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rbulence statistics of natural airflow within a large Open Top Chamber
1
作者 ZHANG Jun-hui HAN Shi-jie SONG Guo-zhe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3-305,共3页
The turbulence statistics parameters (variables) of natural airflow within a large Open Top Chamber (OTC), 4 m in high height and 3 m in diameter, were measur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ic anemometer/therm... The turbulence statistics parameters (variables) of natural airflow within a large Open Top Chamber (OTC), 4 m in high height and 3 m in diameter, were measur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ic anemometer/thermometer at Research Station of Changbai Mountain Forest Ecosystems Jilin Province, China in May 2004, for improving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 OTP. Results showed that because of the physical limitation, turbulence within OTC exhibited unique map compared with that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There were clear daily pat- terns for most parameters. Turbulence here seemed to be isotropic and closely linked at all directions. Shape of eddies looked like a 'cylinder' which was very similar to the shape of OTC. Continuous airflow was always interpreted by large scale eddies from top of OTC and showed high interactive intermittence at all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top chamber Turbulence density Time and length scales Intermittence BUOYANCY
下载PDF
Impacts of ozone on the biomass and yield of rice in open top chambers 被引量:16
2
作者 Jin, MB Feng, ZW Zhang, FZ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33-236,共4页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03 concentration on the biomass and yield of rice were studied by using OTC-1 open-top chambers.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activated charcoal-filtered air. (CFA), 50 nl/L (CF50), 10...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03 concentration on the biomass and yield of rice were studied by using OTC-1 open-top chambers.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activated charcoal-filtered air. (CFA), 50 nl/L (CF50), 100 nl/L ( CF100) and 200 nl/L (CF200) concentrations of O-3. The O-3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tal biomass per plant. The. elevated O-3 exposure resulted in a more decrease in the root growth than in the shoot growth. Assessments of yield characteristics at the final harvest revealed an O-3-induced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plant, resulting from fewer ears per plant, fewer grains per ear and more unfilled grains per ear. The 1000 grain dry weight and the harvest index (HI) were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under 50 nl/L or 100 nl/L O-3 exposure, but reduced by 17.0% and 4.8% by 200nl/L O-3 treatment,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FA treatment, CF50, CF100 and CF200 treatments caused a 8.2%, 26.1%, 49.1% decrease of the grain yield per plant, and a 14.2%, 31.7%, 51.7% decrease of the total biomass per plant, respectively.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7h - daily mean O-3 concentration exposure for 3 months ( July-September) and AOT40 ( cunulative exposure accumulation over threshold 40 nl/L)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grain yield. A yield loss of 10% was estimated to be at 46.9 nl/L O-3 for 7h-daily mean O-3 concentration exposure or at 12930nl/(L(.)h) O-3 for AOT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top chambers OZONE RICE BIOMASS YIELD
下载PDF
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3
作者 曹琰梅 柯浩楠 +4 位作者 商东耀 武熳秋 帅斯樑 胡正华 李琪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5-864,共10页
为研究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利用由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扬麦22号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将大气CO_(2)浓度作为对照(CK),设置CO_(2)浓度缓增处理C_(80)(CO_(2)浓度缓慢增加80μmol/mol)... 为研究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利用由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扬麦22号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将大气CO_(2)浓度作为对照(CK),设置CO_(2)浓度缓增处理C_(80)(CO_(2)浓度缓慢增加80μmol/mol)和C_(120)(CO_(2)浓度缓慢增加120μmol/mol)。结果表明,CO_(2)浓度缓增处理没有改变小麦田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2017-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CK、C_(80)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5.49±3.33) mg/m^(2)、(26.83±3.21) mg/m^(2);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CK、C_(120)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13.06±2.66) mg/m^(2)、(121.20±9.28) mg/m^(2)。在2017-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CK、C_(80)处理土壤-冬小麦系统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5.99±1.39) mg/m^(2)、(29.83±4.20) mg/m^(2)。各生育期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与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冬小麦系统N_(2)O累积排放量与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N_(2)O排放量 开顶式气室 CO_(2)浓度缓增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土壤呼吸的影响
4
作者 韦兆伟 殷楠 +5 位作者 商东耀 刘超 伍翥嵘 胡正华 李琪 陈书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766,共9页
为研究大气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土壤呼吸的影响,基于开顶式气室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在2017—2019年开展了两季冬小麦CO_(2)浓度缓增试验.每季试验在背景大气CO_(2)浓度基础上(CK,对照),均设置了CO_(2)... 为研究大气CO_(2)浓度缓增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土壤呼吸的影响,基于开顶式气室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在2017—2019年开展了两季冬小麦CO_(2)浓度缓增试验.每季试验在背景大气CO_(2)浓度基础上(CK,对照),均设置了CO_(2)浓度缓增处理(C_(80)和C_(120),即从2016年起逐年增加40μmol·mol^(-1),至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CO_(2)浓度分别为CK+80μmol·mol^(-1)和CK+120μmol·mol^(-1)).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CO_(2)浓度缓增没有显著改变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但是会显著影响冬小麦旺盛生长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在2018—2019年冬小麦抽穗-扬花期,C_(120)处理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50.2%(P=0.008),且使得生长季土壤碳排放显著增加25.9%(P=0.044),而在2017—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C_(80)处理对土壤呼吸没有显著影响.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指数正相关,与CK相比,CO_(2)浓度缓增降低了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表明,CO_(2)浓度缓增120μmol·mol^(-1)增加了冬小麦生长季土壤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CO_(2)浓度 冬小麦 土壤呼吸 碳排放
下载PDF
开顶式气室的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童思思 孙旭 +1 位作者 郑飞翔 王效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探究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观测OTC内外的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小麦的净光合速率、生物量、产量,评价了OTC对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 为探究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观测OTC内外的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小麦的净光合速率、生物量、产量,评价了OTC对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实验通气时间段(9:00—17:00),OTC内部温度比外部高4.8℃(P<0.05),相对湿度低0.6个百分点(P<0.05),光合有效辐射低32.3%(P<0.05)。OTC内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OTC外(P<0.05),且最大影响出现在小麦灌浆阶段。OTC内的小麦单株生物量增加了13.3%,其中穗生物量增加最多(35.2%);小麦单株产量增加了49.2%,其中籽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了34.5%。实验结果不仅表明OTC增温能够促进农作物生产并提高产量,而且也提示,若采用OTC开展空气CO_(2)和O_(3)等浓度增加对植物影响模拟实验时,应该尽量减少OTC内外的微气候差异,并考虑OTC增温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小麦 气室效应 光合作用 产量
下载PDF
野外林下环境中模拟气候变暖的新型开顶式气室设计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栋耀 杨洪波 +5 位作者 吴代福 冯彬 李玉杰 张和民 王鹏彦 张晋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开顶式气室(OTC)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和营养状况影响的重要工具。然而在野外森林环境条件下,运用传统OTC系统研究气候变化对林下植物生长影响,存在太阳辐射不足、增温效果波动大或运行成本高等局限。本文改良出一种稳定增温、价格... 开顶式气室(OTC)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和营养状况影响的重要工具。然而在野外森林环境条件下,运用传统OTC系统研究气候变化对林下植物生长影响,存在太阳辐射不足、增温效果波动大或运行成本高等局限。本文改良出一种稳定增温、价格低廉的新型OTC系统,并将其用于研究气候变暖对野外林下环境冷箭竹(Bashania faberi)生长实验中,以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在为期两年测试期间,气室内能提供稳定增温条件,3个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温了1.5、3.0和4.5℃,并且日平均温度控制偏差可达±1℃以内。此外,不同增温处理对新型OTC内空气湿度影响较小,对土壤湿度影响不明显。实验证明了该系统以低成本研究温度变化对植物影响的可行性,表明该系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中林下植物影响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增温模拟 改进效果 冷箭竹
下载PDF
短期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86
7
作者 李娜 王根绪 +3 位作者 杨燕 高永恒 柳林安 刘光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5-905,共11页
采用增温棚模拟增温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典型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在两种增温梯度条件下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生长对温度升高的初期响应。由于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沼泽草甸月平均气温分别较对照提高2.98... 采用增温棚模拟增温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典型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在两种增温梯度条件下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生长对温度升高的初期响应。由于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沼泽草甸月平均气温分别较对照提高2.98℃(OTC1)和5.52℃((OTC2),20cm处土壤水分分别减少了2.45%(OTC1)和3.44%(OTC2);高寒草甸月平均气温分别比对照升高了2.59℃(OTC1)和5.16℃(OTC2)。20cm处土壤水分分别减少了1.83%(OTC1)和7.71%(OTC2)。受温度升高及土壤含水量减少的影响,模拟增温2个生长季后,与对照样地相比,群落种群高度、密度、盖度、频度和重要值发生变化,群落结构也发生一定变化。增温处理使高寒草甸禾草和莎草盖度减少,杂草盖度增加,而使沼泽草甸中禾草和莎草盖度增加,杂草盖度减少。增温后,两种草甸总生物量均增加,但大幅度的增温条件抑制了高寒草甸的这种促进作用,而促进了沼泽草甸的这种促进作用。两种草甸的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模拟增温使得高寒草甸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向深层转移,但不明显;而使沼泽草甸生物量明显的趋向深层土壤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开顶式生长室 温度升高 群落结构 分配格局 青藏高原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对南亚热带人工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邓琦 周国逸 +4 位作者 刘菊秀 刘世忠 段洪浪 陈小梅 张德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3-1033,共11页
土壤呼吸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C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大型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处理对南亚热带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箱、CO2浓度倍增处理... 土壤呼吸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C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大型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处理对南亚热带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箱、CO2浓度倍增处理以及高氮沉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4~9月)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旱季(10月至次年3月)(p<0.001);但高降雨处理下无明显的季节差异(p>0.05)。CO2浓度倍增能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p<0.05),其他处理则变化不大。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高降雨处理和对照箱的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为4241.7、3400.8、3432.0和3308.4gCO2.m–2.a–1。但在不同季节,各种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雨季,大气CO2浓度倍增和高氮沉降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p<0.05),其他处理无显著变化;而在旱季,高降雨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箱(p<0.05),氮沉降处理则抑制土壤呼吸作用(p<0.05)。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当土壤湿度低于15%时,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土壤湿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开顶箱(OTC) 氮沉降 降雨 土壤呼吸
下载PDF
O_3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春乙 郭建平 +4 位作者 白月明 温民 刘骥平 刘江歌 李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利用OTC 1型开顶式气室对冬小麦进行不同O3 浓度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O3 浓度增加 ,冬小麦发育期表现为开花前期有所延迟 ,开花后期的各发育期明显提前 ,生育期缩短 ,植株矮化 ,干物质累积量明显下降。无论是长时期通气处理还是... 利用OTC 1型开顶式气室对冬小麦进行不同O3 浓度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O3 浓度增加 ,冬小麦发育期表现为开花前期有所延迟 ,开花后期的各发育期明显提前 ,生育期缩短 ,植株矮化 ,干物质累积量明显下降。无论是长时期通气处理还是阶段性通气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浓度 发育期 开花前期 植株矮化 开花后期 干物质累积 处理 增加 通气
下载PDF
用旋转布气法开顶式气室研究臭氧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郑启伟 王效科 +3 位作者 冯兆忠 宋文质 冯宗炜 欧阳志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检测了旋转布气法的气体交换效能和对O3分布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研究了O3体积分数升高对水稻(Oryza sativaL.)光合速率、生物量和产量的原位影响.经实验检测,旋转布气法能使O3在OTC内分布比较均匀... 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检测了旋转布气法的气体交换效能和对O3分布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研究了O3体积分数升高对水稻(Oryza sativaL.)光合速率、生物量和产量的原位影响.经实验检测,旋转布气法能使O3在OTC内分布比较均匀、稳定,满足OTC内布气要求,使气室内外最大温差为1.87℃;同时实验还表明O3体积分数的升高减少了水稻叶片光合速率、抑制了生物量的累积和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在O3体积分数为1×10-7和2×10-7暴露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8.6%和53.9%,地上生物量累积速率分别降低8.8%和32.3%,产量分别降低10.1%和53.1%.结果表明,该旋转布气方法性能稳定,可广泛用于大气特定成分变化对近地层生态系统的原位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布气 开顶式气室 臭氧 水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林线交错带糙皮桦幼苗光合特性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37
11
作者 徐振锋 胡庭兴 +3 位作者 张力 张远彬 鲜骏仁 王开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70,共8页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光合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OTC内日平均气温(1.2m)在植物生长季中增加2.9℃,5cm土壤温度增加0.4℃。...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光合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OTC内日平均气温(1.2m)在植物生长季中增加2.9℃,5cm土壤温度增加0.4℃。增温使糙皮桦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分别增加17.4%、21.4%和33.9%,但对糙皮桦幼苗叶片的水分利用率(WUE)却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糙皮桦的叶氮浓度却表现为显著的负效应。同时,增温能显著增加糙皮桦幼苗的最大同化速率(Pnmax)(+19.6%)、暗呼吸速率(Rd)(+14.3%)、表观量子效率(AQY)(+7.9%),但对其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却没有明显的影响。此外,增温使糙皮桦幼苗叶片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电子传递速率(J)分别增加了12.3%和11.7%,而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和CO2补偿点(CCP)对增温却并不敏感。该研究表明,模拟增温对林线糙皮桦光合生理总体上表现为正效应,这有可能帮助该物种对未来气候变化更快更好地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桦 林线交错带 开顶式生长室 CO2响应曲线 光响应曲线
下载PDF
长期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赵艳艳 周华坤 +3 位作者 姚步青 王文颖 董世魁 赵新全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5-671,共7页
采用国际冻原计划模拟增温效应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增温16年后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植物群落结构、地上地下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含量的响应,以期揭示长期增温对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增温使高... 采用国际冻原计划模拟增温效应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增温16年后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植物群落结构、地上地下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含量的响应,以期揭示长期增温对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增温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高度增加18.4%,盖度降低5%;灌丛群落高度增加42.8%,盖度增加12.9%。草甸群落地上生物量减少23.6%,0~10,10~20,20~30 cm的地下生物量分别减少22.2%,38.6%,52.1%;灌丛群落地上生物量增加15.1%,0~10,10~20,20~30 cm的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4.9%,17.5%,3.1%。草甸群落物种数减少7,6,灌丛群落的物种数减少30%。长期增温使草甸和灌丛的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增加,而全钾降低,其他元素含量变化不一致。长期增温改变了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的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养分含量,但对二者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高寒灌丛 开顶式生长室 增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万运帆 游松财 +4 位作者 李玉娥 王斌 高清竹 秦晓波 刘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93-1698,共6页
研究温度升高和CO2浓度增加的气候变化条件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评估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参考意义。采用改进后的开顶式气室原位模拟大气CO2浓度450μL·L^-1及温度升高2℃的环境条件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 研究温度升高和CO2浓度增加的气候变化条件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评估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参考意义。采用改进后的开顶式气室原位模拟大气CO2浓度450μL·L^-1及温度升高2℃的环境条件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三个处理(对照、增温、增温+CO2),结果表明:①温度及CO2同增对早稻最终株高有显著增加作用,而仅增温只能加快前期株高增长速度而对最终株高没有影响;②增温处理使最终分蘖数增加2~3茎·穴^-1,但在增温条件下增加CO2浓度,分蘖数不再增加;③增加CO2浓度使早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略增,但增温处理没有效应;④增温处理对不同时期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增温+CO2处理使各期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⑤增温2℃使早稻增产13.3%,而增温基础上再增CO2,产量不再进一步增加。从产量构成因子看,增温或增温+CO2处理条件下早稻增产主要与穗数和每穗粒数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大气CO2浓度 温度 早稻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对中国主要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3
14
作者 王春乙 潘亚茹 +1 位作者 白月明 温民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6-94,共9页
根据自行设计的OTC-1型开顶式气室及连续3年试验资料,在评述该套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CO2浓度倍增对4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作物发育进程加快,株高增加,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长明显... 根据自行设计的OTC-1型开顶式气室及连续3年试验资料,在评述该套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CO2浓度倍增对4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作物发育进程加快,株高增加,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长明显,且C3作物的增长幅度大于C4作物;冬小麦、棉花品质呈良性变化,玉米品质可能有所下降,大豆品质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浓度 倍增 农作物 生长 试验研究
下载PDF
OTC-1型开顶式气室物理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春乙 高素华 +3 位作者 潘亚茹 白月明 温民 刘江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6,共4页
针对OTC-1型开顶式气室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CO_2浓度下,CO_2送入量控制稳定,气室内CO_2浓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均匀。在通风和不通风两种情况下,气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布基本相近,碳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显著。
关键词 开顶气室 浓度 温度 湿度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开顶式气室原位模拟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万运帆 游松财 +4 位作者 李玉娥 王斌 高清竹 秦晓波 刘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130,共8页
该研究针对气候变化模拟中自由大气CO2浓度增加和红外增温技术投入及运行成本高、波动大,而全封闭的环境模拟室对作物生长环境改变大的不利因素,对传统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系统加以改进,采用将 OTC 外部空气抽入... 该研究针对气候变化模拟中自由大气CO2浓度增加和红外增温技术投入及运行成本高、波动大,而全封闭的环境模拟室对作物生长环境改变大的不利因素,对传统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系统加以改进,采用将 OTC 外部空气抽入内部交换过程中自动控制增补 CO2浓度及加热增温的方式来模拟未来大气中 CO2浓度及气温升高的情况,在早稻生育期内对其温度、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可控温及CO2的 OTC 内部的日平均温度控制偏差能达到&#177;0.2℃以内,最大偏差为-0.58℃;对 CO2浓度的控制偏差范围在-39.4~4.8μL/L,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完全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研究中模拟大气CO2浓度及温度升高的情景。同时,该研究还对OTC内部的空气湿度进行了监测,其结果显示在不增温的情况下对空气相对湿度无影响,若增温,则OTC内部的空气相对湿度会增加2%左右。总体来说,可控温及CO2的OTC技术可以用于稻田气候变化模拟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 温度 开顶式气室 温度增加 CO2浓度升高 原位模拟
下载PDF
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绵穗柳生长、叶物候和叶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振锋 胡庭兴 +3 位作者 张力 张远彬 鲜骏仁 王开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绵穗柳生长和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OTC内日平均气温(地上1.2m)在植物生长季中增加2.9℃,而5cm土壤温度仅增加0.4℃;温度...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绵穗柳生长和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OTC内日平均气温(地上1.2m)在植物生长季中增加2.9℃,而5cm土壤温度仅增加0.4℃;温度升高使绵穗柳芽开放时间明显提前、落叶时间明显推迟,叶寿命延长;OTC内绵穗柳叶面积和侧枝生长速率明显加快,比叶面积明显增加,而叶氮浓度却显著下降;OTC内绵穗柳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绵穗柳适应增温效应的能力较强,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其分布的海拔高度有可能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线交错带 物候 生长 叶性状 开顶式生长室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采伐迹地草坡群落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21
18
作者 徐振锋 胡庭兴 +3 位作者 李小艳 张远彬 鲜骏仁 王开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99-2905,共7页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采伐迹地草坡群落物候、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对模拟增温的初期响应。生长季中OTC内日平均气温较对照(CK)增加2.2℃,5cm土壤温度增加0.8℃。和CK相比,建群种牛尾蒿和糙野青茅...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采伐迹地草坡群落物候、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对模拟增温的初期响应。生长季中OTC内日平均气温较对照(CK)增加2.2℃,5cm土壤温度增加0.8℃。和CK相比,建群种牛尾蒿和糙野青茅萌动期、花蕾期和花期均显著提前,而枯黄期显著推迟。群落各种群高度、密度和重要值增加、减少或无影响,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群落结构发生一定变化。OTC内糙野青茅和牛尾蒿地上生物量较CK分别增加46.3%和42.0%。中华羊茅和其它草类植物地上生物量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地上总生物量增加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指数 开顶式生长室 地上生物量 物候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和岷江冷杉幼苗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振锋 胡庭兴 +2 位作者 张远彬 鲜骏仁 王开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1071,共11页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物候及生长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岷江冷杉幼苗芽开放时...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物候及生长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岷江冷杉幼苗芽开放时间显著提前(15.2d);糙皮桦春季芽物候期变化不显著,而落叶时间明显推迟(19.7d),叶寿命延长(22.8d)。与对照(CK)相比,OTC内糙皮桦叶面积和岷江冷杉叶片长度及两者侧枝生长速率都显著加快。模拟增温对两物种基径相对生长速率都表现为正效应,增温对两物种枝叶特性及分布格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正效应、负效应或无影响。不同功能型两物种对模拟增温响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线交错带 糙皮桦 岷江冷杉 物候 生长 开项式生长室
下载PDF
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73
20
作者 石福孙 吴宁 罗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86-5293,共8页
采用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的平均值在OTC内比对照样地分别高0.28、0.46℃和1.4℃,OTC内... 采用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的平均值在OTC内比对照样地分别高0.28、0.46℃和1.4℃,OTC内土壤相对含水量也明显减少,低于对照样地5.49%。受增温及土壤含水量减少的影响,1年后,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生产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植物群落优势种和组成结构发生改变。OTC内禾草的盖度(19.21%)及生物量(44.07g/m2),均显著大于对照样地(8.04%和18.1g/m2),而杂类草的盖度(72.8%)及生物量(210.54g/m2)均显著小于对照样地(83.5%和244.9g/m2)。OTC内的地上鲜体生物量(265.17g/m2)和地下0~30cm的根系生物量(1603.84g/m2)与对照样地(分别为272.63g/m2和1826.77g/m2)相比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根系在土壤不同层中的分配比例明显改变,OTC内0~10cm土层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增加,而20~30cm土层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则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亚高山草甸 开顶式生长室 增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