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H条件下海马神经胶质重构及MDP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兵 赵茂军 +1 位作者 张流忠 吴闵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研究脑慢性低灌注(CCH)条件下海马神经胶质重构及加减薯蓣丸(MDP)干预,阐明CCH对海马神经胶质的影响及MDP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药物组。采用改良的双血管阻断(2-VO)法制作CCH模型,药物组... 目的研究脑慢性低灌注(CCH)条件下海马神经胶质重构及加减薯蓣丸(MDP)干预,阐明CCH对海马神经胶质的影响及MDP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药物组。采用改良的双血管阻断(2-VO)法制作CCH模型,药物组以加减薯蓣丸浓缩汤剂(湖北省中医院制剂室提供)进行灌胃45d(10g·kg^(-1)·d^(-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剂量、疗程同药物组。疗程结束后采用水迷宫行为学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智能测定;取大鼠海马进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测定Olig-2及GFAP表达,RT-PCR测定GAP-43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可明显降低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P<0.05),增加跨越平台次数(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辐射层、分子层、腔隙层纤维结构疏松,排列紊乱,星型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药物组海马辐射层,分子层及腔隙层纤维排列致密,星型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减少,少突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药物组GFAP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低,但较假手术组高,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组Olig-2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高,较假手术组低,达到显著性差异(P<0.01,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GAP-43mRAN相互之间比较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及P<0.05)。结论 CCH条件下海马神经胶质发生重构,表现为轴突丢失及髓鞘化程度低、胶质增生,可能是大鼠学习记忆受损的原因之一;加减薯蓣丸通过促进轴突的生成及髓鞘化,抑制星型胶质细胞增生,从而保持持神经纤维的正常有序联系,可能是其改善CCH状态下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薯蓣丸 慢性脑的低灌注 生长相关蛋白43 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脱髓鞘病变及pEGFR的表达变化
2
作者 龚睿 李兴琼 +4 位作者 晏四斤 李腊梅 杜瑶 曾庆盈 张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39-64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超微结构与活化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及其下游蛋白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Olig-2)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SCI模型,BBB(Basso Beattie&Bresnahan)评分观察大鼠后...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超微结构与活化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及其下游蛋白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Olig-2)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SCI模型,BBB(Basso Beattie&Bresnahan)评分观察大鼠后肢神经功能;勒克索尔固蓝(LFB)染色计数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电子显微镜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蛋白印迹(Wb)检测各组pEGFR、Olig-2的表达水平。结果SCI后,大鼠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几乎完全丧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BBB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亦逐渐增加。电子显微镜显示,SCI后出现如下病理改变:轴突、髓鞘水肿及髓鞘结构紊乱、增厚甚至溃变、崩解;随着时间延长,轴突及髓鞘的肿胀程度较前减轻,髓鞘结构亦逐渐致密。pEGFR、Olig-2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于14d达到高峰。腹腔注射选择性pEGFR抑制剂(PD153035)14d后,pEGFR、Olig-2的表达,大鼠BBB评分及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均较模型14d组明显降低;抑制剂组的轴索肿胀程度明显加重,轴浆线粒体数量减少,髓鞘分层而呈重度脱髓鞘改变。结论pEGFR的表达与大鼠SCI后神经纤维的再髓鞘化有关,其机制可能在于pEGFR参与了Olig-2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活化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
下载PDF
生后早期感染对新生大鼠脑组织中转录因子Olig1、Olig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艳 孙婷婷 +1 位作者 孟孟 王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2-667,共6页
目的探讨碱性螺旋一环一螺旋转录因子少突胶质细胞因子1/2(Olig1、Olig2)在新生大鼠生后早期感染导致的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92只新生3d(P3)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缺氧组,每组64只,其中... 目的探讨碱性螺旋一环一螺旋转录因子少突胶质细胞因子1/2(Olig1、Olig2)在新生大鼠生后早期感染导致的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92只新生3d(P3)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缺氧组,每组64只,其中后2组分别于P3、P6时腹腔注射LPS(0.25mg/kg)各1次,对照组同法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LPs+缺氧组在注射LPS前给予常压缺氧处理2h。依据取材时间点的不同将上述各组进一步分为P7、P10、P14、P21亚组,每亚组16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新生大鼠脑组织中Olig1、Olig2蛋白及阳性细胞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新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组与LPs+缺氧组Olig1、Olig2蛋白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均在P7时开始增加,在P10时达高峰,随后下降,且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及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缺氧组各时间点Olig1、Olig2蛋白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L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LPS组与LPS+缺氧组神经细胞发生水肿,数目减少,核固缩、碎裂、偏移。结论新生大鼠生后早期感染可引起脑损伤,缺氧与感染双重因素同时存在会更进一步加重脑损伤,且该病理生理过程有Olig1、Olig2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缺氧 少突胶质细胞因子1/2 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