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兰花草水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及药效作用研究
- 1
-
-
作者
钟承志
吴德松
张梦麒
龚吕东
李婷
颜宏
郭琰
-
机构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云南省中药和民族药新药创制企业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61-66,共6页
-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5ZJ004)。
-
文摘
目的对《滇南本草》中兰花草的安全性和药效作用进行验证,为兰花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最小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法进行兰花草急性毒性实验研究,采用小鼠断尾止血法和玻片凝血法进行兰花草止血作用研究,采用小鼠代谢笼法进行兰花草利尿作用研究,采用小鼠肠推进和泻下实验进行兰花草促消化作用研究。结果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兰花草水提取物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3.61 g·kg^(-1),最小致死量为16.00 g·kg^(-1);2.利尿作用研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兰花草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4 h总尿量均显著增加(P<0.01);3.止血作用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兰花草水提取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止血时间显著减少(P<0.05);兰花草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均显著降低(P<0.01);4.促消化作用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兰花草水提取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第一次排黑便时间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兰花草高剂量组小鼠排黑便数显著增多(P<0.05);兰花草水提取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排便总数明显增多(P<0.05);兰花草各剂量组小鼠未出现明显促肠推进作用。结论兰花草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利尿、止血和泻下作用,且毒性较低。
-
关键词
兰花草
止血
利尿
促消化
急性毒性
-
Keywords
orchid grass
Hemostasis
Diuresis
entero-propulsion
Acute Toxicity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论《幽兰草》的创作、结集时间以及价值定位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越深
-
机构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
-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64-71,共8页
-
基金
浙江大学董氏基金资助项目(205000U20102)
-
文摘
明刻本《幽兰草》标志着云间词派的确立,是研究该词派早期创作和理论主张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从“云间三子”的交往活动和文本两方面来考察,《幽兰草》的大致创作时间是在明崇祯七年至十年之间,约结集于崇祯十年。“云间三子”创作《幽兰草》时,在词学观上有着某种共识,并自觉地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去实践这种共识。从题材、语象的选择,到以小令为主的体式运用,以及蕴涵于作品中的内在情思和意蕴,都体现了“云间三子”对南唐、北宋婉约词派的认同和回归,其矫正明词异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结束明词颓势、使词重新回到本体轨道上来的一个闪亮起点。
-
关键词
《幽兰草》
云间词派
创作与结集
价值定位
-
Keywords
Youlan grass (orchid)
Yunjian Ci School
composing and collecting
value judgment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屈原作品中兰草意象探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晓蕾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22-26,共5页
-
文摘
屈原作品以"香草"比兴,其中兰草深受屈原爱重,是他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香草。屈原作品中的兰草有佩饰、祭祀用品及景物三类作用。兰草作为意象是屈原情志的象征和寄托,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文化风貌。屈原作品中兰草意象的形成不仅与楚国地域文化有关,还与先秦时期兰草的社会影响力有关。
-
关键词
屈原
兰草
兰花
意象
-
Keywords
Qu Yuan
orchid - grass
orchid
imag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兰花起源考
- 4
-
-
作者
程杰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75,共20页
-
文摘
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深受人们重视和喜爱。但对屈原时代所说“兰”是否即是或包括后来人们所说兰花,宋以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未能圆满解决。屈原所说“兰”乃菊科泽兰属植物,汉以来称作“兰草”,与同类蕙草等统归“香草”,以鲜明的药用、香用价值著称。而今所言兰花为兰科兰属春兰、蕙兰等观赏植物,始见于北宋中叶,所谓《楚辞》与唐五代作品已有兰花的信息均不可靠。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宋祁《益州方物略记》所载石蝉花是最早的兰花信息。宋神宗元丰(1078—1085)以来,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与苏辙、吕大防、黄庭坚等人诗文作品陆续记载和吟咏兰花,主要见于巴蜀、荆湘、江南以及中原洛阳等地。至北宋末年,兰花已广为人知。兰花与古之兰草同为草本而具芳香气息,出现之初多见于澧州(治今湖南常德澧县)、鼎州(治今湖南常德)、江陵(治今湖北荆州)等楚国核心地区,生长又多见于山野幽谷之地,与《楚辞》所言“沅有芷兮澧有兰”“幽兰”等说法多有对应与契合。而此时传统兰草的生活应用衰落,人们日常接触较少,认识模糊,花卉种植欣赏的兴趣却明显高涨。因而新出兰花得以直接袭用“兰”名而喧宾夺主,完成了从实用香草到观赏兰花的形象转换,并直接承袭古兰“香草”的“比德”功能和文化意义,迅速上升为与梅菊、松竹等齐名比肩的传统名花。
-
关键词
兰花
兰草
屈原
北宋
宋祁
苏辙
黄庭坚
-
Keywords
orchid
lan grass
Qu Yuan
Northern Song Dynasty
Song Qi
Su Zhe
Huang Tingjian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Q94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