气田地面工程的自动化需求出发,阐述了LTSM-GRU算法在自动化流量仪表中的应用,探讨了算法的技术原理、仪表的基本结构、硬件电路设计与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提高流量仪表的性能,提升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仪表 油气田 LTSM-GRU算法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焕泉 杨勇 +4 位作者 王海涛 王建 吴光焕 崔玉海 于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发育、低效水循环严重,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有效动用难度大,深层、薄层超稠油注汽难、热损失大,有碱复合驱油体系结垢严重,聚合物驱后油藏动态非均质性更强、剩余油更加分散以及特高含水后期套损井多、出砂加剧、精细分层注采要求高等难题,明确地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深化驱油机制认识,围绕整装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断块油藏高效均衡开发、稠油油藏转方式开发、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开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整装油藏精细流场调控技术、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稠油油藏热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技术、特高含水期主导采油工程技术等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开辟先导试验区,取得显著开发效果,实现工业化应用,支撑胜利油区持续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分布特征 精细流场调控 立体开发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 稠油热复合开发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Parallel-wire Capacitance Probe in Small Diameter Two-phase Flow Pipe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路生 金宁德 +1 位作者 高忠科 黄旭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13-819,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capacitance probe,i.e.,parallel-wire capacitance probe(PWCP),for two-phase flow measurement.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sensitivity field of the PWCP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u...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capacitance probe,i.e.,parallel-wire capacitance probe(PWCP),for two-phase flow measurement.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sensitivity field of the PWCP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um sensor geometry is determiend in term of the characterisitc parameters.Then,the response of PWCP for the oil-water stratified flow is calculated,and it is found the PWCP has better linearity and sensitivity to the variation of water-layer thickness,and is almost independant of the angle between the oil-water interface and the sensor electrode.Finally,the static experiment for oil-water stratified flow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alibration method of liquid holdup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探头 电容 平行线 小直径 流管 流量测量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阻流环的分布特征及突破开采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秀田 徐宏光 +3 位作者 张仲平 谢向东 贾蕾 王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4,共8页
随着稠油油藏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黏度较小的组分被优先采出,近井带周围会形成高黏阻流环,储层渗流能力降低,导致周期产油量、周期产液量,周期气油比持续降低。为了弄清阻流环的形成机制及对渗流的影响,利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 随着稠油油藏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黏度较小的组分被优先采出,近井带周围会形成高黏阻流环,储层渗流能力降低,导致周期产油量、周期产液量,周期气油比持续降低。为了弄清阻流环的形成机制及对渗流的影响,利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周期稠油性质、渗流特征以及阻流环影响下的黏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轮次吞吐后轻质组分被优先采出,重质组分留下,在近井带40~60 m处形成以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堆积为主的环状高黏阻流环;阻流环的宽度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阻流环会降低储层的渗流能力,影响了油藏中流场的分布特征,对远井区稠油的渗流起到遮挡作用,导致井间的原油难以有效动用;为了消除阻流环的不利影响,形成了基于阻流环分布的“前置降黏+高压搅动”“高效降黏+气体增能”2类释放产能促效引效开采技术。研究成果为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持续高效开发提供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次吞吐 稠油油藏 阻流环模式 四场分布 降黏开采
下载PDF
基于SPH法的星形人字齿轮箱油气两相流动和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琳 杜泽恺 +1 位作者 郑志振 王勇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3,共8页
采用喷油方式进行润滑的星形人字齿轮箱内的流场分布非常复杂,针对其流动仿真分析存在很多困难。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建立了喷油润滑的星形人字齿轮箱内流场粒子仿真模型,获得了齿轮箱内不同截面位置处的油气两相分布特性... 采用喷油方式进行润滑的星形人字齿轮箱内的流场分布非常复杂,针对其流动仿真分析存在很多困难。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建立了喷油润滑的星形人字齿轮箱内流场粒子仿真模型,获得了齿轮箱内不同截面位置处的油气两相分布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齿轮转速和喷油速度条件下的流场油液分布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油液在齿轮轴方向上不同截面位置处滑油流场分布有明显不同,齿轮箱中间截面位置处分布的油液量最多,且在太阳轮、行星轮与喷油口之间的区域出现了局部涡流现象;齿轮转速和喷油速度对齿轮箱内的油液分布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人字齿轮箱 喷油润滑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流场分析
下载PDF
超高速矿场压裂液摩阻性能测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景臣 尹剑宇 +3 位作者 邬国栋 刘昊 郭晓东 闫拓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5-621,共7页
为解决室内压裂液摩阻测试装置尺寸小、管流速度低、与现场真实流动情况差异较大等问题,应用大型现场实验模拟方法,采用压裂泵车作为动力来源,实现超高速流动下的压裂液摩阻性能测试,共计测试了16组压裂液样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聚合物... 为解决室内压裂液摩阻测试装置尺寸小、管流速度低、与现场真实流动情况差异较大等问题,应用大型现场实验模拟方法,采用压裂泵车作为动力来源,实现超高速流动下的压裂液摩阻性能测试,共计测试了16组压裂液样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聚合物配制的压裂液间摩阻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低黏和中黏压裂液的减阻率随流速增加均呈线性减小、线性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和先减小后增大4种趋势.实验装置采用多种管径和多种长度的管路系统,实验流速最高可达100 m/s,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流速最高的压裂液流动测试实验装置,满足未来现场大排量施工的实验需求,实验结果对压裂液的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高流速 压裂液 摩阻测试 减阻率 大排量
下载PDF
有载分接开关级间气泡形变规律及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鹏 李嘉熙 +4 位作者 汪可 张书琦 李刚 李戈琦 杨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60-2471,共12页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 changer,OLTC)机构快速动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气泡,容易在OLTC级间部位诱发局部放电。该文针对气泡在OLTC主触头级间形变及电场畸变特性开展研究。首先,构建包含气泡及变压器油的OLTC主触头气液两相流模型,对...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 changer,OLTC)机构快速动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气泡,容易在OLTC级间部位诱发局部放电。该文针对气泡在OLTC主触头级间形变及电场畸变特性开展研究。首先,构建包含气泡及变压器油的OLTC主触头气液两相流模型,对主触头级间电场进行仿真,通过Kerr效应的光电试验平台验证了仿真结果。然后,以OLTC实际工况作为边界条件,研究油温、气泡体积、变压器油流量对气泡形变及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毫米级气泡在经过OLTC级间时经历多次拉伸及形状恢复,其长短轴比大于1.5,气泡引起OLTC级间场强增大10%左右。当OLTC油室内变压器油流的流量达到7L/min时,经过级间的气泡开始出现破裂,形成内部场强相近的两枚子气泡。级间场强达到气泡击穿场强时,两枚气泡均可能发生放电,从而增大了油隙放电的概率。该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可为后续OLTC设计及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电场仿真 气泡形变 气泡体积 变压器油流流量
下载PDF
固-液-温耦合作用下油液特性对大排量柱塞泵流量脉动的影响
17
作者 夏毅敏 李正辉 +2 位作者 谭顺辉 刘伟 夏士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55,共12页
挖掘机、盾构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工作过程中,由于工况复杂、环境多变,其液压系统动力元件大排量柱塞泵相较于常规柱塞泵存在更大的液压冲击,进而引起较大的流量脉动与压力脉动。为降低大排量柱塞泵在挖掘、盾构等工况下的流量、压力脉动,... 挖掘机、盾构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工作过程中,由于工况复杂、环境多变,其液压系统动力元件大排量柱塞泵相较于常规柱塞泵存在更大的液压冲击,进而引起较大的流量脉动与压力脉动。为降低大排量柱塞泵在挖掘、盾构等工况下的流量、压力脉动,减小油液介质对下游元件的冲击损坏,以及为选择油液介质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文中搭建了基于温度场影响的油液动力黏度、密度与体积弹性模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固-液-温耦合作用的柱塞泵数学模型;并使用ADAMS、AMESim软件完成固-液-温耦合作用下750 mL/r柱塞泵联合仿真,得到不同温度影响下柱塞泵流量脉动与压力脉动变化规律;通过整泵试验探究油液温度对柱塞泵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验证了750 mL/r柱塞泵固-液-温耦合联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针对油液的3种特性,分别使用正交试验法与单因素分析法考量其对柱塞泵流量脉动率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结果表明: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压力脉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设定工况下,油液体积弹性模量对流量脉动率影响占比为97.19%,密度占比为2.03%,动力黏度占比为0.78%;为降低油液特性对柱塞泵出口脉动率的影响,应选择体积弹性模量较大且密度较小的液压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油液特性 流量脉动 动力学 温度场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藏多场耦合渗流理论研究进展
18
作者 朱维耀 陈震 尚新春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5-1056,共12页
非常规油气藏是目前世界油气开发的重点领域,由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条件差,渗流场与应力场、温度场耦合作用,流体的流动更为复杂,以往对多场耦合理论的运用存在简易化和适应性缺陷,工程中缺少理论指导下的更有效的开采工艺与开发方法,... 非常规油气藏是目前世界油气开发的重点领域,由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条件差,渗流场与应力场、温度场耦合作用,流体的流动更为复杂,以往对多场耦合理论的运用存在简易化和适应性缺陷,工程中缺少理论指导下的更有效的开采工艺与开发方法,制约了这类油气藏的大规模高效开发,亟需对多场耦合渗流力学理论进行深入认识,以对工程问题提供有效指导.从实验认识、理论分析、仿真模拟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多场耦合渗流力学理论的研究现状,重点围绕多尺度介质力学行为特性表征、岩体和流体的温度响应机制、耦合作用的概念及数学模型、多场耦合模拟仿真方法等关键问题的最新成果、认识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真实应力及温度环境的模拟、烃类吸附及置换的热量测试等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针对岩石的塑性应变、重复压裂后的应力环境变化、混合烃类的输运模型、以及流动条件随应力和温度变化的模型等科学问题进一步深化.旨在为进一步阐明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动用机理、确定高效开发方法提供指导,同时希望能够促进渗流力学的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多场耦合 非线性流动 跨尺度流动 渗流理论
下载PDF
一种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器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瑶 刘敏 +4 位作者 张成富 王胜 张译 张会琴 史仕荧 《中国海洋平台》 202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相对于单原理油水分离方法而言,利用旋流+膜联合原理进行油水分离是一种新的油水分离方式。为提高井下油水分离性能,探讨一种联合原理的油水分离器。建立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器的物理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其中的流场分布规律... 相对于单原理油水分离方法而言,利用旋流+膜联合原理进行油水分离是一种新的油水分离方式。为提高井下油水分离性能,探讨一种联合原理的油水分离器。建立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器的物理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其中的流场分布规律,针对不同分流比、入口流速和入口含油体积分数对其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比的变化影响第一级和第二级出油口相汇流动规律,应用时应进行性能核算从而保证两级分离的效果;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旋流+膜分离性能逐渐更优,若流速过低,则旋流+膜分离性能较差;随着入口含油体积分数增大,旋流所分离的油相占比减小,留给膜分离的油相占比增大,即含油体积分数较大时,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的应用更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膜联合 油水分离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极不均匀电场下油流速度对变压器油中气泡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焱 罗日成 +3 位作者 阳冠菲 刘鹏 邓华宇 闫瑾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研究复杂电场下变压器油流速度对油中悬移气泡迁移与畸变的影响规律,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气泡在不同油流速度下的迁移路径、畸变程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当油流速度小于0.24 m/s时,气泡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其变化频率约为100... 为研究复杂电场下变压器油流速度对油中悬移气泡迁移与畸变的影响规律,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气泡在不同油流速度下的迁移路径、畸变程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当油流速度小于0.24 m/s时,气泡形状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其变化频率约为100 Hz。油流速度与气泡偏移高压锥极的距离、气泡畸变率、气泡内最大电场强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极不均匀电场 气泡轨迹 畸变 油流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