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ed filling dynamic traits of oil flax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被引量:1
1
作者 Yaping Xie Bin Wang +8 位作者 Limin Wang Junyi Niu Wei Zhao Bin Yan Li Zhao Zhao Dang Wenjuan Li Yanni Qi Jianping Zhang 《Oil Crop Science》 2019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Crop yield is primarily seed-filling-limited in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field conditions.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seed filling traits of oil flax(Linum usitatissimum L.)could be controlled by phosphor... Crop yield is primarily seed-filling-limited in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field conditions.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seed filling traits of oil flax(Linum usitatissimum L.)could be controlled by phosphorus(P),nitrogen(N),and phosphorus and nitrogen(NP)supply.Effects on seed filling traits were investigated in 2 years including capsule diameter,capsule height,capsule dry matter(DM),seed DM per capsule,pericarp DM per capsule,protein content and oil content.DM translocation from pericarps to seed,translocation efficiency,and contribution of photoassimilates during seed filling period were also detected.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cultivar'Longyaza 1'was grown under P(33 kg P/ha),N(75 kg N/ha),and NP(33 kg P/ha and 75 kg N/ha)along with a zerofertilizer(CK)treatment in 2013 and 2014.Results suggested that DM translocation efficiency and contribu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to different extent due to P,N or NP application.At 42 DAA(days after anthesis),seed DM per capsule reached the greatest,while protein content and pericarp DM obtained the least level.However,the highest oil content was detected at 35 DAA.A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seed DM,capsule DM and DM translocation in both years.Protein content showed inconsistent relation with oil cont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N and P management could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ncrease oil flax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flax nitrogen phosphorus seed filling dry matter TRANSLOCATION EFFICIENCY contribution EFFICIENCY protein CONTENT oil CONTENT
下载PDF
The Role of Humic Acid and Proline on Growth,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Yiel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ree Flax Cultivars Grown under Saline Soil Conditions 被引量:7
2
作者 Bakry Ahmed Bakry Moamen Hamed Taha +1 位作者 Zainab Ahmed Abdelgawad Maha Mohamed Shater Abdallah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年第14期1566-1575,共10页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salinity effects on flax grown on moderate saline sandy soil (3275 - 3430 ppm) and irrigated with moderate saline water (2300 - 2460 ppm)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experimental...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salinity effects on flax grown on moderate saline sandy soil (3275 - 3430 ppm) and irrigated with moderate saline water (2300 - 2460 ppm)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Wadi El-Natrun district El-Behera Governorate—Egypt, during two successive winter seasons of 2012/2013 and 2013/2014. Three flax varieties (Opal, Giza-8 and Mayic) were grown and treated with some chemical additives humic acid (50 kg/fed) and/or foliar applied proline (Control, 50 and 100 mg/L).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ositive responses of Giza-8 variety to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umic acid and proline and mitigated the salinity effects of soil and irrigation water and reflected on most of the studied characters. Such results indicate the potentiality of mitigation the hazardous effect of salinity with these chemical additive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st seed yield, straw yield and oil yield were obtained at humic acid (50 kg/fed) with foliar treatment of proline at rate of (100 mg/L). The interaction of proline at (100 mg/L) with humic acid at rate of (50 kg/fed) improved plant fresh and dry weight in all flax cultivars under salinity conditions. Fresh weight increased by 66.6%, 48.7% and 65.5% over controls for Opal, Giza-8 and Mayic varieties, respectively. The interaction of proline at (100 mg/L) with humic acid at rate of (50 kg/fed) with Giza-8 variety gave the highest values of seed yield, straw yield and oil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x HUMIC Acid PROLINE seed and oil YIELD
下载PDF
胡麻种质资源籽粒表型与品质性状评价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利 王斌 +1 位作者 苗红梅 马琴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51,共9页
为了通过籽粒表型来预测籽粒品质情况,本研究测定了238份胡麻资源的8个籽粒表型指标和7个品质性状,探索了它们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中籽粒黄度、表面积、千粒重和木酚素含量变异较大,籽粒周长、粒长、粒宽和含油率变异较小。中国育... 为了通过籽粒表型来预测籽粒品质情况,本研究测定了238份胡麻资源的8个籽粒表型指标和7个品质性状,探索了它们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中籽粒黄度、表面积、千粒重和木酚素含量变异较大,籽粒周长、粒长、粒宽和含油率变异较小。中国育成品种的平均籽粒亮度、亚油酸和木酚素含量最大,中国地方品种的平均籽粒红度、黄度、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大;国外品种的平均籽粒长度、宽度、周长、表面积、千粒重、含油率和亚麻酸含量均最大。黄粒资源的籽粒亮度、黄度、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木酚素含量和含油率均比棕粒资源的大。籽粒长度、宽度、周长和表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籽粒越大,红度越低,含油率就越高。籽粒越长、越饱满、亮度和黄度越大,其棕榈酸含量越高;籽粒越大越饱满,黄度越低,油酸含量越高;籽粒短小、干瘪的胡麻亚油酸和木酚素含量越高;籽粒越大、黄度越高的品种亚麻酸含量越高。因此,可通过对胡麻籽粒形状和种皮颜色的选择实现对胡麻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为胡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籽粒形态 品质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丸粒化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红艳 胡发龙 +2 位作者 方子森 周玉瑞 牛俊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保水剂和活性炭、硅藻土、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材料制作丸粒化胡麻种子,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保水剂相比,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丸粒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出苗...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保水剂和活性炭、硅藻土、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材料制作丸粒化胡麻种子,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保水剂相比,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丸粒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20.11%、18.62%;随着保水剂含量的增加,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减小3.25%。包衣剂中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比不加填充剂的明显提高6.79%、22.41%,幼苗生长最健壮。与未丸粒化的种子相比,当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丸粒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而且幼苗的茎粗、叶面积和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11.02%、27.35%、28.07%。可见,适量的保水剂(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和以活性炭、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剂能提高胡麻种子活力,增加出苗率,使幼苗的干物质重增大,根系发达,根冠比提高,为胡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丸粒化 胡麻 保水剂 活性炭 凹凸棒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日粮中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生产性能、肉品质、脂肪酸含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武晓东 赵俊星 +6 位作者 刘文忠 金亚倩 任有蛇 张春香 张文佳 项斌伟 张建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0-1270,共11页
旨在研究日粮中胡麻饼替换豆粕后对绵羊生产性能、肉品质、脂肪酸含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月龄,体重(26±1)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羊24只,按照胡麻饼代替豆粕的比例(0,1/3,2/3,1)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K组)、试验Ⅰ... 旨在研究日粮中胡麻饼替换豆粕后对绵羊生产性能、肉品质、脂肪酸含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月龄,体重(26±1)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羊24只,按照胡麻饼代替豆粕的比例(0,1/3,2/3,1)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K组)、试验Ⅰ、Ⅱ、Ⅲ组。每组6只羊,试验期60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与CK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K组(P<0.05);2)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胴体重和净肉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的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日粮中胡麻饼代替豆粕可以显著降低肌肉内脂肪含量(P<0.05),但对羊肉的pH、系水力和熟肉率无显著影响(P>0.05);4)日粮中胡麻饼代替豆粕可以显著增加背最长肌中C20:5N3含量(P<0.05),但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基本上无显著影响(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Ⅲ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试验Ⅱ组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CK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试验Ⅲ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日粮中胡麻饼代替豆粕可以降低料重比,提高屠宰率、净肉率等生产性能,降低血脂,提高绵羊抗氧化功能。因此,胡麻饼可以作为肉羊的蛋白质饲料而广泛应用,当胡麻饼代替2/3以上的豆粕时,饲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饼 绵羊 肉品质 脂肪酸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青海胡麻新品种选引及适宜播量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安 邹静 陈志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4,共5页
从胡麻主产区引进19个新育成的品种(系),2005年进行预备试验,综合其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从中筛选出晋亚8号、8858、陇亚9号、97047、0144(甘肃)、91—197—8和3号胡麻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系);2006年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 从胡麻主产区引进19个新育成的品种(系),2005年进行预备试验,综合其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从中筛选出晋亚8号、8858、陇亚9号、97047、0144(甘肃)、91—197—8和3号胡麻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系);2006年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引进胡麻品种(系)的产量在总体上都比作为对照的青海当地品种的产量高;晋亚8号、97047和陇亚9号是表现最好的3个品种,其适宜播种量为375~450万粒/hm^2,具体为:晋亚8号和97047为375~450万粒/hm^2,陇亚9号为375万粒/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引种 播种量 青海
下载PDF
胡麻油挥发性香气提取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魏长庆 刘文玉 曹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79-384,共6页
香气是胡麻油一项重要的感观特征指标,其由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组成,也是构成胡麻油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胡麻油特征香气成分的种类、形成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提取分析方法展开了综述,目的是为胡麻油生产和科学研... 香气是胡麻油一项重要的感观特征指标,其由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组成,也是构成胡麻油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胡麻油特征香气成分的种类、形成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提取分析方法展开了综述,目的是为胡麻油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油 挥发性香气成分 影响因素 提取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东晓 董亚茹 +4 位作者 孙景诗 耿兵 王照红 王向誉 郭洪恩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油用亚麻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本试验对0(CK)、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的8个油用亚麻品种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陇亚11号外...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油用亚麻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本试验对0(CK)、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的8个油用亚麻品种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陇亚11号外,其它7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下胚轴长均与NaCl浓度负相关。陇亚11号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下胚轴长在5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但在NaCl胁迫浓度≥100 mmol/L时下降显著。150 mmol/L NaCl对各品种油用亚麻种子的发芽指标影响显著,为合适的盐胁迫浓度。8个油用亚麻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张亚3号、陇亚13号、陇亚9号、陇亚11号、陇亚10号、陇亚12号、陇亚14号、天亚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亚麻 品种 种子萌发期 耐盐性 鉴定
下载PDF
加热对亚麻籽油中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一凡 王凤玲 +1 位作者 王玉玮 肖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过程会发生氧化和异构化,试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亚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油温低于120℃加热不会对其中的脂肪酸造成显著影响(P>0.05);高于160℃时,随着温度升高脂肪酸组...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过程会发生氧化和异构化,试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亚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油温低于120℃加热不会对其中的脂肪酸造成显著影响(P>0.05);高于160℃时,随着温度升高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变化显著(P<0.05),到达240℃时,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由65.241 g/100 g降低到16.013 g/100 g;反油酸(C18:1t)相对含量增加至3.31%,反亚油酸(C18:2t)增加至4.58%,反亚麻酸(C18:3t)增加至29.01%。建议在日常烹饪过程中控制亚麻籽油的加热温度,保证营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加热温度 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胡麻饼(粕)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何生虎 王明成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综述了胡麻饼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胡麻饼是一种优良的蛋白饲料 ,作为动物饲料有许多优点 ,但其中的生氰糖甙等有毒成分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 .介绍了目前较好的胡麻饼脱毒方法 ,为加快胡麻饼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胡麻饼 营养学 毒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胡麻籽油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玉婷 蔡倩 +1 位作者 王学英 彭婕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分析宁夏产胡麻籽中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为进一步开发胡麻籽油奠定基础。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胡麻籽油,胡麻籽油经甲酯化后,GC-MS对胡麻籽油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提取胡麻籽出油率高,达到43.4%。宁... 分析宁夏产胡麻籽中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为进一步开发胡麻籽油奠定基础。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胡麻籽油,胡麻籽油经甲酯化后,GC-MS对胡麻籽油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提取胡麻籽出油率高,达到43.4%。宁夏胡麻籽油中含有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92.27%,含量最多的为亚油酸(71.25%),其次为亚麻酸(20.85%)。胡麻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籽油 超临界CO2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胡麻耐盐性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东晓 董亚茹 +2 位作者 耿兵 王照红 娄齐年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9,共11页
为探究^(60)Co-γ辐射对胡麻耐盐性和盐胁迫下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以胡麻品种陇亚8号为材料,对种子进行不同剂量(0、200、600、1000、1500、3000、6000、9000、12000、15000 Gy)^(60)Co-γ辐射,测定100 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的发芽指... 为探究^(60)Co-γ辐射对胡麻耐盐性和盐胁迫下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以胡麻品种陇亚8号为材料,对种子进行不同剂量(0、200、600、1000、1500、3000、6000、9000、12000、15000 Gy)^(60)Co-γ辐射,测定100 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的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总黄酮、总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60)Co-γ辐射可促进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升叶片SOD、POD、CAT活性,抑制MDA含量的增加,提高SP、SS、Pro含量和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提高抗氧化活性;高剂量^(60)Co-γ辐射则加剧了胡麻的盐害。综合来看,1000 Gy^(60)Co-γ辐射是缓解胡麻盐害的最佳剂量,600 Gy是提高胡麻幼苗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射 胡麻 盐胁迫 种子萌发 抗氧化特性 生物活性物质
下载PDF
承德坝上地区油用亚麻品种筛选试验
13
作者 桑利民 张玲 +6 位作者 郭元章 乔海明 张学敏 霍宗全 徐小龙 杨秀君 徐桂真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84-86,共3页
为解决承德坝上地区亚麻品种种植结构单一、产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承德坝上地区主栽品种坝亚7号为对照,对自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油用亚麻品种(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进行了生育期、经济性... 为解决承德坝上地区亚麻品种种植结构单一、产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承德坝上地区主栽品种坝亚7号为对照,对自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油用亚麻品种(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进行了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多项指标的比较,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均适宜在承德坝上地区种植。其中,117生育期最长,枯萎病发病率最低;株高最高,茎秆坚韧直立,田间长势整齐,工艺长度最长并且整齐度好,适合机械化操作;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为最高,且没有无效果,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最适宜在承德坝上地区种植。1075产量仅次于117,但高于坝亚7号;株高和工艺长适合机械化操作要求;枯萎病发病率低于坝亚7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选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亚麻 承德坝上地区 品种筛选 产量 经济性状 生育期 抗病性
下载PDF
不同亚麻种子油脂及功能特性分析研究
14
作者 孙方 孟桂元 +1 位作者 周静 孙焕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为探明亚麻种子油脂及其功能特性,以不同亚麻种子为材料,采用脂肪测定仪(SZC-D)和CG-MS联用仪,对其出油率、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及其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亚麻籽含油率变幅为30.12%~39.92%,平均值为35.00%;亚麻籽油主要... 为探明亚麻种子油脂及其功能特性,以不同亚麻种子为材料,采用脂肪测定仪(SZC-D)和CG-MS联用仪,对其出油率、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及其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亚麻籽含油率变幅为30.12%~39.92%,平均值为35.00%;亚麻籽油主要含有的脂肪酸为琢-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此5种脂肪酸的总含量占96.54%,其中,琢-亚麻酸高达50%左右。亚麻籽含油率与各类脂肪酸含量存在正相关性,但未达显著性差异。结合出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以中亚2号、日本3号、F2004023等3个亚麻品种较为理想,具有更好的保健油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种子 油脂 脂肪酸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胜晨 郝小燕 +5 位作者 武晓东 丁娜 刁小高 项斌伟 张文佳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33-3042,共10页
本文通过研究绵羊瘤胃发酵、消化酶活性及瘤胃上皮组织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探讨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5月龄、体重为(26.0±1.0)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24只,随机分为4组[对... 本文通过研究绵羊瘤胃发酵、消化酶活性及瘤胃上皮组织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探讨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5月龄、体重为(26.0±1.0)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CK)、Ⅰ、Ⅱ和Ⅲ组],每组6只羊,分别饲喂胡麻饼代替豆粕的饲粮,胡麻饼添加比例分别为0、6%、12%和18%。试验结束后,屠宰并取样,采集瘤胃液和瘤胃组织,研究瘤胃液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及瘤胃上皮组织VFA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Ⅰ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ADG)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CK组(P<0.05)。2)与CK组相比,Ⅱ和Ⅲ组的羟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Ⅲ组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CK组相比,胡麻饼代替豆粕对绵羊瘤胃液p H、丙酸和乳酸浓度、乙丙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Ⅱ组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Ⅰ、Ⅱ和Ⅲ组氨态氮(NH3-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提高(P<0.05);4)与CK组相比,Ⅱ组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和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腺瘤下调蛋白(DR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Na+/H+交换蛋白(NHE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MCT1、MCT4和DR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胡麻饼代替豆粕对阴离子交换蛋白2(AE2)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绵羊饲粮中一定比例的胡麻饼代替豆粕能够改善瘤胃代谢状况,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胡麻饼替代豆粕的适宜添加比例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饼 羔羊 瘤胃发酵 酶活性 VFA相关基因表达
下载PDF
黑龙江省油用亚麻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雨浓 《中国麻业科学》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黑龙江省一直以栽培纤维型亚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亚麻纤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我省纤维亚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发挥我省亚麻产业资源优势,我省亚麻主产区用油用亚麻替代部分纤维亚麻种植,相继建设以亚麻籽为原料的加工企... 黑龙江省一直以栽培纤维型亚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亚麻纤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我省纤维亚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发挥我省亚麻产业资源优势,我省亚麻主产区用油用亚麻替代部分纤维亚麻种植,相继建设以亚麻籽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开发出亚麻油、阿尔法亚麻酸、亚麻胶、亚麻冲剂等多个新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黑龙江省油用亚麻栽培需要的生态环境,土壤、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同时提出油用亚麻和纤维型亚麻不同的技术要求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亚麻 选地 耕作 灭草
下载PDF
橄榄油 亚麻籽油对肥胖模型大鼠减肥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琰 成亮 《农产品加工(下)》 2016年第4期47-48,共2页
为了研究橄榄油、亚麻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其中1组做空白对照试验,饲喂普通饲料;另外4组饲喂高脂饲料,其中10只大鼠作为肥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灌胃;另外3组大鼠分别... 为了研究橄榄油、亚麻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其中1组做空白对照试验,饲喂普通饲料;另外4组饲喂高脂饲料,其中10只大鼠作为肥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灌胃;另外3组大鼠分别以橄榄油、亚麻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灌胃,连续60 d。试验结果显示,橄榄油组、亚麻籽油组、橄榄油+亚麻籽油组与肥胖模型组相比,均能降低其血清中的TC,TG,并升高HDL-C。其中,橄榄油+亚麻籽油组大鼠血清的TG,TC值最小,而HDL-C的值较高,说明橄榄油与亚麻籽油的配伍具有协同效应,能更好地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亚麻籽油 大鼠 降脂
下载PDF
亚麻籽和亚麻籽油对哺乳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萨仁其木格 图门乌力吉 +1 位作者 白玉斌 双金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亚麻籽和亚麻籽油对哺乳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妊娠130 d左右母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5.25%炒亚麻籽(炒亚麻籽组)、5.25%生亚麻籽(生亚麻籽组)和2.25%亚麻籽油(亚麻籽... 为了研究亚麻籽和亚麻籽油对哺乳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妊娠130 d左右母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5.25%炒亚麻籽(炒亚麻籽组)、5.25%生亚麻籽(生亚麻籽组)和2.25%亚麻籽油(亚麻籽油组)。试验期为60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羔羊1月龄时屠宰并采集后腿肌肉样品,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生亚麻籽组、炒亚麻籽组和亚麻籽油组哺乳羔羊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SFA)组成显著提高(P<0.05);(2)对照组羔羊肌肉中ω-6PUFA/ω-3PUFA(13.424)最高,极显著高于炒亚麻籽组(2.579)、亚麻籽油组(3.090)和生亚麻籽组(3.399,P<0.01);(3)各组间肌肉中奇数碳原子脂肪酸(OCFA)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C16脂肪酸组成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说明亚麻籽和亚麻籽油可明显改善哺乳羔羊体内ω-3 PUFA营养特性,其中炒亚麻籽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母羊 亚麻籽 亚麻籽油 哺乳羔羊 肌肉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水溶性亚麻防锈油的制备研究
19
作者 丁桂英 张天林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54-357,共4页
本文介绍由亚麻油水解制得高级不饱和脂肪酸,使之与顺酐合成得到一种水溶性能极好的金属防锈润滑油。
关键词 亚麻油酸 润滑 防锈油 制造
下载PDF
灌水对胡麻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银霞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9-53,共5页
以陇亚杂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胡麻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的总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灌水处理相比,现蕾期灌水180 mm处理和盛花期灌水180 mm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了17.14%... 以陇亚杂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胡麻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的总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灌水处理相比,现蕾期灌水180 mm处理和盛花期灌水180 mm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了17.14%和9.26%。胡麻籽粒折合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现蕾期灌水180 mm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达2 461.32 kg/hm^2,较不灌水处理显著增产952.29kg/hm^2,增产率63.11%;盛花期灌水180 mm处理的折合产量为2 354.55 kg/hm^2,较不灌水处理增产56.03%。综上所述,现蕾期灌水180 mm是胡麻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最佳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灌水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