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D筛管环空连续封隔+裂缝充填双重控水实验——以南海东部X油田裂缝型礁灰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饶志华 薛亮 +3 位作者 单彦魁 裴柏林 宋晓强 赵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为了探究连续封隔体技术在裂缝型礁灰岩强底水油藏水平井控水中的机理,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地层与井筒一体化物理模型,进行了不控水、封隔体颗粒+ICD筛管井筒控水、封隔体颗粒+ICD筛管双重(井筒+裂缝)控水对比实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双重... 为了探究连续封隔体技术在裂缝型礁灰岩强底水油藏水平井控水中的机理,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地层与井筒一体化物理模型,进行了不控水、封隔体颗粒+ICD筛管井筒控水、封隔体颗粒+ICD筛管双重(井筒+裂缝)控水对比实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双重控水实验的井口含水率降幅是井筒控水实验的5倍,且井口含水率对裂缝宽度有明显的敏感性;在对比实验中双重控水实验产液剖面的不均匀系数最小,其次为井筒控水实验,不控水实验的不均匀系数最大;双重控水实验中产油基质的累计压差最大,增油效果最好,其次为井筒控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2口双重控水井含水率仅为邻近2口未控水井含水率的1/4~1/12,现场试验与室内物模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高效开发裂缝型礁灰岩强底水油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筛管 封隔体颗粒 双重介质 水平井 双重控水 降水增油
下载PDF
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斌 任芳祥 易维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为了提高油井措施的投资效果 ,减少无效措施投入 ,合理利用有效的措施费用 ,提出油井增产措施最低增油量的概念 ;利用技术经济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SG采油厂 173 7井次 10类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实... 为了提高油井措施的投资效果 ,减少无效措施投入 ,合理利用有效的措施费用 ,提出油井增产措施最低增油量的概念 ;利用技术经济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SG采油厂 173 7井次 10类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实例 ,证明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可以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油井措施的效益状况 ,有助于科学筛选和确定油井措施 ,按效益第一的理念经营管理油藏。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措施 增油量 计算方法 评价
下载PDF
五里湾—区长A油藏表面活性剂增油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贾玉琴 杨海恩 +2 位作者 陈威武 杨棠英 马丽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采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长庆油田五里湾一区长A油藏试验区增油效果及影响因素.从作用机理出发,以注水井组为基本单元,对比分析注入参数和地质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注入质量浓度越高,油层渗透率、有... 采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长庆油田五里湾一区长A油藏试验区增油效果及影响因素.从作用机理出发,以注水井组为基本单元,对比分析注入参数和地质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注入质量浓度越高,油层渗透率、有效厚度越大,注表面活性剂前采出程度越低,增油效果越好;矿场表面活性剂注入质量浓度和注入量远远小于室内实验最佳值,提高注入质量浓度、增加注入体积,增油效果会更加明显.试验进行26个月时,累计增油量达18 196 t,效果显著,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表面活性剂 注入参数 增油效果
下载PDF
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玉忠 尚明忠 +3 位作者 朱海燕 侯春华 邴绍献 王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1-52,共2页
以现河采油厂稀油为例回归出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的线性关系式 ,在定井跟踪确定综合递减率的基础上 ,能较快计算出所对应的自然递减率 ,同时能快速预测出新井和措施增油量占总产油量的比例 ,根据措施单井次增油量和新井单井增油量变... 以现河采油厂稀油为例回归出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的线性关系式 ,在定井跟踪确定综合递减率的基础上 ,能较快计算出所对应的自然递减率 ,同时能快速预测出新井和措施增油量占总产油量的比例 ,根据措施单井次增油量和新井单井增油量变化规律 ,即可确定措施和新井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递减率 综合递减率 研究 油田开发 总递减率 新井增油量 措施增油量 规划编制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单井CO_2吞吐参数优选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战菲 宋考平 +2 位作者 尚文涛 杨二龙 刘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0-72,共3页
通过选井选层研究结果,建立低渗透油藏目的区块精细地质模型。运用ECLIPSE中PVTi和E300模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维三相组分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水驱后CO2吞吐过程,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依据评价吞吐效果。研究表明: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 通过选井选层研究结果,建立低渗透油藏目的区块精细地质模型。运用ECLIPSE中PVTi和E300模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维三相组分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水驱后CO2吞吐过程,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依据评价吞吐效果。研究表明: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闷井时间均为影响单井CO2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模拟计算确定CO2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闷井时间的最优值。该研究工作可为同类低渗透油藏实施CO2吞吐工艺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吞吐 数值模拟 换油率 增油量 树16区块
下载PDF
压裂后增油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志军 薛江龙 +1 位作者 李慧敏 黄泽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78,154,共3页
为提高压裂成功率、提高压裂有效井的比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确定出了压前含水率、压前产油量、生产压差、孔隙度、渗透率、小层有效厚度、加砂量7个影响压裂增油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BP神经... 为提高压裂成功率、提高压裂有效井的比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确定出了压前含水率、压前产油量、生产压差、孔隙度、渗透率、小层有效厚度、加砂量7个影响压裂增油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油井压裂后的增油量。经实际压裂效果验证,该网络模型对压裂增油量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比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更可准确、实7用。该研究为现场压裂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效果 影响因素 神经网络 增油量 多元回归 模型预测
下载PDF
济阳坳陷未来10年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趋势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乐强 宋国奇 +4 位作者 高磊 李传华 伍松柏 张燕 杨万芹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3期30-34,共5页
济阳坳陷经过40多年的勘探,目前正处于隐蔽油藏勘探阶段,但仍有较为雄厚的剩余资源基础。通过多种方法预测,济阳坳陷未来10年探明储量仍会相对稳定增长,而岩性、第三系地层、潜山等隐蔽类油藏储量所占比例将会成为主体。为了保障未来探... 济阳坳陷经过40多年的勘探,目前正处于隐蔽油藏勘探阶段,但仍有较为雄厚的剩余资源基础。通过多种方法预测,济阳坳陷未来10年探明储量仍会相对稳定增长,而岩性、第三系地层、潜山等隐蔽类油藏储量所占比例将会成为主体。为了保障未来探明储量的稳定增长,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勘探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趋势分析 储量增长 石油 探明储量 第三系地层 勘探阶段 隐蔽油藏 资源基础 相对稳定 勘探对策 岩性 潜山
下载PDF
边底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彦霞 卢祥国 +3 位作者 曹豹 王晓燕 朱瑞华 张纪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为了有效抑制红南油田边底水的锥进速度,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红南典型物理模型为实验平台,开展了边底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边底水油藏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时,通过适当增加... 为了有效抑制红南油田边底水的锥进速度,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红南典型物理模型为实验平台,开展了边底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边底水油藏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时,通过适当增加注入压力可以提高采收率;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水和表面活性剂提高注入压力后,采收率增幅较大;油井实施底水封堵后可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油藏 提高采收率方法 增油效果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柔性转向剂作用机理及其先导试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红卫 李宜坤 +4 位作者 朱怀江 刘殿峰 崔世铭 王宪峰 杨林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4,共3页
柔性转向剂是以含芳烃单体为原料合成的新型聚合体,其原理是利用柔性转向剂弹性变形特征,在多孔介质中变形运移到地层深部封堵大孔道产生液流转向能力。该技术采用变径细钢管和激光雕刻有机玻璃模型研究了柔性转向剂颗粒在大孔道的运移... 柔性转向剂是以含芳烃单体为原料合成的新型聚合体,其原理是利用柔性转向剂弹性变形特征,在多孔介质中变形运移到地层深部封堵大孔道产生液流转向能力。该技术采用变径细钢管和激光雕刻有机玻璃模型研究了柔性转向剂颗粒在大孔道的运移及封堵特性。吉林油田G2-1井的先导试验结果表明,G2-1井施工后吸水剖面得到一定改善,对应连通油井产油量增加,含水量有所下降,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转向剂 深部液流转向 吸水剖面 增油降水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及采出液性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别梦君 卢祥国 +1 位作者 于涛 肖传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97-99,共3页
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辽河油田锦16块油藏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分注和堵水效果逐年变差,开发效率降低,需转换油田开发方式。在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开展无碱二元复合驱全过程五点法仿真物理模拟实... 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辽河油田锦16块油藏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分注和堵水效果逐年变差,开发效率降低,需转换油田开发方式。在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开展无碱二元复合驱全过程五点法仿真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岩心平均渗透率相近的情况下,层内纵向非均质模型的水驱采收率较高,而平面非均质模型的化学驱采收率增幅较高。在化学药剂费用和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调剖剂+二元复合体系"段塞组合的增油效果要好于单独二元复合驱。其中,"体膨聚合物颗粒+二元复合体系"增油效果最好。调剖可以减少化学药剂采出量,进而减小采出液化学药剂浓度和黏度,增大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增油效果 采出液性质 物理模拟
下载PDF
油田开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及确定性转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树荣 孙在冠 杨永青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在油田开发实际中,决策者要经常同时考虑多个相冲突的目标,例如利润、投资上限等。假设与这些目标相联系的参数是随机的且服从正态分布,并以投产措施的井次数为决策变量可以建立油田开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引入一种机会约束妥协规... 在油田开发实际中,决策者要经常同时考虑多个相冲突的目标,例如利润、投资上限等。假设与这些目标相联系的参数是随机的且服从正态分布,并以投产措施的井次数为决策变量可以建立油田开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引入一种机会约束妥协规划模型对其进行确定性转化,并进行求解。文章最后提供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所提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油量 增水量 措施工作量 投资上限 机会约束妥协规划
下载PDF
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广为 姜汉桥 +1 位作者 王敏 陆祥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1,113,共3页
确定聚合物驱增油量是油田聚合物驱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中以产量递减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当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伴随提液措施时,该方法计算的增油量误差很大。提出了考虑提液影响的产量递... 确定聚合物驱增油量是油田聚合物驱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中以产量递减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当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伴随提液措施时,该方法计算的增油量误差很大。提出了考虑提液影响的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并与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增油量结果进行了对比,考虑提液影响的产量递减分析方法计算聚合物驱增油量误差为2.99%,精度较高,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北布扎奇油田聚合物驱试验井组计算实例表明,考虑提液影响的产量递减分析法相比于产量递减分析法,误差减小了24%,可以客观评价聚合物驱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增油量 效果评价 产量递减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聚合物驱增油规律的量化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健 黎锡瑜 +2 位作者 杨兆中 陈祖华 鲁红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2,65,共3页
研究了聚合物驱增产油量曲线的特征,用数学模型对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将增产油量数学模型中的参数与实施聚合物驱单元的地质和开发因素联系起来。量化分析了聚合物驱的见效上升期、高峰期、递减期的特征。并针对河南油田下二门单... 研究了聚合物驱增产油量曲线的特征,用数学模型对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将增产油量数学模型中的参数与实施聚合物驱单元的地质和开发因素联系起来。量化分析了聚合物驱的见效上升期、高峰期、递减期的特征。并针对河南油田下二门单元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相当好。研究成果对评价和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技术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量化方法 增油效果 数学模型 原油粘度 孔隙度 渗透率
下载PDF
基于灰色网络组合优化的年增油量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浩瀚 颜永勤 +2 位作者 闵令元 乐平 殷艳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6,共8页
老井措施增油成为油田稳产、降低油田区块开发成本的必然选择。针对多项式回归预测的局限性、灰色理论不能反映影响因素特征、神经网络需求数据多且数据敏感性差等特征,通过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实现GM(1,1)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的高精度组... 老井措施增油成为油田稳产、降低油田区块开发成本的必然选择。针对多项式回归预测的局限性、灰色理论不能反映影响因素特征、神经网络需求数据多且数据敏感性差等特征,通过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实现GM(1,1)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的高精度组合预测。以某油田区块20112018年的措施增油为例,对影响措施增油量的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最优控制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老井措施年增油量进行预测,相比多项式回归预测、GM(1,1)预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新模型模拟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新方法对2018年措施年增油量的预测精度达97.34%。基于最优控制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组合最优化模型预测措施年增油量,为准确预测措施增油效果,指导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施有效井 年增油量 灰色预测 BP神经网络 最优控制
下载PDF
渤海L油田早期注聚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思 王锦林 +4 位作者 王宏申 李芳 朱洪庆 易飞 翁大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前对于早期注聚效果的评价没有成熟的方法,增油降水的效果基本依靠动态分析方法评价,由于早期注聚与晚期注聚有很大不同,造成动态分析方法在评价早期注聚效果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现引入一种早期注聚效果评价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 目前对于早期注聚效果的评价没有成熟的方法,增油降水的效果基本依靠动态分析方法评价,由于早期注聚与晚期注聚有很大不同,造成动态分析方法在评价早期注聚效果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现引入一种早期注聚效果评价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渤海L早期注聚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建立高精度历史拟合的数值模型,并建立假想的水驱模型,使之与实际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法计算的增油量与动态分析法相比更加精确,原因是数值模拟法排除了各种措施带来的干扰,且考虑了油田的递减规律。另外建立了不同含水时机注聚的模型,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渤海L油田实行的早期注聚在各方面相较其他含水时机注聚具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注聚 数值模拟 增油量 注聚时机
下载PDF
驱替特征曲线法预测聚合物驱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元福卿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
为了预测聚合物驱降水增油效果,根据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后驱替特征曲线,推导出聚合物驱产油量、含水率、增油量、有效期和增加可采储量预测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后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符合程度较高,可以应用于聚合物驱... 为了预测聚合物驱降水增油效果,根据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后驱替特征曲线,推导出聚合物驱产油量、含水率、增油量、有效期和增加可采储量预测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后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符合程度较高,可以应用于聚合物驱效果预测,也可以用于聚合物驱中长远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产油量 增油量 有效期增加可采储量 驱替特征曲线 预测模型 曲线法 后续水驱 增油效果 可采储量
下载PDF
茅苍术不同器官挥发油含量及其生长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永华 冯煦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28,42,共6页
以来自湖北英山的2年生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分布模式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中均含... 以来自湖北英山的2年生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分布模式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中均含有挥发油,但主要存在于根茎中,占全株挥发油总量的81.79%;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芹烷二烯酮及苍术素为根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根茎挥发油总量的94.53%;β-桉叶醇和茅术醇的含量较高,占5种主要挥发油成分总量的74.85%;5种主要挥发油成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形成及动态变化均不同。根茎挥发油成分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旺盛期积累缓慢,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后期积累迅速。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南京地区茅苍术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油含量 器官 生长量 动态变化 分布模式
下载PDF
调剖增油机理模型建立及分析——以大港油田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鲁强 熊英 +1 位作者 许红恩 邓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为了从理论角度探索现场调剖增油与否的原因,以大港油田为例,建立了调剖增油机理模型。调剖增油量分为调剖期间增油量和调后水驱增油量,并以调后水驱增油量为主。本文系统分析了调剖之后调剖增油产生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和调剖后无增油... 为了从理论角度探索现场调剖增油与否的原因,以大港油田为例,建立了调剖增油机理模型。调剖增油量分为调剖期间增油量和调后水驱增油量,并以调后水驱增油量为主。本文系统分析了调剖之后调剖增油产生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和调剖后无增油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为获得最佳的调剖效果,应将增加“调后水驱增油量”为调剖技术应用的重点,并以专门封堵强吸水层、启动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新层作为调剖目标。该模型的建立对今后完善现有调剖工艺,实现技术经济最大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调剖 增油量 机理模型 调后水驱
下载PDF
大庆萨北油田二类油层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效果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强 卢祥国 +3 位作者 王荣健 车鑫晖 黄梅 谭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2-276,共5页
针对大庆萨北油田二类油层储层物性差、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和普通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开展高浓度聚合物驱技术思路。结合矿场实际需求,采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针对大庆萨北油田二类油层储层物性差、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和普通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开展高浓度聚合物驱技术思路。结合矿场实际需求,采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变性、黏弹性、流动特性和驱油效果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较普通浓度聚合物溶液更强,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更大。在注入整体段塞尺寸(0.57 PV)相等的条件下,高浓度聚合物驱较普通浓度聚合物驱最终采收率能提高近10个百分点。高浓度聚合物注入时机、用量和段塞组合方式对增油效果影响很大,注入时机愈早,聚合物用量愈大,高浓度聚合物驱增油效果愈好。整体段塞和“低中高黏度”段塞组合注入压力愈高,扩大波及体积能力强,增油效果较好。理论分析表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度控制能力更强、驱油效率更高是其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聚合物溶液 流变性 黏弹性 流动特性 增油效果 实验研究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大港油田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变化与井组增油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鲁强 葛红江 +3 位作者 许红恩 熊英 雷齐玲 杨卫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73-75,共3页
为了从油藏角度探索调剖后受益油井增油的原因,通过选取调剖前后的吸水剖面资料,将吸水剖面的变化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针对调前与调后的吸水剖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变化情况与调剖增油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剖前后吸水层类型... 为了从油藏角度探索调剖后受益油井增油的原因,通过选取调剖前后的吸水剖面资料,将吸水剖面的变化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针对调前与调后的吸水剖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变化情况与调剖增油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剖前后吸水层类型变化与增油量具有明显相关性;调剖后吸水层数量变化和增油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但非线性正相关;调剖后吸水强度的非均质变化和增油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调剖前后 吸水剖面 增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