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Okra Pectin on the Sensory,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al Quality of Yoghurt 被引量:1
1
作者 Manuela Tobil Courage Y. Deh +2 位作者 Jacob K. Agbenorhevi Gilbert O. Sampson Fidelis M. Kpodo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0年第6期442-456,共15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kra pectin from two genotype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kra pectin from two genotype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h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gbagom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n the physicochemical, sensory and microbial quality of yoghurt. Okra pectin concentratio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w pectin to milk powder ratios) of 0.2%, 0.4% and 0.6% were used in the yoghurt preparation and its water holding capacity, titratable acidity and pH were analyzed against a control (0.0% pectin) weekly for a month. Consumer acceptability tests for the yoghurt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50 untrained panellists on a 7-point hedonic scale. Total aerobic microorganisms present in the most preferred samples were enumerated over a four-week perio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amples containing 0.2%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h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were most preferred by panelists. Water holding capacity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those containing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h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higher tha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gbagom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ounterparts and the control. There was a decline in pH with increasing pectin concentration and over the storage period. Samples containing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gbagom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had lower pH (3.6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4.32) compared to samples containing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h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4.2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4.45). Titratable acidity increased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 and with increasing pectin concentration. After four weeks of storage at 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eg;</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 sample containing 0.2%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gbagom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had the least microbial count (7.6</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0</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5</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4.51 cfu/g), followed by the sample containing 0.2%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h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2.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0</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7</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11.14 cfu/g) and the control (8.6</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0</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7</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5.57</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fu/g).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addition of okra pectin at 0.2% improved the consumer acceptability of yoghurt and 0.2%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gbagoma</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ectin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aerobic microbes. Addition of okra pectin also improved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reduced whey exu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kra pectin YOGHURT SYNERESIS Consumer Acceptability
下载PDF
秋葵果胶对糖尿病小鼠降糖、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璐 李蓓蓓 +3 位作者 王参政 方柳影 刘苗苗 李彦灵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6-243,共8页
研究黄秋葵果胶(okra pectin,OP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采用腹腔注射STZ配合高脂饲料饮食的方法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用药10 d,观测各组小鼠的饮水量、饮食量... 研究黄秋葵果胶(okra pectin,OP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采用腹腔注射STZ配合高脂饲料饮食的方法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用药10 d,观测各组小鼠的饮水量、饮食量、体重、空腹血糖,检测小鼠葡萄糖耐受(Oral-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TC、TG、HDL、LDL、SOD、MDA等指标,观察肝脏组织形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PE可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1),改善糖尿病小鼠体内的糖代谢异常,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中TC、TG、LDL-C、MDA等相关因子水平(P<0.01),升高HDL、SOD因子水平(P<0.01),修复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研究结果显示150、300 mg/kg的OPE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较好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果胶 糖尿病 高血糖 高血脂
下载PDF
盐析法提取红秋葵果胶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任吉君 王艳 +2 位作者 孙秀华 周荣 陈秀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02-405,共4页
采用L16(45)正交设计,利用盐析法对红秋葵果实中的果胶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明矾用量12g、pH2、水解时间60min、温度85℃、水量500ml条件下,果胶提取量最高,可达5.375g。红秋葵是一种高果胶含量的植物。
关键词 红秋葵 果胶 盐析法
下载PDF
黄秋葵果胶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剑波 孙哲浩 +2 位作者 张英慧 任吉君 冯铭琴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2期51-53,共3页
本文以成熟的黄秋葵为原料,研究了Al2(SO4)3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利用方差分析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的pH值对果胶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pH4、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90min;在此条... 本文以成熟的黄秋葵为原料,研究了Al2(SO4)3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利用方差分析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的pH值对果胶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pH4、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黄秋葵的果胶提取率可达25.96%,实验表明,黄秋葵是一种果胶含量高的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黄秋葵不同品系和不同组织部位的果胶和咖啡因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萍 肖文君 +9 位作者 胡帅 李强 陈胖胖 袁聪颖 张骋 何壮 胡荣 万捷 周苹 郭新红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黄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经济作物。通过对10个黄秋葵品系及QK-6不同组织的果胶和咖啡因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秋葵品系间(取幼嫩果荚为参比)及同种不同部位间的果胶含量差异较大,其中QK-4的果胶含量最高,为24.05%;QK-6中... 黄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经济作物。通过对10个黄秋葵品系及QK-6不同组织的果胶和咖啡因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秋葵品系间(取幼嫩果荚为参比)及同种不同部位间的果胶含量差异较大,其中QK-4的果胶含量最高,为24.05%;QK-6中幼嫩果荚的果胶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达到20.73%。此外,所有黄秋葵中均检测不到咖啡因。上述研究结果为黄秋葵的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咖啡因 含量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果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加兴 覃敏杰 +2 位作者 吴越 张娟 周炎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2-16,共5页
以黄秋葵干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果胶微波辅助酸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pH值、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提取黄秋葵果胶得率的影响,然后再应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 以黄秋葵干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果胶微波辅助酸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pH值、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提取黄秋葵果胶得率的影响,然后再应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黄秋葵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时间60s、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采用微波辅助酸提醇沉法提取黄秋葵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90W、pH2.9、浸提温度74℃、浸提时间30min,此条件下果胶的得率达2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秋葵花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霞 苏平 吴秋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70-273,280,共5页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黄秋葵花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黄秋葵花为原料,采用酸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黄秋葵花果胶,探讨酸种类、料液比、提取液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对黄秋葵花果...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黄秋葵花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黄秋葵花为原料,采用酸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黄秋葵花果胶,探讨酸种类、料液比、提取液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对黄秋葵花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黄秋葵花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盐酸溶液pH=1.60和提取时间2.76h,此时果胶理论得率达32.26%,验证值为32.46%,相对误差为0.62%。因此,该研究对产业化制备果胶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果胶 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黄秋葵果胶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加兴 石春诚 +3 位作者 马浪 吴越 肖秀凤 周炎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4-108,共5页
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研究黄秋葵果胶的理化特性及果胶质量浓度、加热温度、pH值、蔗糖质量浓度和CaCl2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黄秋葵果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6.68%,酯化度为75.45%,溶解度为82%,pH值为4.63,... 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研究黄秋葵果胶的理化特性及果胶质量浓度、加热温度、pH值、蔗糖质量浓度和CaCl2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黄秋葵果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6.68%,酯化度为75.45%,溶解度为82%,pH值为4.63,属于弱酸性高酯果胶;黄秋葵果胶的黏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其热稳定性优于商品柑橘果胶;黄秋葵果胶的黏度与其质量浓度、蔗糖质量浓度均成正相关,与加热温度成负相关,而随pH值、CaCl2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出一般果胶的黏度特性。黄秋葵果胶的黏度及热稳定性能优于商品柑橘果胶,是一种优质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黏度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黄秋葵果胶提取及溶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伟 李加兴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0-153,共4页
以黄秋葵为原料,研究其果胶的超声辅助法提取条件及其溶胶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果胶的影响,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采用理化检测方法分析果胶纯度、干燥失重、灰分含量... 以黄秋葵为原料,研究其果胶的超声辅助法提取条件及其溶胶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果胶的影响,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采用理化检测方法分析果胶纯度、干燥失重、灰分含量、pH值、持水性和酯化度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W超声功率下,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pH值4.0、超声温度60℃、时间40min,果胶的得率为20.45%;黄秋葵果胶的持水性为10.22mL/g,酯化度为72.43%,且干燥失重、灰分、pH值均符合QB 2484—2000《食品添加剂果胶》标准要求。研究表明,黄秋葵果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得率较高,是一种持水性较好的高酯化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超声辅助提取 溶胶特性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协同酶法提取秋葵果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渊 张芸兰 +2 位作者 唐鹏程 李华生 雷干农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9,共7页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压脉冲电场协同酶法提取秋葵果胶的工艺进行优化。基于料液比、溶液pH、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电场强度和脉冲数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酶解温度、电场强度和脉冲数四个对果胶得率有显著影响的...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压脉冲电场协同酶法提取秋葵果胶的工艺进行优化。基于料液比、溶液pH、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电场强度和脉冲数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酶解温度、电场强度和脉冲数四个对果胶得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自变量,以果胶得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高压脉冲电场协同酶法提取秋葵果胶的最佳工艺为:先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再进行酶解处理,料液比1∶28(g/mL)、酶用量600U/g、溶液pH5.5、提取温度53℃、电场强度10kV/cm、脉冲数9个、酶解时间20min,果胶得率可达17.62%。验证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良好,该技术能实现秋葵中果胶成分的高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酶法 响应面法 秋葵 果胶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黄秋葵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徐康 杜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品质的影响,优选其干燥技术,以新鲜黄秋葵果实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冷冻、微波、自然干燥方法干制,测定不同干制方法得到的黄秋葵干果中膳食纤维、果胶、黄酮等物质的含量,评价不同干制方法所得果实的抗氧...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品质的影响,优选其干燥技术,以新鲜黄秋葵果实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冷冻、微波、自然干燥方法干制,测定不同干制方法得到的黄秋葵干果中膳食纤维、果胶、黄酮等物质的含量,评价不同干制方法所得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并不影响黄秋葵中总膳食纤维、总糖、总氮和灰分的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与Vc含量均以冷冻干燥果实最高,依次为14.21%、7.38%、1.72%和322.7 mg/kg,与新鲜果实中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方法干制后黄秋葵中总酚含量降低。自然干燥的黄秋葵总还原力(FRAP值)最低为0.767 mmol/L,而其他干制样品与新鲜黄秋葵的总还原力(0.856 mmol/L)相近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干燥及新鲜果实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较高,但新鲜果实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率则均高于干制后的黄秋葵。综合分析认为,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新鲜黄秋葵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可作为黄秋葵即食加工的首选方法;自然干燥成本低,处理量大,所得干果中果胶含量高,适用于食品精深加工用黄秋葵的干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干燥方法 膳食纤维 果胶 黄酮 总酚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黄秋葵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金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08-211,共4页
黄秋葵含有多糖、果胶、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和开发价值。参考近5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黄秋葵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肾等生理活性,并指出了今... 黄秋葵含有多糖、果胶、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和开发价值。参考近5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黄秋葵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肾等生理活性,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多糖 黄酮 果胶 生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草酸铵提取黄秋葵果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湛霞 赖学辉 +1 位作者 谢智鹏 黄梓琪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7期31-32,10,共3页
文章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草酸铵为萃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选,确定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果胶质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发现:黄秋葵的料液比为1∶10、超声温度为80℃的条件下,超声功率为400 W,超声时间为50 min,草酸... 文章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草酸铵为萃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选,确定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果胶质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发现:黄秋葵的料液比为1∶10、超声温度为80℃的条件下,超声功率为400 W,超声时间为50 min,草酸铵浓度为1.4%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达到24.32%。所得果胶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超声波 草酸铵
下载PDF
酸解盐析法提取黄秋葵中的果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诚 黄孜雨 尹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294-296,共3页
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酸解盐析法提取其果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对无机酸类型、料液比、酸解pH值、酸解温度、加热酸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研究,先进行单因素确定,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pH值、酸解温度、酸解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 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酸解盐析法提取其果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对无机酸类型、料液比、酸解pH值、酸解温度、加热酸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研究,先进行单因素确定,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pH值、酸解温度、酸解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影响果胶提取率的主次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4,酸解温度为70℃,酸解时间为110 min,料液比为1∶10,最优无机酸是硫酸,在此条件下,果胶的得率为2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酸解盐析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新兴蔬菜黄秋葵果胶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娜 《食品工程》 2007年第2期33-37,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黄秋葵为原料生产果胶的工艺,用酸解盐析的方法从黄秋葵中提取果胶,并筛选出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提取 最佳工艺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黄秋葵果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阿丽 陈自豪 张国升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16,共7页
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对黄秋葵果胶的提取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酶解时间四个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35∶1(m L/g)... 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对黄秋葵果胶的提取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酶解时间四个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35∶1(m L/g)、超声温度43℃、酶解时间2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超声提取 酶法 果胶得率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秋葵果胶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剑夫 程安玮 +1 位作者 孙金月 祝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02-2011,共10页
为开发优质果胶资源,利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黄秋葵和红秋葵果荚中提取果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酸种类、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2种秋葵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应用BoxBenhnken设计应面试验,确定果胶的最优提取工艺,... 为开发优质果胶资源,利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黄秋葵和红秋葵果荚中提取果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酸种类、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2种秋葵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应用BoxBenhnken设计应面试验,确定果胶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盐酸、pH值2.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 g·m L-1,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350 W,果胶提取率最高为15.87%;红秋葵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盐酸、pH值2.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6 g·m L-1,超声时间42 min,超声功率350 W,果胶提取率最高为15.03%。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及理化性质测定,黄秋葵、红秋葵果胶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两者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78.72%、72.92%,酯化度分别为66.95%、68.68%,均属于高酯果胶。添加黄、红秋葵果胶后,凝胶质构特性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本研究结果为果胶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 提取工艺 秋葵 果胶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微波辅助草酸铵提取黄秋葵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梓琪 吴湛霞 +4 位作者 林宏图 钟杰平 陈韩欧 黎世尧 谢智鹏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7期77-79,113,共4页
以草酸铵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秋葵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选,确定了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20(g/m L)、草酸铵浓度13 g/L、微波功率60%×800 W、微波辐射时间20 min。在此... 以草酸铵为萃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秋葵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选,确定了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20(g/m L)、草酸铵浓度13 g/L、微波功率60%×800 W、微波辐射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23.64%,所得果胶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微波 草酸铵
下载PDF
食用柠檬酸—醇析法提取秋葵果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乙平 辛松林 +1 位作者 任宣姿 韩萌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以黄秋葵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并优化用柠檬酸—醇析法提取秋葵果胶的工艺条件。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柠檬酸、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不同温度、不同水浴时间、不同超声波功率对秋葵果胶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以黄秋葵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并优化用柠檬酸—醇析法提取秋葵果胶的工艺条件。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柠檬酸、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不同温度、不同水浴时间、不同超声波功率对秋葵果胶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柠檬酸与秋葵原料质量比为8%,乙醇体积分数为95%,温度为80℃,超声波功率为120W,秋葵果胶提取率为1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食用柠檬酸 提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黄秋葵果胶低脂抹茶干酪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裴淑芳 高盼 +3 位作者 孟荣伟 高明亮 郭强 马玲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6期80-84,共5页
以脱去50%原脂肪含量的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使用黄秋葵果胶与低甲氧基果胶以质量比1∶2的比例复配后作为脂肪替代物加入主原料中并添加少量抹茶粉,制备黄秋葵果胶低脂抹茶干酪。在考察抹茶添加量、果胶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和凝乳时间... 以脱去50%原脂肪含量的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使用黄秋葵果胶与低甲氧基果胶以质量比1∶2的比例复配后作为脂肪替代物加入主原料中并添加少量抹茶粉,制备黄秋葵果胶低脂抹茶干酪。在考察抹茶添加量、果胶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和凝乳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以干酪凝乳得率与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优化黄秋葵果胶低脂抹茶干酪工艺,确定加入果胶和抹茶的低脂干酪生产的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配方为:抹茶粉添加量(相对生牛乳,其他同)0.8%,果胶添加量0.01%,凝乳酶添加量0.4%,凝乳时间25 min。在此工艺下生产的产品感官接近全脂干酪,且有抹茶特有风味,质地均匀,软硬适中有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果胶 低脂 抹茶 干酪 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