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hereditary,toxic and metabolic optic neuropathies
1
作者 Jennifer Enright Gregory Van Stavern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0年第2期69-81,共13页
Hereditary,metabolic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cause bilateral,central vision loss and therefore can result in severe impairment in visual function.Accurate,early diagnosis is critical,as nutritional and toxic opti... Hereditary,metabolic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cause bilateral,central vision loss and therefore can result in severe impairment in visual function.Accurate,early diagnosis is critical,as nutritional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may be reversible if identified early,and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ies can prevent unnecessary invasive workup,provide prognostic information,and allow for effective genetic counsel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is a valuable tool that aids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ation of optic neuropathies as it allows for quantification of changes in the 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and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over time.We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hereditary,metabolic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with an emphasis on OCT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optic neuropathy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 autosomal dominant optic atrophy(ADOA) ETHAMBUTOL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线粒体突变位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旅珍 李天琦 +1 位作者 王斌 黎晓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0-924,共5页
背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变异而导致的母系遗传疾病,其常见的突变位点有m.3460 G>A,m.11778 G>A和m.14484 T>C,其他突变类型较为少见,而了解患者的mtDNA突变位点对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 背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变异而导致的母系遗传疾病,其常见的突变位点有m.3460 G>A,m.11778 G>A和m.14484 T>C,其他突变类型较为少见,而了解患者的mtDNA突变位点对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结合LHON患者的发病特点检测和分析其线粒体突变位点.方法 纳入2010-2014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无亲缘关系的12例LHON患者,对患者的双眼进行视力、视野、眼前节、视觉诱发电位、眼底等眼科检查.采集患者肘静脉血4 ml,采用PCR法对患者的mt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对患者携带的3个常见突变位点和其他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11例,女1例;双眼视力同时下降者7例,左眼先发病者3例,右眼先发病者1例.患者左右眼间视力损害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近视力为看不到J7者18眼,近视力为J7者3眼,近视力为J6者2眼,近视力为J2者1眼.患者远视力为手动/眼前者1眼,光感者1眼,0.01 ~0.1者18眼,0.12~ 0.3者2眼.患者鼻侧视野严重缺损者7眼,颞侧视野严重缺损者3眼,中央视野严重缺损者8眼.12例患者的mtDNA测序发现,m.3460 G>A突变者3例,m.11778 G>A突变者5例,m.14484 T>C突变者2例,2例患者无上述3个常见位点突变,分别为MT-ND1和MT-ND4L基因的序列突变,其突变位点分别为m.3497 C>T和m.10663 T>C. 结论 LHON患者中以男性多见,患者双眼间视力下降的程度不同,多数患眼近视力损害更为严重.视野损害以中心区较为多见.本研究中发现了中国人群中LHON患者的少见线粒体基因m.3497C>T和m.10663 T>C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DNA突变分析 基因学 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聚合酶链反应 leber遗传性 视神经病变 视力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皓 袁勇 郭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543-2546,共4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是最典型、最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之一,线粒体疾病常累及多个需高能代谢的组织和器官,尤以神经系统显著,其次也累及心肌、骨骼肌等。随着对LHON心血管并发症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相继有关于心脏的神经系统受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是最典型、最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之一,线粒体疾病常累及多个需高能代谢的组织和器官,尤以神经系统显著,其次也累及心肌、骨骼肌等。随着对LHON心血管并发症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相继有关于心脏的神经系统受累、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心血管异常的报道,LHON的不同器官组织受累和外显发病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LHON患者应常规进行心血管方面检查,同时也表明线粒体DNA突变致病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 DNA 线粒体 心血管系统 并发症
下载PDF
线粒体疾病相关视神经病变
4
作者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86-394,共9页
线粒体疾病是主要累及全身多系统且临床表现各异的线粒体能量代谢耗竭疾病,其中眼部可单独受累,尤其是视神经病变可为其唯一表现,或是各种综合征的受累器官之一。临床最常见的线粒体相关视神经病变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常染色体显... 线粒体疾病是主要累及全身多系统且临床表现各异的线粒体能量代谢耗竭疾病,其中眼部可单独受累,尤其是视神经病变可为其唯一表现,或是各种综合征的受累器官之一。临床最常见的线粒体相关视神经病变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类型及包括视神经萎缩的各种表型已被认识,例如MELAS脑病、Leigh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Charcot-Marie-Tooth病等。本文主要聚焦包括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在内的各种线粒体疾病及其综合征的眼部表现,尤其是视神经病变,通过典型的临床特征及针对性的基因检测手段拓展神经眼科医师对视神经萎缩性疾病的认识,有利于对该类疾病的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WOLFRAM综合征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LEIGH综合征
下载PDF
Leber氏病误诊为多发性硬化3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陆正齐 胡学强 +1 位作者 鲍健 邱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453-1454,共2页
目的:分析Leber氏病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因。方法:收集我科8a来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Leber病共3例,从遗传学、起病形式、主要症状特点和重要的实验室资料结合参考文献来进行鉴别。结果:3例均有遗传病史,均在青春期前后急性发病,临床均有... 目的:分析Leber氏病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因。方法:收集我科8a来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Leber病共3例,从遗传学、起病形式、主要症状特点和重要的实验室资料结合参考文献来进行鉴别。结果:3例均有遗传病史,均在青春期前后急性发病,临床均有视力下降和视乳头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为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无荧光素渗漏,3例寡克隆带(OCB)均阴性,其中锥体束征、色觉改变、小脑性共济失调、头MRI异常各1例。结论:遗传病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色觉改变、寡克隆带(OCB)和头颅MRI可资鉴别Leber氏病和多发性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诊断 多发性硬化/诊断 误诊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阳阳 庞继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5-759,共5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以母系遗传为特征的线粒体疾病,主要由线粒体DNA (mtDNA)3个原发突变G11778A、G3460A和G14484C引起.LHON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双侧视力下降或...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以母系遗传为特征的线粒体疾病,主要由线粒体DNA (mtDNA)3个原发突变G11778A、G3460A和G14484C引起.LHON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双侧视力下降或丧失和中心盲点.不完全外显和性别偏好是该病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但在美国进行的LHON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取得初步成功.本文就LHON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分子遗传学特点、动物模型、基因治疗等进行介绍,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DNA 动物模型 基因治疗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俊 杜毅 何剑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4-687,共4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的遗传性线粒体病。当前治疗主要包括直接增强线粒体功能和阻止氧化损伤。本文将从线粒体鸡尾酒、艾地苯醌、α-三烯酶醌、溴莫尼定、中医中药、基因治疗、限制烟酒及物理疗法7个方面的...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的遗传性线粒体病。当前治疗主要包括直接增强线粒体功能和阻止氧化损伤。本文将从线粒体鸡尾酒、艾地苯醌、α-三烯酶醌、溴莫尼定、中医中药、基因治疗、限制烟酒及物理疗法7个方面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进而为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艾地苯醌 α-三烯酚醌 溴莫尼定 中医中药 基因治疗 物理疗法
下载PDF
rAAV2-ND4基因玻璃体腔注射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欣 田朕 +2 位作者 陈彰 李斌 张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价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招募线粒体DNA 11778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40例80眼,以视力较差眼... 目的评价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招募线粒体DNA 11778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40例80眼,以视力较差眼或右眼(双眼视力相等时)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rAAV2-ND4),对侧眼作为未注射眼,并依此分为注射眼组和未注射眼组,每组4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两用对数视力表测量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表现;采用CR-2免扩瞳眼底照相机检查眼底情况。对注射眼组与未注射眼组基因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治疗有效率,以BCVA提高≥0.3 LogMAR为有效。结果40例患者中23例患者视力提高≥0.3 LogMAR,有效率为57.5%,其中注射眼组视力提高6眼,未注射眼组视力提高4眼,双眼同时提高者13例。未注射眼组和注射眼组治疗后12个月BCVA分别为(1.51±0.62)LogMAR和(1.62±0.58)LogMAR,较治疗前的(1.75±0.46)LogMAR和(1.83±0.47)LogMAR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个组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084,P=0.772);2个组治疗前后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557,P=0.575;F时间=2.314,P=0.106)。所有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rAAV2-ND4基因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LHON安全、有效,基因药物的单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以改善患者双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 基因疗法 视力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视康颗粒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及临床症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永业 解世朋 +4 位作者 王浩 石慧君 张越 张铭连 张芳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2期1772-1775,1801,共5页
目的 观察视康颗粒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视力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173例(346眼)LHON住院患者均应用视康颗粒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出院后视康颗粒维持用药6个月。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 目的 观察视康颗粒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视力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173例(346眼)LHON住院患者均应用视康颗粒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出院后视康颗粒维持用药6个月。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分布、不同位点治疗前后视力分布、视力恢复情况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LHON患者视力多在0.01-0.3,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视力预后仍大多维持在0.1-0.3,罕见视力下降至光感及无光感的患者。173例中,T14484C位点突变18例,G3460A位点突变7例,G11696A位点突变2例,临床疗效观察意义较小。146例G11778A位点突变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好转,但仍以0.01-0.3居多。治疗后视力提高175眼(50.58%),稳定160眼(46.24%),下降11眼(3.18%)。视力提高的175眼中,G11778A位点153眼(52.40%),T14484C位点16眼(44.44%),G3460A位点6眼(42.86%)。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视康颗粒可改善LHON患者的视力及临床症状,并对患者的视力预后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中药疗法 剂型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2-ND4基因转染细胞线粒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硕 刘磊 +4 位作者 裴晗 万幸 陆朵朵 胡维琨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3-695,共3页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导致视神经退行性变的线粒体遗传性疾病,主要与线粒体11778位点突变导致ND4蛋白合成异常有关,构建含正常ND4蛋白的载体是基因治疗的关键。由于ND4DNA存在于线粒体,而转染的外源基因只能进入细胞...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导致视神经退行性变的线粒体遗传性疾病,主要与线粒体11778位点突变导致ND4蛋白合成异常有关,构建含正常ND4蛋白的载体是基因治疗的关键。由于ND4DNA存在于线粒体,而转染的外源基因只能进入细胞核,不能作用于突变的线粒体DNA。探讨将ND4基因成功转染到线粒体是LHON的基因治疗的关键。目的验证人工合成的ND4基因所构建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转染细胞后产生的ND4蛋白能否进入线粒体。方法常规体外培养转染腺病毒E1A基因的人肾上皮细胞系(293细胞),将细胞分为AAV—ND4转染组和单纯AAV转染组,分别将两种转染液加至各组的培养基中,分别于转染后12、24、36和48h用Y03量子点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质中ND4的表达,细胞质中绿色荧光为ND4表达阳性。结果培养的293细胞生长良好,达到80%融合。荧光显微镜下显示,AAV-ND4基因转染组293细胞质中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而单纯AAV转染组仅可见线粒体蛋白红色荧光。结论AAV-ND4基因转染细胞后产生的ND4蛋白能够进入线粒体,为LHON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治疗 基因疗法 线粒体DNA 遗传 转染 腺相关病毒 视神经节细胞 细胞系 Y03双荧光量子点
下载PDF
单中心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歆桐 白文浩 +4 位作者 孙明明 陈希赟 徐全刚 魏世辉 周欢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441,共6页
背景遗传性视神经病变(inherited optic neuropathy,ION)常被归类于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明确视神经萎缩的病因。目的分析单中心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的多样性,为指导ION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纳... 背景遗传性视神经病变(inherited optic neuropathy,ION)常被归类于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明确视神经萎缩的病因。目的分析单中心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的多样性,为指导ION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对患者本人及部分患者家属进行遗传分子检测。分析视神经萎缩相关的致病突变基因和疾病临床表型。结果1)479例视神经萎缩患者,260例明确诊断为ION,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为54.3%(260/479)。ION患者中,80.3%(209/260)检出28种线粒体基因致病突变,19.7%(51/260)检测出15种核基因突变。2)线粒体基因突变患者的主要诊断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97.6%,204/209),这些患者比较年轻[(20.79±11.44)岁],多数为男性(84.8%,173/204),近1/3(32.3%,66/204)有家族史,76.5%(156/204)携带常见突变位点,17.6%(36/204)携带罕见突变位点,5.9%(12/204)患者同时携带两个突变位点;线粒体基因突变患者中还有3例诊断为Leigh综合征,与m.13513G>A突变相关;1例为MELAS综合征,与m.12264C>T相关;1例MERRF综合征,与m.13042G>A相关。3)51例核基因突变患者中,24例检出与显性遗传性神经萎缩相关的OPA1基因,6例检出相关的OPA3基因突变。24例OPA1基因突变患者中,17例为男性,平均年龄(20.78±17.00)岁,5例有家族史。与显性遗传性神经萎缩无关的核基因突变患者中,5例检出与Wolfram综合征相关的WFS1突变,3例检出与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相关的RRM2B突变,13例合并其他少见视神经萎缩相关的突变基因。结论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多样。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是引起ION的主要类型,临床需重视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罕见位点检测,关注除OPA1和OPA3之外的其他核基因突变及临床表型,有助于提高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基因突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概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59-564,568,共7页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组由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伴或不伴其他系统损害的以视力下降及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国内临床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为主,尚有伴发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脊髓小脑共济...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组由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伴或不伴其他系统损害的以视力下降及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国内临床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为主,尚有伴发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Leigh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等少见疾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该组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进展,并结合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中心近年来的诊疗经验。对该组疾病临床特征的了解,有利于提高首诊眼科的急性视神经病变或视神经萎缩人群中遗传疾病的检出。精准的基因诊断对相应疾病的遗传学咨询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线粒体疾病 WOLFRAM综合征 LEIGH综合征
下载PDF
LHON患者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元佳佳 张勇 +4 位作者 陈长征 杨雪莹 缪青梅 Kai Yoon Fan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8-913,共6页
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单臂临床试验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十堰市太和... 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单臂临床试验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及武汉大学附属鄂州市中心医院纳入LHON患者159例,所有患眼均接受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rAAV2-ND4)0.05μl玻璃体腔注射,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采用Humphrey自动视野计测定患眼视野指数(VFI)和平均偏差(MD);采用Spectralis?HRA+OCT仪测量患眼视盘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和平均RNFL厚度。以术后第12个月BCVA、视野和RNFL厚度作为治疗的主要结局。依据治疗后12个月BCVA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注射眼视力改善组81眼、注射眼视力未改善组62眼、未注射眼视力改善组65眼和未注射眼视力未改善组78眼;依据术后第12个月VFI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注射眼VFI改善组48眼、注射眼VFI未改善组71眼、未注射眼VFI改善组47眼和未注射眼VFI未改善组72眼,依据MD改善情况分为注射眼MD改善组52眼、注射眼MD未改善组67眼、未注射眼MD改善组47眼和未注射眼MD未改善组72眼。采用Pearson线性回归法分析各组患眼BCVA、VFI和MD恢复情况与RNFL厚度之间的关联。结果治疗后12个月,注射眼和未注射眼BCVA(LogMAR视力)分别为1.37±0.55和1.29±0.59,分别优于注射前的1.70±0.41和1.5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20、3.550,均P<0.001)。治疗后12个月注射眼VF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M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未注射眼VF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MD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RNFL厚度总体逐渐变薄。注射眼视力提高组BCVA与视网膜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负相关(r=-0.362、-0.292、-0.307、-0.308,均P<0.05)。注射眼VFI提高组VFI与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r=0.439、0.356、0.294、0.401,均P<0.05)。注射眼MD提高组MD与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r=0.495、0.424、0.377、0.474,均P<0.05)。结论LHON患者基因治疗后RNFL厚度与视功能恢复程度有明显关联,RNFL较厚眼视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治疗 视力 视野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光相干断层扫描 重组腺相关病毒 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
下载PDF
视神经疾病与能量代谢及轴浆转运的关系
14
作者 王江华 田国红 何士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神经细胞的特化之一是其轴突,长度可达胞体直径的几百甚至几千倍.轴浆转运维系着胞体和轴突终末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保证神经细胞发挥正常功能.轴浆转运障碍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直至凋亡.在一些视神经疾病中,轴浆转运功能的改变是... 神经细胞的特化之一是其轴突,长度可达胞体直径的几百甚至几千倍.轴浆转运维系着胞体和轴突终末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保证神经细胞发挥正常功能.轴浆转运障碍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直至凋亡.在一些视神经疾病中,轴浆转运功能的改变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因此也可能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在青光眼和视神经缺血的动物模型中,轴浆转运功能的下降是最早出现的变化之一.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和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是已知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视神经疾病.不难想象,长距离轴浆转运功能对能量代谢尤其敏感,因此在LHON和ADOA中可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似乎并没有受到足够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微管和马达蛋白在轴浆转运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以上所述几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试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能量代谢、轴浆转运之间的潜在关系,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疾病 青光眼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 能量代谢 轴浆转运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缺陷在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5
作者 梁敏 瞿佳 +1 位作者 周翔天 管敏鑫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的一种动态细胞器,其通过氧化磷酸化提供了细胞代谢活动必须的ATP,而且调控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ATP产量减少而影响细胞的生物能量,然而,绝...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的一种动态细胞器,其通过氧化磷酸化提供了细胞代谢活动必须的ATP,而且调控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ATP产量减少而影响细胞的生物能量,然而,绝大部分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因此,核基因的突变也可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缺陷。线粒体功能缺陷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以视觉器官、神经系统及肌肉系统受累为主。视神经对能量缺乏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线粒体功能异常时最先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多态性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超逸 孙平 +2 位作者 孙兴怀 陈倩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遗传性视神经病变(HON)患者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2013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神经眼科中心纳入的拟诊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二代基因测序分析与疾病相关的线粒体环状DNA基因突变,并进行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遗传性视神经病变(HON)患者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2013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神经眼科中心纳入的拟诊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二代基因测序分析与疾病相关的线粒体环状DNA基因突变,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537例拟诊HON患者,其中遗传性视网膜病变88例(16.4%)、视神经病变449例(83.6%)。完成基因检测者375例,阳性率为66.4%(249/375)。249例基因检测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为3.7∶1,以4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其中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为线粒体环基因点突变导致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及核基因OPA1突变导致的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DOA)。在103例LHON阳性样本中检测出线粒体chrM-11778 G>A突变,占41.4%;其他特殊线粒体点突变有3291、8344、13413等。发现罕见基因突变包括OPA3、WSF1、CISD2、DNM1L、ACO2、AFG3L2、SPG7、NDUFS2、FGFR2、BBS10、TUBA8、NBAS、RAB18等,均与视神经萎缩相关。结论临床拟诊HON及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占比高。这类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明确潜在的突变位点及多态性,为精准医疗及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基因检测 二代测序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韦企平 孙艳红 +3 位作者 周翔天 周剑 宫晓红 贾小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不同原发性位点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指导预后。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14例视神经疾病患者分临床确诊LHON组(A组),疑诊LHON组(B组)及原因不明组(C组)。各组患者均进行视力、色觉、眼压、... 目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不同原发性位点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指导预后。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14例视神经疾病患者分临床确诊LHON组(A组),疑诊LHON组(B组)及原因不明组(C组)。各组患者均进行视力、色觉、眼压、视野及电生理检查,部分患者(64例)进行相干光断层扫描,并且均采用同样方法进行mtDNA基因检测,对基因检测结果证实LHON者,重点进行11778位点突变患者的临床分析。两组不同位点患者视力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414例中215例(52%)有基因位点突变,常见原发性位点突变患者199例,占93%。其中A组突变率100%(106/106),B组突变率65%(91/139),C组突变率11%(18/169),C组单眼发病者40例中无1例诊断LHON。对167例334只眼进行眼底检查,其中54只眼视乳头为假性视乳头水肿;67只眼视乳头色泽正常,213只眼全视乳头或视乳头颞侧苍白。OCT检查64例(128只眼)LHON患者及88例(176只眼)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视乳头旁全周及各象限RNFL厚度平均值。显示患者RNFL厚度由早期增厚至后期逐渐薄变,但1—2年患者和2年以上患者RNFL厚度差异较小(P=0.051),不同突变位点无特异性。14484位点突变组和11778位点突变组的初始视力分别为3.6±0.65、3.75±0.54(t=0.536,P〉0.05),而随访视力分别为4.29±0.55(t=4.034,P〈0.001)、3.93±0.49(t=1.857,P〉0.05)。结论LHON不同原发性位点突变类型患者其临床表现和眼底征象有其共性,基因检测对患者视力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leber DNA 线粒体 突变
原文传递
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哲 瞿佳 +3 位作者 孙传宾 童绎 张汉君 赵广健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8-892,共5页
目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携带者和各发病阶段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临床诊断和线粒体基因检测确诊的G11778A突变型LHON家系母系成员42例,其中LHON携带者组15例,包括眼... 目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携带者和各发病阶段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临床诊断和线粒体基因检测确诊的G11778A突变型LHON家系母系成员42例,其中LHON携带者组15例,包括眼底正常者10例,临床前期者5例;LHON患者组27例,包括早期患者9例,进展期患者5例,晚期患者13例。正常对照组100例。应用StratusOCT3000测量所有受试者的RNFL厚度,并分别计算正常对照组、LHON携带者组及LHON患者组的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组间各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该软件仅提供P值)。结果LHON患者组病变早期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分别为(97.3±8.7)、(159.5±16.2)、(91.8±9.6)、(168.6±16.2)及(129.3±5.7)μm,较正常对照组增厚,至病变进展期和晚期各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呈递进变薄趋势。LHON患者组、LHON携带者组及正常对照组间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094,35.350,25.04,81.619,183.982;P〈0.05)。眼底正常的LHON携带者各象限和全周RNFL厚度均正常;临床前期与早期LHON患者的各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8~0.645);但是临床前期与早期患者的颞侧、上方、下方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和眼底正常的LHON携带者明显增厚(P=0.000~0.018)。进展期和晚期LHON患者的颞侧、下方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分别较正常对照者、临床前期LHON携带者及早期LHON患者明显变薄(P=0.000~0.005)。晚期LHON患者的各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分别较正常对照者、LHON携带者、早期和进展期LHON患者明显变薄(P:0.000~0.037)。结论LHON临床前期携带者和不同发病阶段患者的RNFL厚度均有改变。LHON病变早期颞侧、上方及下方象限RNFL均明显增厚,进展期颞侧和下方象限RNFL变薄,晚期各个象限均显著变薄。(中华聪群杂志,2012,48:888-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 神经纤维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荧光MGB探针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mtDNA G11778A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毓敏 王剑勇 +3 位作者 陈瑜 邵俊斌 王竞 童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8-732,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简便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mtDNA C11778A基因突变的新方法,并初步判断其异质性个体中野生和突变比例。方法采用荧光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引入野生和突变型两种探针...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简便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mtDNA C11778A基因突变的新方法,并初步判断其异质性个体中野生和突变比例。方法采用荧光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引入野生和突变型两种探针,应用多荧光通道PCR仪分别检测LHON家系中20例患者血样和17例正常人血样,将检测结果与核酸序列测定结果比较。结果正常人血样检测结果:荧光PCR技术检测VIC通道均为阳性,FAM通道均为阴性,判断为LHON mtDNA野生型,与测序结果完全吻合;临床LHON患者及家系成员测序结果:LHON mtDNA变异型患者12例,荧光PCR技术检测均为LHON mtDNA变异阳性,其中为LHON mtDNA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的5例,混合型中变异株与野生株Ct值均大于25%;测序结果显示LHON mtDNA野生型8例,荧光PCR技术检测LHON mtDNA野生型为5例,LHON mtDNA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型3例,其中变异株与野生株Ct值均小于25%;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HON mtDNA G11778A基因突变耗时仅为80 min,远短于测序时间。结论荧光MGB探针实时PCR技术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LHON mtDNA C11778A基因突变,判断个体异质性中野生和突变比例,对进一步探讨LHON患者是否存在mtDNA基因突变阈值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leber DNA 线粒体 突变 核酸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全血样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DNA G11778A位点突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阳菊华 童绎 +1 位作者 李葆华 陈贻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 建立全血样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快速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DNAG11778A位点突变。方法 采用直接以全血样为模板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 14例阳性对照和 10例阴性对照血样。同时对 22例血... 目的 建立全血样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快速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DNAG11778A位点突变。方法 采用直接以全血样为模板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 14例阳性对照和 10例阴性对照血样。同时对 22例血样进行双盲检测。结果24份对照血样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为 100%,而且以全血样为模板的PCR特异性优于以纯化DNA为模板的。双盲检测 22例血样发现 7例阳性结果和 15例阴性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经济,非常适合临床基因诊断线粒体DNAG11778A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样 全血 位点突变 特异性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等位基因 筛查 结论 方法 准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