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被引量:6
1
作者 Xiao-Jing Fang Meng Yu +4 位作者 Yuan Wu Zi-Hao Zhang Wei-Wei Wang Zhao-Xia Wang Yun Y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Background: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 is a hereditar5 small artery disease caused by NOTCH3 gene mutation. We performed enhanced depth imag... Background: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 is a hereditar5 small artery disease caused by NOTCH3 gene mutation. We performed 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DI-OCT) to evaluate the retinal vessel changes in CADASIL patients and assessed their consonance with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RI) findings. Methods: Of 27 genetically confirmed patients and an equal number of controls were recruited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tt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All patients underwent 7T-MRI of the brain. Fazekas score, number of small infarcts and microblecds were evaluated. All patients and controls underwent EDI-OCT to measure subtb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SFCT), inner and outer diameters as well as arterial and venous wall thickness, and arterial venous ratio of the inner (AVRin) and outer diameters (AVR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retinal vessel changes and Fazekas scores, numbers of small infarcts, or microbleeds was analyzed. Paired 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FCT and retinal vessel measurement data between patients and controls. Spearman's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investigmc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tinal vessel changes and MRI lesions. Results: In CADASI L patients, mean SFCT (268.37 ± 46.50 μm) and mean arterial inner diameter (93.46 ± 9.70 gin) were signil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s (P 〈 0.00 ), P = 0.048, respectively). Mean arterial outer diameter ( 131.74 ± 10.87 μm), venous inner ( 128.99 ± 13.62 μm) and outer diameter ( 164.82 ±14.77 μm), and mean arterial ( 19.13 ±1.85 μm) and venous ( 17.91 ±2.76 μm) wall thickne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s (P = 0.023, P 0.004, P 〈 0.001, P 〈 0.001, respectively). Arterial inner diameter (r= - 0.39, P 0.044)] AVRin (r -0.65, P 〈 0.001), and AVR,, (r =0.56, P - 0.002)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small infarcts. Venous inner diameter (rs=0.46, P= 0.016)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small infarcts. Venous inner diameter (r 0.59, P = 0.002), outer diameter (rs=0.47, P= 0.017),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CM Bs). AVRin (r =0.52, P = 0.007) and AVRout (r = -0.40, P =0.048)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CMBs. Conclusions: Measurement of retinal vessels using EDI-OCT correlates moderately well with MRI parameters. EDI-OCT might bc a useful evaluation tool for CADASIL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Magnetic Resonancehn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Retinal Vessels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hereditary,toxic and metabolic optic neuropathies
2
作者 Jennifer Enright Gregory Van Stavern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0年第2期69-81,共13页
Hereditary,metabolic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cause bilateral,central vision loss and therefore can result in severe impairment in visual function.Accurate,early diagnosis is critical,as nutritional and toxic opti... Hereditary,metabolic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cause bilateral,central vision loss and therefore can result in severe impairment in visual function.Accurate,early diagnosis is critical,as nutritional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 may be reversible if identified early,and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ies can prevent unnecessary invasive workup,provide prognostic information,and allow for effective genetic counsel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is a valuable tool that aids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ation of optic neuropathies as it allows for quantification of changes in the 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and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over time.We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hereditary,metabolic and toxic optic neuropathies,with an emphasis on OCT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optic neuropathy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 autosomal dominant optic atrophy(ADOA) ETHAMBUTOL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1例
3
作者 刘玥 陈丹娜 李瑞庄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239-1240,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病例,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差,结合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后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通常建... 本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病例,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差,结合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后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通常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及定期随访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 常染色体显性
下载PDF
1例基因KIF1A错义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9型病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沈茹 蒋鸿超 +4 位作者 吴建敏 杨晓红 张林 段丽芬 李海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294-1297,1302,共5页
目的通过系统遗传学分析揭示1例KIF1A基因突变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智力障碍9型的原因。方法采用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岁语言发育迟缓,走路不稳易跌倒患儿及家系进行检测,后经Sanger验证及家系分析。结果KIF1... 目的通过系统遗传学分析揭示1例KIF1A基因突变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智力障碍9型的原因。方法采用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岁语言发育迟缓,走路不稳易跌倒患儿及家系进行检测,后经Sanger验证及家系分析。结果KIF1A基因的变异位点是导致患儿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9型致病原因;找到了导致该病的KIF1A基因一个新发致病位点c.914C>T(p.Pro305Leu)的错义突变。结论证实了全外显子检测是诊断该病的关键方法;丰富了K1F1A基因致病突变谱和表型特征;同时发现一个遗传病家族成员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9型(MRD9) KIF1A基因 小脑萎缩 步态不稳
下载PDF
1例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的临床特点和C12orf65基因突变分析
5
作者 林双竹 孙显婷 麻宏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该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C12orf65基因突变特点.患儿女,8岁,5岁起病,以视神经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蹲起缓慢和轻度鸭形步态.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和哥哥外周血DNA标本,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和线粒体基因... 该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C12orf65基因突变特点.患儿女,8岁,5岁起病,以视神经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蹲起缓慢和轻度鸭形步态.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和哥哥外周血DNA标本,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C12orf65基因存在c.394C>T和c.447_449delGGAinsGT的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自父亲,为已知致病突变;后者来自母亲,是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突变.该研究扩展了C12orf65基因突变谱,为患儿病因诊断及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截瘫55型 C12orf65基因 视神经萎缩 儿童
下载PDF
DYNC1H1基因突变导致以下肢受累为主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家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占军 王宪玲 +4 位作者 宋旸 常红 李旭颖 王朝东 李存江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总结1个以下肢受累为主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lower extremity predominant,SMALED)家系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特点,并对该家系进行致病突变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常染色体显... 目的总结1个以下肢受累为主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lower extremity predominant,SMALED)家系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特点,并对该家系进行致病突变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1例SMALED患者的家系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女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检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脊髓、头颅、双下肢MRI检查,表型匹配分析,对先证者进行SMN1基因拷贝数检测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AMP)基因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进行致病性分析,对先证者及其女儿进行Sanger验证。结果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及其女儿表型与SMALED表型匹配。两人均存在DYNC1H1基因(c.1792C>T;p.R598C)杂合突变,根据ACMG和AMP指南考虑为强致病性突变。结论在2例患者中鉴定出DYNC1H1基因p.R598C的致病性突变,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提示对中国人群SMALED的研究需进行DYNC1H1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C1H1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突变 脊髓性肌萎缩症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婷(综述) 李杨(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又称为Kjer型视神经萎缩,是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1:10000~1:5000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色觉障碍、视野缺损等,特征性的眼底改变为颞侧视盘苍白。本病还可以...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又称为Kjer型视神经萎缩,是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1:10000~1:5000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色觉障碍、视野缺损等,特征性的眼底改变为颞侧视盘苍白。本病还可以伴随听力下降、白内障、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等。目前,已发现的ADOA候选基因位点包括OPA1(3q28—29)、OPA3(19q13.2—13.3)、OPA4(18q12.2—12.3)和OPA5(22q12.1—13.1)等。其中,OPA1与OPA3位点均已克隆出相应的同名基因,但本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及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就ADOA的临床表现、与ADOA相关的侯选基因、位点及其鉴别诊断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OPA1 基因
下载PDF
单中心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歆桐 白文浩 +4 位作者 孙明明 陈希赟 徐全刚 魏世辉 周欢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441,共6页
背景遗传性视神经病变(inherited optic neuropathy,ION)常被归类于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明确视神经萎缩的病因。目的分析单中心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的多样性,为指导ION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纳... 背景遗传性视神经病变(inherited optic neuropathy,ION)常被归类于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明确视神经萎缩的病因。目的分析单中心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的多样性,为指导ION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对患者本人及部分患者家属进行遗传分子检测。分析视神经萎缩相关的致病突变基因和疾病临床表型。结果1)479例视神经萎缩患者,260例明确诊断为ION,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为54.3%(260/479)。ION患者中,80.3%(209/260)检出28种线粒体基因致病突变,19.7%(51/260)检测出15种核基因突变。2)线粒体基因突变患者的主要诊断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97.6%,204/209),这些患者比较年轻[(20.79±11.44)岁],多数为男性(84.8%,173/204),近1/3(32.3%,66/204)有家族史,76.5%(156/204)携带常见突变位点,17.6%(36/204)携带罕见突变位点,5.9%(12/204)患者同时携带两个突变位点;线粒体基因突变患者中还有3例诊断为Leigh综合征,与m.13513G>A突变相关;1例为MELAS综合征,与m.12264C>T相关;1例MERRF综合征,与m.13042G>A相关。3)51例核基因突变患者中,24例检出与显性遗传性神经萎缩相关的OPA1基因,6例检出相关的OPA3基因突变。24例OPA1基因突变患者中,17例为男性,平均年龄(20.78±17.00)岁,5例有家族史。与显性遗传性神经萎缩无关的核基因突变患者中,5例检出与Wolfram综合征相关的WFS1突变,3例检出与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相关的RRM2B突变,13例合并其他少见视神经萎缩相关的突变基因。结论视神经萎缩患者突变基因和临床表型多样。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是引起ION的主要类型,临床需重视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罕见位点检测,关注除OPA1和OPA3之外的其他核基因突变及临床表型,有助于提高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基因突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概述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59-564,568,共7页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组由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伴或不伴其他系统损害的以视力下降及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国内临床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为主,尚有伴发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脊髓小脑共济...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组由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伴或不伴其他系统损害的以视力下降及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国内临床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为主,尚有伴发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Leigh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等少见疾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该组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进展,并结合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中心近年来的诊疗经验。对该组疾病临床特征的了解,有利于提高首诊眼科的急性视神经病变或视神经萎缩人群中遗传疾病的检出。精准的基因诊断对相应疾病的遗传学咨询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线粒体疾病 WOLFRAM综合征 LEIGH综合征
下载PDF
视神经疾病与能量代谢及轴浆转运的关系
10
作者 王江华 田国红 何士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神经细胞的特化之一是其轴突,长度可达胞体直径的几百甚至几千倍.轴浆转运维系着胞体和轴突终末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保证神经细胞发挥正常功能.轴浆转运障碍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直至凋亡.在一些视神经疾病中,轴浆转运功能的改变是... 神经细胞的特化之一是其轴突,长度可达胞体直径的几百甚至几千倍.轴浆转运维系着胞体和轴突终末之间大量的物质交流,保证神经细胞发挥正常功能.轴浆转运障碍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损直至凋亡.在一些视神经疾病中,轴浆转运功能的改变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因此也可能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在青光眼和视神经缺血的动物模型中,轴浆转运功能的下降是最早出现的变化之一.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和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是已知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视神经疾病.不难想象,长距离轴浆转运功能对能量代谢尤其敏感,因此在LHON和ADOA中可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似乎并没有受到足够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微管和马达蛋白在轴浆转运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以上所述几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试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能量代谢、轴浆转运之间的潜在关系,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疾病 青光眼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 能量代谢 轴浆转运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缺陷在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1
作者 梁敏 瞿佳 +1 位作者 周翔天 管敏鑫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的一种动态细胞器,其通过氧化磷酸化提供了细胞代谢活动必须的ATP,而且调控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ATP产量减少而影响细胞的生物能量,然而,绝...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的一种动态细胞器,其通过氧化磷酸化提供了细胞代谢活动必须的ATP,而且调控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ATP产量减少而影响细胞的生物能量,然而,绝大部分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因此,核基因的突变也可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缺陷。线粒体功能缺陷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以视觉器官、神经系统及肌肉系统受累为主。视神经对能量缺乏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线粒体功能异常时最先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多态性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超逸 孙平 +2 位作者 孙兴怀 陈倩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遗传性视神经病变(HON)患者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2013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神经眼科中心纳入的拟诊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二代基因测序分析与疾病相关的线粒体环状DNA基因突变,并进行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遗传性视神经病变(HON)患者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2013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神经眼科中心纳入的拟诊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二代基因测序分析与疾病相关的线粒体环状DNA基因突变,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537例拟诊HON患者,其中遗传性视网膜病变88例(16.4%)、视神经病变449例(83.6%)。完成基因检测者375例,阳性率为66.4%(249/375)。249例基因检测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为3.7∶1,以4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其中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为线粒体环基因点突变导致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及核基因OPA1突变导致的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DOA)。在103例LHON阳性样本中检测出线粒体chrM-11778 G>A突变,占41.4%;其他特殊线粒体点突变有3291、8344、13413等。发现罕见基因突变包括OPA3、WSF1、CISD2、DNM1L、ACO2、AFG3L2、SPG7、NDUFS2、FGFR2、BBS10、TUBA8、NBAS、RAB18等,均与视神经萎缩相关。结论临床拟诊HON及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占比高。这类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明确潜在的突变位点及多态性,为精准医疗及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基因检测 二代测序
下载PDF
中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 被引量:1
13
作者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分会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 +1 位作者 魏文斌 魏世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共8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ADOA)主要累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表现为开始于儿童时期的不同程度双眼中心视力下降。鉴于ADOA在临床工作中非常罕见,目前我国眼科医师对该病的认知不足,出现诊断流程不规范以及临床诊断及基因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ADOA)主要累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表现为开始于儿童时期的不同程度双眼中心视力下降。鉴于ADOA在临床工作中非常罕见,目前我国眼科医师对该病的认知不足,出现诊断流程不规范以及临床诊断及基因诊断误诊率高等问题。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轮背对背提出意见和充分讨论,历时1年,针对ADOA的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性意见,旨在为临床正确开展工作和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提升我国ADOA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常染色体显性 诊疗准则(主题)
原文传递
DYNC1H1基因相关下肢明显型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患儿4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昌键 王爽 +6 位作者 谈丹丹 刘艺丹 范燕彬 魏翠洁 宋丹羽 朱颖 熊晖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动力蛋白1重链1(DYNC1H1)基因相关下肢明显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LED)1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基因检测发现DYNC1H1基因致病性变异的4例SMALED1型患儿病... 目的探讨细胞质动力蛋白1重链1(DYNC1H1)基因相关下肢明显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LED)1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基因检测发现DYNC1H1基因致病性变异的4例SMALED1型患儿病例资料,均除外已知与运动发育落后相关的其他基因变异,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和基因型特点。结果 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起病年龄分别为1岁、1日龄、1日龄和4月龄,确诊年龄分别为4岁10月龄、9月龄、5岁9月龄和3岁1月龄。临床表现均存在下肢为主的肌无力、肌萎缩,2例合并足畸形,1例合并早期非进展性关节挛缩,1例合并髋关节脱位,1例合并智力障碍。4例患儿均发现DYNC1H1基因新生杂合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评级为可能致病和致病性变异,其中p.R598C、p.P776L、p.Y1109D变异已报道,p.I1086R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对于婴儿期出现不明原因下肢肌无力、肌萎缩、关节挛缩及足畸形、上肢运动能力保留、伴或不伴智力障碍,运动能力缓慢进展者,需考虑SMALED1型可能,必要时完善DYNC1H1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儿童 基因 DYNC1H1 常染色体显性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OPA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玥 陈洁琼 +5 位作者 许可 刘丽娟 张晓慧 蒋凤 董冰 李杨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OPA1基因突变特点及ADOA患者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可疑ADOA患者291例,其中55例家族史明确,236例为散发患者。方法用PCR扩增DNA测序方法检测291例患... 目的分析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OPA1基因突变特点及ADOA患者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可疑ADOA患者291例,其中55例家族史明确,236例为散发患者。方法用PCR扩增DNA测序方法检测291例患者OPA1基因28个编码外显子,记录ADOA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指标OPA1基因突变,家族史,发病年龄,视力,眼底表现。结果在291例患者中60例(20.6%)检测到51种OPA1基因致病突变,其中37种为本实验室新发现或首先报道的突变。基因突变中43%(22/51)为错义突变,19%(10/51)为无义突变,14%(7/51)为剪接位点突变,24%(12/51)为缺失或插入。OPA1基因突变主要分布于外显子27和9,频次分别为8和6次;其次为外显子8,26,28,频次均为5次。在60例ADOA患者中,6例(10%)携带相同缺失突变c.2708_2711delTTAG。ADOA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1,发病年龄(7.97±7.31)岁(范围3~33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小于男性。平均logMAR视力(0.84±0.42)。60例患者均双眼同时发病,眼底表现对称,45例(75%)表现为双眼视盘颞侧色淡,13例(22%)表现为双眼全视盘色淡。结论本研究结果扩大了OPA1基因突变谱,外显子8,9,26.28是ADOA患者OPAl基因突变的热突变区域,对可疑ADOA患者应进行OPA1基因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OPA1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分子遗传学检测在散发视神经萎缩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李杨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视神经萎缩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不明原因的、有时缺乏明确家族史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OPA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患... 视神经萎缩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不明原因的、有时缺乏明确家族史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OPA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和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病因学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