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1
作者 李瑶 陈瑜鑫 +3 位作者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中医方剂大辞典 配伍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皮尔逊相关性
下载PDF
雷丸蛋白酶的发酵、提取及对猪囊尾蚴体外活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毛娣 王淑芳 +4 位作者 赵冠宏 尤金英 徐贵祥 杨永春 李焕娄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索雷丸菌发酵产物中是否含有和天然雷丸中相同分子量的而且具有体外杀灭猪囊尾蚴活性的雷丸蛋白酶。方法:对雷丸菌发酵所产生的蛋白酶进行提取、检测和体外杀灭猪囊尾蚴的实验,并和天然雷丸蛋白酶进行比较。结果:从雷丸菌发... 目的:探索雷丸菌发酵产物中是否含有和天然雷丸中相同分子量的而且具有体外杀灭猪囊尾蚴活性的雷丸蛋白酶。方法:对雷丸菌发酵所产生的蛋白酶进行提取、检测和体外杀灭猪囊尾蚴的实验,并和天然雷丸蛋白酶进行比较。结果:从雷丸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出来的雷丸蛋白酶经测定,分子量为16800,等电点为4.4,末端氨基酸为缬氨酸,具有水解蛋白的活力及体外杀灭猪囊尾蚴的活性。结论:采用雷丸菌发酵方法所获得的雷丸蛋白酶与天然雷丸蛋白酶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蛋白酶 猪囊尾蚴 抗囊虫药
下载PDF
雷丸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宏 程显好 +1 位作者 刘强 樊飞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526-15527,15580,共3页
从雷丸的临床应用、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人工培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雷丸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雷丸 蛋白酶 凝集素 多糖 菌丝体 菌核
下载PDF
雷丸菌核与发酵菌丝蛋白体外抑瘤对比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宜涛 施美芬 +4 位作者 姚金晶 杨书榕 丁志山 程东庆 蒋福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7期1250-1252,共3页
研究雷丸发酵菌丝与菌核蛋白体外对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雷丸菌核与发酵菌丝蛋白,进行体外抑瘤试验,记录细胞形态变化,计算抑瘤率,分析两者在抑瘤效果上的差异。结果:两种提取蛋白在体外对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 研究雷丸发酵菌丝与菌核蛋白体外对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雷丸菌核与发酵菌丝蛋白,进行体外抑瘤试验,记录细胞形态变化,计算抑瘤率,分析两者在抑瘤效果上的差异。结果:两种提取蛋白在体外对HepG2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近,最高可达80%左右。结论:发酵菌丝蛋白具有显著抑瘤作用,在深入研究药理毒理的基础上可替代菌核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菌核 菌丝 肿瘤
下载PDF
雷丸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9
5
作者 每乐 刘纯 +5 位作者 赵兵 杨红超 蒋璐鹭 王卫卫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312-4313,4315,共3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雷丸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全民养生保健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雷丸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雷丸蛋白酶体外抗猪囊尾蚴组织学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冠宏 许炽标 +3 位作者 冯曼玲 尤金英 郭毛娣 李焕娄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低毒和价廉的杀虫药物,特别是在中草药中发掘有效杀囊虫药。方法:采用人工发酵雷丸菌(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er)蛋白酶进行体外杀囊虫试验,并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后...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低毒和价廉的杀虫药物,特别是在中草药中发掘有效杀囊虫药。方法:采用人工发酵雷丸菌(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er)蛋白酶进行体外杀囊虫试验,并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后,作镜检,观察其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雷丸蛋白酶对猪囊尾蚴大体形态、组织结构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可侵入实质细胞层。结论:证实了雷丸蛋白酶是杀囊虫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雷丸蛋白酶 猪囊尾蚴 中药药理学
下载PDF
菌物药雷丸的本草学考证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慧芝 包海鹰 《菌物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57-62,共6页
对雷丸的分类、产地、名称、炮制方法、药用剂型、功效主治和方剂等做了较详细的本草学考证。
关键词 雷丸 本草学考证 药用菌物
下载PDF
雷丸pPeOp蛋白抑制胃癌细胞MC-4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非飞 杨永乐 +3 位作者 龚维瑶 张淑红 秦越 陈宜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研究pPeOp蛋白对胃癌细胞MC-4迁移的抑制作用,为雷丸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MTT法研究p Pe Op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C-4的增殖抑制作用;划痕实验观察pPeOp蛋白干预后MC-4的迁移情况;RT-PCR、明胶酶谱法以及ELISA法分析MM... [目的]研究pPeOp蛋白对胃癌细胞MC-4迁移的抑制作用,为雷丸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MTT法研究p Pe Op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C-4的增殖抑制作用;划痕实验观察pPeOp蛋白干预后MC-4的迁移情况;RT-PCR、明胶酶谱法以及ELISA法分析MMP-2和MMP-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在30μg·m L^-1-120μg·m L^-1浓度范围内,随着pPeOp浓度的增加,MC-4细胞的存活率逐渐减小;划痕实验显示MC-4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在p Pe Op蛋白浓度为120μg·m L^-1时,抑制作用最明显;RT-PCR的结果显示,MC-4细胞在对照组和30μg·m L^-1p Pe Op蛋白组中能检测到MMP-2基因的表达产物,但在45μg·m L^-1-120μg·m L^-1浓度范围内未检测到MMP-2基因的表达产物;明胶酶谱法结果表明MMP-2含量随pPeOp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各组均无法检测到MMP-9蛋白的条带;ELISA法结果显示,pPeOp蛋白可降低MC-4细胞MMP-2的分泌,但对MMP-9无显著影响。[结论]pPeOp蛋白能够抑制胃癌细胞MC-4的增殖和迁移,且迁移抑制作用与MMP-2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MMP-9无显著相关性,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pPeOp蛋白 胃癌细胞 迁移 MMP-2 MMP-9
下载PDF
雷丸蛋白pPeOp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肖涯 陆仲夏 +2 位作者 杜丽君 梁浩威 陈宜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1-1277,共7页
目的探究雷丸蛋白pPeOp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pPeOp(30、60、90 mg·L^(-1))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性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死亡受体通路和线... 目的探究雷丸蛋白pPeOp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pPeOp(30、60、90 mg·L^(-1))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性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TNF-R1、Fas/Fas L、Bcl-2、caspase-3、caspase-8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阴性对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5-Fu)组细胞存活率为(53.71±7.34)%,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30、60、90 mg·L^(-1)的pPeOp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95±6.25)%、(53.48±5.70)%、(44.61±6.50)%,存活率降低且与浓度呈负相关(r=0.984,P=0.01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VP组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5-Fu组细胞凋亡率为(39.30±3.34)%(P<0.05),30、60、90mg·L^(-1)pPeOp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90±1.25)%、(28.80±2.70)%、(32.00±3.50)%,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TNF-R1、Fas/Fas L、caspase-3及caspase-8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Bcl-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pPeOp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与pPeOp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CASPASES 胃癌 SGC-7901 线粒体通路 死亡受体通路 雷丸
下载PDF
AQP1在雷丸蛋白pPe Op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诗钰 陈宜涛 +2 位作者 杜丽君 林美爱 潘佩蕾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7期167-171,共5页
目的:研究水调节蛋白(Aquaporin-1)在雷丸蛋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30μg/mL、60μg/mL、90μg/mL 3个浓度雷丸蛋白pPe Op干预SGC-7901细胞,以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乙酰唑胺与卡巴胆碱作为AQP1激动剂和抑... 目的:研究水调节蛋白(Aquaporin-1)在雷丸蛋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30μg/mL、60μg/mL、90μg/mL 3个浓度雷丸蛋白pPe Op干预SGC-7901细胞,以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乙酰唑胺与卡巴胆碱作为AQP1激动剂和抑制剂。细胞活力测定四氮唑蓝法(MTS)检测pPe Op对SGC-7901细胞活性影响;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Q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药组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组,与pPe Op浓度呈负相关(P<0.05);乙酰唑胺与卡巴胆碱作用后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区别;划痕法结果显示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随pPe Op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 Pe Op处理组AQP1表达含量呈下降趋势。高浓度乙酰唑胺作用后,AQP1表达量减少;较高浓度卡巴胆碱作用后,AQP1表达量增加。结论:雷丸蛋白pPe Op对胃癌SGC-7901细胞中水通道蛋白AQP1的表达和迁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雷丸蛋白 增殖 迁移 AQP1
下载PDF
雷丸及吡喹酮对猬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宋国平 李金福 +1 位作者 陈艳 徐婧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了解雷丸及吡喹酮对猬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从黑斑蛙体内检获裂头蚴,用20、40和80 mg/ml雷丸粉末混悬培养液以及20、80和320μg/ml吡喹酮培养液分别体外培养裂头蚴4、12和24 h,单纯培养液培养4、12和24 h为... 目的了解雷丸及吡喹酮对猬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从黑斑蛙体内检获裂头蚴,用20、40和80 mg/ml雷丸粉末混悬培养液以及20、80和320μg/ml吡喹酮培养液分别体外培养裂头蚴4、12和24 h,单纯培养液培养4、12和24 h为感染对照组。168只昆明小鼠均分为21组(每组8只),每组小鼠经口感染相应条件培养后的裂头蚴各5条/鼠。感染后1周剖杀各组小鼠,计数每鼠裂头蚴检出数,并计算每组小鼠的减虫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不同培养处理后的裂头蚴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经40和80 mg/ml雷丸粉末混悬液分别培养4、12和24 h的裂头蚴1周后,每组小鼠裂头蚴平均检出数分别为1.6、1.0和0.3条,0.3、0和0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3.5和3.3条)(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虫率分别为60.0%、71.4%和90.1%,92.7%、100%和100%,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感染经320μg/ml吡喹酮溶液分别培养4、12和24 h的裂头蚴1周后,每组小鼠裂头蚴平均检出数分别为1.9、1.3和0.4条,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虫率分别为53.7%、62.9%和87.9%,显著高于20μg/ml吡喹酮处理组的14.6%、2.9%和6.1%以及80μg/ml吡喹酮处理组的24.4%、17.1%和24.2%(P〈0.05)。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40 mg/ml雷丸粉末混悬液培养4 h以及320μg/ml吡喹酮溶液培养4和12 h后,裂头蚴虫体出现轻度挛缩;经40 mg/ml雷丸粉末混悬液培养12和24 h,虫体微毛凝集、融合或脱落,质膜破裂,石灰小体释出,皮质组织受损;经80 mg/ml雷丸粉末混悬液培养4-12 h,虫体损害逐渐加重,至24 h,裂头蚴组织结构严重受损,无法辨清;经320μg/ml吡喹酮溶液培养24 h,虫体前端挛缩明显,质膜水肿、泡状隆起,石灰小体形态改变,糖原颗粒耗损,分泌颗粒增加及焰细胞核质浓缩。经20 mg/ml雷丸粉末混悬液、20和80μg/ml吡喹酮溶液培养4、12和24 h的裂头蚴虫体与对照组相比,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随着吡喹酮和雷丸体外培养浓度的增加以及时间的延长,裂头蚴对小鼠的感染性逐渐降低,并引起虫体广泛的组织结构损伤;雷丸的作用较吡喹酮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吡喹酮 猬迭宫绦虫裂头蚴 感染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雷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洋 王珏 +2 位作者 杨会英 杨锐 肖新月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2-1008,共7页
真菌类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大部分真菌类药材均含有蛋白、多糖及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功效。雷丸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其传统应用以杀虫消积为主。现代... 真菌类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大部分真菌类药材均含有蛋白、多糖及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功效。雷丸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其传统应用以杀虫消积为主。现代研究表明雷丸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蛋白类、多糖类及小分子化合物等,具有杀虫、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雷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真菌类药材的质量标准现状进行总结,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雷丸的深入研究以及真菌类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雷丸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许明峰 沈莲清 王奎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研究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对雷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雷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 目的研究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对雷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雷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麦角甾醇(ergostero1,3)、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4)、甘遂醇(tirucallol,5)、豆甾醇-7,22-二烯-3β,5α,6β-三醇(stigma-7,22-dien-3β,5α,6β-triol,6)、豆甾醇(stigmasterol,7)、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3β-hydroxy-stigmast-5,22-dien-7-one,8)、木栓酮(friedelin,9)、表木栓醇(epifriedelanol,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甾醇 表木栓醇 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3β-羟基豆甾-5 22-二烯-7-酮
原文传递
雷丸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明峰 沈莲清 +1 位作者 王奎武 王向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雷丸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纤维素酶法酶解后对雷丸多糖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Sevage法除蛋白,乙醇沉淀,活性炭脱色,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对其进行纯化,得到雷丸多糖OL1、OL2和OL3,并对其进行了... 目的:研究雷丸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纤维素酶法酶解后对雷丸多糖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Sevage法除蛋白,乙醇沉淀,活性炭脱色,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对其进行纯化,得到雷丸多糖OL1、OL2和OL3,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酶解雷丸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40℃,酶添加量0.08%,酶解时间90min。结论:纤维素酶法可大大缩短雷丸多糖的提取时间,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提取方法。雷丸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提取 分离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雷丸药材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珊梅 李玲玲 +1 位作者 肖新月 陈洁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建立雷丸主要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雷丸中的麦角甾醇、麦角甾酮进行鉴别。运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雷丸所含的驱绦虫成分雷丸凝集素进行含量测定,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Fonlin酚法,测定波长650nm。结果... 目的:建立雷丸主要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雷丸中的麦角甾醇、麦角甾酮进行鉴别。运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雷丸所含的驱绦虫成分雷丸凝集素进行含量测定,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Fonlin酚法,测定波长650nm。结果: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3批雷丸药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均可检出雷丸的特征斑点;13批雷丸药材雷丸凝集素的含量以牛血清白蛋白计为0.61%~4.23%;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的量在52.76~263.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0%,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雷丸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控制雷丸药材及相关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薄层色谱法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雷丸凝集素 麦角甾醇类
原文传递
雷丸中16种氨基酸的柱前衍生化RP-HPLC法含量测定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郑灏 程显隆 +2 位作者 魏锋 肖新月 林玉莲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测定雷丸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样品以6 mol.L-1盐酸于150℃水解1 h,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43℃;流动相A为0.1mol.L-1醋酸钠... 目的:测定雷丸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样品以6 mol.L-1盐酸于150℃水解1 h,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43℃;流动相A为0.1mol.L-1醋酸钠缓冲液(以醋酸调pH 6.5)-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16种氨基酸浓度在1.16~47.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1.000);平均回收率在93.3%~107.2%之间;RSD均小于3.0%。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雷丸中氨基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真菌 菌核 雷丸 衍生化 氨基酸 异硫氰酸苯酯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理化因素及栽培基质对雷丸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银瓶 胡开治 +3 位作者 李娜 韩量 韦中强 肖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明确雷丸菌丝生长的影响因素,为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p H、培养基质等培养条件下测定雷丸菌丝日生长量。结果 25℃、p H 6.0~7.0条件下菌丝生长快;1%~3%的碳源,菌丝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蛋白胨、酵母粉等... 目的明确雷丸菌丝生长的影响因素,为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p H、培养基质等培养条件下测定雷丸菌丝日生长量。结果 25℃、p H 6.0~7.0条件下菌丝生长快;1%~3%的碳源,菌丝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蛋白胨、酵母粉等氮源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玉米粉无抑制;竹叶为雷丸栽培种较适宜的栽培主料,玉米粉的促生长作用明显。结论温度、氮源和基质对雷丸菌丝生长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温度 氮源 竹叶 生长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