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tudy on Tuina plus physical agents for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in gymnasts 被引量:1
1
作者 HU Lijun WANG Junliang +3 位作者 LIU Gang LIU Kunpeng GU Fei ZHANG Kaiwe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2年第4期309-315,共7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uina(Chinese therapeutic massage)plus physical agents and physical agents alone for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in gymnasts,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u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uina(Chinese therapeutic massage)plus physical agents and physical agents alone for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in gymnasts,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uina for injury intervention in competitive athletes.Methods A total of 64 gymnasts with types Ⅰ-Ⅱ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a full analysis set based on the intention-to-treat principle,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ultrasound and microwave treatment,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uina manipulations.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total effective rate,visual analog scale(VAS)score,and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AOFAS-AHS)score.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90.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7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6.9%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of both group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 time points in the same group(P<0.05).After one and three months of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AOFAS-AH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in the same group(P<0.05).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OFAS-AH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hree months of treatment,the AOFAS-AH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indicat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ime and group(P<0.05).Conclusion Tuina plus physical agents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in gymnasts.This combined treatment is superior to physical agents alone in relieving pain and improving joint functions.Therefore,Tuina plus physical agents can be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ankle in gymna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INA MASSAGE Sprains and Strains ankle Injuries Visual Analog Scale lateral ligament ankle GYMNASTICS
原文传递
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
2
作者 韦志坤 邵菲 +2 位作者 王旭东 杨金杰 范小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SA)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踝关节骨折(AF)合并三角韧带损伤(DL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F合并D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SA)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踝关节骨折(AF)合并三角韧带损伤(DL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F合并D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ORIF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SA修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VAS评分、β-CTX水平减小/降低,AOFAS评分、BG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小于对照组,VAS评分、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修补对AF合并DLI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修补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距骨倾斜角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MR检查在踝关节不同体位下对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周祺源 杨俊霞 +1 位作者 詹浩辉 程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检查在踝关节不同体位下对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扭伤/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分不同体位检查:自然...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检查在踝关节不同体位下对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扭伤/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分不同体位检查: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完全背屈)。对比不同体位下踝骨内侧、外侧MRI T_(2)值;另外将MRI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对其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完全背屈踝骨内外侧负重区、非负重区MRI T_(2)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手术发现阳性70例,阴性6例,自然体位MRI检查诊断阳性68例,阴性8例,完全跖屈MRI检查诊断阳性67例,阴性9例,完全背屈MRI检查诊断阳性65例,阴性11例。自然体位MR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4%、95.71%、83.33%,完全跖屈MR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79%、92.86%、66.67%;完全背屈MR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79%、91.43%、83.33%,三种体位MRI诊断效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较准确的评估踝扭伤/骨折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在踝关节3种体位下(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完全背屈)均能较敏感的反映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踝关节 韧带损伤 肌腱损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肌骨超声诊断踝关节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及预后评估
4
作者 梁浩 杜锐 +1 位作者 穆峰 杨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诊断空降兵踝关节急性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因空降军事训练所致的疑似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患者120例,均应用肌骨超声和MRI扫查踝关节。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诊断空降兵踝关节急性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因空降军事训练所致的疑似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患者120例,均应用肌骨超声和MRI扫查踝关节。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肌骨超声对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其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损伤分级患者ATFL厚度的差异。分析肌骨超声所测ATFL厚度与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分级的相关性。所有患者于治疗后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骨超声和MRI所测ATFL厚度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肌骨超声及MRI所测治疗前ATFL厚度对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120例患者中,MRI诊断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114例,其中Ⅰ级36例,Ⅱ级32例(轻度12例,重度20例),Ⅲ级46例;其余6例均为关节软组织挫伤。肌骨超声准确诊断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112例,其中Ⅰ级36例,Ⅱ级30例(轻度10例,重度20例),Ⅲ级46例,灵敏度为98.25%,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97.50%,与MRI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56)。Ⅰ级损伤患者肌骨超声和MRI所测ATFL厚度均低于Ⅱ级和Ⅲ级损伤,Ⅱ级损伤患者肌骨超声和MRI所测ATFL厚度均低于Ⅲ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损伤分级患者肌骨超声与MRI所测AT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肌骨超声所测ATFL厚度与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分级呈正相关(r=0.374,P<0.001)。本研究治疗后预后优良组92例,预后不佳组22例。治疗前,两组肌骨超声及MRI所测AT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两种方法所测ATFL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预后优良组低于预后不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肌骨超声和MRI所测治疗前ATFL厚度评估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0.73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骨超声可准确诊断空降兵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且在评估ATFL损伤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肌骨 距腓前韧带损伤 急性 踝关节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吴穗琼 潘永雄 +1 位作者 杨广钢 雷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21例)、B组(20例)和C组(21...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21例)、B组(20例)和C组(21例)。A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29.48±13.10)岁。B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8.00±13.91)岁。C组男13例,女8例,年龄(26.38±12.54)岁。3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A组采取奥索踝关节固定支具固定,B组采取弹性绷带固定,C组采取U型树脂石膏固定。比较3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2个月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及睁眼闭眼重心摆动幅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AO-FAS总分[(82.62±1.56)分]、疼痛评分[(33.62±2.16)分]、功能评分[(38.48±3.01)分]高于B组[(76.43±2.52)分、(31.25±2.71)分、(35.45±2.80)分]及C组[(71.52±1.48)分、(32.67±2.39)分、(28.76±2.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组睁眼时重心摆动幅度[(60.95±8.58)mm]、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96.19±7.05)mm]低于B组[(74.85±8.27)mm、(102.05±7.74)mm]及C组[(74.52±5.75)mm、(101.67±4.7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个月后,A组AO-FAS总分(90.26±3.62)分、疼痛评分(35.43±1.46)分、功能评分(44.43±3.46)分高于B组[(83.53±4.42)分、(31.50±1.93)分、(42.45±3.46)分]及C组[(83.87±3.23)分、(31.67±1.46)分、(42.32±2.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组睁眼时重心摆动幅度[(42.19±8.48)mm]、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76.12±7.81)mm]低于B组[(54.75±8.58)mm、(81.40±7.83)mm]及C组[(54.38±5.98)mm、(81.43±4.8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保守治疗后有多种固定方法,支具固定的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本体感觉均高于其他2种固定方式,这可能与石膏固定强度过大、弹性绷带固定强度不够,而支具固定强度具有可调节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损伤 保守治疗 固定方法
下载PDF
高频超声图像分析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及伴发损伤
6
作者 于琦芮 刘卫勇 王雨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估距腓前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及周围韧带损伤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经高频超声诊断为距腓前韧带...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估距腓前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及周围韧带损伤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经高频超声诊断为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829例,分析距腓前韧带不同程度损伤时患者的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韧带厚度变化,同时观察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及周围韧带的损伤情况。结果距腓前韧带不完全型损伤时,左侧与右侧跟腓韧带损伤厚度分别为1.76±0.48 mm和1.89±0.5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腓前韧带不完全损伤与完全断裂时,跟腓韧带的厚度分别为1.83±0.53 mm和2.14±0.5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距腓前韧带不完全损伤与完全撕裂时伴发的跟腓韧带、伸肌上支持带损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可引起跟腓韧带增厚,由于运动时右侧优势的存在,右侧跟腓韧带会明显增厚。距腓前韧带损伤较易引起跟腓韧带和伸肌上支持带合并损伤,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联合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距腓前韧带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肌骨超声表现及对康复效果的评价意义
7
作者 徐婷 郝岩 +1 位作者 康翔 刘杨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23-25,2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肌骨超声表现及对康复效果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78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关节镜... 目的:探讨与分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肌骨超声表现及对康复效果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78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关节镜手术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观察影像学特征.同时所有患者都给予针灸、推拿的康复治疗,判定康复效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等.结果:在78例患者中,关节镜手术判断为肌腱损伤34例、关节腔积液45例、骨折13例、距骨关节软骨病变23例;临床分型:Ⅰ型损伤32例,Ⅱ型损伤28例,Ⅲ型损伤18例.肌骨超声判断为肌腱损伤31例、关节腔积液40例、骨折11例、距骨关节软骨病变20例;临床分型:Ⅰ型损伤35例,Ⅱ型损伤24例,Ⅲ型损伤19例.肌骨超声对于肌腱损伤、关节腔积液、骨折、距骨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1.2%、88.9%、84.6%、97.0%,肌骨超声对于临床分型的诊断准确性为89.7%.78例患者都完成康复,康复3个月后患者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都显著高于康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患者康复3个月后的踝关节AOFAS评分与肌骨超声的肌腱损伤、骨折、距骨关节软骨病变、关节腔积液、临床分型等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肌骨超声对于临床分型与损伤特征的判断都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患者的踝关节AOFAS评分存在相关性,可有效指导康复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肌骨超声 临床分型 踝关节AofAS评分 康复效果
下载PDF
皮质骨螺钉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8
作者 谢先杏 谢鹤展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CBT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Ankle Hindfoot Scale,AH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AOFAS-AHS评分为(90.02±2.65)分,高于对照组的(85.0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BT相比,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缩短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固定 带袢钢板弹性固定 老年 踝关节骨折 胫腓损伤
下载PDF
X射线联合磁共振成像评估踝关节损伤分型:自身对照、3个月随访临床试验研究方案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国彬 张国平 +5 位作者 任庆云 雷立存 赵峰 高宏阳 朱超华 李亚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3期7998-8003,共6页
背景:X射线是检测踝关节损伤常用的方法,但其对部分踝关节骨折以及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情况较难诊断清楚,从而不能进行准确的骨折分型及制定治疗方案。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隐匿性骨折以及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情况,可用于诊断踝关... 背景:X射线是检测踝关节损伤常用的方法,但其对部分踝关节骨折以及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情况较难诊断清楚,从而不能进行准确的骨折分型及制定治疗方案。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隐匿性骨折以及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情况,可用于诊断踝关节骨折的韧带损伤。试验假设X射线联合磁共振成像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术后评估。目的:观察踝关节损伤分型及术后评估中X射线联合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国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完成。纳入试验的踝关节损伤患者68例,均进行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及周围韧带损伤修复,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X射线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进行骨折分型,并采用课题组自拟的踝关节骨折评估标准进行术后评估。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3个月踝关节骨折术后评估标准为好的患者例数的百分率;试验的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前Lauge-Hansen分型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踝关节X射线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评估患者骨折的修复情况;试验的其他观察指标为术后3个月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踝关节骨折术后评估标准为好的患者例数的百分率为53%;踝关节骨折术后评估标准为好、良、差的患者分别有36,23,9例;术前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有7例,旋前外旋型有14例,旋后内收型有13例,旋后外旋型有35例;术后3个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试验于试验于2016年11月16日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做回顾性注册(NCT02964754);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试验的患者对治疗方案和治疗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015年7月研究对象已入组,研究预期2年结束。讨论:试验旨在证实采用X射线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应用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术后评估,为踝关节损伤修复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踝关节 外侧韧带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临床试验 踝关节骨折 骨折分型 韧带损伤 术后评估 磁共振检差 X射线 不良反应 自身对照试验
下载PDF
踝关节外侧韧带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白露 张文涛 +3 位作者 黄伟 张新涛 江长青 李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测量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6例足部标本,解剖测量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长度,插入角度,止点宽度及与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标本距腓前韧带平均长度... 目的:测量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6例足部标本,解剖测量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长度,插入角度,止点宽度及与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标本距腓前韧带平均长度为(20.08±2.16)mm,腓骨侧止点宽为(8.75±1.8)mm,距骨侧止点宽度为(9.26±1.34)mm;影像学测量距腓前韧带的插入角度:足中立位侧位与腓骨长轴成角81°±11°,正位与腓骨长轴成角67°±7°。与外科标志的毗邻关系:距腓前韧带在距骨止点与距骨颈上缘的垂直距离为(12.92±0.93)mm,距腓前韧带腓骨侧止点与腓骨尖的距离为(11.44±0.61)mm。跟腓韧带平均长度为(32.72±9.17)mm,跟骨侧止点宽为(5.08±0.77)mm,腓骨侧止点宽为(4.76±0.62)mm。影像学的韧带插入角度:足中立位侧位上与腓骨长轴成角47°±16°。与外科标志的毗邻关系:跟腓韧带腓骨侧止点与腓骨尖的距离(3.74±0.55)mm;跟腓韧带跟骨侧止点与距下关节面的垂直距离(12.62±2.08)mm。结论:踝关节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长度及止点处宽度较为恒定,跟腓韧带插入角度变异较大。在进行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时,需考虑其解剖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解剖学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 被引量:9
11
作者 沙勇 唐辉 +4 位作者 丁晶 徐永清 李福兵 阮默 李春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7期4401-4405,共5页
背景: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应用于踝关节修复重建的报道目前较少。目的:分析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26例,其中跟腓韧带... 背景: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应用于踝关节修复重建的报道目前较少。目的:分析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26例,其中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同时损伤或松弛18例,距腓前韧带单独损伤或松弛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及Good评级评估踝关节功能,并进行患侧与健侧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后足活动度比较。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同时修复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48.4±3.7)分,治疗后(88.2±3.8)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8分;单独修复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50.0±6.4)分,治疗后(89.5±3.4)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5分。Good评级优1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果提示应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增大了腱骨接触面积,增加了骨腱愈合的概率,增强了踝关节的稳定性,其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同种异体肌腱 移植 解剖重建 慢性踝关节不稳 深低温冷冻保存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
下载PDF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被引量:11
12
作者 焦晨 胡跃林 +5 位作者 郭秦炜 江东 谢兴 陈临新 赵峰 皮彦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32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平均年龄26.4±8.7岁,接受踝关节外侧韧带修复手术。术中证实所有患者的跟腓韧带均缺失,采用距跟外侧韧带距骨止点移位... 目的:研究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32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平均年龄26.4±8.7岁,接受踝关节外侧韧带修复手术。术中证实所有患者的跟腓韧带均缺失,采用距跟外侧韧带距骨止点移位替代法修复跟腓韧带。研究平均随访22.3±4.0个月,术前和术后进行AOFAS评分、Mazur评分、Tegner评分、客观检查(前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满意度评分,调查再伤情况。结果:所有患者AOFAS评分、Mazur评分和Tegner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客观检查(抽屉试验和侧搬应力试验)术后均为阴性,满意度评分平均7.4分,无主观不稳和再伤发生,无距下关节(跗骨窦区)疼痛或/和不稳发生。结论: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对距下关节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跟外侧韧带 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跟腓韧带 距下关节
下载PDF
小切口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磊 李智尧 +4 位作者 刘劲松 孙晋 马佳 张晟 刘晓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1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10年3月,采用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手术治疗慢性外踝不稳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15~35岁,平均24岁;病史7个月~10年,平均10个月。主... 目的:探讨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10年3月,采用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手术治疗慢性外踝不稳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15~35岁,平均24岁;病史7个月~10年,平均1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反复扭伤。查体时29例均有踝关节的内翻增加以及距骨前移增加,内翻活动度比健侧平均增加(12.5±3.2)°。术中先在踝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病变。移植物为自体股薄肌腱,距骨止点以锚钉在骨表面固定,移植物通过腓骨远端的骨隧道,跟骨止点以挤压钉在骨隧道内固定。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距骨内翻和前移的程度改变以及影像学变化来评价疗效,并以AOFAS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骨折及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6~60个月,平均28个月。终末随访时无踝关节不稳定或活动受限。术后踝关节内翻角度比对侧增加值为(2.5±0.8)°,低于术前(t=12.3,P=0.012);距骨前移距离(3.5±0.8)mm,较术前(16.3±4.0)mm下降(t=18.6,P=0.002);距骨倾斜角(4.5±1.0)°,较术前(17.5±3.6)°下降(t=9.7,P=0.035);AOFAS后足功能评分(92.8±6.2)分,较术前(48.0±6.7)分升高(t=25.3,P=0.001)。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对疗效满意。结论:自体股薄肌腱移植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的手术方式符合解剖学重建理念,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该手术临床效果可靠,术后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关节不稳定
下载PDF
男性青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行走步态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孟庆华 鲍春雨 +1 位作者 陈超 徐倩漪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369,共7页
目的获取青年男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者行走时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探讨损伤者行走步态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Qualisys MCU500三维运动影像捕捉系统与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者与健康者各15名的行走步态进... 目的获取青年男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者行走时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探讨损伤者行走步态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Qualisys MCU500三维运动影像捕捉系统与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者与健康者各15名的行走步态进行三维同步测试。结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者竖直方向的地面反力变化平缓;在支撑时相中前期,损伤者前后方向的力要比健康者大;在步态周期的60%之前,损伤者左右方向的力明显大于健康者。损伤者关节跖屈力矩变化与健康者相似,患侧外翻力矩、外旋力矩最大,损伤者健侧输出功率最大。结论损伤者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行走时步态异常,为减少患侧负荷,健侧出现代偿效应,足着地瞬间加速过度到垂直支撑时相。本研究为预防踝关节以及损伤后的临床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外侧副韧带 步态 生物力学 运动学
下载PDF
Evans和Chrisman-Snook术式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Ⅱ度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一飞 卢晓郎 +3 位作者 赖红燕 左海强 叶超 洪建军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8期654-657,共4页
目的:测试Evans和Chrisman-Snook术式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Ⅱ度损伤的术后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采集18具冰冻下肢标本,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39.3±11.2)岁,随机分为3组:... 目的:测试Evans和Chrisman-Snook术式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Ⅱ度损伤的术后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采集18具冰冻下肢标本,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39.3±11.2)岁,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Evans术式组(B组)和Chrisman-Snook术式组(C组),每组6只标本。解冻后在B、C组中切断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造成外侧副韧带Ⅱ度损伤,并采用Evans术式和Chrisman-Snook术式重建外侧副韧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侧方应力加载下的位移情况。结果:①胫距关节侧方应力试验显示B组对外侧副韧带损伤修复后位移大于A、C组(P<0.0001),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距下关节侧方应力试验显示B组术后位移大于A、C组(P<0.0001),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造成踝关节不稳,在其修复术式中Chrisman-Snook术式比Evans术式在重建踝关节术后初期稳定性上优于Evans术式,Chrisman-Snook术式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同期手术中长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江东 胡跃林 +5 位作者 焦晨 郭秦炜 谢兴 陈临新 赵峰 皮彦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509,共5页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术后进行3~9年的随访,探讨其中长期疗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2月—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外踝韧带修复和后踝关节镜清理同期手术的患者共47例,...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术后进行3~9年的随访,探讨其中长期疗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2月—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外踝韧带修复和后踝关节镜清理同期手术的患者共47例,随访4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8.9±10.0)岁。通过问卷及查体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运动机能等,对比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后足评分、运动机能Tegner评分,并分析临床评分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受伤时间、手术用时、软骨损伤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71.8±22.8)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及Tegner评分均优于术前水平( 1.0 vs. 5.0, 92 vs. 80, 6.5 vs. 2.0, P 均<0.001),疗效优良率为97.6%,术后VAS评分( t =2.719, P =0.10)、AOFAS评分( t =-2.853, P =0.10)、Tegner评分( t =-3.443, P =0.001)和恢复运动时间( t =2.814, P =0.008)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术后VAS评分与软骨损伤呈负相关( Z =-2.195, P =0.028)。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同期手术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年龄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合并软骨损伤可加重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韧带损伤 后踝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下载PDF
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被引量:17
17
作者 江东 胡跃林 +5 位作者 焦晨 郭秦炜 谢兴 陈临新 赵峰 皮彦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8年4~7月,对24例慢性踝关节不稳行踝关节镜检查、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复术。术前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MRI确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术... 目的探讨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8年4~7月,对24例慢性踝关节不稳行踝关节镜检查、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复术。术前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MRI确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术中除常规前内、前外入路,增加一个距腓前韧带上方辅助入路用于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和伸肌下支持带缝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4~6)个月。与术前水平相比,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位数3(0~6) vs. 1 (0~6),Z=-3. 282,P=0. 001]、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踝评分(77±11 vs. 93±6,t=-6. 288,P=0. 000)及Tegner评分(3. 5±2. 1 vs. 4. 2±1. 9,t=-2. 186,P=0. 039)均明显改善。术后22例(91. 7%)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阴性,未见切口及神经并发症。2例踝关节跖屈受限(0°~5°),1例背伸受限(0°~5°)。术后3个月24例中22例(91. 7%)恢复日常生活; 9例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7例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结论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外踝韧带修复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康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 韧带损伤 关节镜 改良入路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建峰 韩斌 +4 位作者 邓磊 刘沂 顾敏琪 李治斌 罗运超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4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15例,可2例。结论:下胫腓联合是维系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得到解剖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Lauge-Hansen分型 MAISONNEUVE骨折 DUPUYTRE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诊治 旋后-外旋型 旋前-外旋型 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治疗方法 术后疗效 评分标准 解剖结构 稳定性 解剖性 Ⅳ度 Ⅲ度
下载PDF
伤柏膏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霖 孙凯 +4 位作者 陈彦 陈国良 邓德钧 焦根龙 李志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 目的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时测量患者踝关节周径,以及踝关节损伤后下肢功能自我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3,7,14天后,治疗组在VAS评分及肿胀消除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后Kofoed踝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7,14 d后,治疗组在Kofoed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功能评定上,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14 d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伤柏膏外敷治疗能够较快改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疼痛,并改善相关功能性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柏膏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疼痛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30
20
作者 冯磊 王敬学 +3 位作者 王国华 宋修峰 张婷婷 张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45-5550,共6页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的全部情况。目的:以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的全部情况。目的:以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特征并分级,显示半月板受损情况,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成像中,Ⅰ级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点状或圆形高信号,Ⅱ级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半月板变性和撕裂,正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这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