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研究进展
1
作者 尹昌凡(综述) 傅升 +2 位作者 江星 袁艺丹 樊丽娜(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60-865,共6页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方面的研究概况。通过回顾学习与中西医结合诊治OIOFR疾病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在OIOFR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方面的研究概况。通过回顾学习与中西医结合诊治OIOFR疾病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在OIOFR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愈合周期,还可降低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为OIOFR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口腔颌面部 牙源性感染 根尖周炎 清热解毒 抗生素 综述
下载PDF
三种药物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35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寿柏泉 寿卫东 +2 位作者 孟昭业 杨震 张森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和鱼肝油酸钠(SM)联合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350例,采用PYM、DXM、SM三药联合注射治疗。用DXM5mg/1ml,配PYM8mg,加1%普鲁卡因...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和鱼肝油酸钠(SM)联合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350例,采用PYM、DXM、SM三药联合注射治疗。用DXM5mg/1ml,配PYM8mg,加1%普鲁卡因注射液4ml,按体表瘤体面积每1cm×1cm注射1ml混合液计算剂量,进行瘤体内注射,再按相对大剂量鱼肝油酸钠注射方法继续注射鱼肝油酸钠。每隔5~7d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经6~48个月随访,治愈246例(70.29%),基本治愈88例(25.14%),好转16例(4.57%),有效率为100%。结论PYM、DXM、SM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鱼肝油酸钠 瘤内注射 治疗 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 疗效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指南 被引量:82
3
作者 郑家伟 周琴 +6 位作者 王延安 范新东 周国瑜 秦中平 赵吉宏 王绪凯 赵怡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1-67,共7页
血管瘤(hemangiom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40%~60%发生于头颈部。该肿瘤虽然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但少数肿瘤由于生长迅速或位于重要的器官,压迫周围组织,可引起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目... 血管瘤(hemangiom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40%~60%发生于头颈部。该肿瘤虽然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但少数肿瘤由于生长迅速或位于重要的器官,压迫周围组织,可引起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迄今尚无一种方法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血管瘤。应根据血管瘤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分期、功能影响以及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等因素的不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复杂和重症病例,需采用综合序列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诊治经验,制定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指南,希望对临床治疗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本指南将及时予以更新,以反映和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治疗指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4
作者 金志勤 袁荣涛 贾暮云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49-451,共3页
血管瘤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考察、分析,认为要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早期(增生初期)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血管瘤存在2个快速生长期,其发生以及持续的时间是明确的... 血管瘤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通过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考察、分析,认为要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早期(增生初期)及时发现、明确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血管瘤存在2个快速生长期,其发生以及持续的时间是明确的。虽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策略的选择仍存在争议,但治疗的关键还是早期进行干预,尤其是第1个快速生长期,是控制血管瘤的最佳时机和不可丧失的关键期,应采取积极措施,使血管瘤的增生受限和停止,而不进入第2个快速生长期。对病情和所处病期的明确诊断以及对病程的确切预期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可以采用激光、硬化剂注射、口服激素等治疗手段,有效控制或治愈血管瘤。本文着重对激光、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方案进行讨论,认为周密的计划和精确的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 生物学行为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声荣 漆剑频 +5 位作者 陈卫民 陶学金 邵乐南 孙国洪 魏望萍 韩元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2 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经DSA和栓塞后观察其即刻效果和 1年后效果。结果 :本组栓塞后即刻有效率为 95 %,栓塞后 1年有效率为 90 %。结论 :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非常有效的方... 目的 :评价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2 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经DSA和栓塞后观察其即刻效果和 1年后效果。结果 :本组栓塞后即刻有效率为 95 %,栓塞后 1年有效率为 90 %。结论 :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血管畸形 介入治疗 适应症 血管栓塞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 被引量:84
6
作者 郑家伟 李金忠 +9 位作者 涂文勇 张陈平 郭传瑸 李龙江 孙沫逸 韩正学 廖贵清 潘潮斌 张文峰 季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8-106,共9页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其组织病理学类型多样,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90%以上。由于解剖部位特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造成咀嚼、吞咽、呼吸和语音等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其组织病理学类型多样,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90%以上。由于解剖部位特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造成咀嚼、吞咽、呼吸和语音等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3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对某些类型的肿瘤和晚期患者是必要的补充和辅助措施。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则提倡综合序列治疗,并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在65%左右,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0%。为了规范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牵头,组织国内从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知名专家,参考国内外文献,尤其是2009年美国NCCN指南中的相关内容,撰写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希望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规范治疗起到指导作用。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方法、药物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及时予以更新,以反映和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治疗指南
下载PDF
口服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被引量:52
7
作者 郑家伟 秦中平 +1 位作者 张志愿 周国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口服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澄清,例如最佳用药年龄、剂量、方案、疗程,剂量与疗效及不良作用的关系,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体会,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 口服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澄清,例如最佳用药年龄、剂量、方案、疗程,剂量与疗效及不良作用的关系,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体会,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口服皮质激素对婴幼儿血管瘤有确切疗效,应争取在1岁内进行。初次治疗按泼尼松3~5mg/kg、隔天用药1个疗程(3个月)较为合理。剂量与疗效、年龄与疗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以6个月内用药效果最好;大剂量用药的不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剂量和小剂量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 婴幼儿皮 质激素
下载PDF
Nd:YAG连续激光治疗31例口腔颌面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国瑜 张志愿 +2 位作者 竺涵光 张陈平 孙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为探索口腔颌面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 ,采用Nd :YAG激光翻瓣照射法治疗血管畸形 31例病人 ,着重观察激光照射剂量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口腔颌面部不同解剖部位的 31例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行翻瓣激光治疗。... 目的 为探索口腔颌面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 ,采用Nd :YAG激光翻瓣照射法治疗血管畸形 31例病人 ,着重观察激光照射剂量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口腔颌面部不同解剖部位的 31例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行翻瓣激光治疗。激光功率密度 30~ 70W/cm2 ,能量密度 70~ 10 0J/cm2 ,治疗后随访 1.5~ 3a。结果经治疗前后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对比 ,显效 2 9例 ,占 93.5 5 % ;有效 2例 ,占 6 .45 % ,无 1例复发 ,无并发症。结论翻瓣Nd :YAG激光照射是治疗口腔颌面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新方法 ,具有选择性治疗、保存正常组织、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颌面深部 海绵状血管畸形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头颈部静脉畸形诊治指南 被引量:31
9
作者 郑家伟 赵怡芳 +9 位作者 秦中平 王绪凯 范新东 杨耀武 王延安 陈伟良 骆泉丰 苏立新 周琴 朱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10-517,共8页
静脉畸形是常见的良性病变,约40%发生于头颈部,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功能,甚至可并发大出血或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激光、硬化剂注射等。小而浅表的静脉畸形治疗较为简单,效果良好;而累及多个解剖分区的深... 静脉畸形是常见的良性病变,约40%发生于头颈部,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功能,甚至可并发大出血或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激光、硬化剂注射等。小而浅表的静脉畸形治疗较为简单,效果良好;而累及多个解剖分区的深部、广泛病变治疗困难,是临床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于复杂病例,单一治疗方法的效果欠佳,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机构的技术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综合序列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诊治经验,制定口腔颌面-头颈部静脉畸形诊治指南,希望对临床规范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指南将及时予以更新,以反映和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头颈部 静脉畸形 治疗指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郑家伟 麦华明 +9 位作者 骆泉丰 杨耀武 高庆红 赵吉宏 范新东 王延安 秦中平 周国瑜 杨宏宇 陈传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6-390,共5页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s)系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形成的病变,虽有部分病例在成人时才出现,但90%在2岁内发病,约75%发生在头颈部。病变可因感染、创伤或出血而迅速增大,引起面部畸形,压迫呼吸道,造成进食及言语困难等。...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s)系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形成的病变,虽有部分病例在成人时才出现,但90%在2岁内发病,约75%发生在头颈部。病变可因感染、创伤或出血而迅速增大,引起面部畸形,压迫呼吸道,造成进食及言语困难等。虽属良性病变,但极少自然消退。手术、硬化剂注射、激光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疗机构的技术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复杂病例,需采用综合序列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诊治经验,制定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希望对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的规范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指南将及时予以更新,以反映和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淋巴管畸形 治疗指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彦平 赵建广 +2 位作者 刘凤英 杨会钗 刘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4-726,共3页
对1例口腔颌面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本病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报道很少见,病理学检查诊断非常重要。单纯局部广泛切除不能根治,应采取综合治疗,术后需长期随访。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手术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平阳霉素在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嘉朋 陈巨峰 +2 位作者 李金 冼淡 劳均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平阳霉素早期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9年6月应用小剂量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82例。平阳霉素浓度为1~1.6g/L,每次注射剂量不超过4mg,用药总量一般不超过20... 目的:探讨小剂量平阳霉素早期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9年6月应用小剂量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82例。平阳霉素浓度为1~1.6g/L,每次注射剂量不超过4mg,用药总量一般不超过20mg,根据患儿的年龄、瘤体大小和深度决定用药浓度、剂量和注射次数。血管瘤进入消退期则停止治疗,随访6~24个月。随访时间最长4a,最短6个月。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瘤体直径≥2cm者与<2cm者的疗效进行χ2检验。结果:治愈58例(70.73%),基本治愈21例(25.61%),好转3例(3.66%),未见无效病例。治愈和基本治愈率合计为96.34%,有效率为100%。统计学分析表明,疗效与瘤体大小无显著相关性。3例病例出现注射部位溃疡、皮肤坏死,继而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浅表瘢痕。4例注射后食欲缺乏。无腮腺分泌障碍和面神经损伤症状;未发现肺纤维化或生长抑制现象。结论:小剂量平阳霉素早期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远期美容效果,为目前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平阳霉素 口腔颌面部 婴幼儿 早期干预
下载PDF
电针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伟 辛育龄 赵洪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电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简称血管瘤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0 5例血管瘤患者行电针治疗 ,在B超或CT定位和引导下将铂金针插入血管瘤内 ,并用塑料绝缘管保护健康组织。插针的根数视血管瘤大小而定 ,电针之间的距离... 目的 :探讨应用电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简称血管瘤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0 5例血管瘤患者行电针治疗 ,在B超或CT定位和引导下将铂金针插入血管瘤内 ,并用塑料绝缘管保护健康组织。插针的根数视血管瘤大小而定 ,电针之间的距离为 15mm左右。将电针分为阴、阳极连接在电针治疗仪上进行通电治疗 ,常用电压为 5 0~ 7 0V ,电流为 6 0~ 80mA ,电量按血管瘤的直径每 1 0cm给 10 0库仑 (C)左右。治疗中用B超监测到血流消失即表明治疗完成。结果 :完全治愈 (CR) 345例 (85 2 % ) ,部分治愈 (PR) 39例(9 6 % ) ,轻度消退 (MR) 12例 (3 0 % ) ,无变化 (NC) 9例 (2 2 % )。将CR +PR评为有效 ,其有效率为94 8% (384 /4 0 5例 )。结论 :电针治疗颌面口腔部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创新技术 ,在临床上取得较高有效率。此外 ,它具有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 ,创伤小 ,恢复快 ,不留疤痕等优点 ,为攻克颌面、口腔部血管瘤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治疗 颌面部血管瘤 疗效观察 B超 CT定位
下载PDF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瘤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建设 刘殿江 +3 位作者 高敏 牛金城 矫国田 郭振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脉管瘤的疗效。方法:将8.0mg平阳霉素、5.0mL2%利多卡因、5.0mg地塞米松制成6.0mL的混合药液,根据瘤体大小每次注射0.5~6.0mL,7~14d注射1次,一般注射2~5次。结果:5...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脉管瘤的疗效。方法:将8.0mg平阳霉素、5.0mL2%利多卡因、5.0mg地塞米松制成6.0mL的混合药液,根据瘤体大小每次注射0.5~6.0mL,7~14d注射1次,一般注射2~5次。结果:56例患者(64个瘤体)治疗完成后经6~24个月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达87.5%,好转率10.7%,有效率为98.2%。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瘤,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脉管瘤 平阳霉素 注射治疗
下载PDF
48例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范玉丽 曹征 +1 位作者 吴莘 王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监护室2008年7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口腔颌面外科、急诊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协作治疗,对其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监护室2008年7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口腔颌面外科、急诊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协作治疗,对其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经多科室综合治疗后痊愈45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6.25%。结论:针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及时采用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重症 综合治疗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家锋 王秀平 +2 位作者 管海虹 张兴云 贺文鹏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和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行DSA检查,选择供血动脉栓塞,然后再行手术治疗。结果DSA可清晰显示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以及回流静脉,栓塞后再...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和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行DSA检查,选择供血动脉栓塞,然后再行手术治疗。结果DSA可清晰显示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以及回流静脉,栓塞后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病变切除彻底,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DSA及栓塞技术可对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栓塞 血管瘤 颌面部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及综合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戈 王大章 +1 位作者 郑光勇 何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 选择 1981~ 2 0 0 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治疗的横纹肌肉瘤患者共 74例 ,按WHO(1972 )的横纹肌肉瘤TNM分期和国际横纹肌肉瘤协作组 (1988)对该瘤的临床分期进行分期 ,探...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 选择 1981~ 2 0 0 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治疗的横纹肌肉瘤患者共 74例 ,按WHO(1972 )的横纹肌肉瘤TNM分期和国际横纹肌肉瘤协作组 (1988)对该瘤的临床分期进行分期 ,探讨横纹肌肉瘤病理分型 ,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74例患者中 ,有34例行扩大切除术 ,18例行局部切除术 ,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不同剂量的放疗 ,另有 2 2例患者因病变范围广或是儿童而只接受了放疗或者放、化疗联合治疗。随访病例的 5年生存率随病期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肿瘤复发和手术切除边缘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 采用扩大切除术加术后放疗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减少复发有明显效果 ;晚期或儿童患者采用局部切除联合放、化疗对于提高 5年生存率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横纹肌肉瘤 治疗 化疗 肿瘤 RMS
下载PDF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华文哲 李娜 +2 位作者 岳海泉 阮涛 刘瑞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合并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合并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纵膈感染死亡,实验组中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治愈率均为9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颌面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更换敷料次数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并且具有美观、安全、手术创伤小、可保护重要组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感染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晓丹 金旭斌 +2 位作者 郑丽端 程波 戴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预后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病史、临床资料;大体检查、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免疫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预后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病史、临床资料;大体检查、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免疫结构,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肿瘤分别位于耳周(4例)及腭部(2例);都表现为表浅单发性肿块,1例有创伤史。组织学表现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呈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改变;病变内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所有病例血管内皮细胞Vimentin、CD31、CD34阳性,SMA显示血管周围完整的肌外周细胞层,S-100、PanCK染色血管内皮细胞阴性。手术治疗后1例复发,均无转移。结论: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病变,可能与局部创伤有关。手术局部完全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若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准确的术前和术中诊断对手术完整切除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汪坚敏 吴莘 姜滨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5期676-67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例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治愈,3例病死。结论:对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尽早采取有效的控制感染措施,尽快切...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例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治愈,3例病死。结论:对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尽早采取有效的控制感染措施,尽快切开、充分引流,常规、足量联合应用针对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细菌及厌氧菌的抗生素,加强全身状况的监测,予积极全身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