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n-closed Loop ILC Corrected with Angle Relationship of Output Vectors for Tracking Control of Manipulator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Hong-Bin WANG Y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8-1765,共8页
关键词 ILC 自动化 跟踪控制 仿真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卫星轨道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义召 朱参世 安利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252-253,201,共3页
在VC++6.0环境中运用OpenGL开发实现具有交互功能的卫星轨道预测并进行三维显示。介绍了实现可视化过程所需的几个关键技术。
关键词 可视化 openGL 卫星轨道
下载PDF
Open Inventor实现井眼轨迹可视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可伟 付建红 +1 位作者 郭昭学 李汉兴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年第11期257-259,共3页
在钻井工程中,实现井眼轨迹可视化可以直观形象地对井眼轨迹进行观察,从而为井眼轨迹的设计和控制,开发方案的制定和油田开发等带来方便。本文采用Visual C++2005和Open Inventor开发包相结合的方式,读取Access数据库中的测斜数据,采用... 在钻井工程中,实现井眼轨迹可视化可以直观形象地对井眼轨迹进行观察,从而为井眼轨迹的设计和控制,开发方案的制定和油田开发等带来方便。本文采用Visual C++2005和Open Inventor开发包相结合的方式,读取Access数据库中的测斜数据,采用油田应用广泛的最小曲率法进行计算,实现了油井井眼轨迹的三维可视化,并辅助以坐标和平面,方便用户进行查看和使用。Open Inventor是基于OpenGL的开发包,具有强大的三维图形处理及交互功能,在石油钻井工程可视化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INVENTOR VISUAL C++2005 井眼轨迹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OpenMV的单目视觉二维码追踪小车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9
4
作者 赵举 李国斌 +2 位作者 姜涛 杨学存 张波 《电子设计工程》 2019年第19期53-58,共6页
基于视觉追踪的智能小车是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在OpenMV的基础上,设计了单目视觉追踪小车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OpenMV模块、舵机模块、小车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同时也设计了系统的软件,为保证对二维码的准确判断,在初始化摄像头时... 基于视觉追踪的智能小车是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在OpenMV的基础上,设计了单目视觉追踪小车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OpenMV模块、舵机模块、小车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同时也设计了系统的软件,为保证对二维码的准确判断,在初始化摄像头时,加入了防止镜头畸变的调节功能。然后判断检测到的二维码是否为系统设定的合法二维码,如果合法,则每一张二维码都将被写入指令,从而使小车执行相应二维码程序。另外,为了保障舵机与驱动电机动作流畅,系统采用了位置式PID算法,当追踪目标出现偏差时进行修正,为整个二维码追踪过程提供保障。经过测试,系统实现了对二维码的准确、快速追踪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V 视觉 追踪 二维码
下载PDF
Open Inventor实现井眼轨迹可视化
5
作者 唐可伟 付建红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0年第2期12-13,22,共3页
介绍了Open Inventor的基本概念,Open Inventor是基于OpenGL的开发包,具有强大的三维图形处理及交互功能。在钻井工程中,实现井眼轨迹可视化可以直观形象地对井眼轨迹进行观察,从而为井眼轨迹的设计和控制,开发方案的制定和油田开发等... 介绍了Open Inventor的基本概念,Open Inventor是基于OpenGL的开发包,具有强大的三维图形处理及交互功能。在钻井工程中,实现井眼轨迹可视化可以直观形象地对井眼轨迹进行观察,从而为井眼轨迹的设计和控制,开发方案的制定和油田开发等带来方便。本文采用VisualC++2005和Open Inventor开发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油井的井眼轨迹可视化,并辅助以坐标和平面,方便用户进行查看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INVENTOR VISUAL C++2005 井眼轨迹 可视化
下载PDF
A Review on Photovoltaic Systems: Mechanisms and Methods for Irradiation Tracking and Prediction
6
作者 Hermes José Loschi Yuzo Iano +3 位作者 Julio León Angelo Moretti Fabrizzio Daibert Conte Horácio Braga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2015年第7期187-208,共22页
Solar energy is the raw material and main source for several applications of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thus, knowledge about the intensity of solar irradiation is essential for efficiency of these systems. Electric ene... Solar energy is the raw material and main source for several applications of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thus, knowledge about the intensity of solar irradiation is essential for efficiency of these systems. Electric energy sources capable of meeting the growing demands of society with minimal impact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igh efficiency have been object of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 In this context, the conversion of sunlight into electricity through photovoltaic cell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ncouraged and used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most unpredictable factor, which hampers capturing solar irradiation, preventing a proper conversion of sunlight into electricity, is the presence of clouds in the sky. Many methods of tracking and prediction of irradiation were proposed to increase efficiency in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by photovoltaic cell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updated review on the mechanisms used for tracking and irradiation prediction, and their respective methods. It begins with a brief review on photovoltaic systems and classification of its mechanisms. Then, it presents a detailed over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sm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tracking and irradiation prediction. Finally, the authors conclude with an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efficiency of the mechanism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thods presented, describ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posals for tracking and irradiation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PV) trackING IRRADIATION PREDICTION CLOSED-LOOP open-LOOP
下载PDF
面向光伏能量收集应用的实时MPPT预估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范世全 马蔚青 +2 位作者 李发财 陈坤霖 陆铮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8期121-132,共12页
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类型能量源,其往往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以及输出功率范围。为了提高能量收集系统的能量萃取能力,合理的接口电路设计是关键。基于此,通过对环境中光伏(Photovoltaic,PV)能量源微弱直流特性以及高效率收集和转化的研... 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类型能量源,其往往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以及输出功率范围。为了提高能量收集系统的能量萃取能力,合理的接口电路设计是关键。基于此,通过对环境中光伏(Photovoltaic,PV)能量源微弱直流特性以及高效率收集和转化的研究,在传统开路电压法(Open-Circuit Voltage,OCV)的基础上,结合输入电压纹波控制,提出了一种可实时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预估算法。该预估算法根据能量源的输出特性,采用了分数开路电压法(Fractional Open-Circuit Voltage,FOCV),并根据纹波大小动态调节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实现阻抗匹配。为了尽可能减小因采样带来的能量损失,采用可片上全集成的较小的采样电容,并逐周期的进行开路电压采样和计算,实现了对源功率变化的高精度追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追踪算法能够实时监测能量源的状态,具有高的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且采样时间仅需100 ns。能量源功率在1μW~10 mW范围内变化时,最短的追踪时间仅需4.37μs,追踪精度可达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能量源 最大功率点追踪 分数开路电压法 电压纹波控制 阻抗匹配
下载PDF
基于在线地图路径循迹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衰减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丹 张沂珊 洪竞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7,共8页
【目的】精准客观地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揭示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之间的衰减状态,为山地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优化提升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范围,依托ArcGIS平台和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 【目的】精准客观地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揭示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之间的衰减状态,为山地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优化提升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范围,依托ArcGIS平台和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引入路径循迹法,从实际步行路径出发量化可达性,并通过对比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来分析城市整体及绿色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衰减状态。【结果】1)渝中区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范围整体衰减面积比为43.19%,且5 min、10 min、15 min阈值内可达范围的衰减面积比分别为32.12%、46.49%、46.30%;2)绿色开放空间衰减程度不均衡,衰减程度大于60%的绿色开放空间有16个,衰减程度最高为87.71%;3)山顶、各级台层和滨江楔形绿色开放空间的高衰减比例相对更高。【结论】进一步从选址、环境和本体3个方面总结衰减原因,并从步行可达性视角提出增量、串联、渗透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优化建议,为客观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提供思路,对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服务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开放空间 步行可达性衰减 路径循迹 山地城市 重庆渝中区
下载PDF
OpenCV和YOLOv8在车流量统计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常英丽 赵国玲 刘强 《电子测试》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了提供更准确的车流量统计数据以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实现科学调度,本文应用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和YOLOv8深度学习模型,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统计来往的车流量。对比这2种应用统计的结果,可知基于YOLOv8深度学习模型统... 为了提供更准确的车流量统计数据以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实现科学调度,本文应用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和YOLOv8深度学习模型,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统计来往的车流量。对比这2种应用统计的结果,可知基于YOLOv8深度学习模型统计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V YOLOv8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车流量统计
下载PDF
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内排追踪压帮治理工程——以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首采区南帮为例
10
作者 王东 刘金尧 +4 位作者 李广贺 邢晓宇 郑小虎 赵嘉奇 武国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软岩露天煤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重点是边坡稳定。为解决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治理难题,在分析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内排追踪压帮治理工程。以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首采区南帮为工程背景,兼顾采场... 软岩露天煤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重点是边坡稳定。为解决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治理难题,在分析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内排追踪压帮治理工程。以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首采区南帮为工程背景,兼顾采场与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设计了采场边坡的空间形态,提出了采场与内排土场边坡协同治理方案,可最大限度地安全回收边坡压覆煤炭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弱层暴露长度是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的主控因素,控制采场与内排土场间的追踪距离是改善边坡稳定性的有效途径;随着追踪距离的增加,边坡破坏模式从以圆弧为侧界面、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剪出滑动逐渐过渡为以圆弧为侧界面、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内排土场及其与采场构成的复合边坡稳定性随破坏底板弱层回填岩石范围的增大呈指数函数规律提高;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首采区南帮浅部边坡留设40 m运输平盘、15 m保安平盘,底帮深部边坡角29°,追踪距离控制在50 m之内时可满足安全要求;内排土场基底弱层完全破坏并回填岩石倾向长度60 m时可满足安全要求。研究成果为软岩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顺倾软岩 内排追踪 压帮治理 空间形态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反馈的开源系统跨层需求追踪方法
11
作者 田家豪 张莉 +1 位作者 连小利 赵倩慧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1340,共20页
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与生成是一个由上而下逐层分解的过程,跨层需求间追踪关系的构建对于项目的管理、开发与演化都至关重要.开源系统的松耦合贡献方式需要每位参与者能便捷地理解需求的来龙去脉及需求状态,这依赖跨层需求间的追... 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与生成是一个由上而下逐层分解的过程,跨层需求间追踪关系的构建对于项目的管理、开发与演化都至关重要.开源系统的松耦合贡献方式需要每位参与者能便捷地理解需求的来龙去脉及需求状态,这依赖跨层需求间的追踪.问题描述日志是开源系统中需求的常见呈现方式,其无固定模板要求,内容多样(含文本、代码、调试信息等),术语使用自由,跨层需求间抽象层次大,给自动追踪带来极大的挑战.提出一种面向关键特征维度的相关性反馈方法,通过静态分析项目代码结构,抽取代码相关术语及其间的关联强度,构建代码词汇库,以缓解跨层需求的抽象层次差距及用语不统一的问题;通过度量词汇对需求描述的重要性并基于此筛选关键特征维度,以对查询语句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有效减少需求描述长度、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噪音.通过在3个开源系统需求集上针对两个场景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比基线方法在跨层需求追踪方面的优越性,相比VSM、Standard Rocchio和Trace BERT,F2值的最大提升分别可达29.01%、7.45%和5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追踪 相关性反馈 开源系统 问题日志
下载PDF
齐大山铁矿东帮边坡空间形态优化
12
作者 梁冰 于金江 李广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针对齐大山铁矿东帮边坡空间形态优化问题,在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法相结合,评价原设计到界边坡稳定性,优化设计到界边坡的形态参数,探讨追踪距离对边坡三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逐水平... 针对齐大山铁矿东帮边坡空间形态优化问题,在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法相结合,评价原设计到界边坡稳定性,优化设计到界边坡的形态参数,探讨追踪距离对边坡三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逐水平优化方法设计的到界边坡角为46°,每阶段的边坡二维稳定性系数均满足安全储备系数要求;边坡的三维稳定性系数与追踪距离呈负相关指数函数关系,当追踪距离为50 m时,齐大山铁矿东帮到界边坡角可设计为48°,整体边坡角提高了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铁矿 三维效应 空间形态 边坡稳定性 追踪距离
下载PDF
基于动物运动轨迹分析系统探讨旷场实验的规范化研究
13
作者 刘燕 李宇轩 +2 位作者 李杰 何青鋆 张淑静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旷场实验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动物运动轨迹分析系统的应用,优化实验流程,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效率。方法通过对已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旷场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不规范及数据解读不准确的问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旷场实验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动物运动轨迹分析系统的应用,优化实验流程,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效率。方法通过对已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旷场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不规范及数据解读不准确的问题。随后,基于动物运动轨迹分析系统,提出旷场实验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进行详实的解读。结果分析发现,当前旷场实验中存在实验数据稀缺、不可靠,甚至无有效数据可用的情况,主要由于操作不规范和结果解读不准确。通过实施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使用先进的运动轨迹分析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实验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结论规范化旷场实验操作和正确使用动物运动轨迹行为学分析软件是获得高质量实验数据的关键。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运动轨迹 旷场实验 规范化研究 技术经验
下载PDF
轨道随机不平顺对吸污车道岔通过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林柄宏 黄志辉 +1 位作者 刘加蕙 江慧 《铁道车辆》 2024年第5期49-57,共9页
为了研究吸污车侧逆向通过9号单开道岔的动力学性能,采用Abaqus和SIMPACK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吸污车-变截面道岔动力学模型,与全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吸污车侧逆向通过9号单开道岔的动力学性能及轨道随机不平顺对其过岔性能... 为了研究吸污车侧逆向通过9号单开道岔的动力学性能,采用Abaqus和SIMPACK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吸污车-变截面道岔动力学模型,与全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吸污车侧逆向通过9号单开道岔的动力学性能及轨道随机不平顺对其过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车能在限速条件下侧逆向通过9号单开道岔,但在辙叉区轮轨冲击较大,动力学性能较差;与全刚体动力学模型相比,考虑轮对柔性时,1位轮对的垂向、横向振动加速度及轮轨垂向力更大;轨道随机不平顺对轮轨振动响应及磨耗的影响较大;美国4级轨道谱作为轨道激励时,吸污车道岔通过性能严重恶化,与德国高干扰谱相比,轮轨磨耗指数谱增大了7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污车 轮对柔性 单开道岔 动力学性能 轨道随机不平顺
下载PDF
客专线道岔曲股开通时长短心轨轨腰与顶铁间隙变化规律
15
作者 蒋荣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道岔曲股开通时,可动心辙叉的长短心轨轨腰与顶铁间隙过大会对长短心轨组件的受力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曲股开通时客专线12号、18号道岔长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间隙进行模拟分析,研究间隙的变化规律,为厂内道岔组装执行TB/T 33... 道岔曲股开通时,可动心辙叉的长短心轨轨腰与顶铁间隙过大会对长短心轨组件的受力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曲股开通时客专线12号、18号道岔长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间隙进行模拟分析,研究间隙的变化规律,为厂内道岔组装执行TB/T 3307.1-2020《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1部分:制造与组装》标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厂内实测数据基本相符,采用有限元模拟可动心辙叉由直股到曲股开通时轨腰与顶铁的间隙变化情况是可行的。考虑客专线12号道岔长短心轨115#顶铁间隙曲股开通时变化超过了3 mm,建议对客专线12号道岔长短心轨结构进一步研究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专线道岔 有限元分析 曲股开通 长短心轨 顶铁 间隙
下载PDF
结合知识追踪机制的ICARE教学模型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磊 张娜 +2 位作者 张耀民 韩泉叶 刘梦娟 《科技风》 2024年第11期73-75,共3页
分析了目前开放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现状,梳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经过前期岗位需求分析,统计学生前导课程知识掌握情况。挖掘时政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基于ICARE教学模... 分析了目前开放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现状,梳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经过前期岗位需求分析,统计学生前导课程知识掌握情况。挖掘时政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基于ICARE教学模型,针对开放教育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构建知识追踪模型,提出了结合知识追踪机制的“ICARE”变异模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知识追踪 ICARE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高速铁路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防灾疏散救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天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为确定隧道防灾疏散设计原则与防灾救援设计参数,以崇太长江隧道为背景,通过火灾工况下列车停靠位置进行分析,明确隧道防灾疏散原则,结合土建工程,提出3种防灾疏散方案:方案一,2号竖井作为紧急出口;方案二,2号与3号竖井作为紧急出口;方... 为确定隧道防灾疏散设计原则与防灾救援设计参数,以崇太长江隧道为背景,通过火灾工况下列车停靠位置进行分析,明确隧道防灾疏散原则,结合土建工程,提出3种防灾疏散方案:方案一,2号竖井作为紧急出口;方案二,2号与3号竖井作为紧急出口;方案三,1号、2号与3号竖井均作为紧急出口。采用疏散仿真模拟,以疏散时间作为对比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确定疏散口最优间距、合理疏散方案、避难所布设参数及救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火灾列车在残余动力运行下不发生在隧道内停靠的情况时,防灾疏散救援仅针对列车故障工况;随疏散口间距增大,安全疏散时间与拥堵时间呈增长趋势,最优间距值为75 m,可避免人员拥堵;洞身紧急出口数量增加,可有效降低疏散控制时间,应结合土建工程,通过投资效果分析,确定推荐疏散方案;为确保疏散过程中的安全,利用轨下空间设置避难所作为待避空间,避难所参数为330 m×4.0 m×2.5 m(长×宽×高);隧道采用定点救援方式,疏散人员应按照就近原则选择避难所待避,并根据待避情况进行轨面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水下盾构隧道 防灾疏散救援 疏散口间距 轨下避难所 疏散时间
下载PDF
星基GNSS掩星事件预报方法分析
18
作者 刘宾 张绍成 +1 位作者 何友林 虢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事件快速预报方法,以辅助掩星接收机快速捕获和跟踪GNSS掩星信号,从而保证掩星观测数据质量和有效观测时长:对地球局部曲率中心进行修正,得到更为精准的切线高度;然后设置掩星事件的判决条件,采用极值的方式快速预报出符合阈值的掩星事件;最后对全球内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曲率中心的修正距离最大值可至45 km,曲率半径波动范围可达到65 km,足以影响掩星探测的准确预报。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掩星预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掩星漏报率低于3%,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掩星漏报率约14.5%,且预报掩星开始时间大多提前5~10 s;证明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预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星基掩星事件的预报,以辅助接收机准确捕获和跟踪信号,提升掩星观测资料的数据量和有效观测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掩星 掩星预报 地球曲率改正 开环跟踪 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
下载PDF
MOOC联合LBL-CBL-PBL-RBL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丹钰 袁倩 +3 位作者 刘凯坤 杜丹丹 杨雪丽 袁慧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联合传统授课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研究型教学模式(resear... 目的探讨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联合传统授课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研究型教学模式(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四轨教学协同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63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班级为单位,按照实习先后顺序以抽签形式将1班分为研究组(32名),2班分为对照组(31名)。研究组采用MOOC联合LBL-CBL-PBL-RBL四轨教学协同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试为(91.56±1.97)分、实践技能成绩为(91.63±2.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84±2.89)分、(83.16±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14.40,P均<0.05)。研究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估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内分泌科本科临床教学中,MOOC联合LBL-CBL-PBL-RBL四轨教学协同模式有助于激发实习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考试成绩,增强沟通能力、临床逻辑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四轨教学协同模式 内分泌学
下载PDF
建筑基坑施工对邻近城际铁路联络线路基变形的影响
20
作者 孙宏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6,共5页
廊坊东—北京新机场站城际铁路联络线工程位于松软土地区。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邻近铁路商业楼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商业楼施工、铁路铺轨及通车等阶段进行模拟,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城际铁路联络线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廊坊东—北京新机场站城际铁路联络线工程位于松软土地区。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邻近铁路商业楼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商业楼施工、铁路铺轨及通车等阶段进行模拟,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城际铁路联络线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引起的铁路路基水平位移较小,累计沉降在32.1~33.6 mm,满足路基工后沉降不超过150 mm的控制要求;基坑降水及开挖施工阶段铁路路基沉降最大,占总沉降的84.5%。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基坑外侧明排降水、基坑分段开挖支护、四个基坑同步对称施工、邻近铁路路基变形监测等基坑设计和施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变形 数值模拟 松软土地区 基坑降水 基坑开挖 铁路铺轨及通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