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惕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鳞翅目:织蛾科)传入中国 被引量:41
1
作者 吕宝乾 严珍 +4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符悦冠 李伟东 彭正强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背景】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上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危害严重,现已入侵泰国。【方法】在收集、整理椰子织蛾原产地或已知入侵地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椰子织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 【背景】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上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危害严重,现已入侵泰国。【方法】在收集、整理椰子织蛾原产地或已知入侵地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椰子织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特性,并对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及后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椰子织蛾幼虫通常为5龄,大多在棕榈植物叶背面为害。卵期约为5d,幼虫期约为42d,蛹期约为12d,成虫产卵约为137粒。从适生性风险角度看,目前椰子织蛾在南亚和东南亚棕榈植物分布区危害严重,我国南方棕榈植物产区具有相似的生物气候,是椰子织蛾潜在的地理分布区;从传入扩散风险角度看,椰子织蛾成虫能够飞翔,且我国与该害虫发生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贸易日益频繁,加大了该害虫传入我国的可能性;从经济与生态风险角度看,椰子织蛾入侵我国后将危害椰子等棕榈植物,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同时影响本地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害。【结论与意义】椰子织蛾有入侵我国的可能,有效的检疫管理措施是防范其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棕榈植物 风险分析 检疫管理
下载PDF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an artificial diet for the coconut black-headed caterpillar, Opisina arenosella, based on orthogonal array analysis 被引量:1
2
作者 JIN Tao LIN Yu-ying +2 位作者 JIN Qi-an WEN Hai-bo PENG Zheng-q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758-2767,共10页
Opisina arenosella has been an outbreak pest of coconut trees in southern China since 2013. To develop efficient control methods for this invasive pest, adequate rearing protocols are desirable. In this study, an orth... Opisina arenosella has been an outbreak pest of coconut trees in southern China since 2013. To develop efficient control methods for this invasive pest, adequate rearing protocols are desirable. In this study, an orthogonal array of artificial diets with 11 factors at 3 levels was deployed for both 2 nd–4 th and 5 th–6 th instar larvae of O. arenosella. Bi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survival time of larvae, development time from larva to pupa, pupation rate, emergence rate, and pupal weight were monitored to reveal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diet formulas. Biological parameters in O. arenosella were most affected by brewer’s yeast, sucrose, ascorbic acid, and wheat germ.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diet combinations supported optimum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parameters for 2 nd–4 th and 5 th–6 th instar larvae. The validity of the optimization predicted by the orthogonal array analysis was confirmed in a follow-up bioassay with similar optimized diets for both 2 nd–4 th and 5 th–6 th instar larvae. The optimal artificial die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mass rearing technique, and can provide valuable results for using parasitoids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O. arenos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isina arenosella orthogonal analysis diet optimization mass rearing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对入侵性害虫椰子织蛾的致病力
3
作者 万依依 张华峰 +3 位作者 倪德芳 赵普凡 胡莎莎 童应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69,共7页
椰子织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一种入侵性害虫。为评价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对椰子织蛾幼虫的致病情况,室内采用浸液法测定了5株绿僵菌菌株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0±0.5)×... 椰子织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一种入侵性害虫。为评价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对椰子织蛾幼虫的致病情况,室内采用浸液法测定了5株绿僵菌菌株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0±0.5)×10^(6)个孢子∙mL^(-1)的孢子悬液接菌7 d后,各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的致病力差异较大,校正死亡率范围在5.00~95.00%之间。其中,MaHA-01菌株对其致病力较强,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5.00±0.00)%和(94.00±2.24)%,均极显著高于其它菌株处理,且LT50较短为4.20 d;其次是Ma1775。MaHA-01菌株接菌后5 d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LC50为3.62×10^(4)个孢子∙mL^(-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参数估计,MaHA-01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的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在接菌后3~5 d。可见,MaHA-01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在该害虫生物防治中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椰子织蛾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需引起警惕的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椰子织蛾 被引量:11
4
作者 阎伟 陶静 +5 位作者 刘丽 李朝绪 吕宝乾 覃伟权 彭正强 骆有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217,共6页
椰子织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3年8月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本文报道了该害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COⅠ/cox1测序和比对的分子鉴定结果、寄主及为害情况。序列比对显示,目标样本430bp的cox1序列与NCBI中已提交的Opis... 椰子织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3年8月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本文报道了该害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COⅠ/cox1测序和比对的分子鉴定结果、寄主及为害情况。序列比对显示,目标样本430bp的cox1序列与NCBI中已提交的Opisina arenosella的线粒体COⅠ条形码序列覆盖率为100%,一致性达99.8%,表明分子遗传数据支持形态鉴定结果。调查发现,椰子织蛾寄主主要为椰子、王棕和林刺葵,已在海南9个市县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椰子织蛾已在海南定殖、扩散,并形成经济和景观危害,其入侵将对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需提高警惕,加强检疫,防止其扩散蔓延,并开展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入侵害虫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发生为害
下载PDF
椰子织蛾幼虫龄数及取食量的雌雄差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玉英 金涛 +3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唐雅文 彭正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2-918,共7页
为了明确椰子织蛾幼虫的龄数、取食量及龄期。在室温25℃±3℃,寄主食料椰子叶饲养条件下,测量了雌、雄幼虫头壳宽、取食量并记录了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椰子织蛾雌性幼虫有9-10个龄数,雄性幼虫有8-10个龄数。1-10龄雌虫... 为了明确椰子织蛾幼虫的龄数、取食量及龄期。在室温25℃±3℃,寄主食料椰子叶饲养条件下,测量了雌、雄幼虫头壳宽、取食量并记录了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椰子织蛾雌性幼虫有9-10个龄数,雄性幼虫有8-10个龄数。1-10龄雌虫的头壳宽约为0.2300,0.3250,0.4300,0.5267,0.7700,0.9633,1.3775,1.5850,1.8200,2.1929 mm。1-10龄雄虫的头壳宽约为0.2233,0.3214,0.4125,0.5300,0.6529,0.8675,1.1267,1.3375,1.4950,1.8925 mm。9-10龄雌虫的头壳宽显著大于雄虫的头壳宽。头壳宽与龄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椰子织蛾幼虫的取食量随龄数的增大而增加。椰子织蛾1代雌性幼虫平均取食椰子叶的面积(3607.23±146.83 mm^2)显著高于1代雄性幼虫平均取食椰子叶的面积(1991.25±143.92 mm^2)。1-5龄幼虫的取食量最小,小于50 mm^2。8-10龄为暴食期。1-10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55±0.16,5.69±0.24,5.73±0.37,5.22±0.15,5.11±0.46,4.61±0.46,5.12±0.68,6.00±0.43,6.86±0.40和8.75±1.55 d。对于雌、雄成虫个体差异较大的昆虫,对其幼虫头壳宽值和取食量的测定应雌、雄幼虫分别测定。椰子织蛾的防治适期应在未造成严重为害的1-5龄幼虫高蜂期进行。以幼虫头壳宽为主,同时结合取食面积判定幼虫所处龄数,可为准确掌握防治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性别 龄数 取食量 龄期
下载PDF
入侵害虫椰子木蛾(鳞翅目:木蛾科)在我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力 李慧琪 +3 位作者 朱耿平 蔡波 李敏 刘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100,共8页
【目的】椰子木蛾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食叶类害虫,2013年8月该虫已在我国海南省9个市县、广东省中山市和顺德市及广西防城港等地发现,局部地区已形成种群,其入侵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将其增补为林业危险性有... 【目的】椰子木蛾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食叶类害虫,2013年8月该虫已在我国海南省9个市县、广东省中山市和顺德市及广西防城港等地发现,局部地区已形成种群,其入侵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将其增补为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对该新发现入侵害虫进行潜在分布区的预测,可为实施监测和控制其扩散蔓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根据椰子木蛾已有的分布记录对其本土种群和我国入侵种群所占有的气候空间进行对比,分析其入侵过程中生态位的保守性,然后结合其主要寄主植物椰子在我国的种植区域,运用Maxent和GARP 2种相关性方案的生态位模型对椰子木蛾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椰子木蛾本土种群和我国种群所占有的气候空间有所差别,这种差异是由于本土种群和我国种群所在的地理空间差异造成,椰子木蛾在入侵过程中的生态位保守。基于Maxent和GARP的生态位模型的预测结果差异较大,但二者在我国南部地区的预测比较一致。二者的预测差异主要在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地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二者算法的不同造成的。基于Maxent和GARP的结果均显示,椰子木蛾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沿海地区以及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西中部和南部也具有较大的分布可能性,这些潜在分布区与我国椰子等棕榈科植物的种植区域大体是一致的,二者具有较大的重叠。【结论】沿海地区贸易频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容易助长入侵物种的扩散。椰子木蛾在我国南部适宜地区扩散的可能性较大,应在这些适宜地区开展虫情调查,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防止椰子木蛾的进一步扩散,同时我国应对来自椰子木蛾疫区的棕榈植物及繁殖材料进行严格检疫,以防止椰子木蛾的二次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木蛾 生态位模型 潜在分布 生态位保守性 中国
下载PDF
椰子木蛾幼虫龄期的划分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崇慧 阎伟 +4 位作者 李朝绪 黄山春 刘丽 马子龙 覃伟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4,共5页
椰子木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2013年8月首次在我国海南发现,对我国椰子及棕榈产业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椰子木蛾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防治适期的基础。头壳宽度可作为幼虫分龄... 椰子木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2013年8月首次在我国海南发现,对我国椰子及棕榈产业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椰子木蛾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防治适期的基础。头壳宽度可作为幼虫分龄的准确指标。本文通过林间收集椰子木蛾幼虫头壳和实验室饲养椰子木蛾并收集头壳的方法,通过测量与比较,运用频次分布与线性回归等,对椰子木蛾的龄期划分进行了研究,并依据Dyar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对划分结果进行了验证,确定其在林间和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的龄数分别为5龄和5~8龄。室内饲养与室外相比,龄数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室内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周期、食物营养等以及椰子木蛾自身遗传、种群密度等不同,室内环境条件不利而引起其龄期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木蛾 头壳宽度 频次分布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洪 刘丽 阎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3,共4页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2013年在海南、广东和广西等地新发现的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对我国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该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当前我国椰子织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椰子织蛾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椰子织蛾传入中国及其海南省的风险性分析 被引量:49
9
作者 阎伟 吕宝乾 +5 位作者 李洪 李朝绪 刘丽 覃伟权 彭正强 骆有庆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3期163-168,共6页
【背景】椰子织蛾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现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是椰子、中东海枣、蒲葵等多种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我国目前尚无椰子织蛾发生为害的报道;但从适生性的角度看,该虫的地理分布区与我国南方棕榈植物分布区具有相似的... 【背景】椰子织蛾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现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是椰子、中东海枣、蒲葵等多种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我国目前尚无椰子织蛾发生为害的报道;但从适生性的角度看,该虫的地理分布区与我国南方棕榈植物分布区具有相似的生物气候,理论上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广大区域是椰子织蛾的潜在地理分布区。鉴于其危害严重性,一旦入侵,其危险程度将超过已在我国发生的重要入侵害虫椰心叶甲。【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椰子织蛾在中国及其海南省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椰子织蛾在中国及其海南省的风险值(R)分别为2.20和2.30,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可为制定椰子织蛾的检疫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检疫管理
下载PDF
不同波长黑光灯对椰子木蛾的诱集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阎伟 李洪 +5 位作者 李朝绪 黄山春 刘丽 吕宝乾 覃伟权 彭正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5-799,共5页
为评估不同波长黑光灯对椰子木蛾的诱集效果,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设置试验点,利用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诱集试验。结果显示:椰子木蛾对365 nm和368 nm的波长敏感,诱虫总量显著多于其它波长的黑光灯;365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雄虫最... 为评估不同波长黑光灯对椰子木蛾的诱集效果,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设置试验点,利用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诱集试验。结果显示:椰子木蛾对365 nm和368 nm的波长敏感,诱虫总量显著多于其它波长的黑光灯;365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雄虫最多,368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雌虫最多,均显著大于其它黑光灯诱集到的雌雄虫数量。23∶00-2∶00为最适宜诱捕椰子木蛾时段。为利用黑光灯监测椰子木蛾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光灯 椰子木蛾 诱集效果
下载PDF
椰子木蛾生殖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玉英 金涛 +3 位作者 甘挺峰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04-1711,共8页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外生殖系统由钩形突、颚形突、抱握器、阳茎轭片、阳茎和囊形突构成。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生殖附腺,外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导精管和交配囊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分为成熟待产期(Ⅰ级)、产卵初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和产卵末期(Ⅳ级)4个级别。详细了解椰子木蛾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以及种间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木蛾 雌蛾 雄蛾 生殖系统 发育分级
下载PDF
椰子织蛾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晓东 李富恒 +3 位作者 阎伟 李朝绪 吕朝军 覃伟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5-218,共4页
椰子织蛾是为害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对从海南省陵水县采集的椰子织蛾僵虫上分离得到的4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了高毒力菌株LS-Y1。试验结果表明,经NCBI... 椰子织蛾是为害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对从海南省陵水县采集的椰子织蛾僵虫上分离得到的4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了高毒力菌株LS-Y1。试验结果表明,经NCBI BLAST比对,4株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00%、99%、99%。菌株LS-Y1处理椰子织蛾3龄幼虫后6d的LC50为4.41×106个/mL。6.25×106、1.25×107、2.5×107、5×107和1×108个/mL浓度处理下,金龟子绿僵菌LS-Y1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77、4.88、4.43、3.82和3.36d。该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椰子织蛾 分子鉴定 毒力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向蕊 吕宝乾 +5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阎伟 彭正强 冯雨艳 方旭元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椰子织蛾是一种外来新入侵害虫,对棕榈科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甲维盐等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5~6龄幼虫的室内毒力。5种药剂处理72 h后的室内毒力大小顺序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 椰子织蛾是一种外来新入侵害虫,对棕榈科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甲维盐等5种杀虫剂对入侵害虫椰子织蛾5~6龄幼虫的室内毒力。5种药剂处理72 h后的室内毒力大小顺序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烟碱;72 h 致死中浓度( LC50)为5.2604、9.7126、24.8202、104.0584、643.1496 mg· L-1。选取同样毒力效果所需成本依次为毒死蜱<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烟碱。本研究可用于指导椰子织蛾的应急化学防控。综合毒力和成本,建议在生产上采用毒死蜱和甲维盐等相关药剂防治椰子织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叶片浸渍法
下载PDF
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雅文 李艺琼 +2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入侵中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多种棕榈科植物。为了确定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2015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南省儋州市对椰子树上的椰子木蛾幼虫进行调查,运用聚...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入侵中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多种棕榈科植物。为了确定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2015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南省儋州市对椰子树上的椰子木蛾幼虫进行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对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幼虫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椰子木蛾的幼虫主要在椰子树的中下部叶片为害,有87.17%的幼虫分布在第3层、第4层和第5层叶片上,其中第4层叶片上幼虫数最多,平均每片大叶上有幼虫(22±7.42)头,占总数的42.62%;椰子木蛾的幼虫在椰子树上呈聚集分布,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是由某些环境作用引起的。根据Iwao的回归关系,确定椰子木蛾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及序贯抽样公式,建立不同密度下的理论和序贯抽样数表。椰子木蛾幼虫主要分布椰子树中下部叶片上并呈聚集分布,本研究为该虫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木蛾 幼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椰子织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丽 刘青钊 +4 位作者 阎雄飞 马光昌 刘博 杨帆 阎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0-1078,共9页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定椰子织蛾成虫的触角外部形态、感器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对椰子织蛾感器进行鉴定分类。结果表明,椰子织蛾雌雄成虫触角形状为线形,由38~42节组成,其中柄节1节、梗节1节和鞭节36~40节。椰...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定椰子织蛾成虫的触角外部形态、感器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对椰子织蛾感器进行鉴定分类。结果表明,椰子织蛾雌雄成虫触角形状为线形,由38~42节组成,其中柄节1节、梗节1节和鞭节36~40节。椰子织蛾雌、雄成虫触角上有7种类型感器,9种亚型,分别是毛形感器(2种亚型)、刺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3种亚型)、鳞形感器、腔锥形感器(2种亚型)、栓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通过观测得出,椰子织蛾雌、雄虫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本研究为揭示椰子织蛾成虫化学通讯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触角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光学显微镜
下载PDF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3种本地寄生蜂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宝乾 陈俊吕 +5 位作者 彭正强 金启安 温海波 蔡波 阎伟 何杏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椰子织蛾是近期入侵中国的棕榈植物重要害虫,研究其天敌寄生蜂,能为椰子织蛾的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岛收集鉴定了椰子织蛾天敌寄生蜂,观察记录寄生蜂发育历期、雌雄性比、成虫寿命等基础生物学特性。【结果... 【目的】椰子织蛾是近期入侵中国的棕榈植物重要害虫,研究其天敌寄生蜂,能为椰子织蛾的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岛收集鉴定了椰子织蛾天敌寄生蜂,观察记录寄生蜂发育历期、雌雄性比、成虫寿命等基础生物学特性。【结果】经形态及分子鉴定,收集到的椰子织蛾寄生蜂有幼虫期寄生蜂麦蛾柔茧蜂、蛹期寄生蜂金刚钻大腿小蜂和周氏啮小蜂。在温度(26±2)℃、湿度(75±10)%RH、以椰子织蛾为寄主条件下,麦蛾柔茧蜂、金刚钻大腿小蜂和周氏啮小蜂发育历期分别为11.8、19.6和20.6 d;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分别为10.1、1.0和81.5头;雌蜂占比分别为26.6%、40.6%和89.8%;每种寄生蜂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结论】保护和利用椰子织蛾的3种本地寄生蜂,将有助于椰子织蛾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麦蛾柔茧蜂 金刚钻大腿小蜂 周氏啮小蜂 生物学
下载PDF
椰子织蛾的形态特征识别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陆永跃 王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842,共5页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最近在中国南方发现的一种新的入侵害虫。准确鉴定该虫是开展调查、监测与防治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本文对该虫的各个虫态包括卵、幼虫、蛹、成虫以及雄虫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最近在中国南方发现的一种新的入侵害虫。准确鉴定该虫是开展调查、监测与防治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本文对该虫的各个虫态包括卵、幼虫、蛹、成虫以及雄虫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彩色图片,为该虫的准确鉴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椰子木蛾的产卵节律及其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涛 李应梅 +4 位作者 林玉英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唐真正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背景】椰子木蛾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棕榈科植物的害虫,研究其产卵习性可为监测和防治该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观察、记录了椰子木蛾雌成虫的产卵节律及其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结果】椰子木蛾最高日产卵量可达34.... 【背景】椰子木蛾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棕榈科植物的害虫,研究其产卵习性可为监测和防治该虫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观察、记录了椰子木蛾雌成虫的产卵节律及其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结果】椰子木蛾最高日产卵量可达34.4粒·头-1,且主要集中在羽化后4 d内产卵,占总产卵量的54.1%;产卵活动主要发生在夜间23:00到次日8:00;在椰子、蒲葵、大王棕、槟榔和散尾葵等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为89.3~147.7粒·头-1,但产卵位置存在差别。【结论与意义】椰子木蛾雌成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产卵节律性,且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木蛾 产卵节律 产卵选择性 寄主植物
下载PDF
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子木蛾的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敖苏 林小漫 +6 位作者 张旭 李伟东 吕宝乾 林伟 孟瑞 蔡波 朱朝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3龄幼虫为靶标,测定了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的马缨丹(Lantana camar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随着... 以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3龄幼虫为靶标,测定了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的马缨丹(Lantana camar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随着时间增加校正死亡率均不断提高;72 h时,浓度为40 mg/m L的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均超过50%;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子木蛾3龄幼虫的LC50最小的是马缨丹,其次是薇甘菊和假臭草,说明椰子木蛾对马缨丹最为敏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马缨丹提取物中的17种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提取物 椰子木蛾 杀虫活性
下载PDF
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宝乾 苏璐 +4 位作者 彭正强 金启安 温海波 何杏 刘衍超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是寄生椰子织蛾蛹期的本土天敌。研究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功能反应,能为该蜂室内扩繁和室外控害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观察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行为基础上,研究了营养(10%蜂蜜)... 【目的】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是寄生椰子织蛾蛹期的本土天敌。研究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功能反应,能为该蜂室内扩繁和室外控害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观察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行为基础上,研究了营养(10%蜂蜜)、寄主蛹(初、中、晚)期对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1头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可寄生多头椰子织蛾蛹,寄生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随寄主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属于HollingⅡ功能反应。在无营养条件下,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5、1.4、1.2头·d^(-1);在10%蜂蜜饲喂条件下,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8、1.7、1.3头·d^(-1)。【结论】HollingⅡ型拟合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初期蛹是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的最佳时期,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椰子织蛾的寄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功能反应 周氏啮小蜂 海南种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