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受危害地区居民对野猪保护态度分析——以桦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小清 赵刘莉莎 张明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1-639,共9页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内外野生动物管理的焦点问题。了解和科学分析受野猪(Sus scrofa)危害地区的受访者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解决这一冲突对策或措施中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以黑龙江省桦南县通...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内外野生动物管理的焦点问题。了解和科学分析受野猪(Sus scrofa)危害地区的受访者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解决这一冲突对策或措施中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以黑龙江省桦南县通过面对面进行的机会主义街道截取抽样框架法搜集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引用潜变量概念,分析受危害地区受访者对野猪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行为方面,71%的受访者在冲突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赞同与野猪共存;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情感方面,84%的受访者不喜欢野猪;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认知方面,64%的受访者不赞同野猪具有生态价值,60%的受访者不赞同将野猪列入“三有”保护动物。通过以上态度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得出受访者对野猪总体上呈消极态度,得分为1.74。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外表评价对态度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p<0.001);务农时间对态度有极显著的负向影响(p<0.01);伤人情况对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女性相比男性对野猪的态度更消极(p<0.05);遇见次数对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综上所述,受访者对野猪总体上呈消极态度,其中,务农时间、外表评价、伤人情况、性别和遇见次数是影响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重要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分析公众态度方面具有较好的分析效果,提高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针对调查结果提出3条缓解人与野猪冲突的管理建议:(1)适时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建立野猪种群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平台;(2)积极开展野猪危害的主动防御,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3)及时开展致害补偿,拓宽野猪致害补偿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野猪 态度 结构方程模型 机会主义街道截取抽样框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