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Gold Deposit in Southern Beishan Area, Gansu,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3 位作者 叶德金 刘晓春 舒斌 杨农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1期30-38,共9页
The ductile shear zone-type gold deposit is a kind that both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its evolution. Ductile shear zone develops in Beisha... The ductile shear zone-type gold deposit is a kind that both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its evolution. Ductile shear zone develops in Beishan area, Gansu of Northwest China, and develops especially well in the south belt. The controls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on gold deposit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gold deposits (and gold spots) is controlled by the ductile shear zone. (2) The ductile-brittle shear zone is forme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ductile shear zone and both are only ore-bearing structures and control the shape, attitud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ore-bodies. (3) Compresso-shear ductile deformation results in that the main kin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altered mylonite type and the main alteralization is metasomatic. (4) Ore-bearing fracture systems are mainly P-type ones, some D-type and R-type ones, but only individual R'-type and T-type ones. (5) Dynamic differen- tiation and dynamic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resulting from ductile deformation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this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re-forming materials are mainly from metamorphic rocks, and ore-forming fluid is mainly composed of metamorphic water, and with the fluid inclus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6)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old abundance and susceptibility anlsotropy (P) of the altered mylonlte samples from the deposit, which shows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slightly later than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ll above further expound the ore-forming model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of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sis of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gold deposit ductile shear zone Beishanarea of Gansu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Structural failure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method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for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in deep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被引量:3
2
作者 XU Chengyuan YAN Xiaopeng +2 位作者 KANG Yili YOU Lijun ZHANG Jingy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2期430-440,共11页
Focused on the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in deep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the multiscale structure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ranular matter mechanics, and the structural failu... Focused on the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in deep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the multiscale structure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ranular matter mechanics, and the structural failure pattern of plugging zone is developed to reveal the plugging zone failure mechanisms in deep,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in-situ stress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fracture plugging zone strength model, key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loss control material(LCM). Laboratory fracture plugging experiments with new LCM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key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LCM on fracture plugging quality. LCM selection strategy for fractured reservoirs i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ce chain formed by LCMs determines the pressure stabilization of macro-scale fracture plugging zone. Friction failure and shear failure are the two major failure pattern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The strength of force chain depen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scale LCM, and the LCM key performance parameters includ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iber aspect ratio, friction coeffici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soluble abil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Results of lab experiments and field test show that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quality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with the optimal material selection based on the extracted key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L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ayer fractured reservoir lost circulation fracture plugging zone multi-scale structur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loss control material
下载PDF
Structur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被引量:1
3
作者 XU Chengyuan ZHANG Jingyi +5 位作者 KANG Yili XU Feng LIN Chong YAN Xiaopeng JING Haoran SHANG Xiangy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A coupled CFD-DEM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A photo-elastic system characterizing mesoscale force chain network developed by our own is used to model the pressure evolu... A coupled CFD-DEM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A photo-elastic system characterizing mesoscale force chain network developed by our own is used to model the pressure evolution in fracture plugging zone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A theoretical basis is provided for improving the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effect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and novel methods are proposed for selecting loss control materials and designing loss control formula.CFD-DE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ridging probability is the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formation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and fracture plugging efficiency.Critical and absolute bridging concentrations are proposed as the key indexes for loss control formula design.With the increase of absolute bridging concentration,the governing factor of bridging is changed from material grain size to the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grain size and friction force.Results of photo-elastic experiments show that mesoscale force chain network is the intrinsic factor affecting the evolution of pressure exerting on the fracture plugging zone and determines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loss control material affect the force chain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ratio of stronger force chain,and further impact th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the loss control formula is optimized and new-type loss control material is designed.Laboratory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plugging efficiency and strength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st circulation formation damage control fracture plugging zone plugging zone structure plugging strength plugging efficiency CFD-DEM simulation photo-elastic experiment loss control material
下载PDF
复杂构造变形区断控裂缝发育分布模式
4
作者 鞠玮 杨慧 +3 位作者 侯贵廷 宁卫科 李永康 梁孝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8,共9页
天然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在复杂构造变形区,裂缝明显受断层影响控制,但其规律和模式尚不清晰。为此,本次研究以库车坳陷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观测、成像测井裂缝解译和理论分析,计算断控裂缝系数,揭示走滑断层、逆冲断层... 天然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在复杂构造变形区,裂缝明显受断层影响控制,但其规律和模式尚不清晰。为此,本次研究以库车坳陷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观测、成像测井裂缝解译和理论分析,计算断控裂缝系数,揭示走滑断层、逆冲断层控制复杂构造变形区天然裂缝的规律,提出断控裂缝发育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逆冲断层对天然裂缝产状和发育程度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裂缝密度与距断层距离呈现负指数关系,距断层由近及远可以划分为断层强控制裂缝带、断层弱控制裂缝带和区域裂缝带。(2)走滑断层包括调节走滑断层和逆冲走滑断层。调节走滑断层与地层走向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发育断层控制裂缝带,其受断层规模影响显著;逆冲走滑断层与地层走向近平行或者小角度斜交,天然裂缝主要局限于断层带内,沿断层走向断裂带宽度发生变化。(3)定义断控裂缝系数(K),即断层强控制裂缝带宽度与断层断距(滑距)的比值,通过分析,库车坳陷逆冲断层K值为1.50~1.80,走滑断层K值为0.125~0.150。研究成果对复杂构造变形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分布模式 断控裂缝系数 走滑断层 复杂构造变形区 库车坳陷
下载PDF
云南永平热水塘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登菊 周育鹏 徐兴业 《云南地质》 2024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永平热水塘铅锌多金属矿体呈脉状、条带状产于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构造破碎褪色蚀变带中。矿体受层位及岩性、断层破碎带、层间构造等因素控矿。矿床赋存于张扭性-压扭性转换的沉积环境,构造-岩浆热流对矿源层富化改造,在流体、热液和盐... 永平热水塘铅锌多金属矿体呈脉状、条带状产于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构造破碎褪色蚀变带中。矿体受层位及岩性、断层破碎带、层间构造等因素控矿。矿床赋存于张扭性-压扭性转换的沉积环境,构造-岩浆热流对矿源层富化改造,在流体、热液和盐卤水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容矿的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层间构造控矿 构造破碎蚀变带 热液叠加改造 控矿因素 热水塘铅锌矿区 云南永平
下载PDF
顺北中部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储集体特征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煜 毛庆言 +3 位作者 李海英 李宗杰 韩俊 林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其内部结构受地震资料精度限制,规模储层预测和分布认识存在难度。选取顺北中部北东向断裂体系的顺北4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开展断裂构造破碎成储物理模拟实验、井震精细标定、模型正演、储集体表征、储集... 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其内部结构受地震资料精度限制,规模储层预测和分布认识存在难度。选取顺北中部北东向断裂体系的顺北4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开展断裂构造破碎成储物理模拟实验、井震精细标定、模型正演、储集体表征、储集体地质模型研究,提出断裂面附近发育多个由空腔、裂缝带组成的多组缝洞集合体,建立了走滑断裂栅状储集体结构模式,阐明走滑断裂栅状储集体的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构建了断裂带规模储集体“一体多栅”结构模型,形成了断控储集体空间定位与“一井多控、一井一靶、一井多靶”分类井轨迹设计方案。成果应用指导了顺北4号、顺北8号断裂带钻井轨迹设计,实现了断控缝洞型复杂油气藏的“少井高产”,新增一个百万吨产能新阵地,对我国其他盆地超深层断控型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带 断控缝洞储集体 栅状结构 井轨迹设计
下载PDF
碳酸盐岩地层断裂结构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以青州云门山地区下古生界断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勇 熊伟 +3 位作者 秦峰 程付启 刘瑞娟 杨永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1-757,共7页
为明确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断裂结构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选取青州云门山地区碳酸盐岩露头断裂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利用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碳酸盐岩地层断裂结构及其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多期方解石... 为明确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断裂结构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选取青州云门山地区碳酸盐岩露头断裂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利用岩心、野外露头、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碳酸盐岩地层断裂结构及其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多期方解石胶结、泥质充填和“三元”断裂结构,揭示了3种断裂结构差异化控藏作用。研究认为:多期方解石胶结断裂结构对油气具有垂向输导和横向封堵双重作用,控制油气沿大型油源断层两侧断块圈闭选择性成藏;泥质充填断裂结构对潜山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封堵作用,控制油气在不同的断层-不整合油藏中大规模富集成藏;“三元”断裂结构具有破碎带和裂缝带输导、角砾岩带封堵的双重作用,控制油气主要沿油气来源方向的断层下盘呈梳状富集成藏。断裂结构差异化控藏模式将为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结构 控藏作用 破碎带 裂缝带 角砾岩带 济阳坳陷
下载PDF
不同物探方法在锡林郭勒盟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永锋 杨庆华 李志勋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2期58-61,共4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铜铅锌矿的主要产地,地表发现的露头及化探异常也充分印证铜铅锌矿的存在。但是,发现的矿脉及化探异常是否向深部延伸,延伸多深都是未知数。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矿脉及化探异常周边位置,开展激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铜铅锌矿的主要产地,地表发现的露头及化探异常也充分印证铜铅锌矿的存在。但是,发现的矿脉及化探异常是否向深部延伸,延伸多深都是未知数。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矿脉及化探异常周边位置,开展激电测深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了解深部构造破碎带及矿化蚀变的埋深、倾向等地质信息,综合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为地质钻探提供最优找矿靶区,并为类似地区开展地质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电测深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多金属 构造破碎带 矿化 物探 勘查
下载PDF
南秦岭北部裂陷带铅锌矿床控矿机理
9
作者 常宗东 刘玉林 +1 位作者 董君鹏 张佳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以典型铅锌矿床为例,从岩浆侵入和铅锌矿形成的时空耦合性,控矿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矿石Rb-Sr,S,Pb同位素测试等方面分析研究南秦岭北部裂陷带铅锌矿床控矿机理。铅锌矿床受纵向褶断带与横向隆起带交汇部位形成的“成矿结”下部预测中-晚... 以典型铅锌矿床为例,从岩浆侵入和铅锌矿形成的时空耦合性,控矿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矿石Rb-Sr,S,Pb同位素测试等方面分析研究南秦岭北部裂陷带铅锌矿床控矿机理。铅锌矿床受纵向褶断带与横向隆起带交汇部位形成的“成矿结”下部预测中-晚三叠世隐伏岩体斜向上涌形成的“被动”隆断带控制,岩体沿深大断裂上涌刺穿并连通上部纵向线状背斜倒转翼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附近形成的层间滑脱、负压、扩容构造带,铅锌成矿热液虹吸入负压构造空间内聚集成矿;成矿后期岩浆及构造的进一步活动,导致控矿褶断裂进一步发展和演化变形,铅锌之赋矿构造也得到再次疏通和拓展,铅锌矿体随之发生重熔、迁移、再聚集成矿。分析论证隐伏岩体涌入与铅锌矿床控矿构造的形成、发展、演化和矿体重熔、迁移、再聚集成矿的控矿机理,提出南秦岭北部裂陷带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北部裂陷带 控矿机理 褶断带 隐伏岩体 负压扩容构造
下载PDF
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封堵层结构失稳机理与强化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许成元 闫霄鹏 +2 位作者 康毅力 游利军 张敬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针对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工作液漏失控制问题,以颗粒物质力学为基础,明确了裂缝封堵层多尺度结构,构建了深层裂缝性储集层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环境下裂缝封堵层失稳模式,揭示了封堵层结构失稳机理。基于裂缝封堵层强度模型,提取了堵漏材... 针对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工作液漏失控制问题,以颗粒物质力学为基础,明确了裂缝封堵层多尺度结构,构建了深层裂缝性储集层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环境下裂缝封堵层失稳模式,揭示了封堵层结构失稳机理。基于裂缝封堵层强度模型,提取了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选用新型堵漏材料开展室内实验,评价了材料关键性能参数对裂缝封堵效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堵漏材料选择原则。研究表明,裂缝封堵层承压过程中,堵漏材料相互接触形成力链网络,决定宏观封堵层承压稳定性。摩擦失稳和剪切失稳为裂缝封堵层结构主要失稳模式。细观力链强度取决于微观尺度堵漏材料性能,粒度分布、纤维长径比、摩擦系数、抗压能力、抗高温能力、可溶蚀能力为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所提取的关键性能参数优选堵漏材料,可有效提高深层裂缝性储集层漏失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裂缝性储集层 井漏 裂缝封堵层 多尺度结构 强度稳定性 堵漏材料
下载PDF
广西昭平县湾岛金矿控矿条件调查研究与靶区预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健 覃锋 +9 位作者 徐庆生 祁民 孙赫 郑杰 李升福 王泽华 夏柳静 黄晖明 杨昆 莫亚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本文以桂东大瑶山金矿集区最新勘探发现的广西昭平湾岛金矿为例,对其开展控矿条件调查研究,发现该矿床的金矿体有两种类型,分别受到花岗斑岩体、构造破碎带控制,斑岩体锆石U-Th-Pb年龄(465Ma)与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含金石英脉Ar-Ar年龄(187... 本文以桂东大瑶山金矿集区最新勘探发现的广西昭平湾岛金矿为例,对其开展控矿条件调查研究,发现该矿床的金矿体有两种类型,分别受到花岗斑岩体、构造破碎带控制,斑岩体锆石U-Th-Pb年龄(465Ma)与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含金石英脉Ar-Ar年龄(187.87~244.88Ma)的明显差异也说明多种矿化类型的存在。弄清以上两个控矿条件的分布是下一步找矿的关键,通过物化探资料分析,总结找矿标志,提出了矿区外围3个找矿靶区并得到钻探验证。本文所介绍的金矿评价方法对大瑶山金矿集区的勘查找矿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大瑶山矿集区 花岗斑岩体 构造破碎带 控矿条件
下载PDF
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许成元 张敬逸 +5 位作者 康毅力 徐锋 林冲 闫霄鹏 经浩然 商翔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10,共9页
采用耦合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方法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过程,采用自主研制的表征封堵层细观力链网络的光弹实验系统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演化过程,揭示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形成了堵漏材料优选与堵漏配方... 采用耦合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方法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过程,采用自主研制的表征封堵层细观力链网络的光弹实验系统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演化过程,揭示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形成了堵漏材料优选与堵漏配方设计新方法,为提高裂缝性储集层漏失控制效果提供理论依据。CFD-DEM模拟结果表明,架桥概率是决定封堵层结构形成和裂缝封堵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临界架桥与绝对架桥加量指标,作为架桥材料加量设计的依据。随着绝对架桥加量的增加,架桥模式由材料粒径主导向粒径-摩擦力共同主导转变。光弹实验结果表明,细观力链网络是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演化的内在机制并决定宏观封堵层强度,堵漏材料性能参数影响力链网络结构和强力链占比,进而影响封堵层承压稳定性。根据研究结果优选了新型高封堵强滞留堵漏材料、优化了堵漏配方,室内裂缝封堵实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裂缝封堵效率与封堵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储集层保护 裂缝封堵层 封堵层结构 封堵强度 封堵效率 CFD-DEM模拟 光弹实验 堵漏材料
下载PDF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区控矿构造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碧乐 孙丰月 姚凤良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7,121,共6页
 夹皮沟金矿受夹皮沟断裂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构造控制,按构造性质可划分为NW向、NE-NEE向、近SN向3种控矿构造类型。其中NW向构造显示左行剪切特征,NE-NEE向构造显示右行剪切特征,近SN向构造显示压性特征。经研究提出区内控矿断裂的形成...  夹皮沟金矿受夹皮沟断裂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构造控制,按构造性质可划分为NW向、NE-NEE向、近SN向3种控矿构造类型。其中NW向构造显示左行剪切特征,NE-NEE向构造显示右行剪切特征,近SN向构造显示压性特征。经研究提出区内控矿断裂的形成与中生代敦化—密山断裂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NE向敦化—密山断裂与次级平行分布的两江断裂左行平移,使早期形成的夹皮沟压性断裂显示左行压扭特征,诱导应力场派生出一系列NW向、NE-NEE向的剪切断裂,以及近SN向的压性断裂。这3组断裂成为本区最主要的容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皮沟断裂 次级控矿构造 敦化一密山断裂 左行平移 中生代 金矿 吉林省
下载PDF
甘肃小柳沟铜钨矿床成矿构造类型及控矿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静如 奚小双 +2 位作者 范效仁 安涛 刘堆富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小柳沟铜钨矿床有3种成矿构造类型:层间裂隙构造,控制着矽卡岩型矿体,为背斜层间滑动形成的张裂隙;切层裂隙构造,控制着石英脉型矿体,是由深部岩体侵位形成的张裂隙;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着破碎带型矽卡岩矿体,为背斜层间滑动形成的破碎... 小柳沟铜钨矿床有3种成矿构造类型:层间裂隙构造,控制着矽卡岩型矿体,为背斜层间滑动形成的张裂隙;切层裂隙构造,控制着石英脉型矿体,是由深部岩体侵位形成的张裂隙;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着破碎带型矽卡岩矿体,为背斜层间滑动形成的破碎带.建立的成矿构造模式表明,矿体由背斜构造和岩体侵位构造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裂隙 切层裂隙 层间破碎带 控矿机制 小柳沟 甘肃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毅力 经浩然 +2 位作者 许成元 闫霄鹏 商翔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92,共12页
裂缝封堵层结构与裂缝性地层封堵承压能力存在密切联系,并常常决定着钻井防漏堵漏作业的成败。为研究颗粒形状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形状的聚碳酸酯颗粒,模拟压力波动情况,开展裂缝封堵层剪切失稳的二维光弹实验... 裂缝封堵层结构与裂缝性地层封堵承压能力存在密切联系,并常常决定着钻井防漏堵漏作业的成败。为研究颗粒形状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形状的聚碳酸酯颗粒,模拟压力波动情况,开展裂缝封堵层剪切失稳的二维光弹实验,获得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光弹图像,并运用Matlab处理光弹图像,析出强力链占比和强力链方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圆形颗粒为基础的裂缝封堵层中,加入椭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和矩形颗粒能够使裂缝封堵层力链结构更加多样,环状力链增加;当存在压力波动时,长条状颗粒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贡献优于正多边形颗粒,棱角状颗粒相比圆弧状颗粒更能分散力的方向,促使封堵层细观结构更趋稳定。研究发现,刚性堵漏材料中棱角、长条状颗粒占比40%左右时,堵漏效果最佳。基于该认识,调整了钻井防漏堵漏浆配方,增强了裂缝封堵层承压能力,现场试验一次堵漏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防漏堵漏 裂缝封堵层 颗粒物质 几何形状 细观结构 力链 光弹实验
下载PDF
北京市万庄金矿控矿构造类型及控矿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碧乐 孙丰月 +17 位作者 丁清峰 宫顺平 李瑛 李碧乐 孙丰月 丁清峰 宫顺平 李瑛 李碧乐 孙丰月 丁清峰 宫顺平 李瑛 李碧乐 孙丰月 丁清峰 宫顺平 李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10,221,共6页
研究表明,北京万庄金矿有3种类型控矿构造:(1)层间虚脱构造控矿,矿化往往发育在中元古界厚层碳酸盐岩层之间,碳酸盐岩为有利的容矿围岩,成矿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其控制的矿体规模大,矿体延深明显大于延长,为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2)层... 研究表明,北京万庄金矿有3种类型控矿构造:(1)层间虚脱构造控矿,矿化往往发育在中元古界厚层碳酸盐岩层之间,碳酸盐岩为有利的容矿围岩,成矿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其控制的矿体规模大,矿体延深明显大于延长,为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2)层间破碎带构造控矿,矿化不受围岩性质限制,为矿区内分布最广泛的控矿构造,一般矿化规模较小;(3)穿层断裂构造控矿,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大,安山岩为围岩时矿脉窄而富金,碳酸盐岩为围岩时矿脉宽相对贫金。NE走向F3断裂中生代强烈活动控制了三百山岩体的形成及区内金矿化。另外,查明了成矿后破矿的F18断裂为一正断层而非前人认为的右旋平移断层。该断裂性质的确定为矿区内F18南侧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控矿构造 控矿特征 碳酸盐岩 层间虚脱构造 层闻破碎带 穿层断裂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地区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一鸿 孙德育 张业明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共5页
本区金矿床控矿构造分为:韧性剪切带、平面膝折带和断裂构造.韧性剪切带是金矿的控矿构造带和金的相对富集带,同时控制了同韧性剪切作用的金矿床.平面膝折带的容矿构造是垂直平面膝折带处岩层走向的雁行式张裂隙和平面膝折带转折处的虚... 本区金矿床控矿构造分为:韧性剪切带、平面膝折带和断裂构造.韧性剪切带是金矿的控矿构造带和金的相对富集带,同时控制了同韧性剪切作用的金矿床.平面膝折带的容矿构造是垂直平面膝折带处岩层走向的雁行式张裂隙和平面膝折带转折处的虚脱空间.本区断裂构造大体可分为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而成矿前近东西向断裂在成矿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张开最有利控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控矿构造类型 内蒙古
下载PDF
河南省桐柏县老湾金矿带断裂特征及控矿模式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洪恩 任爱琴 +1 位作者 吴宏伟 杨梅珍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老湾金矿带受控于区域性龟(山)-梅(山)断裂在桐柏的出露部分——老湾脆-韧性剪切带。老湾脆-韧性剪切带为一右形走滑剪切断裂系统,它包括矿带南北两侧的边界断裂——老湾和松扒断裂及它们之间的次级剪切裂隙。老湾和松扒断裂为右形走滑... 老湾金矿带受控于区域性龟(山)-梅(山)断裂在桐柏的出露部分——老湾脆-韧性剪切带。老湾脆-韧性剪切带为一右形走滑剪切断裂系统,它包括矿带南北两侧的边界断裂——老湾和松扒断裂及它们之间的次级剪切裂隙。老湾和松扒断裂为右形走滑性质的导岩、控岩断裂,它控制了区内岩浆热液产生和热液成矿体系的形成;次级剪切断裂位于两边界断裂之间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断裂,它们因几何形态、构造特征、滑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分段性。其中上上河-彭家老庄段属区域右行走滑体系中R型张扭性断裂,老湾-盛老庄段主要为P型压扭性,其次为Y型张扭和T型张裂隙,二者同为Riedel剪切裂隙系统,组成一个由P和R连结的辫状右行走滑剪切带,它控制着老湾金矿带所有的矿脉带和矿(化)体。因而老湾金矿带断裂构造控矿模式为:一级边界断裂控岩,次级右行走滑剪切断裂带控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edel剪切裂隙系统 R型张扭断裂 P型压扭断裂 控矿构造模式 老湾金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兴地断裂地质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相然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27,共5页
兴地断裂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是本区主干断裂之一,它以规模大、埋藏深、活动时间漫长、线性特征明显、变形复杂为特征,对本区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本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研... 兴地断裂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是本区主干断裂之一,它以规模大、埋藏深、活动时间漫长、线性特征明显、变形复杂为特征,对本区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本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研究它的地质特征与发展演化,对认识本区的区域构造,进行本区的矿产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岩 控矿构造 塔里木盆地 断裂地质 成矿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昊 石义远 徐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通过对沂沭断裂带中段地层产状、岩性、构造节理的野外勘察,室内镜下观察鉴定和样品测试分析,运用最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对该区成矿背景综合研究,总结该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本区金矿的生成具有韧性剪切带的双阶段控金性。其基底韧性剪切... 通过对沂沭断裂带中段地层产状、岩性、构造节理的野外勘察,室内镜下观察鉴定和样品测试分析,运用最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对该区成矿背景综合研究,总结该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本区金矿的生成具有韧性剪切带的双阶段控金性。其基底韧性剪切带与断裂带属于继承关系。韧性剪切带中并不赋存金矿,而是作为控矿构造,控制矿床的产出状态,而次级构造控制矿床的分布和延伸。矿床主要分布于应力集中构造活动强烈的区域。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的规律在于垂向上控制金矿的梯度性。沂沭断裂派生的控矿构造形迹在区域上由西而东表现为韧性-脆韧性-脆性的演化规律(旋回)和倒N字型断裂组合形态,在其伴生的次级断裂带之间也存在有次级旋回,并构成低级序构造组合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韧性剪切带 脆性断裂 控矿构造 梯度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