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between two open heart surgeries: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sub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my and traditional median sternotomy 被引量:10
1
作者 Chuan-Xian Hu Juan Tan +2 位作者 Sheng Chen Hui Ding Zhi-Wei Xu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8期625-629,共5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sub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and traditional median stemotomy through right atrium in treatment of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Methods:...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sub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and traditional median stemotomy through right atrium in treatment of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9 cases of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from May, 2011 to February, 2013 and 77 cases of same diseases with traditional median stemotom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atrial septal defect, 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parti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from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the time for operation an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entil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and prognosis. Results: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happened in both groups, like deaths or secondary surgery caused by bleed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n CPB time and postoperative ventilator time between groups (P>0.05), while for all of the operative time, the length of incision, postoperative drainage and hospital stay, 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was superior to median stemotom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six month followup after operation, no complications of residual deformity and pericardial effusion were found in both groups by doing echocardiography, but mild pectus carinatum was found in 8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median sternotomy group (traditional group), whereas patients in another group were well recovered. Conclusions: 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sub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for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is as safe as traditional median stemotomy, without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dditionall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dian stemotomy, minimally - invasive right sub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is better in the aspects of hidden incision, appearanc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Right subaxillary vertical thoracotomy Traditional median stemotomy Cardiopulmonary bypass
下载PDF
胸骨正中劈开入路心脏术后并发胸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
作者 陈东升 刘建超 +6 位作者 冯泽坤 李双磊 何添 张广良 梁纯 陈犹白 韩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背景胸骨正中劈开术是开胸心脏手术的常规入路,经此入路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并发胸部切口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的探索SWI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胸骨正中劈开术是开胸心脏手术的常规入路,经此入路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并发胸部切口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的探索SWI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通过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筛选发生SWI的病例,并进行1∶4倾向性匹配。通过单因素Cox分析和LASSO回归筛选与SWI发生有关的特征指标,综合专家意见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471例患者中61例在开胸手术后180 d内发生SWI,发病率为1.11%,其中44例为浅表胸骨切口感染,17例为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病例组男21例,女40例,中位年龄61岁;对照组男110例,女134例,中位年龄59岁。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HR(95%CI):1.07(1.00~1.14),P=0.038]、糖尿病[HR(95%CI):1.87(1.01~3.46),P=0.046]、心肌梗死[HR(95%CI):2.25(1.19~4.26),P=0.013]是SW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解放军总医院病例数据,本研究发现SW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高体质量指数和心肌梗死。这些因素可能通过破坏伤口愈合过程、损害组织修复和皮肤屏障完整性以及降低对细菌的抵抗力影响SW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切口感染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前正中胸骨劈开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开灿 王武军 +2 位作者 王文林 屈立新 刘亚湘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56-457,共2页
目的介绍经"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行劈下2/3胸骨使呈"Y"型或"I"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其中... 目的介绍经"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行劈下2/3胸骨使呈"Y"型或"I"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9例,二尖瓣成形2例,法乐四联症矫治1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8例。结果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疤痕长度仅为胸骨正中切口的60%左右。结论"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完成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手术,创伤的程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适应症的范围明显大于右胸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胸骨切口 心内直视术 Y型 I型
下载PDF
右胸外侧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士忠 刘立群 +3 位作者 隽兆东 刘效波 赵晓华 张勇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常见先心病患者行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手术97例,与同期行正中切口进行同类先心病手术129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比研究两组主动脉阻断... 目的探讨右胸外侧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9年3月期间,常见先心病患者行经右胸外侧小切口手术97例,与同期行正中切口进行同类先心病手术129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比研究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液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鸡胸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均无住院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与正中组比较:平均总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23.9±127.1)ml,(379.4±203.9)ml;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248.5±74.4)min,(293.1±122.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7±1.2)d,(9.4±0.86)d;鸡胸发生率分别为0%,2.3%(3/129);右胸组均低于正中组(P<0.05)。结论右胸外侧小切口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心内直视手术,与正中切口手术相比,明显缩短术后气管插管及住院时间,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右胸外侧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住院时间 对比研究 体外循环时间 胸腔引流 主动脉阻断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钛板联合钢丝双重固定胸骨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胜中 曾富春 丛伟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总结钛板联合钢丝双重固定胸骨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探讨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按胸骨切口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钢丝固定组(A组)、钛板固定... 目的总结钛板联合钢丝双重固定胸骨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探讨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按胸骨切口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钢丝固定组(A组)、钛板固定组(B组)和钛板联合钢丝双重固定组(C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三组关胸手术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切口感染或胸骨裂开发生率、术后胸痛或不适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和C组的关胸手术时间短于A组,但住院费用却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C组,术后切口感染或胸骨裂开发生率、术后胸痛或不适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24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板联合钢丝双重固定胸骨切口,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以缩短关胸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正中切口 钛板 内固定 心脏直视手术
下载PDF
“Y”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12例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开灿 王武军 +1 位作者 邹小明 刘亚湘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介绍经“Y”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挽手术的体会。方法 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劈下2/3胸骨呈“Y”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成形1例,法乐四联症矫治6例。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目的 介绍经“Y”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挽手术的体会。方法 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劈下2/3胸骨呈“Y”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成形1例,法乐四联症矫治6例。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疤痕长度仅为胸骨正中切口的60%左右。结论 “Y”型部分胸骨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完成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手术,创伤的程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适应症的范围明显大于右胸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部分胸骨切口 胸骨切口
下载PDF
“Ⅰ”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15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蔡开灿 王武军 +1 位作者 王文林 刘亚湘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 介绍经“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 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劈下2/3胸骨呈“I”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法乐四联症矫治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结果 本组病例无... 目的 介绍经“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 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劈下2/3胸骨呈“I”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法乐四联症矫治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疤痕长度仅为胸骨正中切口的60%左右。结论 “I”型部分胸骨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完成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手术,创伤的程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适应症的范围明显大于右胸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胸骨切口 手术适应症
下载PDF
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睿 张义栋 刘大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介绍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外科手术中应用体会以及该方法的优点。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们开展了胸骨正中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8例,法鲁氏三联症1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4.5±7.8分钟,皮肤... 目的:介绍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外科手术中应用体会以及该方法的优点。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们开展了胸骨正中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8例,法鲁氏三联症1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4.5±7.8分钟,皮肤切口5.5±1.1cm,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可以完成常规胸部正中全部劈开切口所能完成的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而且损伤小,安全,并具有美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胸骨正中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改良胸骨正中切口
9
作者 石应康 程述森 +1 位作者 张尔永 田子朴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胸骨正中切口是心脏直视手术的常规入路,但切口上端的手术瘢痕常影响病人的美容。101例心脏直视手术采用上端弧形的改良胸骨正中切开术。我们的技术不同于经乳房下皮肤切口的胸骨正中切开术,这种入路能获得适当的显露,操作简便,美容效... 胸骨正中切口是心脏直视手术的常规入路,但切口上端的手术瘢痕常影响病人的美容。101例心脏直视手术采用上端弧形的改良胸骨正中切开术。我们的技术不同于经乳房下皮肤切口的胸骨正中切开术,这种入路能获得适当的显露,操作简便,美容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胸骨正中切口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兴华 陈蕾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6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05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右腋...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05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鸡胸发生率。结果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与主动脉阻断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率及鸡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应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手术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胸骨正中切口手术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心脏直视手术胸骨正中切口胸骨固定闭合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剑州 马国涛 +3 位作者 刘兴荣 李晓凤 苗齐 张超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0期62-65,7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胸骨正中切口胸骨固定闭合的个性化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进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胸骨固定方法及胸部切口并发症等特点,并对其进...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胸骨正中切口胸骨固定闭合的个性化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进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胸骨固定方法及胸部切口并发症等特点,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3例患者中单根钢丝固定闭合胸骨169例,双根钢丝124例;Robicsek编织胸骨27例(单根钢丝固定闭合胸骨19例、双根钢丝8例);胸骨钢板固定8例(单根钢丝5例、双根钢丝3例);同种异体松质骨胸骨移植术40例(单根钢丝21例、双根钢丝18例);胸骨不稳定5例(单根钢丝4例、双根钢丝1例),浅部胸部伤口感染6例(单根钢丝5例、双根钢丝1例),深部胸部伤口感染1例(单根钢丝1例、双根钢丝0例),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无相关死亡患者。结论根据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胸骨固定闭合方法可以减少胸骨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提出了个性化的胸骨固定闭合技术选择策略,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固定 胸部伤口感染 心脏直视手术 胸骨正中切口
下载PDF
修剪切缘对预防心脏直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宋志斌 孙丹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对经胸骨正中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观察采用修剪切缘方法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526例,按是否采用修剪切缘方法分为观察组(n=132)和对照组(n... 目的对经胸骨正中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观察采用修剪切缘方法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526例,按是否采用修剪切缘方法分为观察组(n=132)和对照组(n=394)。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128例(97.0%),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359例(91.1%),乙级愈合23例,丙级愈合12例。两组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结论采用修剪切缘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心脏直视手术后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切口感染 胸骨正中切口
下载PDF
经右胸小切口入路心脏直视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激反应、瘢痕状况的影响
13
作者 殷士燕 苗春华 +1 位作者 丁丽娅 刘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93-97,共5页
目的探究经右胸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的121例CH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手术切口将其分为小切口组... 目的探究经右胸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的121例CH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手术切口将其分为小切口组(右胸小切口术式,65例)和正中切口组(正中切口术式,56例)。记录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和术后1 d应激反应发生情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切口瘢痕状况(温哥华瘢痕量表)、家属瘢痕满意度(数字评分系统)。结果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切口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1 d胸腔引流量均显著少于正中切口组(均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正中切口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正中切口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儿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正中切口组患儿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小切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小切口组患儿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正中切口组(均P<0.05),家属瘢痕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同期正中切口组(均P<0.05)。结论经右胸小切口入路心脏直视手术治疗CHD患儿的效果优于传统正中切口术式,能显著减轻手术创伤,改善患儿切口瘢痕状况,提高家属瘢痕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右胸小切口 正中切口 瘢痕
下载PDF
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黄梦玲 丁晔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析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无锡市儿童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右侧组。对常规组33例患儿实施... 目的:探析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无锡市儿童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右侧组。对常规组33例患儿实施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对右侧组33例患儿实施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胸腔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体征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右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右侧组患儿的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均少于常规组患儿,其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体征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胸骨正中切口手术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鹏高 张宇 +3 位作者 陈忠建 崔亚洲 于文波 董向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CHD患儿,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右腋下小切... 目的分析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CHD患儿,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比较2组总有效率、切口满意度、手术一般情况(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相关情况(胸腔引流量、术后监护时间、术后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麻醉后(T1)、术毕(T2)、入监护病房(T3)、拔管前(T4)呼吸功能指标,即呼吸道峰压(PIP)及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切口满意度[90.70%(39/43例)]高于对照组[62.79%(27/4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0.002)。2.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68.94±8.26)min、(2.33±0.21)h、(28.79±7.32)min,与对照组[(67.11±9.11)min、(2.25±0.31)h、(30.02±6.88)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观察组术中失血量[(89.87±11.25)mL]少于对照组[(105.91±31.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9,P=0.002)。4.观察组术后监护时间[(30.55±10.39)h]、术后辅助通气时间[(9.68±2.19)h]、住院时间[(9.61±2.17)d]、胸腔引流量[(90.36±26.14)mL]、住院费用[(36956.15±1097.84)元]均低于对照组[(41.39±9.93)h、(12.72±3.81)h、(12.33±3.15)d、(163.24±29.36)mL、(45271.97±1134.5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6、4.536、4.663、12.157、34.540,均P<0.01)。5.观察组术后1 d、2 d、3 d、4 d FPS-R评分分别为(4.02±0.41)分、(3.41±0.15)分、(2.55±0.20)分、(1.16±0.27)分,低于对照组[(5.21±0.89)分、(5.02±0.63)分、(4.12±0.67)分、(3.05±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63、16.302、14.724、26.128,均P<0.01)。6.观察组T1、T2、T3、T4时刻p(A-a)(O2)及PI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例)]与对照组[4.65%(2/4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不影响CHD患儿呼吸功能,可提高切口满意度,减少失血量,加快患儿术后恢复,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家长经济负担,术中熟练准确操作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胸骨正中切口 先天性心脏病 右腋下小切口 儿童 直视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