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bit三维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史耕郡 林柏和 于如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讨Orbit三维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11~2012-09因颅内动脉瘤进行治疗的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Orbit三维弹簧圈治疗)2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弹簧圈治疗)2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Orbit三维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11~2012-09因颅内动脉瘤进行治疗的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Orbit三维弹簧圈治疗)2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弹簧圈治疗)2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无死亡病例,完全致密率为致密95.6%;对照组2手术成功率为76.9%,术后出血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1%,死亡率为3.8%,完全致密率为65.4%。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结果,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Orbit三维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it三维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栓塞
下载PDF
Orbit三维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承龙 张桂运 +3 位作者 陈左权 顾斌贤 吴春红 俞丽敏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475-476,共2页
颅内动脉瘤经弹簧圈栓塞治疗后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如术后复查所见的弹簧圈压缩,瘤腔再通而导致动脉瘤复发,需要再次栓塞或手术才能解除潜在的风险。笔者回顾分析了近2年内行Orbit三维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我们认为Orbi... 颅内动脉瘤经弹簧圈栓塞治疗后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如术后复查所见的弹簧圈压缩,瘤腔再通而导致动脉瘤复发,需要再次栓塞或手术才能解除潜在的风险。笔者回顾分析了近2年内行Orbit三维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我们认为Orbit三维弹簧圈尽管处理宽颈动脉瘤瘤颈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其在动脉瘤栓塞治疗成篮、后续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小泡栓塞、防止栓塞后弹簧圈压缩以及解脱方面存在其特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栓塞 弹簧圈栓塞 三维 栓塞治疗 动脉瘤复发 宽颈动脉瘤 术后复查 风险性
下载PDF
Orbit三维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承龙 张桂运 +3 位作者 陈左权 顾斌贤 吴春红 俞丽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803-1804,共2页
目的探讨Orbit三维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全麻下对同期接受栓塞治疗的20例动脉瘤患者,先以相应直径的Orbit三维弹簧圈在动脉瘤内成篮,后续弹簧圈在篮内继续栓塞,在瘤颈较宽时封闭动脉瘤颈时采用其他类型弹簧圈。结果20例动... 目的探讨Orbit三维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全麻下对同期接受栓塞治疗的20例动脉瘤患者,先以相应直径的Orbit三维弹簧圈在动脉瘤内成篮,后续弹簧圈在篮内继续栓塞,在瘤颈较宽时封闭动脉瘤颈时采用其他类型弹簧圈。结果20例动脉瘤全部栓塞成功,其中19例致密栓塞,1例大部分栓塞,无其他明显并发症。3个月后随访见弹簧圈无压缩,瘤腔无再通现象。结论Orbit三维弹簧圈成篮安全满意,为动脉瘤的安全致密栓塞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rbit三维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结合CT穿刺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洋 覃石磊 +1 位作者 郑民 梁岳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868-871,共4页
目的:分析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结合CT穿刺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肺小结节病例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试验组术前实施Mimics软件... 目的:分析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结合CT穿刺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肺小结节病例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试验组术前实施Mimics软件三维重建且弹簧圈定位。采用肺功能测定仪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楔形切除肺组织体积、闭合器钉仓数量、住院总费用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MVV均升高,且试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小结节患者术前行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结合CT穿刺弹簧圈定位可为手术提供精准导航,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肺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MIMICS软件 三维重建 CT穿刺弹簧圈定位
下载PDF
应用orbit三维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 刘智 +2 位作者 赵书生 付卯宏 刘宏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4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水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对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应用微导管插管,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并以Orbit压力解脱弹簧圈为材料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 目的探讨水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对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应用微导管插管,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并以Orbit压力解脱弹簧圈为材料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100.0%。其中100%栓塞26例(70.27%),95%栓塞6例(16.22%),90%栓塞3例(8.11%),80%和〈80%栓塞各1例(5.40%)。其中,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导致偏瘫;1例大脑中动脉交叉部宽颈动脉瘤栓塞完毕拔除微导管时,弹簧圈移入载动脉瘤内导致载动脉部分闭塞,术后经抗凝治疗无临床症状。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生颅内出血或缺血,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orbit三维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可有效降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orbit可脱性弹簧圈
原文传递
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少雷 齐铁伟 +1 位作者 黄正松 石忠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3D-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GDC作为第1个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9例40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4~16.7mm;瘤颈宽度2.1~9.5mm,≤4mm18个,>4mm22个;栓塞后所有病人复查造影并随访2~33...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3D-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GDC作为第1个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9例40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4~16.7mm;瘤颈宽度2.1~9.5mm,≤4mm18个,>4mm22个;栓塞后所有病人复查造影并随访2~3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31个(77.5%),次全栓塞9个(22.5%);22个瘤颈>4mm者完全栓塞18个(81.8%)。5例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2例轻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3D-GDC栓塞治疗动脉瘤,特别是较复杂的颅内宽颈动脉瘤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三维微弹簧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忠松 齐铁伟 +1 位作者 郭少雷 黄正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9例患者的82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22mm,瘤颈≤4mm57个,>4mm25个,采用三维GDC栓塞治疗,包括常规裸弹簧圈和Matrix弹簧圈,从栓塞后血管造影影像学、临床结... 目的评价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9例患者的82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22mm,瘤颈≤4mm57个,>4mm25个,采用三维GDC栓塞治疗,包括常规裸弹簧圈和Matrix弹簧圈,从栓塞后血管造影影像学、临床结局和磁共振造影随访评价疗效。结果82个动脉瘤完全栓塞65个(79.3%),次全栓塞17个(20.7%),无不全栓塞,其中25个瘤颈>4mm的动脉瘤完全栓塞17个(68%);术后并发症7例,随访6个月,严重致疾6人(7.6%),中度致残生活能自理10人(12.7%),恢复良好63人(79.7%)。结论较复杂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时,三维GDC做为首枚弹簧圈可达到良好的成篮效果,但栓塞治疗的远期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有待长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
下载PDF
三维机械解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峻波 姬馨彤 +3 位作者 马小二 薛俊 冯兵 范云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EV3公司Nexus系列三维机械手柄可脱式微弹簧圈(3D-MDS)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V3公司Nexus系列3D-MDS作为第1个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4例55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20mm;瘤颈宽度2~5mm,≤4mm 31个,>4mm 24个;... 目的探讨EV3公司Nexus系列三维机械手柄可脱式微弹簧圈(3D-MDS)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V3公司Nexus系列3D-MDS作为第1个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4例55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20mm;瘤颈宽度2~5mm,≤4mm 31个,>4mm 24个;栓塞后50例6月后复查造影并随访3~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45个(81.8%),次全栓塞10个(18.2%);24个瘤颈>4mm者完全栓塞18个(75%)。6例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2例轻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EV3公司Nexus系列3D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三维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
下载PDF
微导管辅助三维弹簧圈技术栓塞宽颈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9
作者 胡锦清 林东 +1 位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微导管辅助三维弹簧圈技术对1例男性55岁脑动静脉畸形(AVM)伴发基底动脉顶端宽颈动脉瘤病人行双侧股动脉入路,先将1条Prowler14微导管置于右侧大脑后动脉内以挡住瘤颈,随后将另1条Prow...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微导管辅助三维弹簧圈技术对1例男性55岁脑动静脉畸形(AVM)伴发基底动脉顶端宽颈动脉瘤病人行双侧股动脉入路,先将1条Prowler14微导管置于右侧大脑后动脉内以挡住瘤颈,随后将另1条Prowler10微导管置于动脉瘤内。先置入1个三维GDC,使其良好成篮,随后送入4枚GDC,完全致密填塞动脉瘤,最后用NBCA闭塞了50%的AVM。结果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完好无损。结论微导管辅助三维弹簧圈技术栓塞对于治疗某些宽颈动脉瘤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导管 三维弹簧圈技术 宽颈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球囊再塑形联合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4例
10
作者 李学东 陈家康 +3 位作者 文超勇 刘桂彪 陈宏谋 覃军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再塑形联合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3D-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采用球囊再塑形联合3D-GDC对4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其中后交通动脉瘤(PcomA)3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其中3例动脉瘤瘤颈>4mm,1例颈体比... 目的:探讨球囊再塑形联合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3D-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采用球囊再塑形联合3D-GDC对4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其中后交通动脉瘤(PcomA)3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其中3例动脉瘤瘤颈>4mm,1例颈体比>0.7,而<1,均使用HyperForm球囊辅助3D-GDC、GDC治疗。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前1/3,再将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将瘤颈覆盖,再将GDC填塞动脉瘤。结果:所有动脉瘤全部致密填塞,无任何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经DSA复查,均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球囊再塑形联合3D-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技术栓塞动脉瘤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的效果,并且球囊保护技术复杂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球囊再塑形技术 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
下载PDF
3D DSA辅助下弹簧圈栓塞颅内微型动脉瘤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健 王祝峰 +5 位作者 王珩 于嘉 邓剑平 田立桩 高国栋 赵振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辅助下应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型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3例颅内微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瘤体最大径≤3.0 mm),全部经二维造影及三维重建,并行...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辅助下应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型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3例颅内微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瘤体最大径≤3.0 mm),全部经二维造影及三维重建,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 3D DSA在诊断此类动脉瘤方面最为精确,7例2D DSA定诊为阴性后,3D DSA检查发现动脉瘤,我们定义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2D DSA为13例(81.3%),3D DSA为11例(47.8%),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23例动脉瘤全部栓塞成功,其中致密栓塞7例,次全栓塞8例,部分栓塞8例,球囊辅助1例,支架辅助3例。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无死亡病例。脑血管造影复查5例,4例动脉瘤稳定,1例复发。所有患者随访中改良Rantin评分为0~1,生活可自理。结论 3D DSA在颅内微型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应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型动脉瘤疗效确切,术中微导管和弹簧圈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微型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使用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铂金圈治疗小型动脉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Norman McConachie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334-334,共1页
关键词 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铂金圈 治疗 动脉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使用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铂金圈治疗复发的小型宽颈基底动脉瘤
13
作者 R. J. V. Bartlett C. Rowland Hill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铂金圈 治疗 复发 颈基底动脉瘤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珑 刘建民 +6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王永春 赵文元 黄清海 张鑫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 10 5个动脉瘤的 3D DSA与 2 D DSA图像进行比较 ,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 10 5个动脉瘤的 3D DSA与 2 D DSA图像进行比较 ,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 结果 :与 2 D DSA相比 ,3D DSA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及瘤颈 ,更准确地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 ,能提供多个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 ,使用 3D DSA能正确选择第一枚弹簧圈大小 ,准确判断动脉瘤的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能提供许多 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贲智进 吴新民 +1 位作者 周宏智 张云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6期474-475,共2页
目的:运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评估3D-DSA在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颅内动脉瘤86例患者行3D-DSA造影检查,术前选择栓塞治疗方案,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栓塞后考察致密栓塞﹑过度栓塞和不全... 目的:运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评估3D-DSA在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颅内动脉瘤86例患者行3D-DSA造影检查,术前选择栓塞治疗方案,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栓塞后考察致密栓塞﹑过度栓塞和不全栓塞及载瘤动脉的情况,评价3D-DSA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颅内动脉瘤86例介入手术中,致密栓塞69例(80.2%),栓塞>90%12例(13.9%),<90%4例(4.6%)。术中出血3例,死亡2例。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微导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使用Trufill DCS Orbit^(TM)水解脱铂金圈治疗颅内动脉瘤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Rick Paulsen MD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中期随访结果 DCS 水解 脑动脉瘤 栓塞技术 三维设计 弹簧圈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在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急性破裂脑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7
作者 胡锦清 林东 +3 位作者 凌华威 沈建康 赵卫国 成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53-755,共3页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 (3D CTA)在电解脱弹簧圈 (GDC)栓塞破裂脑动脉瘤 (A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75例连续收治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在入院当天行急诊 3D CTA检查 ,根据 3D CTA的结果 ,凡符合栓塞指征的AN患...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 (3D CTA)在电解脱弹簧圈 (GDC)栓塞破裂脑动脉瘤 (A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75例连续收治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在入院当天行急诊 3D CTA检查 ,根据 3D CTA的结果 ,凡符合栓塞指征的AN患者在 3d内行GDC栓塞术。结果 80例符合条件的破裂AN成功地进行了GDC栓塞 ,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全部证实了 3D CTA的发现 ,3D CTA在显示AN和载瘤动脉的三维结构上优于DSA。它能在脑血管造影前为AN的栓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尤其对前交通AN的栓塞。结论  3D CTA可在脑血管造影前早期确定AN和栓塞指征 ;可引导导管直接置入AN所在侧血管及选用合适的弹簧圈 ;为早期GDC栓塞治疗提供确切依据和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 电解脱弹簧圈 栓塞 急性破裂脑动脉瘤 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运华 商晓鹰 王志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3-533,共1页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作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应用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栓塞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9~58岁,平均40.6岁。3例外伤后出现海绵窦瘘,1例自发性海绵窦瘘。病程1-8个月...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作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应用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栓塞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9~58岁,平均40.6岁。3例外伤后出现海绵窦瘘,1例自发性海绵窦瘘。病程1-8个月,合并糖尿病史1例。临床表现:与脉搏同步的颅内杂音3例,眼球突出4例,不同程度眼球运动受限3例,复视3例,视力减退2例,有轻度头昏、头痛2例,伴有癫痫发作1例。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使用水解脱MicroPlex微弹簧圈和HydroCoil水膨胀微弹簧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弹簧圈栓塞 结合水 膨胀 三维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治疗 眼球运动受限
原文传递
三维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9
作者 石忠松 齐铁伟 +4 位作者 郭少雷 张恒 李兴 田作军 黄正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将全部应用Orbit三维型水解弹簧圈栓塞30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水解弹簧圈 栓塞治疗 三维 弹簧圈栓塞术 微创技术 治疗效果 瘤治疗
原文传递
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二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超 陈新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2-1153,共2页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mousfistula,TCCF)是在颅脑损伤时颅底骨折直接撕破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或火器直接损伤和(或)间接挫伤其动脉壁,使动脉与海绵窦之间静脉形成异常的沟通。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mousfistula,TCCF)是在颅脑损伤时颅底骨折直接撕破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或火器直接损伤和(或)间接挫伤其动脉壁,使动脉与海绵窦之间静脉形成异常的沟通。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治疗方法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弹簧圈 结合水 膨胀 三维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