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ulation and cold hardiness in Ophraella communa(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被引量:2
1
作者 ZHAO Chen-chen YUE Lei +3 位作者 WANG Yao GUO Jian-ying ZHOU Zhong-shi WAN Fang-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00-906,共7页
Ophraella communa(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the ragweed leaf beetle, is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of the invasive common ragweed, Ambrosia artemisiifolia(Asterales: Asteraceae). Adults can survive cold conditions t... Ophraella communa(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the ragweed leaf beetle, is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of the invasive common ragweed, Ambrosia artemisiifolia(Asterales: Asteraceae). Adults can survive cold conditions that occur during winter. The adults mate before entering overwintering.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pulation and overwintering will be useful for determining O. communa seasonality.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wintering and copulation required comparison of mated and unmated beetles at mean lethal temperature(LTemp_(50)) exposures for 2 h. Cold-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ices, including the water ratio, super cooling point(SCP), cryoprotectant levels, and energy reserve levels, were also measured. Mating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LTemp_(50) of both sexes by reducing their mean SCP and water ratios. Although the changes of cryoprotectant levels in mated adults were not precisely consistent in between the genders, they increased greatly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Body sugar may play a role in copulation and may also elevate cold hardiness in O. commu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raella communa mating status cold tolerance HIBERNATION super cooling point energy reserves
下载PDF
除草剂对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存活的影响
2
作者 陈红松 黄水金 +2 位作者 陈琼 秦文婧 涂雪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为筛选出对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低毒的除草剂,达到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同关系,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百草枯、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5种除草剂对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用剂量下,百... 为筛选出对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低毒的除草剂,达到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同关系,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百草枯、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5种除草剂对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用剂量下,百草枯处理的广聚萤叶甲成虫存活率在16.9%以下,蛹存活率低于70.6%,但其对卵和幼虫的影响较小。中等剂量下,草甘膦异丙胺盐、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的成虫存活率均在70%以上,幼虫存活率均高于90%,且对卵和蛹几乎无致死作用。说明百草枯对广聚萤叶甲的毒害作用较强,建议在豚草综合治理中慎用百草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广聚萤叶甲 除草剂
下载PDF
Effects of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on reproductive diapause in Ophraella commun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a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against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被引量:1
3
作者 Dao-Hong Zhu Jing Zhu +1 位作者 Zhao-Pu Peng Fang-Hao Wan 《Insect Scienc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6-294,共9页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Ophraella communa to new habitats, the effects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productive diapause in a population collected from ...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Ophraella communa to new habitats, the effects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productive diapause in a population collected from Changsha, Hunan were examined. Adults showed obvious reproductive diapause, which was regulated by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At 30~C, there was no adult diapause occurring under either long-day or short-day conditions; at 25~C the pre-oviposition period was short and fecundity was high in adult females under L : D 16 : 8 h, whereas under L : D 12 : 12 h, a few females entered reproductive diapause; at 20~C under short-day conditions, all female adults entered diapause. The pre-oviposition period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when the pupae and adults were transferred from long-days to short-days, but the day length influence was not obvious when they were transferred only in the adult stage. However, the fecundity dropped greatly no matter whether the photoperiod shifted to short-days only in the adult stage or whether the shift occurred in both the pupal and adult stage. The fecundity was extremely low when photoperiod shifted from long-days to short-days in both pupal and adult stages. This was an indication that the pupal and adult stages were the photoperiod-sensitive stage for adult reproductive diapause. This was especially true for the photoperiod in the pupal stage, which has a distinctly significant regulative effect on reproductive diapause.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also addresses the reason for different photoperiodic response patterns in reproductive diapause induction between the Changsha strain and the Tsukuba strain (Japan) of O. commu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raella communa PHOTOPERIOD reproductive diapause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广聚萤叶甲Vg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周永平 黄玉锋 +4 位作者 张燕 马超 陈红松 桂富荣 周忠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作为雌性多功能生殖蛋白,为卵黄发生提供所需的储备能源。为明确Vg基因在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生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广聚萤叶甲的3个Vg基因,其OcVg1,OcVg2和OcVg3开放... 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作为雌性多功能生殖蛋白,为卵黄发生提供所需的储备能源。为明确Vg基因在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生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广聚萤叶甲的3个Vg基因,其OcVg1,OcVg2和OcVg3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5310、5322 bp和5298 bp,对应编码1768、1772和1764个氨基酸。其OcVgs蛋白具有LLTP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LPD_N、DUF1943和VWD结构域;多位于N-端的多聚丝氨酸区(polyserine domains),保守的GL/ICG、R/KXXR/K、DGXR基序和C-端半胱氨酸残基等。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OcVgs与鞘翅目昆虫聚为一支。时空表达分析发现,OcVgs基因在不同组织及发育阶段的表达动态相似,在脂肪体中特异性高表达(P<0.05);在成虫羽化后的性成熟阶段的表达量最高,幼虫期的表达水平可以忽略不计(P<0.05)。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广聚萤叶甲生殖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卵黄原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短时低温胁迫对广聚萤叶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敏 郭建英 +2 位作者 周忠实 万方浩 高必达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2,共7页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是入侵性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一种重要专一性天敌。为探明短时低温胁迫对广聚萤叶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将广聚萤叶甲置于2,5,8,11和14℃人工气候箱内(RH 70%±5%,14L:10D)处理2 h,测定卵...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是入侵性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一种重要专一性天敌。为探明短时低温胁迫对广聚萤叶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将广聚萤叶甲置于2,5,8,11和14℃人工气候箱内(RH 70%±5%,14L:10D)处理2 h,测定卵、幼虫、蛹存活率、发育历期及成虫存活率、寿命、繁殖力。结果表明:2 h低温胁迫后卵的孵化率随着胁迫温度降低而降低,对照(28℃)孵化率为90.7%,而2℃胁迫后卵孵化率最低,仅为72.2%;幼虫存活率受低温胁迫影响显著,2,5,8,11和14℃短时胁迫及对照的存活率分别为40.0%,42.7%,62.7%,72.7%,70.0%和78.0%;2~14℃低温胁迫后,蛹的存活率在88.0%~92.0%之间,与对照(90.7%)无显著差异(P>0.05);2 h低温胁迫显著缩短成虫寿命,降低了雌虫繁殖力,且对成虫存活影响显著,其存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经2℃胁迫2 h后,雌虫和雄虫存活率(24 h内)分别为79.0%和51.0%。2~14℃低温胁迫2 h后对广聚萤叶甲各虫态(除蛹以外)影响显著。据此推测,在野外,早春急剧降温是造成广聚萤叶甲种群数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 低温胁迫 发育 繁殖力
下载PDF
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对广聚萤叶甲成虫耐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岳雷 周忠实 +2 位作者 刘志邦 郭建英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38,共8页
【目的】快速冷驯化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昆虫的耐寒性,是昆虫应对外界温度急剧变化以及短时低温胁迫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究入侵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生防天敌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对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的生理... 【目的】快速冷驯化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昆虫的耐寒性,是昆虫应对外界温度急剧变化以及短时低温胁迫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究入侵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生防天敌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对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分别对广聚萤叶甲成虫进行了不同温度(-4,0,4和8℃)下4 h及0℃下不同时间(1,4,8和16 h)的快速冷驯化处理,并对其体内的生理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除8℃/4 h,0℃/1 h和0℃/8 h外,其余冷驯化处理均使广聚萤叶甲成虫过冷却点显著降低(P<0.05),其中0℃/4h处理组最低。而且,随着冷驯化温度降低、持续时间的增长,广聚萤叶甲成虫体甘油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曲线变化,并于0℃/4 h处理时达到极值,但冷驯化处理对虫体自由水和总糖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广聚萤叶甲快速冷驯化的诱导具有其临界强度值和最适条件,过大强度的驯化处理反而不利于其耐寒性的提高。本研究结果对于深入阐明广聚萤叶甲越冬策略以及人工培育耐寒种群的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快速冷驯化 耐寒性 生理机制 过冷却点 保护酶
下载PDF
在中国大陆发现豚草条纹萤叶甲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丽杰 杨星科 +1 位作者 李文柱 崔俊芝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28,共2页
20 0 4年 8~ 1 0月在浙江和江西省发现一种原产自北美洲的萤叶甲 :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communaLeSage,其以豚草 (AmbrosiaartemisiifoliaL .)和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 .)为主要寄主。该虫在中国台湾和日本 (1 996)已有记录。
关键词 萤叶甲 中国大陆 条纹 2004年 三裂叶豚草 中国台湾 北美洲 江西省
下载PDF
外来广聚萤叶甲在我国的扩散及生活史特征 被引量:33
8
作者 孟玲 徐军 李海波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0,共6页
外来广聚萤叶甲目前已在我国华东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以及华中的湖北、湖南等省扩散蔓延;在野外其主要寄主是豚草,偶见取食苍耳。广聚萤叶甲在24、27、30℃恒温条件下完成一代分别为29.8、26.0和22.2d;野外完成1代需21~... 外来广聚萤叶甲目前已在我国华东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以及华中的湖北、湖南等省扩散蔓延;在野外其主要寄主是豚草,偶见取食苍耳。广聚萤叶甲在24、27、30℃恒温条件下完成一代分别为29.8、26.0和22.2d;野外完成1代需21~29d。在室外罩笼观察的4个世代中,前3个世代(6—8月)的各虫态历期及其存活率近似,产卵量接近;但9月初开始的第4个世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存活率明显降低,产卵量(108.8粒)低于此前世代的一半。广聚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5℃和373.5日度;在南京推测广聚萤叶甲1年可发生5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 分布 生活史 生物入侵
下载PDF
外来植食性广聚萤叶甲对非靶标植物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胡亚鹏 孟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评估以入侵豚草为食的外来广聚萤叶甲(Ophraellacommuna)对非靶标植物的潜在生态风险,采用选择性试验测定了广聚萤叶甲成虫和幼虫对当地代表性植物的取食选择,观察了幼虫在选出的植物上生长发育的适合度表现。结果表明:在5大类52种测... 为评估以入侵豚草为食的外来广聚萤叶甲(Ophraellacommuna)对非靶标植物的潜在生态风险,采用选择性试验测定了广聚萤叶甲成虫和幼虫对当地代表性植物的取食选择,观察了幼虫在选出的植物上生长发育的适合度表现。结果表明:在5大类52种测试植物中,广聚萤叶甲成虫和幼虫不同程度地取食向日葵、苍耳、天明精、菊芋(仅成虫)、紫茎泽兰(仅幼虫)和石胡荽(仅幼虫);野外罩笼非选择性测定发现,初孵幼虫在苍耳和向日葵8个品种上可完成发育,直到成虫产卵,并观察到在菊芋上完成幼虫发育,个别到成虫但未产卵;在这些植物上幼虫存活率明显降低,蛹质量明显减轻,成虫产卵明显减少。本文还分析了广聚萤叶甲对少数本土植物以及经济作物向日葵的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广聚萤叶甲 寄主范围 生物入侵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联合控制外来入侵豚草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红松 郭薇 +3 位作者 李敏 郭建英 罗源华 周忠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2-369,共8页
为评价夏季人工助迁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hp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联合控制潜力,2008年4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2000 m2的试验田内移栽15 cm高的清洁豚草幼苗,7月2日(成株期)将两种天... 为评价夏季人工助迁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hp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联合控制潜力,2008年4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2000 m2的试验田内移栽15 cm高的清洁豚草幼苗,7月2日(成株期)将两种天敌分别按27.0万头.hm 2(平均1.8头.株1)和34.5万头hm 2(平均2.3头株1)的密度同时释放,以不释放天敌的1200 m2田块为对照。7月9日—8月27日,每隔6d调查天敌种群数量以及豚草的株高、被食程度和存活。结果表明,两种天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广聚萤叶甲幼虫在释放后21 d和42 d各出现一次高峰,分别为69.02头株1和61.38头株1;卵、蛹、成虫在35、28、35 d后达到高峰,分别为877.5粒株1、34.6头株1、12.8头株1。豚草卷蛾虫瘿数14 d后达到高峰,为39.6头株1。两种天敌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著,49 d后释放田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叶片的防控指数随时间推移而上升,56 d后整株叶片被取食殆尽,植株死亡率达100%;释放田块内,豚草植株丧失繁殖力,种子量为0。说明在夏季进行人工助迁天敌,可对豚草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种群动态 控制效果
下载PDF
外来广聚萤叶甲在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曹振军 李保平 孟玲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0-315,共6页
豚草是传入我国的恶性外来入侵杂草,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是新近发现、专食豚草的潜在有效天敌。为预测广聚萤叶甲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CLIMEX软件对该叶甲与豚草及其近缘植物三裂叶豚草、向日葵等潜在寄主植物的适生区... 豚草是传入我国的恶性外来入侵杂草,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是新近发现、专食豚草的潜在有效天敌。为预测广聚萤叶甲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CLIMEX软件对该叶甲与豚草及其近缘植物三裂叶豚草、向日葵等潜在寄主植物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采用由生态气候指数(EI)衍生的生物-气候风险指数(BCRI),分别分析了该叶甲与这3种植物同域分布的范围。广聚萤叶甲在我国大陆的潜在分布区向北可以分布到沈阳,向南可能分布到海南;而华东、华南和西南东部地区是其适宜的分布区域。广聚萤叶甲与豚草在我国北部的共同适宜边际区到达山东济南,与三裂叶豚草和向日葵的北部边际区达到辽宁沈阳,而该叶甲与这3种植物的共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西南东部等地。我国北方种植的向日葵受广聚萤叶甲取食危害的风险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EX 广聚萤叶甲 豚草 三裂叶豚草 向日葵 分布预测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广聚萤叶甲对广东佛冈豚草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国君 高燕 +2 位作者 钟锋 邵晓迎 吕利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是恶性入侵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一种重要专一性天敌。为了评价其对广东省豚草的野外控制效果,2009和2010年分别在佛冈进行释放,试验调查了释放后的种群动态及其对豚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是恶性入侵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一种重要专一性天敌。为了评价其对广东省豚草的野外控制效果,2009和2010年分别在佛冈进行释放,试验调查了释放后的种群动态及其对豚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广聚萤叶甲在广东省佛冈县可成功建立自然种群。广聚萤叶甲释放后,其虫口密度不断增加,豚草植株的死亡率也不断上升,2009年豚草死亡率低于20%,2010年叶甲对豚草的控制作用较好,豚草死亡率可达到95%以上,而大量豚草死亡后,广聚萤叶甲的虫口密度又急剧下降。广聚萤叶甲种群扩张与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温度偏低是5~6月广聚萤叶甲的种群数量难以扩增的主要因素,大雨频繁和光照偏少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种群增长,7~8月是广聚萤叶甲种群激增的关键时期,此时其种群数量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 控制作用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初始密度对广聚萤叶甲种群扩张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兴汶 周忠实 +3 位作者 郭建英 万方浩 陈红松 王建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0,134,共4页
本文通过在半自然下探讨不同初始成虫密度对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种群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密度对该叶甲种群发展和扩张影响显著。高初始密度(20对)处理的种群数量上升迅速,在短期内可迅速达到较高的水平;中等密度(5~10对... 本文通过在半自然下探讨不同初始成虫密度对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种群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密度对该叶甲种群发展和扩张影响显著。高初始密度(20对)处理的种群数量上升迅速,在短期内可迅速达到较高的水平;中等密度(5~10对)处理的种群增长速度较平缓,但在30d内亦可获得较高的种群数量;低密度(3对)处理的种群增长缓慢,在较长时间内亦无法达到理想的种群数量。根据试验结果,推荐大棚规模化饲养的起始成虫密度应为0.4~0.7头/株,以确保30d内获得较高的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种群 初始密度 广聚萤叶甲 豚草
下载PDF
豚草条纹萤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孟玲 李保平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6-809,共4页
在我国大陆发现的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原产于北美洲,取食入侵生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L.)。通过观察该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豚草条纹萤叶甲一生多次交配,室内观察1次交配时... 在我国大陆发现的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LeSage原产于北美洲,取食入侵生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L.)。通过观察该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豚草条纹萤叶甲一生多次交配,室内观察1次交配时间平均为38.2min,产卵历期平均13.2d,每雌平均产卵312.1粒;但野外产卵量高于室内,平均为553.8粒;卵多聚产在植株幼嫩叶片的背面。雌成虫平均寿命为16.0d。雌成虫随交配次数的增多,产卵量增大、产卵历期和成虫寿命延长,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条纹萤叶甲 豚草 交配行为 产卵行为 生物入侵
下载PDF
野外条件下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的产卵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振军 孟玲 李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7-1304,共8页
为探究影响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eSage选择豚草产卵的环境因素,在南京城郊于2009年6月23日至9月1日豚草生长季节,跟踪调查了60个豚草斑块上落卵数量动态,运用跨栏模型分析了影响叶甲产卵以及产卵数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产卵... 为探究影响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eSage选择豚草产卵的环境因素,在南京城郊于2009年6月23日至9月1日豚草生长季节,跟踪调查了60个豚草斑块上落卵数量动态,运用跨栏模型分析了影响叶甲产卵以及产卵数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产卵发生随季节延长、豚草被取食程度增大、株高增长、暴露环境中斑块增大而增加,但随遮蔽环境中豚草斑块增大、开花、开花后季节延长、季节延长情况下被取食程度增大、开花后被取食程度增大等因素而降低;(2)落卵数量随季节延长、豚草被取食程度增大、暴露环境、开花期被取食程度增大、开花期株高增长等因素而增加,但随豚草开花、季节延长情况下被取食程度增大而减小;(3)落卵量随季节延长而增大的幅度在豚草营养生长期明显大于开花期,在暴露环境中随季节延长而呈明显直线增大,但在遮阴环境中先直线增加,于10周后趋缓。研究结果说明,影响产卵发生与落卵数量的因素不完全一致,产卵发生与落卵数量主要受因子之间互作的影响,而较少受到单因素的独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产卵选择 豚草 环境因素 跨栏模型 入侵生物学
下载PDF
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广西来宾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忠实 陈红松 +2 位作者 郑兴汶 郭建英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4期267-269,共3页
【背景】豚草已成功入侵广西来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均为豚草的重要专一性天敌,在湖南等地已有效抑制了豚草的扩散蔓延。【方法】为考查2种天敌在广西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于2... 【背景】豚草已成功入侵广西来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均为豚草的重要专一性天敌,在湖南等地已有效抑制了豚草的扩散蔓延。【方法】为考查2种天敌在广西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于2009年5月24日在广西来宾豚草入侵地区同时释放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2种天敌释放密度均为1170头.hm-2)。【结果】至2009年8月29日释放区内豚草植株死亡率达98%以上,且天敌迅速向邻近豚草发生区扩散,2种天敌对扩散区豚草的控制率可达50%~60%。【结论与意义】2种天敌对豚草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建议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联合控制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江西南昌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水金 陈琼 +3 位作者 陈红松 秦文婧 涂雪琴 郭建英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草,在江西南昌地区普遍发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很有利用前景的豚草天敌,而有关这2种天敌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尚不明确。【方法】2009年6月25日分别按广聚萤叶甲0.7头.株-1和... 【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草,在江西南昌地区普遍发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很有利用前景的豚草天敌,而有关这2种天敌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尚不明确。【方法】2009年6月25日分别按广聚萤叶甲0.7头.株-1和豚草卷蛾0.4头.株-1的密度在江西南昌豚草入侵地同时释放2种天敌,并于8月4日~9月13日,每隔10d调查广聚萤叶甲各虫态的数量、豚草卷蛾虫瘿数、豚草的株高和死亡株数。【结果】释放前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释放7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90.14%,天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释放8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到100%。此外,在整个调查期间,天敌释放区豚草株高增长缓慢,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区。【结论与意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著,宜在江西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外来广聚萤叶甲对非靶标植物的选择行为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宏媛 李保平 孟玲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作为入侵豚草的潜在生物防治作用物对非靶标植物的潜在风险,分别观察了成虫产卵和初孵幼虫取食的选择行为,首次在杂草天敌寄主专一性测定中采用生存分析(失败时间分析)法,比较了在三裂叶豚草、苍耳、食用农家向日...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作为入侵豚草的潜在生物防治作用物对非靶标植物的潜在风险,分别观察了成虫产卵和初孵幼虫取食的选择行为,首次在杂草天敌寄主专一性测定中采用生存分析(失败时间分析)法,比较了在三裂叶豚草、苍耳、食用农家向日葵三道黑品种、油用向日葵辽丰F51品种、多花向日葵和菊芋等菊科向日葵族非靶标植物上的产卵识别期和初孵幼虫取食前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裂叶豚草和苍耳上产卵的概率与豚草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几种向日葵属植物上产卵的概率显著低于豚草;初孵幼虫对农家向日葵的取食选择概率与豚草没有显著差异,在其他供试植物上的取食前期均显著延长(P<0.05)。对应用广聚萤叶甲防治外来入侵豚草对非靶标植物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 寄主专一性 风险评估 杂草生物防治
下载PDF
广聚萤叶甲成虫的繁殖习性和活动规律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海燕 郭薇 +2 位作者 陈红松 王建国 周忠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是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的一种重要专一性天敌昆虫,对豚草抑制作用显著。本文在室内对广聚萤叶甲成虫交配和产卵活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广聚萤叶甲成虫一生多次交配多次产卵,雄虫交配前期为2.7d,...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是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的一种重要专一性天敌昆虫,对豚草抑制作用显著。本文在室内对广聚萤叶甲成虫交配和产卵活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广聚萤叶甲成虫一生多次交配多次产卵,雄虫交配前期为2.7d,明显长于雌虫的0.9d。交配雌虫有产卵前期,然后开始产卵。成虫交配活动主要在8:00-21:00,一般产卵高峰在12:00-16:00,在交配后的前16天,雌虫产卵处在高峰期,随后产卵逐渐减少。本论文为进一步开展广聚萤叶甲繁殖生物学研究和大量繁殖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 天敌昆虫 交配 产卵
下载PDF
外来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取食和利用效率的测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东营 孟玲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对入侵杂草豚草的天敌昆虫——外来广聚萤叶甲幼虫取食豚草不同部位叶片后的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对不同日龄幼虫和成虫的生长速率和食物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幼虫取食上部叶片的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下部叶片,但与中部叶片无显著差异。广... 对入侵杂草豚草的天敌昆虫——外来广聚萤叶甲幼虫取食豚草不同部位叶片后的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对不同日龄幼虫和成虫的生长速率和食物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幼虫取食上部叶片的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下部叶片,但与中部叶片无显著差异。广聚萤叶甲幼虫鲜重在6日龄前成倍增长,之后趋于平稳;各日龄幼虫的近似消化率均很高(>80%),并随幼虫龄期增大而逐渐降低,但到10日龄时又有所升高;幼虫对食物的转化率与近似消化率之间未表现出常见的反比关系;幼虫取食的相对表现(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率和相对代谢率)呈现早期高于晚期的变化格局。初羽化成虫(4d内)的取食量明显较高,之后基本保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 豚草 广聚萤叶甲 取食 利用效率 杂草生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