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coprotein 18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甘淋 段承刚 +3 位作者 龚舒 郭坤 舒宏 刘银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151-2156,共6页
目的:探讨原癌蛋白18(Oncoprotein 18,Op18)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 N A干扰,抑制人肝癌细胞HCCLM3中Op18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 l o t评价干扰效率;通过细胞粘附分析、体外Transwell分析法检测Op18表达缺失后对HC... 目的:探讨原癌蛋白18(Oncoprotein 18,Op18)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 N A干扰,抑制人肝癌细胞HCCLM3中Op18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 l o t评价干扰效率;通过细胞粘附分析、体外Transwell分析法检测Op18表达缺失后对HCCLM3细胞粘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改变;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在48例未伴转移的肝癌组织和48例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解析Op18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HCCLM3细胞中行RNAi后Op18表达被有效抑制,抑制率达到80%以上;Op18表达缺失后,在不同时间点(20、40和60 min)实验组细胞粘附能力(0.616±0.057、0.740±0.0713和1.001±0.083)较阴性对照组(0.944±0.068、1.196±0.115和1.441±0.053)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经RNAi后实验组细胞运动、侵袭能力(运动:0.145±0.011,侵袭0.127±0.008)较阴性对照组(运动:0.206±0.008,侵袭:0.168±0.012)显著降低(P<0.01);分别在伴转移和未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检测Op18的表达,RT-PCR(Op18与GAPDH相对比值:0.560±0.128vs 0.414±0.086)和IHC(积分吸光度值为:624.771±100.032 vs 413.786±71.833)实验结果均提示Op18在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更高(P<0.01).结论:Op18在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原癌蛋白18 RNA干扰 侵袭
下载PDF
人微管蛋白失稳剂Oncoprotein18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
作者 姚庆君 胡大海 +4 位作者 陈璧 徐明达 董茂龙 贾赤宇 王树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人Oncoprotein18(Op18)蛋白,为 制备抗Op18的mAb作准备.方法:从人皮肤组织中用RT PCR扩增Op18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pR SETA中,构建Op18的高表达工程菌,并以IPTG诱导表达目 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 目的:原核表达人Oncoprotein18(Op18)蛋白,为 制备抗Op18的mAb作准备.方法:从人皮肤组织中用RT PCR扩增Op18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pR SETA中,构建Op18的高表达工程菌,并以IPTG诱导表达目 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Op18融合蛋白.结果: 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表 达的Op18融合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结论:所获Op18 融合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为制备其mAb及进一步研究 Op18在创伤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失稳剂 oncoprotein18 原核表达
下载PDF
Op18:一个潜在的肝癌诊断标志物 被引量:1
3
作者 甘淋 宋杰 +3 位作者 李娟 刘晓燕 郭坤 刘银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原癌基因蛋白18(Op18)在肝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常见肝癌细胞和88对配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Op18的表达。结果 Hep3B、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和... 目的探讨人原癌基因蛋白18(Op18)在肝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常见肝癌细胞和88对配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Op18的表达。结果 Hep3B、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和HCCLM6等常见肝癌细胞株中均见Op18表达;配对肝癌及癌旁组织中,RT-PCR发现肝癌组织中Op18阳性率达68.75%(11/16),Western blot发现Op18的阳性率为56.25%(9/16),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肝癌组织中Op18的阳性率为65.28%(47/72),P<0.05;Op18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数目、临床分化、门脉侵犯和TMN分期相关(P<0.05)。结论 Op18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肝癌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癌蛋白18 肿瘤标志 生物学
下载PDF
原癌基因蛋白18第38位丝氨酸点突变肝癌细胞系的建立
4
作者 李娟 龚舒 +3 位作者 刘陆阳 陶忠桦 王琼 甘淋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构建人原癌基因蛋白18(oncoproteins 18,Op18)丝氨酸(serine,Ser)38磷酸化位点点突变(S38A)的肝癌细胞系。方法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定点诱变Op18 S38A,测序鉴定突变结果。采用脂质体转... 目的构建人原癌基因蛋白18(oncoproteins 18,Op18)丝氨酸(serine,Ser)38磷酸化位点点突变(S38A)的肝癌细胞系。方法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定点诱变Op18 S38A,测序鉴定突变结果。采用脂质体转染和抗生素筛选,建立Op18野生型(wild types,wt)和Op18S38A的肝癌细胞株HCCLM6;并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定点突变构建Op18 S38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证实Op18第38位核苷酸突变由丝氨酸变为丙氨酸。将Op18 wt和Op18 S38A转染肝癌细胞株HCCLM6,抗生素压力筛选建立稳定表达的肝癌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p18第38位丝氨酸磷酸化(pS38)在Op18 S38A细胞中的表达较Op18 wt和对照组细胞明显下降(P<0.05)。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Op18 S38A的肝癌细胞株,为研究Op18位点磷酸化在肝癌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蛋白18 定点突变 磷酸化 肝癌
下载PDF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HPV16/18型感染与c-erbB_2、H-ras、c-myc表达的关系
5
作者 黄燕萍 何祖根 +4 位作者 刘海涛 王顺宝 郑闪 温芃 刘秀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6期604-606,644,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HPV 16 / 18型感染与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经聚合酶链反应证实的 34例HPV 16 / 18感染阳性、2 0例HPV 16 / 18感染阴性的TCC组织和 7例正常膀... 目的 研究人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HPV 16 / 18型感染与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经聚合酶链反应证实的 34例HPV 16 / 18感染阳性、2 0例HPV 16 / 18感染阴性的TCC组织和 7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的表达 ,并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 HPV 16 / 18感染阳性组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5 .9% (19/ 34)、5 8.8% (2 0 / 34)、6 1.8% (2 1/ 34) ;HPV 16 / 18感染阴性组分别为 5 5 .0 % (11/ 2 0 )、6 5 .0 % (13/2 0 )、6 5 .0 % (13/ 2 0 ) ;正常膀胱粘膜上述 3种蛋白产物表达阳性例数依次为 0、1、0例。HPV 16 / 18感染与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表达无关 (P >0 .0 5 )。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粘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其阳性表达率与TCC的病理分级相关 (P <0 .0 5 )。癌组织内c erbB2 与c myc蛋白产物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HPV 16 / 18可能不是主要通过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的改变来发挥作用。c erbB2 、H ras、c myc蛋白产物的改变有可能为TCC发生的晚期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人膀胱癌移行细胞癌 HRV16/18 癌蛋白
下载PDF
微管失稳剂oncoprotein18/stathmin基因在深Ⅱ度烧伤愈合前创面及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庆君 贾赤宇 +5 位作者 陈璧 卢宁 徐明达 刘新平 药立波 王树森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前及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管失稳剂oncopro tein18 stathmin(Op18)基因的表达。  方法 提取临床深Ⅱ度烧伤愈合前与愈合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以GADPH基因表达为内参照 ,采用逆转录酶 多聚... 目的 观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前及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管失稳剂oncopro tein18 stathmin(Op18)基因的表达。  方法 提取临床深Ⅱ度烧伤愈合前与愈合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以GADPH基因表达为内参照 ,采用逆转录酶 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半定量检测上述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 ,伤口愈合前Op18基因表达显著降低 (P <0.0 5 ),愈合后表达迅速增高 (P <0.0 5 ),在 4~ 32个月增生性瘢痕中Op18基因稳定高表达。  结论 在伤后早期Op18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与细胞增殖、组织修复的需要相适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oncoprotein18/stathmin 微管 伤口愈合 瘢痕 基因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Stathmin/Oncoprotein18(Op18)基因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张大鹏 张圣洁 +1 位作者 于大淼 富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9期3709-3712,共4页
目的:探讨stathmin/oncoprotein 18(Op18)基因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正常骨组织和56例骨肉瘤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hmin蛋白在正常骨组织、低级别骨... 目的:探讨stathmin/oncoprotein 18(Op18)基因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正常骨组织和56例骨肉瘤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hmin蛋白在正常骨组织、低级别骨肉瘤(G1级组)及高级别骨肉瘤(G2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5%、100%。正常骨组织分别与G1级组、G2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1级组与G2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stathmin蛋白在正常骨组织、G1级组、G2级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34±0.15)、(0.68±0.21)、(0.90±0.17)。正常骨组织分别与G1级级组、G2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G1级组与G2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tathmin在骨肉瘤中过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stathmin/oncoprotein 18 免疫组化法 WESTERN BLOT
原文传递
HPV新型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及验证
8
作者 周松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新型夹心酶联免疫检测系统,为宫颈涂片中高危HPV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兔抗HPV16/18/45 E7蛋白的兔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使用生物素化的多克隆山羊抗血清作为第二抗体,利用夹心ELISA分别对HPV 16/18/45 E7重组蛋... 目的建立一个新型夹心酶联免疫检测系统,为宫颈涂片中高危HPV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兔抗HPV16/18/45 E7蛋白的兔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使用生物素化的多克隆山羊抗血清作为第二抗体,利用夹心ELISA分别对HPV 16/18/45 E7重组蛋白、宫颈癌细胞和宫颈涂片裂解液中的HPV进行检测。结果确定每孔0.5 pg的HPV 16/18/45 E7蛋白含量为检测限。宫颈涂片HPV检测结果显示,15个为阳性(HPV 16:12个;HPV 18:10个),35个为阴性,与其HPV DNA分型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的新型夹心ELISA法可用来检测3种最普遍的宫颈癌高危HPV类型中的E7蛋白,值得在临床检测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酶联免疫检测法 HPV 16/18/45 E7癌蛋白 宫颈癌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的信号转导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罗远材 瞿全新 +2 位作者 糜若然 郭路 张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HPV18E6)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蛋白激酶R(PKR)/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eIF2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丝裂酶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HPV18E6)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蛋白激酶R(PKR)/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eIF2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丝裂酶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κ)信号转导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靶向HPV18E6癌基因及无关序列(NC序列)的短发夹结构RNA(shRNA)干扰序列的慢病毒载体(HPV18E6-RNAi-LV,NC-GFP—LV),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在沉默HPV18E6癌基因表达的基础上,以RT-PCR、Westernblot法分别在核酸、蛋白水平(包括磷酸化型)检测各组HPV18E6、STAT1、PKR、eIF2α、NF—κBp65、MAPK、JNK的表达,以transwell侵袭试验及MTr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侵袭能力及对卡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HPV18E6癌基因的表达水平能影响NF-κBp65、PκR基因的核酸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影响磷酸化蛋白p-STAT1、P—PκR、P-eIF2α的磷酸化水平;HPV18E6-RNAi-LV转染组细胞侵袭抑制率及对卡铂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结论HPV18E6通过降低PκR表达,并使p-STAT1、p-PκR、P-eIF2α去磷酸化的方式抑制PκR/eIF2α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维持HeLa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也可抑制凋亡。HPV18E6与MAPK/JNK信号转导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 慢病毒载体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R NF—κBp65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16/18E6蛋白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玉 孙立新 +6 位作者 赵宏伟 张永贞 王丽霞 马朝辉 许翊 苏芳 张瑞锋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价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就诊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439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CINⅡ、CINⅢ及... 目的评价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就诊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439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CINⅡ、CINⅢ及子宫颈癌)患者299例(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1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HPV DNA、HPV 16/18 E6蛋白检测和阴道镜检查.结果病例组TCT、HPV DNA、HPV 16/18 E6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7.0%(290/299)、94.3%(282/299)、66.9%(200/299),对照组分别为44.3%(62/140)、21.4%(30/140)、2.9%(4/1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 DNA与HPV 16/18 E6蛋白检测对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4.3%、66.9%,特异度分别为78.6%和97.1%;一致率为71.9%(κ=0.21).病例组中,TCT与HPV D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2.8%,准确度为81.7%;TCT与HPV 16/18 E6蛋白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97.1%,准确度为95.0%.结论HPV 16/18 E6蛋白检测可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特异度,可作为HPV DNA检测无法开展或开展困难的欠发达地区的初筛方法,或作为HPV DNA阳性患者分流的方法,以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人乳头瘤病毒18 宫颈肿瘤 普查 E6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