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ect of Intelligent Emergency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1
作者 Lijuan Xuan Shuiping Lou +6 位作者 Guifei Huang Ming Zhao Chao Wei Feiping Shou Xuchao Yu Yuefang Zhang Xuemei Jin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22年第4期271-278,共8页
Objectiv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is one of the common acute and critical diseases in neurosurgery. So we aim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lligent emergency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Objectiv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is one of the common acute and critical diseases in neurosurgery. So we aim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lligent emergency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who were treated in Zhuji People’s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first-aid nursing mode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lligent emergency nursing mode was used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s were conduc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the time of arrival to the emergency room, the time from the emergency room to the operating room,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 before surgery, GCS score when leaving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the average length of ICU stay,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total hospital costs. Results: The time of arrival to the emergency room, the time from the emergency room to the operating room, the average length of ICU stay,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total hospital cos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Conclusion: Intelligent emergency nursing mode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sTBI rescue, the length of ICU stay,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reduce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cost, improve the prognosis, with good efficacy, reduce the total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with better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telligent emergency nursing mode Curative Effe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岳 薛宁宁 陈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院内信息化平台,设计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采用前瞻性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观察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应用前后护理交接班的遗漏率、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院内信息化平台,设计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采用前瞻性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观察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应用前后护理交接班的遗漏率、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应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后,护士在管路、通气方式、留置针、用药、皮肤和约束方面的交接班遗漏率显著低于应用前(均P<0.05);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较核查单应用前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应用可减少护士交接班的遗漏内容,提高护理记录准确性,并缩短书写时长,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症 信息化 核查单 交接班 管路 通气方式 护理安全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方方 徐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孕妇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子痫前期 急诊急救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刘静 张孜怡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期间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分为两组,各20名。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组长负责制分...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期间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分为两组,各20名。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管理结果。结果研究组对管理方法满意度为95.00%(19/20),高于参照组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研究组病情掌握程度评分、护理人员考核成绩以及护理基础技术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院在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期间,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可将急诊护理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管理 病情掌握程度评分 护理人员考核成绩 护理人员管理总满意度 护理基础技术能力评分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颅脑创伤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瑶 梁新慧 +3 位作者 吴惟 李思彤 李杨 姜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颅脑创伤(TBI)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HFMEA模型为理论框架,对TBI急诊手术流程进行分析,并绘制流程图,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针对高危失效模式采取相应管理方案,其中2022年1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颅脑创伤(TBI)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HFMEA模型为理论框架,对TBI急诊手术流程进行分析,并绘制流程图,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针对高危失效模式采取相应管理方案,其中2022年11月—2023年4月的80例患者接受HFMEA实施前的常规管理(对照组),2023年5—10月的80例患者接受HFMEA实施后的管理(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效率(术前等待时间、手术准备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交接时间)、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准备不全、手术铺巾污染、术中器械不足或不良、护理记录单书写错误、交接信息传递错误或缺项)、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压力性损伤、术中生命体征异常波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手术医生对当台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准备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5%,低于对照组的4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低于对照组的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医生对当台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HFMEA模型应用于TBI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颅脑创伤 急诊手术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管理
下载PDF
ISBAR沟通模式在妇科急症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婷 张静 +1 位作者 陈琼 曾靖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妇科急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的护士工作评价、患... 目的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妇科急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的护士工作评价、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工作评价各维度肯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掌握情况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ISBAR沟通模式在妇科急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士评价肯定率、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BAR沟通模式 妇科急症 护理应用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下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在院级护理应急队伍培养中的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思仙 刘金金 +1 位作者 司菲 李年培 《全科护理》 2024年第5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模式下的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在院级护理应急队伍综合能力培养实践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12月共70名护理应急队伍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 目的:探讨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模式下的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在院级护理应急队伍综合能力培养实践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12月共70名护理应急队伍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工作坊培训,观察组采用基于CDIO模式下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培训前及培训末评价护理应急队伍的培训效果、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及团队综合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及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DIO模式下的视频联合工作坊培训可系统有效完成护理应急队伍培训管理,提升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学模式 视频教学 应急队伍 工作坊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基于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靳嘉乐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急救所需时间、脑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病到院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所需时间、送至相关科室时间与急救所需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格拉斯哥预后(GC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相比于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基于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的应用能够缩短患者急救所需时间,减少脑出血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脑出血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 动态急救护理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沈连华 仲艳华 王琳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采取常规护理及急救模式的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22年5... 目的:探讨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采取常规护理及急救模式的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22年5月-10月收治的130例采取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的AMI患者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干预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及心功能指标变化,并对比风险事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时间、会诊到确诊、分诊到会诊、接诊到分诊以及出诊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CK、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可缩短AMI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心肌酶谱水平及心功能,降低风险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衔接护理 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刘翔 邹立成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前急救中心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2年6月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前急救中心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2年6月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为观察组(60例,实施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Braden评分、GC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应用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干预效果,明显降低压疮风险,减轻意识障碍严重程度,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促进快速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 重症监护室 应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救治效果
11
作者 汪晓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急诊AMI患者纳入研究。利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和对照组(47例,实施...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急诊AMI患者纳入研究。利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和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更高,观察组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抢救时间及球囊扩张时间更短,干预后观察组LVEF水平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低,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均P <0.05)。结论 予以AMI患者全局式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优化急救时间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全局式护理模式 抢救效果
下载PDF
6S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詹响响 杨静 彭金香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期55-57,73,共4页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6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作为节点,于2021年10月—2022年9月予以常规管理模式,于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予以6S管...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6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作为节点,于2021年10月—2022年9月予以常规管理模式,于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予以6S管理模式,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卫生执行标准、差错行为发生率等。结果6S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手术卫生消毒、防护用具的穿戴、环境卫生的管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S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差错行为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管理以6S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差错行为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管理 6S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差错行为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闫震 刘萍 邢娅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究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急救相关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时间、科室会诊时间及转科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总满意度为97.96%(48/49),高于参考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P=0.035)。结论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抢救效率、预后效果与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 脑梗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田竟 张杨 +1 位作者 张敬如 张红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413-141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特殊检查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缩短医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提升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急救反应时间
下载PDF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士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的影响
15
作者 刘育婷 高密密 沈金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1-174,19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士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至9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包括护士10名、患者55例),2022年2月至9月采用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包括护... 目的 探讨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士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至9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包括护士10名、患者55例),2022年2月至9月采用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包括护士10名、患者53例)。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突发事件观察判断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应急配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专科护理操作、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临床护理决策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强化手术室护士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还能提高护士个人综合护理技能水平,进而降低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士 应急能力 风险意识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探索——基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角
16
作者 王丽萍 刘琼玲 +1 位作者 林琳 邢秋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133-136,共4页
通过分析现有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结合突发事件救护与护理的特殊需求,提出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培训、模拟应急救治和护理培训、传染病控制实... 通过分析现有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结合突发事件救护与护理的特殊需求,提出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培训、模拟应急救治和护理培训、传染病控制实践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和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专业护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斌斌 王华军 +5 位作者 黄瑞英 黎春常 李冬欣 蓝惠兰 李秋屏 黄惠根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以提高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水平。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47名学员,实施系统全面规范分层次的脱产培训,时间4个月。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并调查学员对培训方法和... 目的探讨适合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以提高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水平。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47名学员,实施系统全面规范分层次的脱产培训,时间4个月。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并调查学员对培训方法和效果的反馈意见。结果培训后学员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7%的学员认为经过培训收获较大。结论 采用系统全面规范分层次的培训模式可提高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水平,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急诊护理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严重交通创伤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吴春香 林宝丽 +2 位作者 林腾珠 郁毅刚 夏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创伤急救护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严重交通创伤患者151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73)与实验组(n=78)。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依托...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创伤急救护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严重交通创伤患者151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73)与实验组(n=78)。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依托区域交通伤平台,应用信息化技术,采取合理组织、急救流程再造、强化急救技能等措施,对比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加强信息交流、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流程再造,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 交通伤 无缝衔接 信息化
下载PDF
基于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方方 周田田 +3 位作者 林玉博 韦笑 梅天舒 陈秋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绿色通道的实践与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救护的483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2月救护的213例AD...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绿色通道的实践与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救护的483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2月救护的213例A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救护;2018年1-12月救护的270例AD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救护。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T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前后急诊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结果应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CTA检查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抢救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6个维度的得分均有所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建立AD绿色通道的实践,有利于缩短AD患者的CTA检查时间及急诊滞留时间,提高急救品质,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资源管理 主动脉夹层 绿色通道 急诊护理
下载PDF
毒蛇咬伤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春玲 江敏 胡友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6-837,共2页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6~9月留观的98例毒蛇咬伤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程序化急救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88例急诊留观,病情好转出院;10例收住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6~9月留观的98例毒蛇咬伤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程序化急救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88例急诊留观,病情好转出院;10例收住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程序化急救和护理对于蛇咬伤患者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程序化模式 急救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