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解毒汤加减联合Onlay植骨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赵聪 赵蔚萍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加减联合Onlay植骨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口腔分院就诊的重度牙周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中药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Onlay植骨术治疗,中...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加减联合Onlay植骨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口腔分院就诊的重度牙周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中药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Onlay植骨术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水平、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牙槽嵴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D、BI、PLI、C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23、IL-1β、MMP-8及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牙槽嵴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BI、PD、CAL、PLI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与IL-23、IL-1β及MMP-8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中药组TIMP-1水平与牙槽嵴骨量高于常规组(P<0.01);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减联合Onlay植骨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牙周情况及龈沟液生化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牙槽嵴骨量与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加减 onlay植骨术 重度牙周炎 牙周指数
下载PDF
横断尿道板、凸形Onlay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贾建武 徐敏 +2 位作者 王兆阳 郭庆 韩孝欣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横断尿道板、凸形Onlay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儿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常规组(n=30)。研... 目的探讨横断尿道板、凸形Onlay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儿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常规组(n=30)。研究组接受横断尿道板、凸形Onlay皮瓣尿道成形术,常规组接受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断尿道板、凸形Onlay皮瓣尿道成形术与常规手术比较,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横断尿道板 凸形onlay皮瓣尿道成形术
下载PDF
Dorsal onlay buccal mucosal graft urethroplasty for female urethral stricture:Techniques and outcomes
3
作者 Vinod Kumar Prabhuswamy Harsha Hiriyur Somashekarappa +2 位作者 Pradeepa Melinamane Ganeshappa Kumar Prabhu Venkatesh Krishnamoorthy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24年第4期611-617,共7页
Objective:Female urethral stricture (FUS) accounts for about 4%–13% of cases of female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FUS was and is still managed by repeated dilatations and/or direct visual internal urethrotomy. There... Objective:Female urethral stricture (FUS) accounts for about 4%–13% of cases of female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FUS was and is still managed by repeated dilatations and/or direct visual internal urethrotomy. There are many alternative options for reconstruction like buccal or vaginal mucosal graft urethroplasty. Our aim was to describe the technique of dorsal onlay buccal mucosal graft (BMG) urethroplasty for FUS and present the outcomes.Methods: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December 2021, 3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orsal onlay BMG urethroplasty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i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with uroflowmetry, micturating cystourethrogram, urethral calibration, and on table cystoscopy. Bladder catheter was removed after 2 week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3 months, 6 months, 1 year, and then annually with urine analysis, uroflowmetry, and post-void residual assessment. We defined success as a maximum flow rate (Q_(max)) above 15 mL/s without the need for an additional instrumentation.Results: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was 47.8 (standard deviation [SD] 11.3) years. Twenty patients had previously undergone urethral dilatations. The mean pre-operative Q_(max) was 7.79 (SD 3.73) mL/s. However, the mean Q_(max) improved to 23.20 (SD 8.25) mL/s after surgery. The mean post-void residual urine after surgery was 30.50 (SD 10.70) mL. This reduced from a mean value of 139.00 (SD 147.24) mL before surgery. The mean follow-up was 30.2 (SD 18.3, range 18–44) months.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incontinence. There were Clavien–Dindo Grade 1 complications in 6 out of 37 (16.2 %)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 stay. The only long-term complication was recurrence of stricture in 4 (10.8%) patients.Conclusion:Dorsal onlay BMG urethroplasty in females is a safe, effective technique which can avoid repeated painful dilatations and multiple urethrotomies. One should always consider reconstruction in FUS without any fear of incontin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ale urethral stricture Urethral dilatation Urethrotomy Dorsal onlay Buccal mucosal graft
下载PDF
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围术期护理在改良Onlay植骨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陈晓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71-0174,共4页
探讨针对改良Onlay植骨术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行改良Onlay植骨术患者(共90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参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 探讨针对改良Onlay植骨术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行改良Onlay植骨术患者(共90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参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围术期护理措施干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体存活、WES、PES等手术效果与SAS、HAMA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围术期护理措施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种植体存活、WES、PES等手术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SAS、HAMA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改良Onlay植骨术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减少了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围术期护理干预 改良onlay植骨术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明 律娜 +4 位作者 后军 潘涛 薛浩伟 胡玉坤 张令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19,共3页
评估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上颌前牙区骨质缺损的牙种植患者12例,行颏部来源的块状骨onlay骨移植,表面覆盖超薄钛膜,植骨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植骨术后10 d超薄钛膜少许暴露,局部修剪清洁后无明显感... 评估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上颌前牙区骨质缺损的牙种植患者12例,行颏部来源的块状骨onlay骨移植,表面覆盖超薄钛膜,植骨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植骨术后10 d超薄钛膜少许暴露,局部修剪清洁后无明显感染发生。3~6个月后二期手术时暴露种植区见onlay骨移植与基骨愈合良好,onlay骨移植吸收约7.5%,完成共21颗种植体植入。超薄钛膜可明显减少onlay骨移植的吸收并促进其于基骨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ay骨移植 钛膜 牙种植 骨缺损
下载PDF
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昕 席兰兰 +1 位作者 王昭领 朱国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86-988,992,共4页
目的:研究评价块状骨onlay植骨恢复上颌前牙区的三维骨量继而种植体植入修复的效果。方法:对8例上前牙缺牙后牙槽嵴重度吸收或缺损患者进行自体下颌颏部取块状骨onlay植骨,恢复牙槽骨的形态,平均3个月后植入了21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行种... 目的:研究评价块状骨onlay植骨恢复上颌前牙区的三维骨量继而种植体植入修复的效果。方法:对8例上前牙缺牙后牙槽嵴重度吸收或缺损患者进行自体下颌颏部取块状骨onlay植骨,恢复牙槽骨的形态,平均3个月后植入了21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暴露术,暴露后4周行全瓷冠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重建的牙槽骨唇侧丰满,种植体无松动,无脱落,唇侧牙龈无退缩,达到了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结论:自体下颌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技术可以有效恢复牙槽嵴的三维骨量,从而保证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成功,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onlay植骨 牙种植
下载PDF
Onlay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儿童尿道下裂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元宏 刘贵麟 刘洲禄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52-1154,1159,共4页
目的探讨Onlay术式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方法作者对2010年3月-2016年4月就诊于我院小儿外科的7例尿道下裂儿童行Onlay尿道成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术式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7例患儿年龄1.5~8岁,平均4.32岁... 目的探讨Onlay术式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方法作者对2010年3月-2016年4月就诊于我院小儿外科的7例尿道下裂儿童行Onlay尿道成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术式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7例患儿年龄1.5~8岁,平均4.32岁,其中6例为初次手术,1例因外院行阴茎下屈畸形矫治、尿道成形术后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阴茎根部尿瘘、阴茎下屈畸形而行二次手术。术前阴茎头发育小,直径约0.8 cm者1例;阴茎头扁平缺乏锥形外观、直径约1.0 cm者3例。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屈畸形,其中2例伴有阴茎逆时针扭转;6例初次手术者中包皮脱套即可完全纠正阴茎下屈4例,另2例表现为阴茎头近端阴茎轻度下屈畸形。1例二次手术者表现为阴茎头下屈畸形,均通过阴茎背侧白膜紧缩缝合技术完全纠正下屈畸形。阴茎下屈畸形完全纠正后,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阴茎体以及阴茎阴囊连接部。尿道缺损长度1.5~4.0 cm,平均2.64 cm。裁取的包皮内板岛状皮瓣宽度为0.5~1.0 cm,平均0.7 cm。7例术后阴茎均伸直状态,无尿道狭窄,排尿通畅;6例初次手术者中,5例无尿瘘,1例岛状皮瓣坏死、阴茎头渗血、尿道外口退至阴茎阴囊连接部;1例二次手术者冠状沟尿瘘,呈滴尿状态;1例包皮切口腹侧裂开。结论 Onlay术式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的适应证:1)尿道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及延展性、对阴茎腹侧不形成牵拉,或尿道板虽对阴茎腹侧形成轻度牵拉、但通过阴茎背侧白膜紧缩缝合技术可纠正此牵拉;2)阴茎下屈畸形完全纠正、解剖至阴茎腹侧出现尿道海绵体时,尿道外口可能后退至冠状沟、阴茎体及阴茎阴囊连接部。阴茎头及尿道板切开深度适宜及有效止血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道下裂 手术 onlay术式
下载PDF
Onlay植骨中局部运用载唑来膦酸胶原膜对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兰玉燕 孙黎波 +2 位作者 刘敏 黄海霞 范丽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唑来膦酸是否可抑制骨吸收,维持骨增量效果。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兔15只,依照观察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双侧下颌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双侧受植区植入相同大小(10 mm×5 mm×2 mm...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唑来膦酸是否可抑制骨吸收,维持骨增量效果。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兔15只,依照观察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双侧下颌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双侧受植区植入相同大小(10 mm×5 mm×2 mm)自体胫骨,钛钉固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移植骨表面覆盖载唑来膦酸胶原膜和空载胶原膜。于术后4、8、12周时各处死5只动物。离体标本拍摄X线片,利用图像处理软件间接测量其骨高度值。结果同时期对照组平均骨高度降低百分比大于实验组,且均表现为边缘骨高度降低大于中央。4、8周时两组移植骨平均骨高度降低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移植的实验性onlay植骨术中,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可抑制骨吸收,骨增量维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唑来膦酸 onlay植骨 骨吸收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自体下颌块状骨Onlay植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昕 席兰兰 +1 位作者 王昭领 朱国雄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1086-1087,共2页
目前患者对缺牙后尤其是前牙区缺牙修复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牙槽骨严重缺损,剩余骨量既无法保证种植体在正确轴向及位点植入并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也无法保证后期修复的美学要求.针对骨量不足种植的骨增量方法有... 目前患者对缺牙后尤其是前牙区缺牙修复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牙槽骨严重缺损,剩余骨量既无法保证种植体在正确轴向及位点植入并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也无法保证后期修复的美学要求.针对骨量不足种植的骨增量方法有很多种[1],其中绝大多数的方法如骨劈开、上颌窦底提升、块状骨移植、下颌神经移位等都需要进行骨切割.传统方法就是用骨锯或高速涡轮机切割骨组织,局麻时常会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由于切割骨量不易掌握,精确性差,容易造成术中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创面出血,肿胀和疼痛等并发症.超声骨刀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具有精确性高,选择性切割,不损伤软组织,出血少,手术野清晰以及创伤小等优点[2].目前国内外对超声骨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报道较多,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但在骨量不足种植时的骨移植方面报道较少.笔者针对其在颌面部块状骨移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onlay植骨 骨切割
下载PDF
1例颏部供骨Onlay植骨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润元 刘晓芬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4期123-125,共3页
上颌后牙区因骨质疏松、密质骨较薄、上颌窦气腔化及其它各种原因较易引起牙槽骨萎缩,因此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时常遇有牙槽骨高度不足的问题^[1]。针对牙种植的骨增量方法有多种,但对于牙槽骨重度缺损,剩余骨量无法保证种植体在正确... 上颌后牙区因骨质疏松、密质骨较薄、上颌窦气腔化及其它各种原因较易引起牙槽骨萎缩,因此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时常遇有牙槽骨高度不足的问题^[1]。针对牙种植的骨增量方法有多种,但对于牙槽骨重度缺损,剩余骨量无法保证种植体在正确轴向及位点植入并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供骨 onlay植骨术 护理
下载PDF
Onlay、Snodgrass术式治疗尿道下裂对比观察
11
作者 周云 史丽萍 +1 位作者 赵学强 张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2-23,共2页
分别采用Onlay、Snodgrass术式治疗尿道下裂各30例.Onlay术式一次成功28例.发生尿道瘘2例;Snodgrass术式一次成功27例.发生尿道瘘3例。认为两种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效果均较好.Snodgrass适合尿道板发育好、无阴茎下弯的远端尿道下裂,... 分别采用Onlay、Snodgrass术式治疗尿道下裂各30例.Onlay术式一次成功28例.发生尿道瘘2例;Snodgrass术式一次成功27例.发生尿道瘘3例。认为两种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效果均较好.Snodgrass适合尿道板发育好、无阴茎下弯的远端尿道下裂,以及部分尿道下裂修复失败、长段尿道瘘患者;尿道板发育较差的病例适合用Onlay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手术疗法 onlay术式 Snodgrass术式
下载PDF
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永芬 王炳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4期107-107,共1页
目的 观察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牙科收治牙槽骨缺损牙种植患者14例,均采用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治疗,在下颌颏部取块状骨onlay骨移植,同时行超薄钛膜覆盖,3~6个月后行种植体植... 目的 观察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牙科收治牙槽骨缺损牙种植患者14例,均采用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治疗,在下颌颏部取块状骨onlay骨移植,同时行超薄钛膜覆盖,3~6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分析其治疗效果、牙槽骨厚度、并发症等.结果 14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植骨与基骨结合良好,onlay骨移植吸收率低,治疗后牙槽骨平均厚度为(7.35±0.34)mm厚于治疗前的(3.15±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感染、牙髓坏死、塌陷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疗效确切,可降低onlay骨的吸收率,促进植骨与基骨的结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超薄钛膜 onlay骨移植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在上颌骨洞穿性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思考
13
作者 倪文庆 戈伟 童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应用于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变化;评价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泰州市中医院近年的5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CT检查进行术前评... 目的研究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应用于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变化;评价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泰州市中医院近年的5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通过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修复骨缺损区,恢复缺牙区的骨量和缺失牙,手术后8个月通过CT检查,评估骨增量效果,并行种植修复。结果植骨术后8个月,患者缺牙区牙槽嵴水平骨量提升4.2mm,垂直骨量提升18mm,患者口腔软组织、牙龈颜色、牙龈乳头均基本恢复正常,供骨区无神经症状、继发性感染及其他不适。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稳定性佳,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种植牙留存率100%。结论三明治法Onlay自体骨移植结合GBR技术是解决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的有效临床途径,能够使牙槽骨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均得到良好改善,为后期的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法 onlay植骨术 洞穿性骨缺损 骨增量技术 GBR
下载PDF
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在Onlay植骨中的组织学研究
14
作者 兰玉燕 孙黎波 +2 位作者 黄海霞 范丽苑 刘敏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在Onlay植骨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10只,依照观察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将相同大小自体胫骨(10mm×5mm×2mm)按随机对照原则植入双侧下颌骨,实验组:...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在Onlay植骨中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10只,依照观察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将相同大小自体胫骨(10mm×5mm×2mm)按随机对照原则植入双侧下颌骨,实验组:自体胫骨+钛钉+载唑来膦酸胶原膜;对照组:自体胫骨+钛钉+空载胶原膜,分别于术后8周、12周时各处死动物5只。将离体标本通过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新生骨组织形成,但同一观察时期实验组新生骨小梁数量和体积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在onlay植骨术中,可抑制移植骨吸收,维持骨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onlay植骨 组织学
下载PDF
Tip术与Onlay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再修复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仁福 王长园 +2 位作者 魏孝钰 陈小华 汪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评价Tip术与Onlay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再修复中应用效果,为尿道裂开再修复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采用Tip术与Onlay术治疗35例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病例资料,采用Tip术21例,Onlay... 目的评价Tip术与Onlay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再修复中应用效果,为尿道裂开再修复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采用Tip术与Onlay术治疗35例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病例资料,采用Tip术21例,Onlay术14例,随访4~8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ip组手术成功率为71.43%(15/21),Onlay组手术成功率为78.57%(11/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尿瘘、尿道憩室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修复术中对于皮肤较少但龟头及尿道板条件较好的首选Tip术,更符合生理美观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对于龟头及尿道板条件较差但有充足皮源时,建议行Onlay术,如果无充足皮源时建议延期修复,应尽量避免对尿道板条件较差者强行Tip术,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术后 Tip术 onlay 尿道裂开再修复
下载PDF
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超声骨刀取骨ONLAY植骨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苗 李育 +1 位作者 吴红梅 岳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9期86-88,共3页
总结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用超声骨刀进行取骨ONLAY植骨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健康宣教等。2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6个月复诊,全景片和CT检查显示截骨区骨切口愈合良好,植骨区块状骨成活良... 总结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用超声骨刀进行取骨ONLAY植骨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健康宣教等。2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6个月复诊,全景片和CT检查显示截骨区骨切口愈合良好,植骨区块状骨成活良好,无明显骨吸收。认为精心的术前准备、周密细致的术中护理配合及对患者正确的术后健康教育,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护士应认真学习超声骨刀的使用方法和手术操作步骤,熟悉医生手术习惯,使手术配合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onlay植骨术 护理
下载PDF
Onlay植骨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十月 吴豪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786-788,共3页
目的观察Onlay植骨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种植科收治的5例牙齿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Onlay自体骨移植... 目的观察Onlay植骨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种植科收治的5例牙齿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Onlay自体骨移植和种植手术方案,恢复缺牙区的骨量和缺失牙,手术后6个月通过CBCT检查检测牙槽骨骨密度,并统计种植牙存活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5例患者缺牙区牙槽嵴水平骨量提升的中位数为4.2 mm,垂直骨量提升的中位数为0.8 mm,患者口腔软组织、牙龈乳头、牙龈颜色均基本恢复正常,供骨区无神经症状、继发性感染及其他不适,种植牙存活率为100%。结论 Onlay自体骨植骨术是能够解决中度甚至重度骨萎缩或骨缺损的有效临床途径,能够使牙槽骨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均得到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ay植骨术 骨增量技术 口腔种植
下载PDF
Onlay植骨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瑞金 龚英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9期85-85,87,共2页
目的研究经Onlay(上置法)自体骨植骨术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改变;评价后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以及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赴A医院种植科就诊的5位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口腔专... 目的研究经Onlay(上置法)自体骨植骨术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改变;评价后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以及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赴A医院种植科就诊的5位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口腔专科检查及CBCT影像学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nlay自体骨植骨术及种植手术方案,以恢复缺牙区骨量及缺失牙,在术后通过CBCT影像学检查检测牙槽骨骨量的变化。结果 5例患者在Onlay自体骨植骨术后6个月通过CBCT影像学检查测量牙槽骨骨量变化,发现缺牙区牙槽峪水平向骨量平均增加4.1 mm,垂直向骨量平均增加3.38 mm;种植术后4~6个月复诊,种植体存活率100%。结论 Onlay自体骨植骨术是解决中度甚至重度骨萎缩或骨缺损的一种有效临床方法,可使牙槽骨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ay植骨术 骨增量技术 口腔种植
下载PDF
Onlay植骨治疗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成骨不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岩 赵世俊 +3 位作者 祁振江 褚青松 李淑密 梁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采用onlay植骨的方法对于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成骨不良的患者进行再植骨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在笔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10例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成骨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nlay植骨的方法对上述患者进行二次植... 目的:采用onlay植骨的方法对于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成骨不良的患者进行再植骨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在笔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10例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成骨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nlay植骨的方法对上述患者进行二次植骨,并于术后1月和术后半年对二次植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组研究对象经onlay植骨手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CBCT检查结果,可以发现裂隙区成骨高度和成骨厚度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半年与术后1个月两个时间点成骨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nlay植骨法应用于治疗牙槽嵴裂植骨术后成骨不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裂植骨 onlay植骨 成骨不良 CBCT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骨劈开技术与Onlay植骨技术用于上颌前牙美学区临床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岳喜龙 许胜 +1 位作者 柳忠豪 周文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8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本文回顾性研究骨劈开技术与Onlay植骨技术用于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50位患者以骨劈开技术及Onlay植骨技术完成种植修复。其中骨劈开患者25例,Onaly植骨患者25... 目的:本文回顾性研究骨劈开技术与Onlay植骨技术用于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50位患者以骨劈开技术及Onlay植骨技术完成种植修复。其中骨劈开患者25例,Onaly植骨患者25例,骨劈开组同期植入种植体25枚,Onlay植骨组6个月后植入种植体25枚,4个月复诊进行单冠固定修复,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包括: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稳定性、并发症(轻度并发症:术后创口部分裂开、轻度感染、骨折;重度并发症:术后创口完全裂开、骨块坏死、感觉异常)、术后反应等指标,将获得数据导入SPSS17.0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术式之间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本研究中,骨劈开组种植体成功率88%,Onlay植骨组种植体成功率92%,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劈开组种植体植入当天ISQ值为62.31±1.76,Onlay植骨组种植体植入当天ISQ值为75.12±1.2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植入4个月后,骨劈开组ISQ值为83.28±2.15,Onlay植骨组ISQ值为82.21±1.53,数据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式轻度并发症(p=0.068)和重度并发症(p=0.214)发生率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本文通过视觉评估量表VAS的方式直观的反映出患者术后反应,骨劈开组3.67,Onaly植骨组6.13,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最终修复后24个月时,骨劈开组边缘骨吸收为0.97±0.76mm,Onaly植骨组边缘骨吸收为0.86±0.59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34)。结论:在前牙美学区,骨劈开术与Onlay植骨技术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种植体成功率无明显差异,骨劈开组初期稳定性略低于Onlay植骨组,两组边缘不吸收无明显差异,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反应考虑,骨劈开术式是患者更易接受的一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骨劈开 onlay植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