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文人书画扇面纸张病害成因及表面涂布工艺分析——以四川博物院藏11幅扇面文物为例
1
作者 黄怡凡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5,共13页
通过对四川博物院藏11幅明清文人书画扇面文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检测分析,探索明清扇面书画文物的病害成因及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扇面主要由填料层、疏水层和基地纸张层三部分组成,明代早期金面扇面工艺较复杂,后逐步简化,与文献记载相... 通过对四川博物院藏11幅明清文人书画扇面文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检测分析,探索明清扇面书画文物的病害成因及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扇面主要由填料层、疏水层和基地纸张层三部分组成,明代早期金面扇面工艺较复杂,后逐步简化,与文献记载相符,反映了明清扇面等级及工艺演变过程:泥金扇面→其他加工涂布扇面(洒金、瓷青等)→矾扇(仅涂布疏水层)→粉连纸扇面。扇面文物病害主要为扇叶折痕断裂和填料层病害,病害程度受扇面厚度、涂布材料及工艺影响。扇面涂层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因此润墨性较差,金面扇面普遍较素面扇面润墨性较差,写印色料不易附着;通过XRF和SEM-EDS分析,扇面填料材料为化学性质稳定的硅酸盐类化合物,不易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可有效提高扇面防虫防霉能力,但受黏合剂影响较大——黏合剂老化失胶会导致填料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龟裂、空鼓、粉化、起翘等病害;金面扇面的“金”成分主要为金银合金,不同金银配比及泥金、洒金、贴金三种不同的加工形式,会让其产生不同的金属色彩和光泽,因此修复过程中很难通过传统颜料调配的方法减少色差。扇面工艺特性及病害不同于普通纸质书画,因此使用传统书画保护修复技艺难以达到预期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扇面书画 病害 材料 加工工艺 保护修复技术
下载PDF
明清古旧家具的修复和保养 被引量:7
2
作者 吕九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明清古旧家具的修复和保养是古典家具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不同类别的古旧家具特性,探讨了明清古旧家具修复和保养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古旧家具 家具的修复 明清家具
下载PDF
西方美人之思——郑经《东壁楼集》思明之志发覆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传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6,192,共8页
康熙元年,郑经渡台,承袭其父郑成功的延平王之位,有意反清复明而难以实施,故将其思念明王朝的心志隐含在诗集之中。他的《东壁楼集》并非如学界所说都是在台之作,其中有关铜陵、秋浦、长江等题材的诗歌应作于早年渡海之前;他喜欢以古人... 康熙元年,郑经渡台,承袭其父郑成功的延平王之位,有意反清复明而难以实施,故将其思念明王朝的心志隐含在诗集之中。他的《东壁楼集》并非如学界所说都是在台之作,其中有关铜陵、秋浦、长江等题材的诗歌应作于早年渡海之前;他喜欢以古人诗句为题,这些诗句基本出自《唐诗归》,以写景律句为主,说明他对唐诗以及对内陆风光的热爱;他很少描写台湾本土风情,延平王和“先朝汉臣”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将台湾与内陆一体化,并形成存同去异的文化心理。郑经立足于台湾,借鉴文学传统,将其思念明王朝的情感概括为“西方美人之思”,别具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经 《东壁楼集》 反清复明 思明之志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素媛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在评改《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诠释
下载PDF
论澹归的遗民情结
5
作者 宁夏江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澹归通过对晚明王朝的反思,对清代政权的体认,以及对康熙皇帝的审视,突破了自古以来君臣之义及华夷之辨思想的藩篱。他矜持气节,却没有叛逆之心。他不是反清复明的遗民中坚,而是一个顺应世变、见解豁达的遗民僧人。
关键词 澹归 反清复明 遗民情结
下载PDF
黄钟大吕,末世强音——浅论南明诗
6
作者 郭瑞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5-80,共6页
南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既短暂而又特殊的时期。它使许多汉族士人产生一种天塌地陷、亡国灭种的战慄,一种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这也使得文人墨客、官宦士人由此而惊醒、振作,他们一改晚明以来公安、竟陵之习,大倡前后"七子"之风... 南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既短暂而又特殊的时期。它使许多汉族士人产生一种天塌地陷、亡国灭种的战慄,一种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这也使得文人墨客、官宦士人由此而惊醒、振作,他们一改晚明以来公安、竟陵之习,大倡前后"七子"之风,重新拾起"诗言志"的传统,用诗歌来反映时政、描写现实、抒发怀抱,更用诗歌来呼吁救亡图存,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从而奏响了黄钟大吕般的末世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诗 抒情言志 反清复明 末世强音
下载PDF
明遗民顾梦游佚作辑考及其心史价值
7
作者 何素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6-95,共10页
顾梦游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社集中心成员和反清复明人物,但传世著作仅有《顾与治诗集》八卷。在辑佚的基础上,详细考订顾梦游六篇佚作的内容、时间以及所涉事件,不仅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顾梦游文集》,而且能借以窥见其遗民心史价值... 顾梦游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社集中心成员和反清复明人物,但传世著作仅有《顾与治诗集》八卷。在辑佚的基础上,详细考订顾梦游六篇佚作的内容、时间以及所涉事件,不仅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顾梦游文集》,而且能借以窥见其遗民心史价值:其一,可完善顾梦游所陷"田赋案"的细节,从而引发学界对清初江南"奏销案"前奏问题的思考;其二,显露出顾梦游"风雅"诗学活动背后遗民的隐秘活动本质,有助于理解清初江南遗民的"和平演变"策略。此外,佚作还呈现出顾梦游与宣城"宛雅"后辈的诗学交游,为我们重绘了明末清初士人力振"风雅"的诗坛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学 遗民文学 遗民史 顾梦游 田赋案 奏销案 反清复明
下载PDF
会通与嬗变——“古数复原”视角下的明末清初数学史
8
作者 宋芝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复原传统数学的整体结构及其与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天然联系,须从"古数复原"的视角研究明末清初数学史。中西数学会通导致了传统外算复兴,与外算复兴相伴随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上内算与外算的易位。内算、外算易位导致中国传... 为复原传统数学的整体结构及其与传统文化其他方面的天然联系,须从"古数复原"的视角研究明末清初数学史。中西数学会通导致了传统外算复兴,与外算复兴相伴随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上内算与外算的易位。内算、外算易位导致中国传统宇宙观的变换与儒家伦理遭受威胁,进而引起了传统数学所描述的"理"的变化,并进一步引起传统数学在儒学体系中地位的"嬗变"。由于中国人对理、器的不同态度,以及公共话语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的形成,这些会通结果在人们的话语空间中呈现的程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数复原 中西数学会通 传统数学嬗变 明末清初
下载PDF
冯明清治疗糖尿病经验
9
作者 杨献丽 张超 《河南中医》 2022年第8期1190-1192,共3页
冯明清教授认为,糖尿病病机为脾胃气虚,不及游溢,原因或为饮食过多,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职,出现功能紊乱,此为脾胃的相对虚状态。或为脾胃虚弱,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不能荣养五脏六腑,此为脾胃的绝对虚状态。糖尿病发病是脾从相对虚到绝... 冯明清教授认为,糖尿病病机为脾胃气虚,不及游溢,原因或为饮食过多,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职,出现功能紊乱,此为脾胃的相对虚状态。或为脾胃虚弱,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不能荣养五脏六腑,此为脾胃的绝对虚状态。糖尿病发病是脾从相对虚到绝对虚的过程,应治以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止渴,自拟复脾汤治疗,以人参、黄芪为君药,鸡内金、炒麦芽、炒神曲为臣药,山药、茯苓、麦门冬、葛根、天花粉为佐药,五味子为使药,健脾益气,荣养机体,促脾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脾胃气虚 复脾汤 相对虚 绝对虚 冯明清
下载PDF
“大明征君”朱舜水与舟山的几次交结
10
作者 翁源昌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1-23,共3页
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明清嬗代之际,朱舜水为抗清复明,以舟山为根据地,以一介布衣儒者,奔走于东南沿海,联络反清义军;往返于舟山、厦门、日本、安南等地,数次远涉海外乞师以图光复。文章以朱舜水往来书简及相... 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明清嬗代之际,朱舜水为抗清复明,以舟山为根据地,以一介布衣儒者,奔走于东南沿海,联络反清义军;往返于舟山、厦门、日本、安南等地,数次远涉海外乞师以图光复。文章以朱舜水往来书简及相关传记、年谱等文献资料记载,对此段史实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舜水 舟山 抗清复明
下载PDF
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培彦 袁宣萍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62,共6页
水陆画是在水陆法会中使用的绘有佛、儒、道三教人物的宗教绘画。中国水陆画主要分布于北京、山西等地。文章以106幅首都博物馆藏明清水陆画及136幅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所绘之染织纹样的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纹样风格... 水陆画是在水陆法会中使用的绘有佛、儒、道三教人物的宗教绘画。中国水陆画主要分布于北京、山西等地。文章以106幅首都博物馆藏明清水陆画及136幅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所绘之染织纹样的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纹样风格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部分常见纹样进行复原整理。研究认为:明清水陆画中所绘之染织纹样具有装饰繁缛、题材丰富、色彩富丽、装饰部位多样等特征,同时与同时代实物对照,具有相当强度的真实性,并受世俗染织纹样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水陆画 宗教绘画 染织纹样 复原
下载PDF
隐元大师终老日本原因探微——兼与日本学者大干郎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世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3年第B12期4-7,共4页
日本学者大干郎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是因为清廷实行闭关锁海政策。本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并非由于清廷锁海政策,主要是其持鲜明的抗清复明誓不降清态度。由于反清复明无望,他以遗民僧身份终老日本。
关键词 清廷锁海政策 遗民僧 民族气节 反清复明
下载PDF
古代折扇的还原修复——以“文俶”“永瑢”扇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全色、接笔的修复方法。同时,在扇骨的修复实践中,探寻与运用“贴肉”“续筋”“榫卯接骨”等古法,还原修复了扇骨断裂与缺损前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人在折扇上的审美与实用价值,探讨与实践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还原修复古代折扇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折扇 扇面 扇骨 分析检测 还原修复
下载PDF
从洞山佛教遗迹看明末清初的禅宗复兴与反清复明运动
14
作者 曹伟 《华中建筑》 2011年第7期181-183,共3页
2010年4月,应台湾建筑师登琨艳先生之邀,笔者有幸随导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方拥教授与台湾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曹洞宗的祖庭洞山禅寺体验禅宗文化。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在洞山周围发现了上百座石墓塔等遗迹。这些石墓塔的年代... 2010年4月,应台湾建筑师登琨艳先生之邀,笔者有幸随导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方拥教授与台湾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曹洞宗的祖庭洞山禅寺体验禅宗文化。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在洞山周围发现了上百座石墓塔等遗迹。这些石墓塔的年代分布和禅宗的兴衰历史必然相关。明末以后,石墓塔数量的激增预示着这一时期禅宗的复兴。而石墓塔上的年号表征更是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明末清初的禅宗复兴和反清复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文从建筑考察发现入手,探寻历史、多方验证,试图揭开隐藏在建筑现象背后的历史谜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墓塔 禅宗 洞山 反清复明
下载PDF
知识与仪式之间的历史记忆:对三月十九日“太阳生日”传奇的再考察
15
作者 王兆珅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3,共13页
崇祯帝自杀的三月十九日曾被清初的明遗民广泛接受为悼念明朝的纪念日,并被认为经由明遗民的创造而化为东南沿海民间信仰中的“太阳生日”,在清代承载着与“反清复明”有关的历史记忆。本文在学者既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文献研究与田野调... 崇祯帝自杀的三月十九日曾被清初的明遗民广泛接受为悼念明朝的纪念日,并被认为经由明遗民的创造而化为东南沿海民间信仰中的“太阳生日”,在清代承载着与“反清复明”有关的历史记忆。本文在学者既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试图从两个面向——太阳生日的传奇作为一项关于历史记忆的“知识”的流衍,以及民间信仰仪式承载历史记忆的独特逻辑——重构这一传奇的生命史,以期加深对清中叶以来知识传播的认识,并丰富与民间信仰和历史记忆有关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生日 反清复明 地方志 民间信仰 历史记忆
原文传递
宗派与社群:清初逃禅的宗教文化解读——以复社逃禅群体为切入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敬 陈洪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因应明清易代的历史变局,大批士林才彦在入清后剃发为僧,带动了士林逃禅风气的盛行。清初逃禅现象的文化内涵含摄着"逃入"与"逃出"两层意义,其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属性和思想张力。作为号召士林、... 为因应明清易代的历史变局,大批士林才彦在入清后剃发为僧,带动了士林逃禅风气的盛行。清初逃禅现象的文化内涵含摄着"逃入"与"逃出"两层意义,其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属性和思想张力。作为号召士林、丛林的代表力量,复社群体与三峰派的合流不仅使清统治者感受到群体力量的潜在威胁,其文化影响亦与官方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三峰派对复社逃禅士人的支持,背后的原因在于:对清军南下过程中的残忍杀戮和剃发令等高压政策导致的普遍性恶感;两宋以来部分禅宗大德疏离皇权、抵制异族统治的思想传统。而三峰派与复社群体长期互动形成的思想认同则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禅 复社 三峰派 天童派 明末清初
原文传递
清代民间的“反清复明”活动与“明室宗裔”旗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小萌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满汉矛盾贯穿于清朝统治的始终。在汉人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中,“反清复明”活动曾产生深远影响。民间的“反清复明”活动,始终离不开以“明室宗裔”相号召,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活动席卷地域广,持续时间长,由盛而衰,具... 满汉矛盾贯穿于清朝统治的始终。在汉人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中,“反清复明”活动曾产生深远影响。民间的“反清复明”活动,始终离不开以“明室宗裔”相号召,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活动席卷地域广,持续时间长,由盛而衰,具有阶段性特点。本文就此分顺治、康雍、乾嘉、晚清四个阶段加以考察,并就其变化背景及特点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清复明 明室宗裔 朱三太子 满汉关系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明清浑源州城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莉娜 《建筑史》 2016年第1期63-88,共26页
本文通过爬梳以地方志为主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明清浑源州城内各类型建置的历史沿革,并结合实地踏查成果,推测各类型建置在不同时期可能的位置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得出明成化以前、明成化至弘治年间,明弘治至万历,明万历至清末四个阶段浑... 本文通过爬梳以地方志为主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明清浑源州城内各类型建置的历史沿革,并结合实地踏查成果,推测各类型建置在不同时期可能的位置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得出明成化以前、明成化至弘治年间,明弘治至万历,明万历至清末四个阶段浑源州城的复原推测图,并就此讨论了地理环境、交通路线、北岳祭祀对浑源州城发展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浑源州城 古今重叠型城市 复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