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个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线粒体DNA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米慧 林蓓 +9 位作者 朱金萍 孟祥娟 刘晓玲 赵福新 张娟娟 周翔天 孙艳红 韦企平 瞿佳 管敏鑫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摘要】目的观察7个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7个家系先证者及其母系成员和134例正常健康者进行临床眼科检查。除7个先证者外,还确诊2例LHON患者。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对受检者线粒体DNA全... 【摘要】目的观察7个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7个家系先证者及其母系成员和134例正常健康者进行临床眼科检查。除7个先证者外,还确诊2例LHON患者。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对受检者线粒体DNA全序列进行扩增,双向测序,结果与修正的剑桥参照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突变位点。计算突变位点的外显率,分析家系的单体型。结果7个家系先证者及其母系成员均未携带ND4G11778A、ND1G3460A和ND6T14484C这3个常见的原发突变位点,但均携有与LHON相关的ND1 T3394C突变位点。134位正常健康者中仅发现4例携带此突变位点。7个家系的ND1T3394C外显率分别为12.50%、22.22%、16.67oA、6.25%、9.09%、11.11%、28.57%。根据本亚线粒体单体型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7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线粒体单体型M9、M9、M、D4、M、M9、M9。结论中国LHON家系中存在ND1 T3394C突变位点,该突变位点的外显率为6.25%~28.57%,表现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 病因学 DNA 线粒体 突变
原文传递
携带ND1基因G3635A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三家系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及其分子遗传致病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福新 周翔天 +4 位作者 张永梅 童绎 张娟娟 孙艳红 管敏鑫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3个ND1基因G3635A突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线粒体基因组中的突变位点,探讨其分子遗传致病机制。方法3个家系共88名成员纳入本研究。母系成员53名,非母系成员35名。分别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佳能眼底数码彩色照... 目的观察3个ND1基因G3635A突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线粒体基因组中的突变位点,探讨其分子遗传致病机制。方法3个家系共88名成员纳入本研究。母系成员53名,非母系成员35名。分别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佳能眼底数码彩色照相、Humphrey视野计、俞自萍色觉图、德国罗兰电生理仪对所有成员行视力、眼底、视野、色觉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其中,确诊为LHON16例,未患LHON72名。选择135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温州地区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检测ND1基因G3635A突变位点。采用扩增产物片段有重叠的24对引物,检测3个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单体型分型和基因组突变位点。结果3个家系先证者及母系成员均发现ND1基因G3635A突变位点,非母系成员和对照组受试者均未发现ND1基因G3635A突变位点。先证者线粒体单体型分型分别为东亚单体型N9a3、D4、R1la。先证者线粒体全基因组检测发现,除ND1基因G3635A突变位点外,D-Loop区存在12个变异位点,RNA编码区存在6个变异位点,多肽编码区存在36个变异位点。结论3个ND1基因G3635A突变家系先证者及母系成员均存在G3635A突变位点;G3635A突变位点是3个家系的分子遗传致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病因学 DNA 线粒体 突变
原文传递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tRNA GluA14683G突变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敏 张娟娟 +2 位作者 刘晓玲 瞿佳 管敏鑫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寻找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相关的新突变位点。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的2个LHON家系纳入研究。先证者及其他母系成员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先证者发病年龄分别为7、14岁。358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提取所有受检者外... 目的寻找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相关的新突变位点。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的2个LHON家系纳入研究。先证者及其他母系成员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先证者发病年龄分别为7、14岁。358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提取所有受检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使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对先证者行线粒体全序列扩增分析。同时对家系中其他母系成员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线粒体DNA(mtDNA)检测。从GenBank中选取14种灵长类物种对线粒体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学分析。结果mtDNA检测结果显示,家系中母系成员均未发现ND4G11778A、NDlG3460A、ND6T14484C原发性突变位点。全基因组扩增测序结果显示,2例先证者tRNAGlu 基因上存在未报道的A14683G同质性突变和多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分别属于东亚单体型Flal和G2。tRNAGlu A14683G位点位于线粒体tRNAGlu TψC茎上。该位点在14种灵长类物种高度保守,突变后增加了C-G的碱基配对。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该位点突变。结论tRNAGlu A14683G突变可能是与LHON相关的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 病因学 DNA 线粒体 突变
原文传递
分子遗传学检测在散发视神经萎缩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杨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视神经萎缩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不明原因的、有时缺乏明确家族史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OPA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患... 视神经萎缩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不明原因的、有时缺乏明确家族史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OPA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和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病因学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