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URATELY DETERMINING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IN RATS BY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IMAGING
1
作者 XIAOLI SUN PENGCHENG LI +2 位作者 WEIHUA LUO BIYING GONG QINGMING LUO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is a wave of neuronal and glial depolarization that propagates across the cortex at a rate of 2–5mm/min accompanied by reversibl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suppression,a negative shif...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is a wave of neuronal and glial depolarization that propagates across the cortex at a rate of 2–5mm/min accompanied by reversibl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suppression,a negative shift of direct current(DC)potential,and change of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s(OIS).Propagation velocity of CSD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used to study this phenomenon.It is commonly determined in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way that measures the time required for a CSD wave to pass along two electrodes.Since the electrophysiology technique fails to reveal the spreading pattern of CSD,velocity calculated in this manner might be inaccurate.In this study,we combined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and OIS imaging(OISI)for detecting changes in DC potential and OIS during CSD simultaneously.An optical method based on OISI to determine the CSD velocity,which is measured by generating a series of regions of interest(ROI)perpendicular to the advancing wavefront along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CS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then dividing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ROIs over time,is presented.Comparison of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approaches in determining the CSD velocity is made as well.The average rate of 33 CSDs is 3.52±0.87mm/min by use of the optical method and 4.36±1.65mm/min by use of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method.Because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spreading pattern of CSD provided optically,the velocity determined by OISI is of smaller deviation and higher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velocity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imaging ELECTROPHYSIOLOGY ACCURACY
下载PDF
Separation of cortical arteries and veins in optical neurovascular imaging
2
作者 Linna Zhao Yao Li +2 位作者 Hongyang Lu Lu Yuan Shanbao Tong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22-30,共9页
Separation of arteries and veins in the cerebral cortex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studies of cortical hemodynamics,such as the changes of cerebral blood flow,perfusion or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arteries an... Separation of arteries and veins in the cerebral cortex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studies of cortical hemodynamics,such as the changes of cerebral blood flow,perfusion or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arteries and veins under different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Yet the cerebral vessel segmentation and vessel-type separation are challenging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cortical vessel characteristics and low spatial signal-to-noise ratio.In this work,we presented an effective full-field method to differentiate arteries and veins in cerebral cortex using dual-modal opt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laser speckle imaging(LSI)and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s(OIS)imaging.The raw contrast images were acquired by LSI and processed with enhanced laser speckle contrast analysis(eLASCA),algorithm.The vascular pattern was extracted and seg-mented using region growing algorithm from the eLASCA-based LSI.Meanwhile,OIS imageswere acquired altermatively with 630 and 870 nm to obtain an oxy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apover cerebral cortex.Then the separation of arteries and veins was accomplished by Otsuthreshold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OIS informa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LSI.Finally,the segmentation and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were assessed using area overlap measure(AOM).The segmentation and separation of cerebral vessels in cortical optical imaging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full-field cerebral hemodynamics monitoring and pathological study of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as well as in clinical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sel segmentation laser speckle imaging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s imaging regiongrowing algorithm artery-vein separ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NAAG AND MPEP ON RAT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3
作者 ZHEN WANG WEIHUA LUO +3 位作者 XIAOLI SUN PENGCHENG LI SHANGBIN CHEN QINGMING LUO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123-129,共7页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is a pathophysiological phenomenon.There are sufficient evidences to prove that CS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me neurological disorders.However,exact mechanisms of its initiation a...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is a pathophysiological phenomenon.There are sufficient evidences to prove that CS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me neurological disorders.However,exact mechanisms of its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are still unclear.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glutamate receptors could be concerned with CSD,but those studies were mostly performed oriented to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iGluRs).There is relatively little report about effects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on CSD.Here,we applied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imaging(OISI)combined with direct current(DC)potential recording to examine influences of some mGluRs antagonist(or agonist)on CSD propagation in rat’s brain,to indirectly validate actions of some mGluRs on CSD.We found that N-acetyl-l-aspartyl-l-glutamate(NAAG,an agonist at mGluR3)inhibited the propagation of CSD,and the inhibition was gradually developed with time.However,6-methyl-2-phenylethynyl-pyridine(MPEP,an antagonist of mGluR5)did not produce any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with the CSD propagation.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mGluR3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SD propagation,but the activity of mGluR5 was comparatively weak.These findings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CSD,and consider the therapy of some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volved with C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imaging direct current potential RATS
下载PDF
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过程的在体内源光信号成像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鹏程 陈尚宾 +1 位作者 骆卫华 骆清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5-611,共7页
皮层扩散性抑制 (corticalspreadingdepression ,CSD)是研究偏头痛、脑梗塞等疾病的一种重要病理模型 .而CSD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皮层血液动力学变化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利用高分辨的内源光信号成像技术 ,在体观测了大鼠CSD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皮层扩散性抑制 (corticalspreadingdepression ,CSD)是研究偏头痛、脑梗塞等疾病的一种重要病理模型 .而CSD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皮层血液动力学变化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利用高分辨的内源光信号成像技术 ,在体观测了大鼠CSD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5 4 0nm及 6 6 0nm波长皮层反射内源光信号变化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分析讨论了引起这一内源光信号变化可能的内在生理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 ,CSD诱发的内源光信号变化呈现多时相的特点 ,其传播由刺激中心以同心圆的样式向周围扩散 ,速度约为 (3 7± 0 4 )mm/min .对于 5 4 0nm ,CSD引起了皮层反射光强的降低 [幅度 (- 2 1± 1 2 ) % ,持续时程 (16 2± 3 8)s],升高 [幅度 (2 9± 1 6 ) % ,持续时程(13 8± 2 2 )s ],再降低 [幅度 (- 14 2± 4 5 ) % ,持续时程 (40 6± 8 4 )s]和再升高持续时程 [(14 6 2± 4 0 3)s ],同时观测到软脑膜动脉的大幅度舒张 ,血管管径变化峰值增大了 (6 9 2± 2 6 1) % .而对于 6 6 0nm ,内源光信号变化的时间特性在皮质区主要表现为反射光强的增大 [幅度 (3 8± 0 6 ) % ,持续时程 (17 9± 5 1)s],减小[幅度 (- 3 0± 1 7) % ,持续时程 (43 3± 6 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皮层扩散性抑制 内源光信号 光学成像 神经元 去极化
下载PDF
光学成像观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态过程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哲 陈尚宾 +2 位作者 李鹏程 曾绍群 骆清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1-875,共5页
采用550nm内源信号光学成像(opticalintrinsicsignalimaging,OISI)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层.MCAO后4h内,观测到一系列自发扩散性抑制(spreadingdepression,SD)波(10.3±... 采用550nm内源信号光学成像(opticalintrinsicsignalimaging,OISI)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层.MCAO后4h内,观测到一系列自发扩散性抑制(spreadingdepression,SD)波(10.3±4.6)次.前2h内的SD波通常会侵袭整个左侧顶叶皮层,但光信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后2h内的SD波局限于顶叶皮层中央区域,且传播面积逐次减少;旁侧区域光强基线逐步升高,4h时,反射光强升高(8.4±1.2)%.随后TTC染色证明上述旁侧区域已经梗死.实验表明光学成像为确定缺血半暗带并监测其动态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局灶性脑缺血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扩散性抑制
下载PDF
高时空分辨的脑功能光学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珍 刘庆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8-495,共8页
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深入分析脑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脑的高级功能至关重要,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已经在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有脑功能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断层成像(PET)、脑电... 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深入分析脑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脑的高级功能至关重要,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已经在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有脑功能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断层成像(PET)、脑电图(EEG)、脑磁图(MEG)等等,虽然已被成功用于脑功能研究,但是目前这些方法也存在着时间或空间分辨率不够的局限.比较而言,光学成像方法表现出其独特魅力.激光散斑衬比成像和内源信号光学成像由于能提供空间取样、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三者的最佳组合和不需加入外源性标记物等特点,与其他脑功能成像技术相比其优势可能更为突出.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这两种脑功能光学成像技术及其应用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成为研究脑皮层功能构筑和脑病理生理的有力工具.但是目前这两种成像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脑血流速度 内源光学信号
下载PDF
脑功能光学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德文 雷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2,共5页
首先对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然后对脑功能光学成像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 ,主要介绍了电压敏感性染色成像、内源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神经元活动相关光信号成像等成像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并总... 首先对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然后对脑功能光学成像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 ,主要介绍了电压敏感性染色成像、内源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神经元活动相关光信号成像等成像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并总结了选择光学成像系统所应考虑的因素 ,最后 ,通过对各种成像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脑功能光学成像技术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内源信号 电压敏感染料 光学相干层析 神经元活动相关光信号 信息处理 脑功能光学成像
下载PDF
脑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术:猫视皮质方位功能柱的活体显示 被引量:8
8
作者 俞洪波 邢大军 寿天德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55-359,共5页
脑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术是目前为止空间分辨率最高的一种活体脑成像技术 ,它为大范围皮质的功能构筑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应用这一技术显示活体猫视皮质的方位功能柱的方法 。
关键词 方位功能柱 视皮质 脑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术
下载PDF
估计点扩展函数对内源性光学成像信号的提取
9
作者 尹愚 宋雪梅 尧德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5,共6页
脑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研究大脑皮层神经群体活动的成像方法。内源性光学信号非常微弱,并且在穿过皮层组织时会发生扩散,使得图像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本研究通过对功能图像的二阶统计量分析,选取功能柱区域与非功能... 脑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研究大脑皮层神经群体活动的成像方法。内源性光学信号非常微弱,并且在穿过皮层组织时会发生扩散,使得图像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本研究通过对功能图像的二阶统计量分析,选取功能柱区域与非功能柱区域像素进行联合求解高斯函数,得到针对内源性光学信号的点扩展函数的估计,并对内源性光学信号图像进行恢复。恢复图像的二阶统计量的分布形式表明,图像中的功能柱区域较处理前更为集中。利用此结果,以恢复图像的二阶统计量作为阈值划分的标准,对功能柱区域进行了准确的分割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 内源信号 二阶统计量 点扩展函数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KCl诱导皮层扩散性抑制的体光学成像
10
作者 冯哲 陈尚宾 +2 位作者 李鹏程 曾绍群 骆清铭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9-303,共5页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在额叶皮层用KCl诱导产生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spreadingdepression,CSD)。MCAO4h后,利用550nm内源信号光学成像(opticalintrin-sicsignalimaging,OISI)...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在额叶皮层用KCl诱导产生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spreadingdepression,CSD)。MCAO4h后,利用550nm内源信号光学成像(opticalintrin-sicsignalimaging,OISI)监测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顶-枕叶皮层内源光信号变化。成像1h内观测到一系列诱导CSD波(14±3次),CSD波局限于顶-枕叶皮层中央区域扩展,以光强的显著下降为特征;而旁侧区域光强无明显改变,不具备CSD波特征,表明CSD波未传播到该区域。随后TTC染色证明上述旁侧区域已经梗死。实验表明:MCAO后4h,皮层区域旁侧部分会梗死;CSD波的OIS变化可用来区分缺血梗死区和外周供血较为完整区域(未梗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局灶性脑缺血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皮层扩散性抑制
下载PDF
基于内源光信号的纤维光学内镜设计
11
作者 李韪韬 宁雪 +2 位作者 张欢 张雅檬 钱志余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5-712,共8页
内镜检查是临床消化道疾病诊疗的最主要手段,其功能是获取组织的结构信息。在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功能信息如血氧及与代谢相关参数的改变。论文基于内源光信号成像技术开发了一套纤维光学内镜系统,能够测量生物组织... 内镜检查是临床消化道疾病诊疗的最主要手段,其功能是获取组织的结构信息。在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功能信息如血氧及与代谢相关参数的改变。论文基于内源光信号成像技术开发了一套纤维光学内镜系统,能够测量生物组织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和散射特性等6种功能信息的变化量。设计注射过量亚硝酸钠(800 mg/kg)的小鼠实验,利用所设计的纤维光学内镜成功获得了注射药物3、6、9、12、15以及18 min后同视野、在体的血氧及与代谢相关参数图像。实验模型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持续减少,脱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持续增加。研究表明内源光信号的纤维光学内镜系统能够准确反映生物组织功能信息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内源光信号 成像 血氧
下载PDF
在体研究皮层扩散性抑制动物模型的评价
12
作者 胡学斌 冯哲 +2 位作者 赵洪洋 赵沃华 朱贤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7期414-417,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CSD)动物模型,并研究其光学成像和电生理特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SD大鼠,在大鼠颅骨上分别钻磨出诱导窗口和观测窗口,分别用针刺和5mol/LKCl在诱导窗口诱导脑CSD,用0.9%NaCl作对照,电生理和... 目的建立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CSD)动物模型,并研究其光学成像和电生理特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SD大鼠,在大鼠颅骨上分别钻磨出诱导窗口和观测窗口,分别用针刺和5mol/LKCl在诱导窗口诱导脑CSD,用0.9%NaCl作对照,电生理和光学成像的方法来描记CSD的产生与传播。结果针刺诱导组和KCl诱导组在观测窗口均可以观察到CSD波,在产生CSD波的同时,伴随着去极化电位的产生,而在NaCl对照组没有这一现象的发生。结论本方法制作的CSD动物模型,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光学的方法直观观测CSD的产生发展,并结合电生理观测,适于在体研究,为进一步研究CSD的发生机制及其可能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扩散抑制 动物模型 电生理 在体研究 光学成像
下载PDF
基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的内源性光学成像信号提取
13
作者 颜红梅 晏青 王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519-3522,3565,共5页
目的: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空白本底或交混本底作为基准图像,然后将刺激条件下获得的皮层图像与基准图像相除或者相减,得到刺激条件下的皮层功能图。但是空白本底和交混本底本身是含有皮层活动信息的,二者也存在结构上的差... 目的: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空白本底或交混本底作为基准图像,然后将刺激条件下获得的皮层图像与基准图像相除或者相减,得到刺激条件下的皮层功能图。但是空白本底和交混本底本身是含有皮层活动信息的,二者也存在结构上的差异,说明本底方法本身可能会带来计算误差。本文的目的是探索一种不使用本底基准图像的内源信号分析方法。方法:将主成分分析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相结合,不使用本底相减方法,以自行记录的麻醉猫初级视皮层对正弦光栅刺激反应所得到的成像图像为数据源,直接提取方位功能图。结果:我们提出的基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的内源信号分析方法同样可以提取出效果较好的方位功能图。将我们得到的方位功能图与传统本底方法得到的方位功能图的轮廓进行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功能构筑信息基本相同。结论:我们提出的基于空间独立成分分析的内源信号提取方法可以有效直接从原始图像提取出方位功能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独立成分分析 内源信号 光学成像 功能图
下载PDF
管中窥脑
14
作者 俞洪波 《自然杂志》 2016年第6期399-406,共8页
近年来,脑科学在技术方法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多种成像手段能够为我们提供从脑功能区到亚细胞结构的活体实时成像数据。同时,深度学习算法等神经网络算法被广泛应用,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算法与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原则相符,也将成为模... 近年来,脑科学在技术方法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多种成像手段能够为我们提供从脑功能区到亚细胞结构的活体实时成像数据。同时,深度学习算法等神经网络算法被广泛应用,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算法与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原则相符,也将成为模拟脑的有力工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成像 内源性光学成像 功能核磁共振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光学成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昆鸟 俞洪波 寿天德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7-603,共7页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光学成像技术(optical imaging based on intrinsic signals) 是近年出现的研究脑功能的新技术。它因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可连续长时间记录,使用简便, 费用较低等特点,成为...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光学成像技术(optical imaging based on intrinsic signals) 是近年出现的研究脑功能的新技术。它因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可连续长时间记录,使用简便, 费用较低等特点,成为在视觉,听觉以及其他各种脑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国内第一套脑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研制,以及用于视觉研究皮层功能方位柱研究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系统 内源信号 视觉 方位柱 脑功能定位
下载PDF
应用基于内源信号的光学成像技术的视觉脑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鹍 俞洪波 寿天德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11,共5页
基于脑内源信号的光学成像技术是近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脑功能成像方法。该技术既无毒 ,又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因而被迅速应用于动物的视觉、听觉、体感皮层功能构筑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这种光学脑功能成像在视觉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 基于脑内源信号的光学成像技术是近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脑功能成像方法。该技术既无毒 ,又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因而被迅速应用于动物的视觉、听觉、体感皮层功能构筑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这种光学脑功能成像在视觉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并分析了该方法与其他脑成像技术、微电极单细胞技术的关系。报道了国内自行研制第 1套脑功能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工作 ,该系统已在猫初级视觉皮层不同深度获得了清晰的方位功能图 ,并已经和正在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光学成像 方位功能图 视觉皮层 内源信号
下载PDF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图像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云达 陆一樑 +3 位作者 陈垚 柴新禹 任秋实 李丽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4-940,共7页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脑成像技术,它因空间分辨率高、可长时间在体记录、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大脑功能。由于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信号易受呼吸、心跳、血管周期性搏动等的影响,信...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脑成像技术,它因空间分辨率高、可长时间在体记录、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大脑功能。由于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信号易受呼吸、心跳、血管周期性搏动等的影响,信噪比很低,研究适用于光学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对基于内源信号脑功能光学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介绍传统图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局部相似度最小化、活动区域反应特征曲线及指示函数法等新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不同的应用场合、优缺点及旨在解决的问题。这些新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图像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功能光学成像 图像处理方法 信噪比
下载PDF
灰度图像校正在视网膜内源光信号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洁瑞 郭学谦 +2 位作者 马丽萍 侯钧杰 邵双运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对视网膜内源光信号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测试眼因眨眼抖动而产生的图像位置偏移;降低因图像灰度不均匀而产生的背景噪声。方法本文首先采用归一化相关系数匹配法对图像进行配准,然后采用灰度线性变换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灰度校正,最... 目的对视网膜内源光信号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测试眼因眨眼抖动而产生的图像位置偏移;降低因图像灰度不均匀而产生的背景噪声。方法本文首先采用归一化相关系数匹配法对图像进行配准,然后采用灰度线性变换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灰度校正,最后提取视网膜黄斑区的内源光信号。结果灰度图像校正能有效提高内源光信号的相对强度,波谷幅度相对处理之前增强两倍(5%提高到12%;12%提高到26%);还可以改善内源光信号变化曲线,能观察到更多的信号细节变化。结论文中方法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相似,说明该方法是有效可靠的,为探索信号生理学意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 灰度处理 内源光信号 信号探测 视网膜
下载PDF
小波函数在内源光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钧杰 邵双运 +3 位作者 郭学谦 何玉环 彭燔 王萍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2期81-85,89,共6页
目的内源光信号(Intrinsic Optical Signals,IOSs)探测技术因受到低信噪比的影响,阻碍其对视网膜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小波函数对IOSs进行去噪。方法除了稳定的探测系统外,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利用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 目的内源光信号(Intrinsic Optical Signals,IOSs)探测技术因受到低信噪比的影响,阻碍其对视网膜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小波函数对IOSs进行去噪。方法除了稳定的探测系统外,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利用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来提高信噪比。本文对比多组数据叠加取平均、小波去噪以及平滑去噪的结果最终选取了Symlets小波函数对IOSs进行去噪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ymlets小波函数对IOSs去噪,在两组实验数据平均的情况下,信噪比得到了有效提高,较5组数据(每组实验数据采集时间为8 s,连续采集5组)平均的信噪比最高可提高3.56倍。Symlets小波函数对信号进行处理时所需要采集数据的时间,较5组数据平均所需的时间缩短24 s,信号处理所需时间平均缩短75 s左右。结论利用小波函数处理信号,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重复采样组数,有利于IOSs的实际应用。本文结果对于视网膜IOSs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函数 信号去噪 图像处理 内源光信号
下载PDF
术中人脑功能实时成像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鑫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3期103-106,116,共5页
脑组织恶性病变往往需要通过脑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如何在最大程度切除恶性病变区域同时最小化损伤脑功能区,在神经外科领域一直是世界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术中脑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指出内源信号光学... 脑组织恶性病变往往需要通过脑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如何在最大程度切除恶性病变区域同时最小化损伤脑功能区,在神经外科领域一直是世界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术中脑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指出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虽然该技术起步晚、技术新,但是基于此技术研发的成像系统无需与脑组织接触,能够实现高时空分辨率成像,可以为临床应用解决重要问题。已经有研究利用该技术在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上开展工作,但是目前在人脑上还没有成熟的成像系统,因此急需研制一套基于内源性光学信号成像原理的术中人脑功能活动实时成像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瘤 神经外科手术 脑功能成像 内源性光学信号成像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