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SPINOUS CELL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COMPARISON WITH NORMAL MUCOSA, LEUKOPLAKI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
作者 高山 刘蜀凡 +1 位作者 沈子华 彭隆祥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3-36,共4页
The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pinous cell in 16 specimen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 was made by using interactive image analysis system (IBAS-II). 19 parameters of the size and shape were chosen, and compar... The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pinous cell in 16 specimen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 was made by using interactive image analysis system (IBAS-II). 19 parameters of the size and shape were chosen, and compared with normal mucosa, leukoplakia, dysplasia and carcinom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ell dimensions (area, perimeter, all kinds of diameter) and nuclear cytoplasmic ratio in OSF were between normal mucosa and dysplasia as well as carcinoma. The former showe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P<0.01), and the latter showed a progressive increase (P<0.01). The dimensions of the nuclei did not show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P>0.05). A series of discriminant functions had been developed with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agreement ratio for OSF was 93.75%. The decrease of cell area and the increase of nuclear cytoplasmic ratio could reflect a malignant progress. The cell morphometric model could discriminate OSF well from other groups, suggesting that the change of the ep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OPLAKI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SPINOUS cell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COMPARISON WITH NORMAL MUCOSA OS NS
原文传递
应用QPCR验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分子标记物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媛 翦新春 刘德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求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为阐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关键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分析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基因CXCL8、CXCL1、PTPRZ1、WDR66... 目的:探求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为阐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关键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分析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基因CXCL8、CXCL1、PTPRZ1、WDR66、DKK1、COX6A2、ATP1A2、TPM1、ABCA8、MIB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在OSF癌变组织12例、非OSF癌变组织10例和正常组织8例中候选基因mRNA的表达。用2^(-ΔΔCT)法分析比较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XCL1、PTPRZ1在OSF癌变的颊粘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OSF癌变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MP1在OSF癌变的颊粘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非OSF癌变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XCL1、PTPRZ1、TPM1基因对OSF癌变的早期诊断有意义,可望成为OSF癌变的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鳞癌 qpcr
下载PDF
PTPRZ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朱蓉 翦新春 +2 位作者 刘德裕 周超 王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蛋白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癌变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OSF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蛋白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癌变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OSF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检测36例OSF癌变患者、23例非OSF癌变鳞癌患者及21例身体健康者颊黏膜组织中PTPRZ1蛋白分布及表达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TPRZ1蛋白在OSF癌变组的颊黏膜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2.22%;在非OSF癌变的颊黏膜鳞癌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表达率为43.47%;在正常颊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PTPRZ1蛋白在OSF癌变组及非OSF癌变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SF癌变组显著高于非OSF癌变的口腔癌组(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PTPRZ1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非OSF癌变的口腔鳞癌中微量表达,在OSF癌变组中显著表达。PTPRZ1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发现,PTPRZ1与复发及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性(rk=0.642,P<0.01;rk=0.656,P<0.01)。结论 :PTPRZ1在OSF癌变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蛋白激酶Z1型受体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鳞癌
下载PDF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白斑及鳞癌上皮细胞内皮素1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春姣 彭解英 +1 位作者 刘蜀凡 姚志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象分析技术 ,对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 10例、白斑 (OLK) 9例、鳞状细胞癌 (SCC) 14例及正常口腔粘膜(NOR) 10例的上皮细胞ET 1表达进...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象分析技术 ,对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 10例、白斑 (OLK) 9例、鳞状细胞癌 (SCC) 14例及正常口腔粘膜(NOR) 10例的上皮细胞ET 1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ET 1在OSF、OLK、SCC组织中的表达增强 ,阳性颗粒主要位于上皮棘细胞、基底细胞的胞浆胞膜上。ET 1表达阳性率和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②OLK、SCC上皮细胞ET 1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P <0 .0 5 )。③OSF上皮细胞ET 1含量显著高于OLK(P <0 .0 5 ) ,与SC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T 1含量在口腔癌前病变至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量变关系 ,OSF中ET 1过量表达可能提示其上皮细胞的癌变潜能 ,ET 1与OSF、O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 内皮素1 免疫组织化学 形态计量
下载PDF
OSCC组织特征性lncRNA表达谱及lncRNA CCAT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玉佩 冷卫东 +1 位作者 牛玉明 魏会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特征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及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子2(CCAT2)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将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73例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通过高通量lnc...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特征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及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子2(CCAT2)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将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73例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通过高通量lncRNA芯片对其lncRNA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对OSCC组织特征性lncRNA表达谱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CCAT2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进而分析CCAT2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lncRNA差异表达1 697个,在芯片lncRNA总数中占5.55%(1 697/30 586);其中,呈现表达下降754个,表达升高943个;共有21个lncRNA差异表达倍数至少为10倍,其中表达下降的lncRNA9个,表达升高的lncRNA12个。RT-q PCR检测结果发现,在OSCC癌组织中,ENST00000458468与UCAl表达较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显著升高(P<0.01)。OSCC癌组织中CCAT2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升高(P<0.01)。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的OSCC患者CCAT2表达量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低分化、Ⅲ~Ⅳ期的患者CCAT2表达量较中/高分化、Ⅰ~Ⅱ期者显著升高(P<0.01)。而CCAT2表达量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OSCC癌组织中,诸多lncRNA出现表达异常,其中CCAT2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增多,提示可能参与OSCC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长链非编码 RNA 结肠癌相关转录子 2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大河 周晌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1-76,共6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的主要癌前病变之一,其癌变过程复杂,癌变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咀嚼槟榔与OSF恶性进展、低氧与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和表观...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的主要癌前病变之一,其癌变过程复杂,癌变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咀嚼槟榔与OSF恶性进展、低氧与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和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对OSF癌变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黏膜鳞癌 癌变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相关口腔癌患者唾液菌群、Cyfra21-1及CAT含量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7
作者 周岚 史祖宣 +2 位作者 高黎 周琳 程广岩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831-1834,共4页
目的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相关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唾液菌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OSF相关OSCC患者96例,同时选择同期OSF无相关OSCC患者96例。收集患者... 目的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相关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唾液菌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OSF相关OSCC患者96例,同时选择同期OSF无相关OSCC患者96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患者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无刺激性混合唾液4 mL,检测唾液菌群分布以及Cyfra21-1、CAT含量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特点OSCC患者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结果 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显著高于OSF无相关OSCC患者(P<0.05)。96例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中共分离出104株菌株,其中奈瑟氏菌群、链球菌属占比较高,分别为14.42%、13.46%。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中CYFRA21-1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T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诊断OSF相关OSCC的AUC分别为0.795、0.733,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 OSF相关OSCC患者唾液菌群主要为奈瑟氏菌群、链球菌属,其唾液中CYFRA21-1、CAT含量较高,且与患者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鳞状细胞癌 唾液菌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过氧化氢酶 病理特点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拭子中Dickkopf-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申庸凡 李志军 +2 位作者 达云萌 尹克 任贵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27-31,43,共6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口腔拭子(OS)中Dickkopf-1(DKK-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为OSCC的67例患者作为OSCC组,收集病变同侧和对侧OS标本及手术组织标本。另选择30例阻生智齿患者的健康...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口腔拭子(OS)中Dickkopf-1(DKK-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为OSCC的67例患者作为OSCC组,收集病变同侧和对侧OS标本及手术组织标本。另选择30例阻生智齿患者的健康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组,3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OSF)患者作为癌前病变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DKK-1蛋白表达;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和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qMSP)法检测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癌前病变组(66.67%,20/30)和OSCC组(20.90%,14/67)DKK-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组(93.33%,28/30),且OSCC组低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SCC组肿瘤组织和OS标本中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组织标本与OS病变同侧标本中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性(r_(s)=0.672,P<0.001)。组织和OS病变同侧标本中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用于鉴别诊断OSCC和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95%CI:0.713~0.884)、0.843(95%CI:0.762~0.924)。OS样本中DKK-1甲基化在早期(Z=2.354,P=0.021)和高分化肿瘤患者中更显著(Z=3.731,P<0.001)。结论从病变部位采集的OS标本中DKK-1基因高甲基化可用于OSF癌变监测以及OSCC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DICKKOPF-1 基因甲基化 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 口腔拭子
下载PDF
铜代谢与口腔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9
作者 高红丽 秦玉凤 +2 位作者 张玥晗 舒佳玉 陈河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5年第20期4316-4324,共9页
背景:铜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在机体各项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铜代谢主要涉及铜离子的吸收、转运、储存和排泄等过程,这些过程共同调节铜稳态。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铜稳态失调会严重影响人体的代谢活... 背景:铜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在机体各项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铜代谢主要涉及铜离子的吸收、转运、储存和排泄等过程,这些过程共同调节铜稳态。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铜稳态失调会严重影响人体的代谢活动,引起各个系统的疾病,而其中铜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也一直备受关注。目的:探讨铜在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概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检索铜在口腔疾病中的相关研究,以“Cu,Copper,Copper metabolism,Oraldiseases,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eriodontitis,Oral submucous fibrosis,Oral lichen planus,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Pulpitis”等为英文检索词,以“铜,铜代谢,口腔疾病,口腔鳞状细胞癌,牙周炎,口腔黏膜纤维下变性,口腔扁平苔藓,口腔溃疡,牙髓炎”等为中文检索词,经过筛选后纳入7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及唾液内的铜浓度升高,升高的铜通过氧化应激和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癌症进展。而通过靶向过度升高或降低肿瘤细胞内铜浓度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铜与抗癌药物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药物疗效。(2)牙周炎患者血清中铜浓度升高,铜过量可促进氧化应激,加重牙周炎。而铜与药物制剂联合作用,可促进牙周骨再生和牙周组织愈合。(3)体内铜水平与口腔黏膜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升高的铜进入口腔黏膜内,上调赖氨酰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加胶原蛋白的产生,促进口腔黏膜纤维化。(4)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体内铜含量升高,升高的铜可能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功能促进扁平苔藓的进展。(5)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铜水平显著增高,铜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含铜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溃疡的愈合。由此可见:铜与多种口腔疾病密切相关,针对铜的相关治疗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口腔疾病提供更完善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代谢 口腔疾病 口腔鳞状细胞癌 牙周炎 口腔黏膜纤维下变性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溃疡 牙髓炎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峰 翦新春 +3 位作者 周晌辉 李宁 胡延佳 唐瞻贵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4-497,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以及生物学行为特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528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OSF癌... 目的回顾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以及生物学行为特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528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OSF癌变组(133例)及非OSF癌变组(395例)。对两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复发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SF癌变组患者平均年龄(45.7±8.1)岁,低于非OSF癌变组(55.8±11.3)岁;OSF癌变组男女之比为32.3:1,高于非OSF癌变组(2.3:1);OSF癌变组淋巴转移率13.5%(18/133)、复发率39.1%(52/133),均高于非OSF癌变组[7.6%(30/395)、27.8%(110/395)]。结论OSF癌变平均发病年龄提前,男性居多,在临床上更具侵袭性和转移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差,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口腔肿瘤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姚志刚 唐杰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OSF)癌变情况。方法 :对近 2 0年来就诊于湖南数家大医院 1166名OSF病例及其癌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66例OSF患者 ,有 2 0例伴有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率为1.7%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癌变病...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OSF)癌变情况。方法 :对近 2 0年来就诊于湖南数家大医院 1166名OSF病例及其癌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66例OSF患者 ,有 2 0例伴有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率为1.7%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癌变病例主要来源于湘潭地区 ,均为长期咀嚼槟榔者 ,18例 (90 % )有 15年以上吸烟史 ,癌变部位主要位于颊部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另外 ,还有 74例 (6.3 % )伴有口腔白斑 ,3 7例(3 .2 % )伴有口腔扁平苔藓。结论 :OSF是一种与嚼槟榔有关的癌前状态 ,可以出现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槟榔 癌变 口腔鳞癌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内皮素Ⅰ表达的定量研究
12
作者 许春姣 彭解英 +2 位作者 刘蜀凡 姚志刚 王树芝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了解正常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内皮素I(ET-I)表达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正常口腔黏膜(NOR)1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10例、鳞状细胞癌(SCC)15例上皮细胞的ET-I含量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 目的 了解正常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内皮素I(ET-I)表达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正常口腔黏膜(NOR)1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10例、鳞状细胞癌(SCC)15例上皮细胞的ET-I含量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①ET-I在OSF、OLK、SCC组织中的表达增强,阳性物质主要位于上皮棘细胞、基质细胞的胞浆胞膜上,且ET-I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OLK、SCC上皮细胞ET-I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③OSF上皮细胞ET-I含量显著高于OLK(p<0.05),与SC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T-I含量在口腔癌前病变至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量变关系,OSF中ET-I过量表达可能提示其上皮细胞的癌变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上皮癌变 内皮素I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白斑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miR-630在OSF及伴OSF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靖 张胜 +1 位作者 陈林 陈克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630(mi R-630)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和伴OSF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mi R-630在口腔鳞癌及OSF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13例正常黏膜组织(A1组)、12例OSF... 目的:研究微小RNA-630(mi R-630)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和伴OSF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mi R-630在口腔鳞癌及OSF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13例正常黏膜组织(A1组)、12例OSF组织(A2组)、22例伴OSF口腔癌癌旁组织(A3组)及相对应伴OSF口腔癌组织(A4组)中mi R-630表达,用SPSS 19.0分析比较mi R-630的表达含量。结果:伴OSF口腔癌组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mi R-630的表达升高(P<0.05);伴OSF口腔癌癌旁组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mi R-630的表达升高(P<0.05);伴OSF口腔癌组织与OSF黏膜组织相比,mi R-630的表达升高(P<0.05);伴OSF口腔癌癌旁组织与OSF黏膜组织相比,mi R-630的表达有升高(P<0.05);伴OSF口腔癌组织与伴OSF口腔癌癌旁组织相比,mi R-630的表达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OSF黏膜组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mi R-63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 R-630在伴OSF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黏膜组织及OSF组织均显著增加,其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口腔癌及OSF癌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癌 MI R-630 q 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