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连栋 唐星 +1 位作者 丁怡 张倩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1-544,共4页
在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外依次包滑石粉隔离层和Eudragit缓释层,并考察两者对体外释放度的影响。采用EudragitNE30D-L30D55(20∶1)包衣所得微丸表现出缓释特征,在体内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关键词 盐酸二甲双胍 缓释 微丸 包衣 离心造粒 生物等效
下载PDF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欣 张晶 +2 位作者 王娟 于西全 宋洪涛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在空白丸芯上依次包以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备成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并对其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将肠溶微丸装入普通胶囊制成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结果将奥美拉唑、羟丙基甲... 目的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在空白丸芯上依次包以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备成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并对其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将肠溶微丸装入普通胶囊制成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结果将奥美拉唑、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 mPa.s)、无水碳酸钠、聚山梨酯-80、二甲基硅油和水混合制成主药层包衣溶液,以无水碳酸钠作为隔离层的碱性调节剂,EUDRAGITL30D-55作为肠溶包衣材料,自制的3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在人工肠液中45 min的释放度分别为(98.0±1.2)%、(95.3±4.0)%和(94.3±1.8)%。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肠溶微丸 肠溶胶囊 流化床包衣
下载PDF
离心造粒法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宪利 刘彦生 +2 位作者 唐哲 王刚 贺成业 《武警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制备稳定性好的奥美拉唑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奥美拉唑肠溶素丸,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滑石粉包隔离层,使用Eudragit L30D-55包衣制得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滑石粉包隔离后,提高了微丸的稳定... 目的制备稳定性好的奥美拉唑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奥美拉唑肠溶素丸,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滑石粉包隔离层,使用Eudragit L30D-55包衣制得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滑石粉包隔离后,提高了微丸的稳定性,而肠溶性包衣材料Eudragit L30D-55的使用,则使奥美拉唑微丸的释放度符合肠溶要求。结论离心造粒法工艺简便易行,重现性好,药物溶出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肠溶微丸 离心造粒法
下载PDF
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羽 刘燕 +1 位作者 孙备 王贺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738-740,共3页
目的考察采用国产的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的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与Eudragit L30D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并对包衣质量加以比较。结果未碱化聚丙烯酸树脂Ⅱ60%与95%的... 目的考察采用国产的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的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与Eudragit L30D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并对包衣质量加以比较。结果未碱化聚丙烯酸树脂Ⅱ60%与95%的乙醇溶液均可包出合格的奥美拉唑小丸,质量与用L30D所制小丸相近。结论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可以用于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肠溶微丸 聚丙烯酸树脂Ⅱ
下载PDF
不同厂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体外溶出度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欣 宋洪涛 陈月红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比较7个厂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桨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参数,并用方差分析对组间溶出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 目的比较7个厂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桨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参数,并用方差分析对组间溶出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个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体外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但各厂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溶出参数m、t30、t50、td、t80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厂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溶出参数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肠溶胶囊 溶出度 HPLC
下载PDF
离心造粒法制备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叶 王东凯 +4 位作者 姚建美 崔文奇 张翠霞 王庆河 程卯生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制备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结果制备的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在pH=1.2的盐酸溶液中2h的释放度低于10%,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45min的释放度大于75%。结论离心... 目的制备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结果制备的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在pH=1.2的盐酸溶液中2h的释放度低于10%,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45min的释放度大于75%。结论离心造粒法制备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左旋泮托拉唑钠 肠溶微丸 离心造粒 流化床
下载PDF
磷酸苯丙哌林缓释微丸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玉双 邹梅娟 +3 位作者 于杰 杨春光 任君刚 程刚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6年第4期144-149,共6页
目的制备磷酸苯丙哌林缓释微丸,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磷酸苯丙哌林微丸,以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并考察包衣增重、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磷酸苯丙哌林缓释微丸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结果包衣增重为3%,热... 目的制备磷酸苯丙哌林缓释微丸,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磷酸苯丙哌林微丸,以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并考察包衣增重、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磷酸苯丙哌林缓释微丸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结果包衣增重为3%,热处理时间为24 h时,包衣微丸呈现明显的缓释效果,其体外释药特性与国产缓释片基本一致。结论离心造粒法可用于制备磷酸苯丙哌林缓释微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磷酸苯丙哌林 缓释微丸 离心造粒 EUDRAGIT NE30D
下载PDF
苦参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考察
8
作者 孙英华 张向荣 +3 位作者 杨亚军 谢俊霞 王志会 何仲贵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4年第3期44-49,共6页
目的制备苦参素缓释微丸,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选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作为包衣材料制成膜控缓释微丸,并考察聚合物增重、TEC的用量、后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苦参素缓释微丸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表明... 目的制备苦参素缓释微丸,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选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作为包衣材料制成膜控缓释微丸,并考察聚合物增重、TEC的用量、后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苦参素缓释微丸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表明该缓释微丸的体外药物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膜厚增加,药物释放慢;后处理时间增加,药物释放变慢,到达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结论制备的苦参素缓释微丸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是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缓释微丸 离心造粒 苦参素
下载PDF
地红霉素肠溶微丸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殷栋二 王东凯 +3 位作者 崔文奇 张春叶 姚建美 高飞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4-596,共3页
目的:制备地红霉素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地红霉素微丸,流化床进行肠溶包衣。结果:制备的地红霉素肠溶微丸在pH 1.2盐酸溶液中2 h的释放度<10%,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45 min的释放度>80%。结论:本方法制备地红霉素... 目的:制备地红霉素肠溶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地红霉素微丸,流化床进行肠溶包衣。结果:制备的地红霉素肠溶微丸在pH 1.2盐酸溶液中2 h的释放度<10%,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45 min的释放度>80%。结论:本方法制备地红霉素肠溶微丸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红霉素 肠溶微丸 离心造粒 流化床
下载PDF
酮洛芬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药物释放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映君 邱诗 +2 位作者 孙辉辉 孙英华 何仲贵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9年第4期218-226,共9页
目的制备酮洛芬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粉末层积法以离心造粒技术制备载药微丸,选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30D和EudragitL30D-55混合物作为包衣材料制成膜控式24h缓释微丸,以释放度测定法单因素考察影响... 目的制备酮洛芬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粉末层积法以离心造粒技术制备载药微丸,选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30D和EudragitL30D-55混合物作为包衣材料制成膜控式24h缓释微丸,以释放度测定法单因素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各种因素。结果制备的微丸圆整度好,收率达90%以上;水分散体比例、包衣增重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体外释药速率随介质pH值的增加而加快。结论酮洛芬缓释微丸体外药物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释药规律符合一级释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缓释微丸 离心造粒 酮洛芬 丙烯酸树脂(EudragitNE30D EudragitL30D-55)
下载PDF
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芳 周笑甜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以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以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月。治疗前后进行脾胃虚弱证评分的评定、胃镜评价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镜评价和脾胃虚弱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胃镜评价和脾胃虚弱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炎症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能阻断或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脾胃虚弱证 养胃颗粒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胃镜评价 肠上皮化生(IM) 异型增生(Dys)
下载PDF
三九胃泰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笑娜 张新昕 蒋维 《大医生》 2017年第10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三九胃泰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九胃泰颗粒,疗程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 目的观察三九胃泰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九胃泰颗粒,疗程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三九胃泰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九胃泰颗粒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浅表性胃炎
下载PDF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洋洋 陈章宝 《北方药学》 2022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制备胰酶肠溶微丸,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和离心式包衣法制备胰酶肠溶微丸,并采用L_(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微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不同肠溶层包衣液处方用量对微丸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胰酶... 目的:制备胰酶肠溶微丸,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和离心式包衣法制备胰酶肠溶微丸,并采用L_(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微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不同肠溶层包衣液处方用量对微丸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胰酶肠溶微丸在pH 1.2的盐酸溶液中2h的累计溶出度小于10%,在pH 6.8的磷酸缓冲液中可迅速释放出药物,45min时累计释放度可达85%以上。结论: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和离心式包衣法制备的胰酶肠溶微丸工艺简单易行,质量可靠,值得进一步地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酶 肠溶微丸 挤出滚圆 离心式包衣
下载PDF
柠檬酸三乙酯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文婕 杨廷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研究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 c itrate,TEC)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比较包衣中含TEC和不含TEC对Eudragit L30D-55膜(尤特奇肠溶包衣材料)性质的影响和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释药及其表面衣膜质量的影响。结果含10%TEC的Eu... 目的研究柠檬酸三乙酯(triethyl c itrate,TEC)在奥美拉唑肠溶微丸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比较包衣中含TEC和不含TEC对Eudragit L30D-55膜(尤特奇肠溶包衣材料)性质的影响和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释药及其表面衣膜质量的影响。结果含10%TEC的Eudragit L30D-55膜较不含TEC的Eudragit L30D-55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降低19.75℃;含10%TEC和含5%TEC的肠溶微丸释放度分别为98.7%和82.6%,远远高于不含TEC的微丸。结论TEC能显著改善树脂类包衣材料的Tg,提高膜的柔韧性和完整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可广泛应用于制剂包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三乙酯 奥美拉唑 肠溶微丸 释放度
下载PDF
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佩 程海英 孙晓璐 《生物化工》 2022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肠溶微丸片的多单元片剂剂型。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包衣技术制备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直接压片法将微丸与一定辅料混合进行压片,然后采用滚转包衣法对片剂包衣。结果: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含量合格,在pH=1.0盐酸介质中... 目的:制备一种肠溶微丸片的多单元片剂剂型。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包衣技术制备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直接压片法将微丸与一定辅料混合进行压片,然后采用滚转包衣法对片剂包衣。结果: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含量合格,在pH=1.0盐酸介质中2 h内的累积释放度均小于10%,磷酸盐缓冲液中累积释放度在45 min时高于75%。结论:采用流化床制备的肠溶微丸含药均匀,制得的片剂体外释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片 制备工艺 缓释制剂
下载PDF
猴头菌颗粒、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猴头菌颗粒、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猴头菌颗粒、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合用治疗治疗... 目的研究猴头菌颗粒、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猴头菌颗粒、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合用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49例。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结果对消化性溃疡治愈率:治疗组95.9%,对照组91.7%,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治率治疗组95.9%,对照组为91.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联用药增强胃粘膜“保护因子”,抗Hp的作用和改善胃粘膜营养状况,促进胃粘膜细胞再生。对Hp的根除作用及对溃疡愈合率均较理想。达到了临床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猴头菌颗粒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电子胃镜
下载PDF
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奇 陈方志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比较2组...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嗳气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阿莫西林胶囊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克拉霉素片 胃苏颗粒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建明 宋福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为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气滞胃痛颗粒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为A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为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气滞胃痛颗粒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为A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气滞胃痛颗粒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标准的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期间,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P<0.05。治疗后,B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标准中嗳气频作、胃脘部胀闷不适、胃脘部痞胀疼痛、胃脘部疼痛攻窜胁背及脉弦的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为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气滞胃痛颗粒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胃炎 气滞胃痛颗粒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下载PDF
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的制备
19
作者 于淑香 张金玲 +4 位作者 张传力 李东洋 董玉萍 欧仁珊 张兰平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 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 目的 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量。结果 优化处方:载药丸心中碳酸镁用量15%,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量20%;肠溶微丸中隔离衣层增重9%~10%,肠溶衣层增重〉41%;肠溶脉冲微丸溶胀层包衣增重50%~60%,控释层包衣增重50%,肠溶衣层增重〉41%,后干燥时间为4 h。结论 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离心造粒 肠溶微丸 肠溶脉冲微丸 双相释药
下载PDF
Bridging the structure gap between pellets in artificial dissolution media and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rats 被引量:1
20
作者 Hongyu Sun Siyu He +12 位作者 Li Wu Zeying Cao Xian Sun Mingwei Xu Shan Lu Mingdi Xu Baoming Ning Huimin Sun Tiqiao Xiao Peter York Xu Xu Xianzhen Yin Jiwen Zha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326-338,共13页
Changes in structure of oral solid dosage forms(OSDF) elementally determine the drug release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s.In this research,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was utilized to visualize... Changes in structure of oral solid dosage forms(OSDF) elementally determine the drug release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s.In this research,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was utilized to visualize the 3 D structure of enteric coated pellets recovered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rats.The structures of pellets in solid state and in vitro compendium media were measured.Pellets in vivo underwent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which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in vitro compendium media.Thus,optimizations of the dissolution media were performed to mimic the appropriate in vivo conditions by introducing pepsin and glass microspheres in media.The sphericity,pellet volume,pore volume and porosity of the in vivo esomeprazole magnesium pellets in stomach for2 h were recorded 0.47,1.55 × 10^(8)μm^(3),0.44 × 10^(8)μm^(3)and 27.6%,respectively.After adding pepsin and glass microspheres,the above parameters in vitro reached to 0.44,1.64 × 10^(8)μm^(3)0.38 × 10^(8)μm^(3)and 23.0%,respectively.Omeprazole magnesium pellets behaved similarly.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ellets between in vitro media and in vivo condition were bridged successfully in terms of 3 D structures to ensure better design,character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dvanced OS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3D structure 3D reconstruction Structural parameter enteric coated pellets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In vivo and in vitro structure correlation Esomeprazole magnesium omeprazole magnesiu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