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神经母细胞瘤的PET/CT多模态图像分割方法
1
作者 魏欣欣 王朝立 +3 位作者 孙占全 陈素芸 李超 傅宏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3-1149,共7页
目前关于PET/CT图像分割的方法缺少对图像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考虑并且对提取到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的方式有待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并行提取和特征综合网络(Parallel Extraction and Feature Synthesis Network,PFNet).该网络... 目前关于PET/CT图像分割的方法缺少对图像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考虑并且对提取到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的方式有待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并行提取和特征综合网络(Parallel Extraction and Feature Synthesis Network,PFNet).该网络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分别设计了两个支路分别从PET/CT图像中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其次,为了融合不同的特征信息,本文设计了一个特征综合模块,将两个分支提取的不同信息送入特征综合模块进行融合.在该模块中,设计了多策略融合单元,与此同时该模块利用通道注意力单元和依赖关系学习单元进一步学习通道特征信息和特征图自身依赖关系,以便进一步进行特征融合.此外本文引入了LogCoshDiceLoss作为损失函数,其利用函数Log-Cosh的平滑性可以提高分割性能.最后,在神经母细胞瘤数据集和HECKTOR 202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网络相比其它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神经母细胞瘤 多模态图像分割 特征融合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联合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分析
2
作者 王龙 郑树成 +2 位作者 张德江 陈頔 陈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MRI)+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MRI)+CT在鼻咽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及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对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多模态MRI参数,绘制ROC分析多模态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86例鼻咽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Ⅰ期6例(6.98%),Ⅱ期24例(27.91%),Ⅲ期39例(45.35%),Ⅳ期17例(19.77%);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成像诊断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0,P<0.05);CT检查诊断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理想(Kappa=0.709,P<0.05);中晚期组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运转常数(K_(trens))值高于早期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早期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V_(e)、K_(ep)、K_(trens)、ADC、CT检查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714、0.757、0.880、0.731、0.774),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10)。结论多模态MRI、CT对鼻咽癌术前临床分期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模态磁共振 ct 临床分期
下载PDF
基于肿瘤形状特征与点云方法的PET-CT多模态图像神经母细胞瘤分割
3
作者 周维钦 王朝立 +4 位作者 孙占全 陈素芸 李超 傅宏亮 刘晓虹 《软件导刊》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通过智能学习方法对PET-CT图像进行肿瘤自动分割,是辅助医生制定诊疗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PET-CT图像兼具PET和CT两种模态优点,传统方法大多只简单的将两种模态的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后提取特征,忽略了神经母细胞瘤具有肿瘤边界轮廓不规... 通过智能学习方法对PET-CT图像进行肿瘤自动分割,是辅助医生制定诊疗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PET-CT图像兼具PET和CT两种模态优点,传统方法大多只简单的将两种模态的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后提取特征,忽略了神经母细胞瘤具有肿瘤边界轮廓不规则的特点。为此,提出一种两阶段的自动分割框架结构模型。首先,利用3D卷积神经网络定位肿瘤位置;然后在分割出的肿瘤区域附近生成多模态点云数据,并提取肿瘤的形状轮廓特征;最后,将两个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用来预测最终分割结果。在自有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上,将所提模型与其他多模态方法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与有效性。以期为研究神经母细胞瘤分割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点云 多模态 医学图像分割 PET-ct
下载PDF
多模态“一站式”CT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赵春林 刘娜 +2 位作者 鲍传玮 石群 段华秀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一站式”计算机体层成像(CT)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7月在淮南朝阳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住院治疗AIS并行静脉溶栓的98例患者病例,其中血管狭窄<30%(轻度狭窄)49例,血... 目的:探讨多模态“一站式”计算机体层成像(CT)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7月在淮南朝阳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住院治疗AIS并行静脉溶栓的98例患者病例,其中血管狭窄<30%(轻度狭窄)49例,血管狭窄30%~69%(中度狭窄)39例,血管狭窄70%~99%(重度狭窄)和(或)100%闭塞1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多模态“一站式”CT扫描,分析最大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rCBF)和脑血容量(rCBV)灌注参数变化情况。结果:9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位置、程度狭窄,CT检查示可疑低密度灶单侧位于额叶及顶叶各5例;后处理伪彩图显示98例均有异常低灌注;闭塞、狭窄责任血管分别是大脑中动脉25、20例,后动脉3、7例,颈内动脉7例,基底动脉3、5例及椎基动脉7、18例,动脉硬化3例;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rCBF、rCBV、MTT和TTP平均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689、46.751、3.401、41.565,P<0.05);rCBF、rCBV、MTT和TTP评估A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5,且rCBF、rCBV、MTT和TTP指标联合检查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查的AUC。结论:多模态“一站式”CT扫描可全面了解头颈部血管形态、狭窄位置,有效评估责任血管,且提供全脑灌注参数,该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决策精确度,对改善脑卒中疗效有重要影响。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一站式”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脑组织灌注 灌注参数
下载PDF
在一站式多模态CT扫描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朱利欢 黄婉华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一站式多模态CT扫描指导下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将发病时间为4.5... 目的:探讨在一站式多模态CT扫描指导下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将发病时间为4.5~6.0 h的患者设为A组(28例),将发病时间为6.1~8.0 h的患者设为B组(32例)。对两组患者在一站式多模态CT扫描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的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患者NIHSS的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mRS的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预后的良好率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一站式多模态CT扫描指导下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一站式多模态ct扫描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多模式CT指导下觉醒型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江胜 朱祖福 +2 位作者 沈丽萍 吴淑芳 方琪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研究多模式CT指导下觉醒型缺血性卒中(WUIS)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神经内科就诊,并在急诊多模式CT指导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WUIS病人28例(观察组);收集同时期发病时间窗<4.5 h的非WUIS采用... 目的:研究多模式CT指导下觉醒型缺血性卒中(WUIS)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神经内科就诊,并在急诊多模式CT指导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WUIS病人28例(观察组);收集同时期发病时间窗<4.5 h的非WUIS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病人30例(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和14 d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及临床疗效和结局。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临床结局良好率分别为78.57%和75.00%,对照组为83.33%和80.0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PLT和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P<0.01),PT和APT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P<0.01);对照组变化趋势与观察组一致,但2组各时间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逐渐降低,Barthel指数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趋势与观察组一致,但2组各时间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多模式CT可作为WUIS病人静脉溶栓的可靠影像学依据,且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型缺血性卒中 多模式ct 阿替普酶
下载PDF
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修德 袁湘湘 +1 位作者 顾峰 陆健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疑似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多模态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及多模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疑似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多模态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及一致性结果。结果MSCT诊断病灶分布主要为基底节区,病灶形态主要为类圆形;多模态MRI诊断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征主要为混合信号,病灶周围DWI高信号水肿带。MSCT诊断急性期脑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8.62%、77.78%、98.20%、33.33%;MSCT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410(P<0.05),一致性一般。多模态MRI诊断急性期脑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5.12%、88.89%、99.15%、57.14%;多模态MRI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668(P<0.05),一致性一般。MSCT联合多模态MRI诊断急性期脑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7.56%、88.89%、99.17%、72.73%;MSCT联合多模态MRI诊断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866(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MSCT及多模态MRl可用于急性期脑出血诊断,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模态MRI 急性期 脑出血 诊断
下载PDF
PET-CT多模态融合在图像语义分割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信宏 黄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683-694,共12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各种医学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然而,在癌症的淋巴结转移以及一些细小病灶的分割任务中,基于单模态图像的语义分割仍然存在局限性。PET-CT这一多模态成像模式提供了有关结构和生理病理的解剖和功能信...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各种医学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然而,在癌症的淋巴结转移以及一些细小病灶的分割任务中,基于单模态图像的语义分割仍然存在局限性。PET-CT这一多模态成像模式提供了有关结构和生理病理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被认为是癌症诊断、分期和治疗反应评估的首选成像设备。PET-CT携带的多模态互补信息被引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模型中辅助病灶的分割。首先,聚焦于PET-CT多模态图像特征融合在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语义分割中的应用,介绍多模态成像的特点以及常用的医学图像分割网络。然后,归纳和总结了现阶段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的3种思路,并划分为早期融合、后期融合和混合融合,并从分割的性能、参数量的大小、方法的亮点与不足等维度对多模态融合分割方法进行优缺点分析。最后,对现阶段多模态医学图像分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卷积神经网络 语义分割 多模态 综述
下载PDF
多模式CT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姝姝 卢建国 陈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2期236-239,247,共5页
近年来随着多模式CT技术的日趋成熟,多模式CT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该检查技术能同时观察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情况,对脑血管疾病做出快速、准确、全面的评估,有效指导个体化治疗,并为预后判断提... 近年来随着多模式CT技术的日趋成熟,多模式CT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该检查技术能同时观察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情况,对脑血管疾病做出快速、准确、全面的评估,有效指导个体化治疗,并为预后判断提供更多依据。本文就将近年来多模式CT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ct 脑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模态CT、MRI在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崔焕喜 刘瑞华 +8 位作者 崔红凯 裴观辉 李道广 陈松 孙广普 谷世立 李豪 任进发 王明盛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3期4238-424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多模态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和多模态MRI[头颅MRI平扫+高分辨MRI(HRMRI)]评估在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新乡医...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多模态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和多模态MRI[头颅MRI平扫+高分辨MRI(HRMRI)]评估在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病房收治的17例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内治疗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头颈部CTA评估血管通路和侧支循环状况。采用脑CTP评价脑组织灌注状态;头颅MRI平扫评估核心梗死的大小;HRMRI识别血管闭塞的病因、长度、斑块稳定性或斑块成分、推测闭塞时间及远端血管床评估,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后脑血管造影改良脑梗死溶栓评分(mTICI)≥2b级的患者血运恢复视为成功。术后24 h行颅脑CT检查,了解颅脑状况。1周内行影像学检查(MRI平扫、MRA或CTA),评估是否有新发脑梗死、出血及血管是否通畅及再狭窄。术后90 d门诊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术后6~12个月脑动脉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血管情况。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其中球囊扩张4例,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3例。支架贴壁良好,血流通畅。1例(5.8%)新发脑梗死,术后90 d随访17例患者中15例(88.2%)预后良好,无神经系统症状加重。15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完成影像学随访(14例血管完全通畅,1例单纯球囊扩张后出现中度狭窄)。结论多模态CT和MRI对评价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血管通路、侧支循环、脑组织灌注、核心梗死、病因、闭塞长度、闭塞时间及远端血管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利于提高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ct 多模态MRI 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MRI多模态成像与CT图像融合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放射剂量定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慧兵 王鑫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8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多模态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融合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放射剂量定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9-2021.12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其分为CT组和MRI-CT组,每组各30例。CT组行CT检查后...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多模态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融合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放射剂量定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9-2021.12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其分为CT组和MRI-CT组,每组各30例。CT组行CT检查后进行靶区勾画及计算放射剂量,而MRI-CT组则在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后进行图像融合,根据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并定制放射剂量。比较两组靶区体积[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危及器官(左/右晶状体、脑干、海马区)OARs体积及放射剂量Dmax差异。结果:MRI-CT组与CT组相比较,其GTV、CTV、海马区OARs体积、脑干/海马区Dmax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CT能更精准的勾画靶区位置,合理规划放疗剂量,有利于脑胶质瘤放疗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模态成像与ct图像融合技术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 放射剂量定制
下载PDF
多模式CT在脑出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红平 肖建林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CT在脑出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满足脑出血标准。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CT诊疗,观... 目的:探讨多模式CT在脑出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满足脑出血标准。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CT诊疗,观察组采用多模式CT诊疗。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及对术后评估的作用。结果:两组脑出血不同部位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符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CT检查可提高不同脑出血部位、不同血肿体积诊断效果,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确保手术更安全有效,同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诊疗价值 多模式ct 常规ct 不同出血部位 不同血肿体积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下载PDF
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评估的研究
13
作者 李香霞 徐彦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究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89例HCCA患者,术前均行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HCCA肿... 目的探究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89例HCCA患者,术前均行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HCCA肿瘤类型、肝叶萎缩、肝动脉侵犯、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Bismuth-Corlette分型、临床分期及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结果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的HCCA肿瘤类型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HCCA肝叶萎缩、肝动脉侵犯、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HCCA Bismuth-Corlette分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886(95%CI:0.781~0.992),诊断符合率为91.01%(P<0.05)。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HCCA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891(95%CI:0.766~1.016),诊断符合率为92.13%(P<0.05)。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诊断HCCA手术可切除性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887(95%CI:0.681~1.094),诊断符合率为94.38%(P<0.05)。结论Revolution CT多模式重建能准确判断术前HCCA肿瘤类型、Bismuth-Corlette分型和临床分期,可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ct多模式重建 临床分期 肿瘤分型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PET-CT双模态头颈部肿瘤分割
14
作者 朱雅琳 陈宇骞 +1 位作者 常青玲 陈涛 《集成技术》 2023年第3期94-104,共11页
放射肿瘤学领域中,头颈部被认为是轮廓绘制最困难且最耗时的疾病部位之一。目前,在临床中头颈部轮廓绘制通常由人工完成,耗时且费力,因此,开发一种自动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十分必要,可在节省人力和时间的同时,避免由于不同医师的主观因... 放射肿瘤学领域中,头颈部被认为是轮廓绘制最困难且最耗时的疾病部位之一。目前,在临床中头颈部轮廓绘制通常由人工完成,耗时且费力,因此,开发一种自动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十分必要,可在节省人力和时间的同时,避免由于不同医师的主观因素导致的诊断结果差异。该文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双模态的数据对头颈部的肿瘤进行分割,利用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互补,实现了更加精确的分割。整个网络基于传统U-Net架构,在编码器中增加Inception模块,在解码器中增加Dense模块以及空间注意力来对网络进行改进。在头颈部肿瘤数据集上,将该模型与不同的U-Net架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多个指标均较优。该网络的Dice相似度系数为0.782,召回率为0.846,Jaccard系数为0.675,较原始U-Net分别提升6.8%、13.4%和9.8%;95%豪斯多夫距离为5.661,较原始U-Net下降了1.616。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Inception Spatial-Attention Dense U-Net分割模型在头颈部肿瘤数据集上有效改善了分割结果,较标准的U-Net具有更高的性能,提高了分割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多模态图像分割 PET-ct图像 U-Net
下载PDF
基于面部区域的CT与MRI影像的3D/3D配准
15
作者 和陆兴 和树仁 +2 位作者 何炳春 和秋遇 贺建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1期73-80,共8页
目的提出基于表面特征点的CT-MRI 3D/3D刚性配准(方法一)和基于表面轮廓点云的CT-MRI 3D/3D刚性配准方法(方法二),为头部肿瘤靶区勾画等临床所需的图像融合场景提供必要基础。方法利用开源图形应用函数库Visualization Toolkit(VTK)对CT... 目的提出基于表面特征点的CT-MRI 3D/3D刚性配准(方法一)和基于表面轮廓点云的CT-MRI 3D/3D刚性配准方法(方法二),为头部肿瘤靶区勾画等临床所需的图像融合场景提供必要基础。方法利用开源图形应用函数库Visualization Toolkit(VTK)对CT和MRI图像序列进行三维面绘制重建后,拾取人脸特征点,并基于迭代最近点算法对三维特征点集进行配准。为减少拾取特征点的人为干扰,进一步提出提取2D图像人脸轮廓线后再重建得到人脸特征点云,并对配准区间进行限定,比较两种配准方法的效果。结果经多个角度进行评估,方法一由于人工拾取特征点的误差,Dice评分低于方法二;与其他配准方法相比,两种配准方法均方根误差值均较低,且方法二表现更突出。两种方法在配准精度、鲁棒性、逆一致性及配准速度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结论方法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配准速度上,方法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配准精度上,在鲁棒性、逆一致性等方面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表现,均能得到较好的配准结果,对头部肿瘤准确的诊断或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很大的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 3D/3D刚性配准 三维可视化 多模态图像配准 表面特征点 表面轮廓点云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方法评估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的骨折疗效
16
作者 王玉权 金源卿 +3 位作者 周瑞 吴瑜 吴曙光 曾宪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运用多模态影像学方法评估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的骨折疗效。方法通过手术方式制作新西兰白兔左下肢胫骨中下段骨折模型3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15只给予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灌胃治疗,对照组15只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在造模后... 目的 运用多模态影像学方法评估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的骨折疗效。方法通过手术方式制作新西兰白兔左下肢胫骨中下段骨折模型3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15只给予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灌胃治疗,对照组15只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在造模后当天、第7d、15d、21d、30d、42d随机选择2只模型兔分别行常规DR摄片、常规CT及双能量CT扫描,并对CT扫描数据行冠矢状位及骨髓成像后处理,对比不同影像学方法对实验组及对照组骨折端的对显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X平片、CT平扫、双能量骨髓成像评估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CT平扫结合双能量骨髓成像对骨折愈合评估更加敏感、准确;对于骨折治愈周期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愈合周期明显缩短,7天时间点骨折的修复评分较对照组提高97.3%。结论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可促进骨痂生长,缩短骨折病程,且CT平扫结合双能骨髓成像对骨折愈合的评估更加敏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骨折 布依药鹿角壮骨煎液 影像多模态
下载PDF
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潮萍 芮汉臣 +1 位作者 范桂梅 张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观察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颅内外血管状况及脑灌注情况。结果 25例(83.33%)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其中70条椎基底动脉硬化并狭窄,9条椎动脉起始部扭曲,4条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22例(73.33%)患者CTP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迟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延迟者分别为20例和17例,发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下降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下降者分别为16例和13例。22例CTP异常的患者患侧均存在责任血管狭窄,其中15例患者血管病变为中、重度狭窄。灌注异常区的TTP及MTT值高于健侧镜像区(P<0.05),患侧与健侧的CBF及CBV比较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CTP异常阳性率高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者及无狭窄者(P<0.05)。结论多模式CT可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患者血管状况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多模式ct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76例多模式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玺河 车丽红 +8 位作者 邹梅 郭淼 王琳琳 刘学玲 钟玲 肖艳 刘燕 李燕云 张晓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7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多模式CT影像学特点。方法采用320排多层螺旋CT对76例AICVD(发病时间<24h)患者急诊进行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一站式扫描检查,分析灌注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 目的探讨7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多模式CT影像学特点。方法采用320排多层螺旋CT对76例AICVD(发病时间<24h)患者急诊进行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一站式扫描检查,分析灌注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变化及CT血管成像(CTA),并于入院后3d内行头颅MRI,评估其脑灌注特点及血管影像。结果在获取的76例CTP数据中,通过感兴趣区识别划分筛查,有59例患者有明确的异常CTP,有17例患者未发现明确感兴趣区。59例异常CTP中包括急性脑梗死4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异常CTP特点:发病在4.5h以内的4例患者CTP表现为患侧CBF均较健侧下降,CBV正常或者轻度增高,MTT、TTP延长;发病时间在4.5~6h内的4例:其中2例CTP表现为CBF降低,CBV正常,MTT、TTP延长,2例表现为CBF降低,CBV轻度降低,MTT、TTP延长;发病时间在6~24h内的39例:其中30例梗死区与CTP异常脑灌注区部位一致,均表现CBF明显降低,CBV明显降低,MTT、TTP延长;12例TIA患者CTP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MTT、TTP延长,CBF正常或减低,CBV升高。CTA发现责任动脉重度狭窄5例,血管闭塞10例,7例可见血流缓慢,排空延迟及侧支血管形成。结论多模式CT能够对AICVD提供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及血管情况、供血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用于评估大脑半球卒中,多模式CT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ct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多模态技术对降低肥胖患者冠脉CTA辐射剂量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小露 黄培楷 +5 位作者 张萌 刘金丰 陈妍黠 何涛 陈俊 肖梦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88-91,共4页
目的多模态技术为窄采集窗、等中心、低管电压、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技术,探讨多模态技术在降低超重、肥胖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行MSCTCA检查6... 目的多模态技术为窄采集窗、等中心、低管电压、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技术,探讨多模态技术在降低超重、肥胖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行MSCTCA检查64例超重、肥胖患者(BMI﹥25kg/m~2),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多模态组(A组)、常规组(B组),各32例。A组:等中心位置、管电压80Kv、智能毫安的80%,心动PR周期的60%~80%;B组:常规位置,管电压100Kv、电流为智能毫安,心动PR周期的30%~80%。比较A、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剂量(ED)、MSCTCA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指标: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Likert 5分主观质量评分。结果A、B组的ED分别为(1.43±0.46)mSv、(5.44±1.33)mSv;A、B两组CTDvol、DLP、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噪声、SNR、CNR,后者优于前者(P﹤0.01)。A、B两组主观质量评分4.37±0.69分、4.40±0.6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主观评分一致性ICC较好(ICC=0.78,0.97)。两组冠状动脉主观评分优秀、良好总和率≥92.18%,可评价血管≥98.62%。A、B两组诊断高危斑块的效果无差别(P﹤0.01)。结论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情况下,多模态技术能降低超重、肥胖患者MSCTCA的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冠状动脉 多模态技术 ct
下载PDF
多模式CT指导下的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征 殷为勇 +4 位作者 王贞 段玉霞 付凤丽 韩钊 陈伟建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5期366-367,37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3~8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后,在发病9小时内给予静脉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0.9mg/kg溶栓治疗,评估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及7天的美国...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3~8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后,在发病9小时内给予静脉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0.9mg/kg溶栓治疗,评估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及7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评估溶栓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多模式CT。结果溶栓前和溶栓后24小时及7天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47±4.45)、(12.01±5.83)、(12.93±10.02)分(P〉0.05)。溶栓后90天mRS(3.53±1.77)分。90天mRS独立(0~2分)4例,严重残障或死亡(3~6分)11例。14例溶栓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有颅内大动脉狭窄,溶栓后有9例显示狭窄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的。结论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显示超过常规溶栓时间窗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多模式ct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