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andage bandage and pressure therapy of lymphedema
1
作者 WANG Bei Li Haihong +3 位作者 LOU Qingqing LI Jianing WANG Xiaoyuan XU Chenyun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0期513-518,共6页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andage technology and pressure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with lymphedema.Methods A total of 91 patients,with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and hospitalized in a third-class hospital in Jia...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andage technology and pressure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with lymphedema.Methods A total of 91 patients,with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and hospitalized in a third-class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May to December,2018,were selected and sequenced in class“ABC”in the order of entry.The patients in class“A”were enrolled in“8”shaped bandaging group.The patients in class“B”were enrolled in“5”spiral bandaging group.The patients in class“C”were enrolled in combined bandage group.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degree of limb swelling used by multiple-frequenc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Secondary outcomes were the amount of bandage losses,counting 24-hour bandage loose occurrence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Al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gression of limb swelling in all three groups(P<0.05).However,the largest amplitude of regression was observed in combined bandage group(limb circumference ratio:53%and tissue water ratio:68%).Although“8”bandaging group had large material,bandage cost and minimum comfort,the bandage has good stability and no case of 24-hour bandage loose occurrences was found in this group.The“5”partial binding group had an advantage in the amount of bandage losses and comfort level,but among which 3 patients had the phenomenon of loose bandage at the joint.The combined bandage group had the best therapeutic effect in limb swell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ed bandage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degree of limb swelling and 24-hour bandage loose occurrences.Importantly,this treatment improved the degree of patients’satisfaction.The treatment of“8”shaped bandaging combined with spiral bandaging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dage pressure bandage LYMPHEDEMA 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 correlation study
下载PDF
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咏连 詹雪 +2 位作者 吴明珑 刘洪娟 陈媛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科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4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脑脊液漏病人使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加压...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科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4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脑脊液漏病人使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腹带加压包扎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加压包扎处的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2±0.24)分vs.(6.74±1.43)分;(5.09±1.12)d vs.(7.18±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加压包扎处皮肤无异常;对照组发生皮肤异常9例(42.86%),其中红肿4例、水疱1例、破皮4例。结论新型加压绷带有助于提高加压包扎的护理效果,缩短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和引流管留置的时间,明显改善病人加压包扎处的皮肤状况,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加压绷带 腰椎手术 脑脊液漏 加压包扎带
下载PDF
3D interlocked all-textile structured triboelectric pressure sensor for accurately measuring epidermal pulse waves in amphibious environments 被引量:1
3
作者 Shaobo Si Chenchen Sun +5 位作者 Yufen Wu Jingjing Li Han Wang Yinggang Lin Jin Yang Zhong Lin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1923-1932,共10页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even damage of the e-textiles caused by sweat,water,or submersion during all-weather health monitoring are the main reasons that e-textiles have not been commercialized and routinized s...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even damage of the e-textiles caused by sweat,water,or submersion during all-weather health monitoring are the main reasons that e-textiles have not been commercialized and routinized so far.Herein,we developed an amphibious,high-performance,air-permeable,and comfortable all-textile triboelectric sensor for continuous and precise measurement of epidermal pulse waves during full-day activities.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eparing gas by acid-base neutralization reaction,a one-piec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mphibious conductive yarn(ACY)with densely porous structures is proposed.An innovative three-dimensional(3D)interlocking fabric knitted from ACYs(0.6 mm in diameter)an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yarns exhibit high sensitivity(0.433 V·kPa^(-1)),wide bandwidth(up to 10 Hz),and stability(>30,000 cycles).With these benefits,98.8%agreement was achieved between wrist pulse waves acquired by the sensor and a high-precision laser vibrometer.Furthermore,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yarn with good compression resilience provides sufficient mecha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tact separation of the ACYs.Meanwhile,the unique skeletonized design of the 3D interlocking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water pressure on the sensor surface to obtain stable and accurate pulse waves(underwater depth of 5 cm).This achievemen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in improving the practicality of e-textiles and early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boelectric pressure sensor amphibious fabric interlocking fabric pulse wave measurement one-piece preparation method
原文传递
信息数字化压力测试绷带在头颈颌面外科加压包扎中的应用
4
作者 曾京宇 李育广 +1 位作者 章斯 张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数字化压力测试绷带在头颈颌面皮瓣移植术后加压包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五官科收治的120例头颈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切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 目的探讨信息数字化压力测试绷带在头颈颌面皮瓣移植术后加压包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五官科收治的120例头颈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切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颅颌弹性绷带,研究组行信息数字化压力测试绷带。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压力最佳值、佩戴耐受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和舒适度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外观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皮瓣成活率、外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压力最佳值高于对照组,佩戴耐受时间长于对照组,包扎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数字化绷带在头颈颌面皮瓣移植术后加压包扎中不管在快捷、有效、预警、舒适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可明显提高皮瓣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数字化压力测试绷带 加压包扎 皮瓣移植 颅颌弹性绷带
下载PDF
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5
作者 李叶玭 董菲妮 洪志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 目的探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予以常规消肿治疗法。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以及干预后水肿上肢周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缩小率为(8.63±0.59)%,患肢还原率为(86.64±3.42)%,参照组为(2.58±0.37)%、(47.48±2.47)%,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恢复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肢周径和,提高患者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 针对性护理 乳腺癌 上肢 淋巴水肿 肩功能
下载PDF
绷带界面压力预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凌娴 王敏 李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绷带界面压力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绷带加压疗法的临床疗效,对绷带加压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常见绷带加压装置进行了概述,随后从分析影响“人体-绷带界面压力”的主要因素出发,着重论述了绷带初始界面压力与... 绷带界面压力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绷带加压疗法的临床疗效,对绷带加压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常见绷带加压装置进行了概述,随后从分析影响“人体-绷带界面压力”的主要因素出发,着重论述了绷带初始界面压力与动态压力的预测研究及其应用进展。总结了界面初始压力主要受肢体曲率以及绷带的包扎手法的影响;得出应用压力预测模型设计开发绷带拉伸指示图标具有可行性;动态压力变化幅度与速率主要受人体姿势与绷带材料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构建压力衰减模型可辅助操作者及时调节界面压力;预测进一步规范加压装置使用说明、优化绷带设计以及运用数值模拟进行界面压力预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 加压疗法 压力预测模型 仪器模拟 拉伸指示图标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持续压力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叶远鹏 李延 +1 位作者 冯骏 禄韶英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抗凝治疗基础上持续弹力绷带压迫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ALEDVT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在抗凝治疗基础上持续弹力绷带压迫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ALEDVT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和联合组(n=40,采用抗凝联合弹力压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肢腿围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管再通情况、住院时间。结果治疗3 d后,联合组患者患肢大腿、小腿腿围及其腿围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 d后,两组患者患肢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整体缓解率为93.75%(75/80),其中,联合组患者缓解率为1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50%(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整体再通率为87.50%(70/80),其中,联合组患者再通率为1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EDVT患者在抗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快速消肿,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弹力绷带 压力治疗
下载PDF
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对重度痔病患者机体创伤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邹纬 张建华 武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病的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程度、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重度痔病90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A组46例、B组44例。A组行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B组行...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病的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程度、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重度痔病90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A组46例、B组44例。A组行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B组行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疼痛介质、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短,术后1、3、5、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B组低(P<0.01)。术后3、7 d,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_(2)、神经肽Y、P物质水平均较术前高,但A组均较B组低(P<0.05)。术后1个月,A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肛管最大收缩压均较B组高,直肠静息压、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均较B组低(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应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病可减轻手术创伤与术后疼痛感,减少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分泌与并发症发生,且对肛肠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 疼痛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前列腺素E_(2) P物质 直肠静息压
下载PDF
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比较
9
作者 王俏 边丽娜 仇慧敏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2039-2043,共5页
目的:探究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49... 目的:探究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49)采用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n=49)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引流,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术后胸壁拔管时间、腋窝拔管时间、胸壁引流量、腋窝引流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简明疼痛量表(BPI)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坏死情况、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胸壁拔管时间、腋窝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胸壁引流量、腋窝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FACT-B、B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FACT-B、BPI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皮瓣坏死发生率较低,且高级别皮瓣坏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1d、1月、3月的舒适度均较高(P<0.05)。结论: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在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后引流效果、疼痛缓解方面优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可以其舒适度及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皮瓣坏死、淋巴水肿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 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 乳房下脂肪筋膜瓣保乳整形术 术后引流量 皮瓣坏死率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丽娟 罗庆华 +3 位作者 张慧珍 李金兰 钟巧玲 唐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 目的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每例共进行20次治疗。首次治疗及第5、10、15、20次治疗后分别采用十字测量法测量乳房横径与周径。结果第1次治疗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后松开,患者患侧乳房肿胀明显减轻,同时肿胀部位皮肤有所改善,较以前松软、有弹性、颜色变浅,血液循环改善。治疗20次后,患者不同时间乳房横径、纵径、平均径均呈下降趋势,并趋向稳定;患者腋网综合征消失。结论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淋巴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乳房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腋网综合征 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 瘢痕组织 十字测量法
下载PDF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利雷 陈逊文 +3 位作者 赵立连 邢基斯 许挺 余力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55-57,61,共4页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归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归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120例,所有患者皆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以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术后下肢是否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并观察术前血小板(Platelet,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一致,具有可比性。术前两组PLT、APTT、PT、TG、FIB、CHOL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结论 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TH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是否能够明显减少DVT数量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 低分子肝素 全髋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行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效果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巧玲 张慧珍 +5 位作者 罗庆华 张惠婷 张丽萍 刘凤 张丽娟 唐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8-41,共4页
目的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淋巴回流,减轻局部症状与病理改变。方法将来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4例、改进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多层绷带从指端到肩... 目的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淋巴回流,减轻局部症状与病理改变。方法将来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4例、改进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多层绷带从指端到肩下加压包扎;改进组采用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每天1次,连续20次后评价效果。结果改进组患侧手掌周径减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紧绷感、麻木感、肿胀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可有效促进淋巴回流,有利于恢复肢体形状,缓解主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后 患侧上肢 手背部 Ⅲ级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绷带加压包扎 施耐德包扎
下载PDF
应用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董希银 张文忠 +1 位作者 朱学芬 杨雯君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714-717,共4页
目的研究腮腺术区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在腮腺手术的应用价值,探讨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例腮腺良性肿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100例腮腺术区负压引流去除后区域弹性加压包扎组和100例传统绷带包扎组,... 目的研究腮腺术区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在腮腺手术的应用价值,探讨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例腮腺良性肿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100例腮腺术区负压引流去除后区域弹性加压包扎组和100例传统绷带包扎组,分析2组术后涎瘘的发生率,同时分析术中、术后因素可能和涎瘘发生的关系。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涎瘘发生率(2%)较传统组(12%)明显降低,甚至可以杜绝涎瘘发生,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腮腺术后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预防涎瘘明显优于传统包扎方法,患者舒适度高、不影响张口进食、讲话、听力、无头面部受压疼痛,包扎时间短、外观美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负压引流 包扎方法 涎瘘
下载PDF
低张力压力绷带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雷晴 刘芯君 +3 位作者 游进慧 李情洁 刘芹 罗莎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446-447,共2页
目的研究低张力压力绷带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科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30例按伤口包扎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低张力压力绷带组和传统弹力绷带组,每组各15例。比较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积分... 目的研究低张力压力绷带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科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30例按伤口包扎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低张力压力绷带组和传统弹力绷带组,每组各15例。比较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积分和生存质量(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存质量量表,CIVIQ量表),评价低张力压力绷带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溃疡愈合的有效性及舒适性。结果低张力压力绷带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传统弹力绷带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弹力绷带组,绷带使用期间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张力压力绷带包扎能够促进慢性下肢静脉溃疡愈合,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绷带 静脉性溃疡
下载PDF
切口不同加压包扎方式对手术治疗腋臭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永明 胡亚暖 +3 位作者 张泽敏 吴彩风 朱顺文 杨彪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腋臭手术后两种不同切口加压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80例手术治疗腋臭患者,按照不同切口加压方式分为A组:弹力绷带"8"字包扎加压法;B组:无菌纱布打包加压法,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了解包扎过程中患者... 目的:比较腋臭手术后两种不同切口加压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80例手术治疗腋臭患者,按照不同切口加压方式分为A组:弹力绷带"8"字包扎加压法;B组:无菌纱布打包加压法,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了解包扎过程中患者的耐受程度,比较治疗效果。结果:A组仅有2例出现并发症,B组8例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别(P>0.05);B组加压方式造成患者不满率高于A组(P<0.05)。结论:腋臭手术后弹力绷带"8"字包扎加压足以起到加压效果,相对于打包加压,并发症降低,更容易令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加压包扎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术后冷敷压迫疗法的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秋月 韩蔚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评价冷敷压迫疗法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60例踝关节骨折相同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运用棉垫加压包扎,加冰水复合物冰袋冷敷,每日4次,每次45 min。对照组30例术后用美敷贴贴手术切口。(1)记录两组术... 目的评价冷敷压迫疗法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60例踝关节骨折相同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运用棉垫加压包扎,加冰水复合物冰袋冷敷,每日4次,每次45 min。对照组30例术后用美敷贴贴手术切口。(1)记录两组术后6 h、12 h、24 h静止和运动时VAS评分;(2)记录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内踝尖水平、胫骨下平台水平、内踝尖上5 cm水平周径。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静止和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内踝尖水平、胫骨下平台水平、内踝尖上5 cm水平周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局部消肿较对照组明显。结论棉垫加压加冰水复合物冰袋冷敷,可以减轻术后肿胀和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加压包扎 冷敷疗法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术后棉垫加压配合冰敷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7
作者 梁伟 宋贤武 季卫平 《中医正骨》 2009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压迫加冰敷法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均为闭合Lauge-Hansen分型Ⅲ-Ⅳ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30例,手术后运用棉垫加压并给予冰敷(每天4次,每次45 min)。对照组(B组)30例行常规处理。... 目的:评价压迫加冰敷法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均为闭合Lauge-Hansen分型Ⅲ-Ⅳ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30例,手术后运用棉垫加压并给予冰敷(每天4次,每次45 min)。对照组(B组)30例行常规处理。将两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①记录两组术后6、12、24 h静止和运动时VAS评分;②记录术后1、2、3 d内踝尖水平、胫骨下平台水平、内踩尖上5 cm水平周径。结果:压迫加冰敷组与对照组相比,压迫加冰敷组术后6、12、24 h静止和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冷敷压迫组术后1、2、3 d内踝尖水平、胫骨下平台水平、内踝尖上5 cm水平周径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压迫加冰敷组完全能够耐受冰敷,没有出现因冰敷引起的不适反应。结论:棉垫加压并冰袋冰敷治疗有效,可以在术后减轻肿胀和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棉垫加压包扎 冷敷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渊妹 彭筠昀 沈小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严格按照股动脉穿刺点护理要求"十字"加压包扎,对照组患者加用沙袋压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发生皮下血肿及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无局部皮下血肿发生,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穿刺点去除沙袋"十字"加压包扎,止血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沙袋 加压包扎
下载PDF
足踝形态与弹性护具压力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春强 吉晓民 +1 位作者 薛艳敏 胡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76-1684,共9页
弹性护踝为足踝提供一定的压力而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压力过大或是分布不均会带来不舒适性,为提高弹性护踝的舒适性,本研究扫描了306个足踝样本数据,分析弹性护踝织物经纬线与足踝形态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凸闭曲线的方式构建弹性护踝... 弹性护踝为足踝提供一定的压力而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压力过大或是分布不均会带来不舒适性,为提高弹性护踝的舒适性,本研究扫描了306个足踝样本数据,分析弹性护踝织物经纬线与足踝形态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凸闭曲线的方式构建弹性护踝相应的形态曲线,确立足踝形态与弹性护踝形态以及织物拉、压力之间的关系。根据扫描样本数据,建立足踝和弹性织物的标准模型,通过与标准模型的比例系数,将足踝尺寸划分为9个类型组。以特征曲线为代表计算了不同足踝尺寸类型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位置,结果显示6个适合的护踝尺寸,同时找出弹性护踝对足踝产生的极小压力区域。结合影响压力变化的织物弹性系数和织物伸长量要素,提出形态变化的方法增加相应位置所需压力,从而消除压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形态 弹性护踝 特征曲线 形态曲率 织物压力
下载PDF
绷带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项尚林 陈瑞珠 刘顺桥 《中国胶粘剂》 CAS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合成了一种绷带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测试了乳液的粘度、压敏胶的T型剥离强度、初粘力及持粘力。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1~85℃、引发剂用量为0.35%~0.45%、复配乳化剂用量为3.8%时,制得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较好;加入一定量... 合成了一种绷带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测试了乳液的粘度、压敏胶的T型剥离强度、初粘力及持粘力。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1~85℃、引发剂用量为0.35%~0.45%、复配乳化剂用量为3.8%时,制得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较好;加入一定量的松香乳液,可有效地提高压敏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压敏胶 乳液 绷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